攢竹穴,除了治療近視,還能幫你有效緩解頭痛、眉稜骨痛

2021-01-08 玄木養生

隨著行動網路技術的發展,手機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現在幾乎每天都要花費數個小時在手機上。除了每天必須的微信聊天,如今的抖音,嗶哩嗶哩更是佔據了很大一部分的娛樂時間。

我們的心情是得到了極大的娛樂,但我們的身體卻在這一次又有一次的狂歡中衰弱,其中受到傷害最大的就是我們的眼睛。

很多人都會發現手機看久除了近視,就是眼睛會特別的不舒服,眉稜骨痛就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表現,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平時按揉不僅可以治療近視眼還能有效緩解眉稜骨痛的穴位—攢竹穴。

攢竹穴的來源

攢竹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黃帝內經素問·骨空論》講攢竹在「眉頭二穴。」《針灸甲乙經》稱攢竹為始光、夜光、明光。攢,有聚集之義,兩眉緊蹙謂攢眉;竹,植物名,葉具平行,脈葉柄成鞘。眉猶竹葉,穴在眉內側端,喻如新篁攢生,本穴猶竹葉之蒂柄,《針灸甲乙經》有:「在眉頭陷者中。」

攢竹穴的定位

攢竹穴在面部,當眉頭凹陷中,眶上切跡眉頭處,眶上切跡處,眉頭邊緣,入眉毛約0.1寸處。

取穴時正坐或仰臥位,皺眉時可見眉毛內側端有一隆起,即為本穴。

眉稜骨痛、頭痛常按揉攢竹穴

眉稜骨痛,中醫病名。是因經氣不通致眉稜骨部或兼眼眶深部脹痛的眼病,該病名見於《眼科闡微》。本病可單側出現,亦可雙側發生。多見於成年人,女性多於男性。

在《儒門事親》"頭痛不止"中已有"攢竹痛俗呼為眉稜骨痛者"的記述,《證治要訣》將眉稜骨痛包括在"眼眶骨痛"內。

本病多因風熱之邪外襲,循太陽經脈上擾目竅而致;風痰上犯,阻滯目竅脈道,清陽不能升運於目而發;肝血不足,目竅脈絡空虛,頭目無所滋養而引發;肝鬱氣滯,鬱久化火,形成肝火,上炎目竅而導致。

疼痛多夜晚較重,白天較輕, 攢竹穴處(眶上切跡)壓痛,常伴有視力疲勞,畏光羞明,常欲閉目等症。

攢竹是足太陽膀胱經穴位,中醫認為眉稜骨痛屬陽明經,具有祛風明目、清熱明目、祛風通絡的作用。攢竹穴在眉頭凹陷處,下近於眼部,上近於眶上及前額部,因此可治療眼目、眶骨、前額及眉稜骨等局部病,因此平時多點按攢竹穴可有效緩解眉稜骨痛。

攢竹穴的配伍

攢竹穴配風池、合谷,有祛風清熱鎮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流淚;

配風池、太陽、合谷,治急性結膜炎;配列缺、頰車,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面癱,面肌痙攣;

配肝俞、腎俞、風池、角孫、太陽、光明,治視神經萎縮、視網膜出血;

配上星、合谷,治前頭痛。

攢竹穴的操作方法

1、 針刺時一般選用1寸針斜刺或沿皮刺0.3~0.5寸;

2、 攢竹穴位於眼部,禁灸;

3、按摩時可用食指中節由內向外沿眉毛刮抹眼眶,稍用力,對治療眉稜骨痛、眼睛紅腫、腫痛等熱證效果通常較好,也可舒筋活絡,舒眉展目。

攢竹穴的其他療效

① 結膜炎、淚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經麻痺、神經性頭痛等;

② 瘛瘲、戴眼、頭目風熱諸疾;

③ 五官科系統疾病:近視眼,淚囊炎,視力減退,急性結膜炎,眼肌痙攣;

④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頭痛,眶上神經痛,面神經麻痺,膈肌痙攣。

[中醫治療疾病時須辨證論治,望聞問切,四診合參才能確定正確的治療方法,切不可以一論之。針灸推拿也是如此,本文發布的人體穴位圖和信息僅供參考。如果身體生病了,一定要在正規醫院遵醫囑積極治療,同時自己可配合一定的自我按摩加上平時的飲食調理和適當運動以提高療效。]

相關焦點

  • 眉稜骨痛組合穴一- 絲竹空透魚腰+攢竹透魚腰
    01·導語眉稜骨痛是指眼眶上緣眉稜骨部位疼痛、酸楚、掣及目睛,或伴有前額痛、 攢竹穴處(眶上切跡)壓痛、視力疲勞,畏光羞明,常欲閉目等症狀。重者神昏、心煩、噁心、嘔吐等症。痛勢發作常有定時,多於日出始痛,日中最甚, 日落消失,夜間如常人,但也有晝靜夜劇者。
  • 頭痛、背痛、肩痛……身體8個止痛開關,哪痛按哪!
    頭痛、背痛、肩痛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健康問題,而我們身上正巧自帶很多「止疼開關」,輕輕按壓就能「關掉」疼痛,讓你遠離止痛藥!1脖子痛夏天空調吹多了,脖子受涼就容易出現落枕、脖子僵硬、脖子疼等症狀,按摩身上的後溪穴就能緩解脖子痛。
  • 頭暈、頭痛、失眠、易驚醒……中醫說了,按摩穴位可治!
    百會穴  2、印堂穴  定位取穴:兩眉內端連線的中點  主治病症:神經性頭痛、眩痛、頭暈、目痛、失眠、鼻病小兒驚風、鼻塞、鼻流濁涕、鼻出血、眉稜骨痛、鼻塞、高血壓。  太陽穴  4、安眠穴  定位取穴:翳風與風池連線中點  主治病症:失眠、後頭痛、頸痛症。
  • 董氏奇穴之眉稜骨痛、前額痛
    眉稜骨痛董氏奇穴治療眉稜骨痛主要是兩個方法:二角明穴
  • 治療頭痛的針灸特定穴
    談到頭痛的治療,藥物是大家經常選擇的方式,但長期吃止痛藥,會產生依賴性,止痛效果也會越來越差,今天給大家介紹各部位頭痛的常見針灸治療。 1.前額連眉稜骨痛 前額連眉稜骨痛,伴口腔潰瘍、口臭、多食易飢者,多屬陽明胃經頭痛。
  • 中醫辨治頭痛
    像前額痛、眉稜骨疼、眼眶發脹等症狀,都是胃經頭痛。一般來講,「葛根湯」之類治胃病的中藥對治療陽明胃頭痛很有效果。  03  兩側頭痛為少陽膽經頭痛。  症狀有眼睛發花,早起口苦等。兩側頭痛宜服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是左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關,尤其是經期過後的婦女,就容易因肝血不足出現左邊的偏頭疼。
  • 天柱穴:常按助性養生 緩解頭痛!
    2、治療頭痛、項強、鼻塞、癲狂癇、目眩、熱病等 3、治療高血壓、提高性慾、提神醒腦、緩解眼睛疲勞等 【穴位配伍】 配大椎穴,治頭痛項強 配少商,治久病咳嗽 配養老,治肩痛欲折
  • 能緩解肩痛的幾個穴位
    接下來,我將介紹幾個緩解作用的穴位。1、風府穴雙手微微分開,沿脊柱的頸部周圍,輕輕按壓穴位。穴位的位置在頭部的後部,背部的中部向上,頭髮的邊緣在邊緣。如果頭部的背部疼痛和麻木,按摩可以有效地緩解疼痛。2、風池穴風池穴有兩個,也在後腦勺。風池穴具有壯陽益氣作用。如果頭痛頭暈,容易耳鳴,你可以多按摩穴位。經常偏頭痛的人也可以尋找這個穴位。
  • 眉毛外側凹陷的地方,有個穴位叫絲竹空,眼皮跳不停的首選穴
    是手少陽三焦經的最後一個穴位,具有疏調三焦氣機、清利頭目的功效,是治療目疾之要穴。一般用短針水平的刺入,或者按摩來刺激這個穴位,古書上記載是禁止艾灸的,至於什麼原因沒去深究,我們不要去挑戰就是了。絲竹空主治的是偏頭痛,眼花,看東西天旋地轉,目赤腫痛,眼瞼跳動,牙齒痛,癲癇等眼睛周圍及頭部的疾病。為什麼有這些功效呢?
  • 小兒推拿李波:小兒眼部保健推拿法幫孩子緩解眼部疲勞,預防近視
    小兒推拿李波:小兒眼部保健推拿法幫孩子緩解眼部疲勞,預防近視 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雙健康明亮的眼睛。
  • 肩膀疼痛的治療方法 按摩幫你緩解肩膀疼痛
    因此,右肩疼痛難緩解時,可先做彩超檢查排除膽囊炎,如確診為膽囊炎,經抗感染、解痙止痛治療可緩解肩痛。3、越按越痛頸肩疼了,家人給按一按,立刻覺得輕鬆舒服,但沒過多久病情再次發作,這時就要考慮一下其他疾病了。比如,由神經根水腫引起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最常見的頸椎病,該病急性發作時千萬不可進行按摩、推拿、牽引,否則會加重神經根水腫,使病情惡化。
  • 河北的偏頭痛醫院在哪 石家莊治療偏頭痛專業醫院
    核心提示: 偏頭痛是一種比較常見卻不容易被重視的神經性疼痛疾病,疼痛位置一般在前額、眉稜骨、耳朵上部、太陽穴等部位。臨床表現可出現眼眶發脹、流淚等,典型病例可見頭皮血管增粗、彎曲等。   偏頭痛是一種比較常見卻不容易被重視的神經性疼痛疾病,疼痛位置一般在前額、眉稜骨、耳朵上部、太陽穴等部位。臨床表現可出現眼眶發脹、流淚等,典型病例可見頭皮血管增粗、彎曲等。
  • 眉稜骨疼痛的治療奇方
    前幾日,有一位微信中醫學員諮詢治療眉稜骨疼痛,我便將選奇湯推薦給了她,今天她通過微信告訴已經好了。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專病專方,效果挺好的,第一次看到這個處方是在當代名醫秦伯未老先生的書中,我已經多次使用,今天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幫助更多的病患。本方結構簡單,價格低廉,快速有效。選奇湯【來源】《蘭室秘藏》卷上。
  • ​董氏奇穴常用穴位腳三火( 火連穴,火菊穴, 火散穴,)
    取穴:當第一蹠骨內側,距趾骨與蹠骨關節一寸五分。手術:針深五分至八分。注意:單腳取穴,孕婦禁針。說明及發揮:※火連穴位置與脾經之太白穴位置相符。※本穴治前頭痛、眉稜骨痛療效甚佳。【火菊穴】部位:在火連穴後一寸。
  • 四瀆穴:開竅聰耳、清利咽喉
    經絡通、病無蹤 弘揚國醫專欄是養生調理 專業技術 民間絕技 學習交流 的最佳平臺 四瀆穴屬三焦經穴位。位於人體前臂背側,肘尖下方5寸,當陽池穴與肘尖的連線上,尺骨與橈骨之間。
  • 眼睛乾澀,或是肝經淤堵,食療加理療幫你疏肝通絡,讓眼睛明亮
    不過肝經淤堵,不僅會影響眼部健康,可能還會影響其他經絡的運行,肝經瘀堵後,不僅眼睛乾澀,還會出現頭痛、胸悶、噁心嘔吐洩瀉、等問題,嚴重時還會出現小腸疝氣、下腹疼痛、遺尿、小便不利、小便不通、內踝腫痛、面部沒有血色等症狀。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暢通肝經,有效緩解肝經不通導致的身體不適。
  • 身上這兩個地方可有效緩解痔瘡疼痛
    1、便秘、痔瘡不驚慌,常按長強你最強!長強穴非常好找,它位於尾骨尖下方的凹陷中,《靈樞·經脈》中指出,長強穴是治療便秘、痔瘡的首選穴位,按摩或針灸這個穴位,可達到通腸道、消便血、止痔痛的功效,可以說是痔瘡的致命死穴!長強穴按摩方法也很簡單,用我們的中指和食指肚用力按揉長強穴1到3分鐘,直至有酸脹感為止。
  • 中醫教你靠譜的按摩方法:一粒綠豆巧治失眠、頭暈、頭痛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程凱告訴我們,用綠豆去按摩印堂穴,是可以幫助治療失眠的,印堂穴是我們身體自帶的鎮定安神藥。而印堂是督脈上的一個穴位,屬心屬腦,印堂部位顏色的變化也常常反應著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一旦印堂發紅,很顯然這個人的睡眠就是有問題的。此時就要安神,中醫上又稱作是「開天門」,怎麼安神呢?
  • 掌握這些穴位按摩方法,讓頭痛不再痛
    頭痛的症狀因人而異,想有效治療頭痛,就必須了解頭痛的不同屬性。頭痛問題經過耐心治療,大多可以改善,如頭痛且伴有肩頸僵硬者,可通過穴位按摩,讓頭痛發作頻率降低、疼痛程度減輕。下面小編介紹幾種可以緩解頭痛的按摩方法:-1-小棒槌輕敲法《黃帝內經》記載:「病在上,則治下。」也就是說,在治療頭痛時按摩足部,有很好的緩解作用。當腳底血液循環變好時,頭痛症狀會減輕很多。我們可以用小棒槌自行敲敲腳底按摩。小棒槌可以敲足底,也可輕敲後腦,輕微的共振,可馬上促進頭部的氣血循環。可以邊看電視邊敲腳底與頭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