《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自此,告別了秋高氣爽、秋明空曠,白日將變得幽晦,天寒夜長,秋殘如血的季節到了。
寒露過後氣溫迅速下降、綿雨開始,寒氣漸重。此時更易引發感冒秋燥,養生要比之前更為謹慎。接下來,萬年曆App就為你講一講,寒露節氣的那些習俗和養生禁忌!
寒露 · 三候
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鴻雁來賓:寒露之日,"鴻雁來賓"。鴻雁白露節氣已經開始南飛了,此時是最後一批,古人稱後至者為"賓"。
雀入大水為蛤:後五日"雀入大水為蛤",鳥雀入大海化為蛤蜊,飛物化為潛物,古人對感知寒風嚴肅的一種說法。
菊有黃華:再五日,"菊有黃華",華是花,草木皆因陽氣開花,獨有菊花因陰氣而開花,其色正應晚秋土旺之時。
寒露 · 習俗
上香山,賞紅葉
寒露時節,很多地方有賞楓葉的習俗,"霜葉紅於二月花"說的也是這個季節。不過,適合寒露觀紅葉的是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河以北。可以說,香山是國內最具口碑的賞紅葉地點。
香山位於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東麓,方圓數萬畝坡地上紅豔似火,遠觀以為是一片片花瓣,近看才辨清是一片片橢圓的樹葉。
香山觀賞紅葉絕佳處是森玉笏峰小亭,從亭裡極目遠眺,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似紅霞繚繞,情趣盎然。
講養生,吃芝麻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芝麻,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等醫藥學專著裡都享有很高的評價,可廣泛應用於食療。
與芝麻有關的食品都成了寒露前後的熱門貨,如芝麻酥、芝麻綠豆糕、芝麻燒餅等。芝麻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為好,藥用以黑芝麻為好。諺語說:"嚼把黑芝麻,百歲無白髮",意思是說黑色芝麻養黑髮。
還有諺語說:"芝麻綠豆糕,吃了不長包。"這道出芝麻與綠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此外,由於寒露與重陽節往往相近,人們在這個時節還要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細花糕""金錢花糕"。
菊花茶,堅持喝
每個季節都有適合它精神氣質的花。寒露到來的農曆九月又稱菊月,是菊花的月份。和大多數春夏盛開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節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開得豔麗。
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黃華",指的正是菊花此時普遍開放。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此外,由於接近重陽節,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稱"菊花節"。
在寒露這一天,古人有時還要取井中的水用來浸造滋補五臟的丸藥或藥酒,而今天大家則喜歡多飲枸杞菊花茶。古時人們會用寒露後新上的枸杞泡澡,這樣做可以使人精神煥發。今人如果嫌麻煩,那可以泡上一壺酒或茶,每天堅持喝,也能起到"和顏悅色"的作用。
秋釣邊,醉江蟹
寒露時節,全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秋季。在江南地區,人們除了賞菊花,還有吃螃蟹、釣魚的習俗,甚至有"秋釣邊"的說法。其含義就是,每到寒露時節,氣溫快速下降,深水處太陽已經無法曬透,魚兒便都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遊去,便有了人們所說的"秋釣邊"。
寒露前後,蝦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節氣蒸螃蟹的習慣。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此時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所以,寒露節後,不妨進食幾隻肥蟹來滿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而在溫州,人們除了飽嘗鮮活美味的肥蟹之外,喜歡醉制別有風味的河蟹或江蟹。有的用米酒來醉,有的用鹽水來嗆,更有的把鮮蟹醉後再將裡面膏汁挑出來單獨存放,以便招待親朋好友時品嘗。
寒露 · 養生
隨著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平衡。
都知道入秋要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有5條禁忌需要遵守,這比秋補還重要!
忌無病進補
常言道"秋季進補,冬令打虎",但進補時要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的進補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證病人不宜用補藥。
秋季空氣乾燥,如需進補,製成湯水服用比較適宜。一般人宜用食補,即選擇新鮮的白菜、蘿蔔、蓮藕等加入肉做成湯,如蓮藕牛肉湯、菠菜豬肝湯、蘿蔔排骨湯等。
忌睡眠紊亂
寒露起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保證睡眠充足,注意勞逸結合。
寒露節氣寒氣襲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經常打開門窗,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如條件許可,可在居室及其周圍種植綠葉花卉,既能讓環境充滿生機又能淨化空氣。
忌赤膊"秋凍"
寒露過後,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寒露不露腳"正是這個道理。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較少,再加上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
驅寒最簡單又有效的方法,非泡腳莫屬。睡前泡腳有驅寒、暖身、助眠、安神的好處。在水裡加些生薑、花椒,效果更佳。
忌閉門抑鬱
寒露後日光照射時間減少,加上風起葉落,景物蕭條,讓人有悽涼的感覺,在臨床上容易出現多愁善感的憂鬱心情。
可以作登山、慢跑、散步或練太極拳、八段錦等,動靜合一,調養精神,培養樂觀豁達的心情,以減緩秋令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
相比夏日的陽光,秋天的太陽溫和很多。趁著這段時間,每天曬半個小時太陽,不但能驅趕抑鬱的情緒,還能補鈣。
忌運動強度過大
秋天氣候適宜,空氣品質較佳,不妨多運動。但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果過度運動,會增加人體的疲憊感,反而不利健康。
很多朋友會結伴而行,出門爬山。但如果膝蓋不好,建議不要逞強,因為爬山時膝關節的負重很大,如果平時沒有高強度鍛鍊的習慣,肌肉萎縮,很容易造成膝蓋磨損加重,甚至半月板損傷。
所以,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到郊外公園呼吸新鮮空氣,和親友聊天、野餐,也是極好的。
更多節日節氣資訊,盡在51萬年曆。打開手機搜索並下載51萬年曆,第一時間獲取當天節日節氣提醒、運程宜忌。更可查看個人月運、年運解析,助你趨吉避兇,好運富貴!關注萬年曆App官方微信,更多精彩等著你!
萬年曆 | 寒露寄語
夏日的火熱歸於蕭瑟,雨季的喧鬧歸於寂靜。最幸福的事,莫過於活在當下,感受最美的秋寒,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一季豐收圓滿,一季播種伊始,走向金橙橙的原野,歲月靜好,永遠寫在潑灑著秋色的路上。
新雁來,暖風滿,雁鳴歡;歸雁去,悲鳴雁,空度闊。秋燈吟雨,曉葉題霜後,忙忙碌碌、惜春嘆秋便又是一年。 最美的秋在眼前,最美的風景在身邊,用心珍惜方能長久。寒深露重,請君添衣保暖。一滴寒露送秋涼,一聲關切暖心房。在這個外冷內熱的季節,萬年曆App祝願世上所有被牽掛的人們,天涯海角,各自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