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聯:太公八十行鴻運,邀對下聯

2021-01-09 洮野渡

一、野渡出聯:太公八十行鴻運,邀對下聯

二、出聯釋義:「太公八十行鴻運」屬歷史故事對聯,講的是姜太公遇文王的故事。姜太公即姜尚,字子牙,俗稱姜子牙。文王即周文王。據《武王伐紂平話》記載:一天,周文王外出打獵,在渭水邊上看見一個用直鉤釣魚的老頭,竟然釣到很多魚。周文王感到很奇怪,於是與之交談。在交談中周文王發現,此老頭不僅學識淵博,談吐優雅,還深諳軍事和國家大事。周文王心中大喜,當即召回朝廷,拜為國師。此老頭即姜子牙,據說當時已經八十歲。這也是成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由來。而姜子牙也確實不負眾望,輔佐周文王滅商建周,成就了一番偉業。

太公八十行鴻運的故事告訴人們,要想大器晚成,還需要注意三點:一是要有一個好身體,身體不好,一切歸零。姜太公八十行運,最後還活了三十三年,壽命一百一十三歲,是名副其實的跨世紀。二是要有真本事。南郭先生,濫竽充數肯定不行。人家姜太公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奇門遁甲,無所不能,是真正的人才。三是要耐心。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四是要有人識貨。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如果沒有文王的識貨,姜子牙也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釣翁了。說故事,對對聯。野渡因此出聯,歡迎大家踴躍賜對!

三、平仄要求:出聯「太公八十行鴻運」的平仄格式是:仄平仄仄平平仄,八,十字為古入聲字。建議下聯的平仄格式為:仄仄平平仄仄平。也可不拘一格,意思對上也行。

四、對句參考

(一)太公八十行鴻運,去病廿三建大功。(去病即霍去病)

(二)太公八十行鴻運,少帥半生陷牢房。

以上對句是網友們賜對,在此刊發,供朋友們參考。歡迎朋友們關注、轉發、賜對!

相關焦點

  • 神話故事中的姜太公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
    姜太公,一個在人們心目中更多存在於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中的神,其實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一個人。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姜太公出生於今山東省日照市,是炎帝神農氏54世孫、伯夷36世孫,先後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師,被封齊地;卒後陵冢在陝西省鹹陽市周陵鄉,距文王陵2裡路。
  • 生活哲理對聯:亦步亦趨兄弟筷,邀對下聯
    一、野渡出聯:亦步亦趨兄弟筷,邀對下聯二、出聯釋意:「亦步亦趨兄弟筷」是生活哲理對聯,形象地描述兩根筷子之間你慢我亦慢,你快我亦快的相互跟隨關係。「亦步亦趨」是一成語,語出《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 姜太公遺下的三大謎團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個姜太公,也大概知其輝煌事跡,包括:第一,在渭水之濱以直鉤放在水面之上垂釣,大呼願者上釣;第二,八十歲遇周王,剛見便得到重用;第三,姜太公服務周室的年資不高,卻被尊為「太公」。這三件事都有令人費解之處,如今筆者就來拆解這三大謎團吧。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在過去五千年浩瀚史海中,更是留下了無數光輝燦爛的文化財富。其中對聯文化有著言簡意賅,雅俗共賞,簡單易學等特點,因此廣受各級階層人群的普遍喜愛。
  • 50幅帶故事的對聯欣賞,古人的智慧,不得不佩服
    那些優秀的風景名勝聯,輝映山川古蹟,永放異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聯,傳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聯,慷慨磊落,光耀千秋。正因如此,歷史上留下了許多令人叫絕的對聯和與之相配的故事。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聯尾各續三字,遂成意義全新一幅佳作:福無雙至今朝至禍不單行昨夜行這則傳說的「本事」顯然是不可信的——因為到五代時才出現第一副春聯。但故事很有趣,對聯亦不乏有藝術性,頗值一賞。2、北宋文學家王禹偁幼時家貧,放學後常幫大人磨麵。
  • 太公遇文王——渭水訪賢?歷史與神話的交錯!
    姬昌外出遊獵,在渭水遇到了正在釣魚的姜太公,發現姜太公釣魚竟然沒有魚餌,就好奇地跟姜太公交談,才發現姜太公是一個難得的治國之才,就延請姜太公出山輔佐他治理周國。在《封神演義》中,姬昌為了讓姜太公出山輔佐他治理周國,還親自給姜太公拉車,以至於有了姬昌為姜太公拉車八百步,周朝興盛八百年的說法。
  • 官員出上聯:響水池中池水響,路過農夫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名對數不勝數,也出現很多對聯的「達人」。比如宋代的大文豪蘇軾,就是一位對聯高手;明代的大才子唐伯虎、號稱對聯大師的解縉,也都在對聯上有著很深的造詣。
  • 太公廟村:蘋果的故事
    太公廟村:蘋果的故事4月28日,很好的天氣。記者走進陳倉區東關街道太公廟村,跟隨兩位老者去看一塊碑。穀雨過後、立夏前夕的麥子長勢喜人,長長的白色蔬菜大棚一畦又一畦,在綠色的田野裡伸展。來到距村北三五裡的周原下,越過水渠有一片蔓草地,兩位老者駐足,深情道:「爸,我們來『看』你了。」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個載體都獨領風騷,像對聯文化,經過上千年的歷史沉澱,湧現出了一批千古絕對,在古代也成為了古人日常消遣的方式之一,歷朝歷代的才子們,對它無不情有獨鍾,老百姓更是饒有興趣。,一旁的紀曉嵐環顧了一下,看到此情此景,沉思了片刻,想到了一下聯來,隨口吟了出來下聯:三宮六院多姬妾,聖明主理當自愛紀曉嵐這下聯有嘲諷乾隆之意,明眼人一聽就知道,但是剛才乾隆也說了,這是個遊戲不用拘束,因此,紀曉嵐才敢如此放肆,換做平常,紀曉嵐早人頭落地了乾隆一聽,頓時臉露不悅,當庭給皇帝難看,紀曉嵐可謂是獨一份,但是轉念一想,這下聯卻對戰工整,不失為一個好下聯
  • 新年看新聯 邀您共賞萬裡挑一的南京12城門春聯
    對於這一點,鍾振振表示,一方面,「城門掛春聯,南京開門紅」的規模、規格和影響力與日俱增;另一方面,南京的12座城門,不僅蘊藏著千年歷史故事,也詮釋了山水城林特色,讓創作者特別地有話想說。而第三點,鍾振振表示,「城門掛春聯」的評審會,特別專業和公正,才贏來了高手們的認可。鍾教授表示,城門春聯既要做到遵循格律,有古典意境,同時語言上又要富有時代感,確實不易。
  • 2020年春聯故事——書寫您靈魂專屬的新春楹聯
    fu專業用紙:「萬年紅」產於我國文房四寶之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宣城的頂級紅宣◇ 作品4、贈友寓意藏名聯橫批:福源春湧(贈友洪福)上聯:春江水暖洪波至下聯:天道人和福運來◇ 作品19、贈友寓意聯橫批:鵬程無疆(贈友梁子)上聯:歲寒不懼行萬裡下聯:年暖回眸笑三春
  • 八個最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詩詞君總結八幅精彩的對聯故事,不論真假,但品一品其中的趣味吧!兩猿伐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一馬隱身泥裡,看畜生如何出蹄!唐玄宗的寵臣楊國忠,嫉恨李白的才華,心裡很不服,總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楊國忠想出一個辦法,約李白去對三步句。
  • 「穿越」靜海子牙鎮 尋覓傳說中的姜太公釣魚臺
    姜太公垂釣子牙鎮婦孺皆知  姜太公,東海上人(今河南許昌市),原名姜尚,單字望,又字子牙,世人尊其為姜太公。《史記·齊太公世家》對他的簡歷是這樣記述的:「太公博聞,嘗事紂。紂無道,去之。遊說諸侯,無所遇,而卒西歸周西伯。」 《孟子·離婁》也記載了姜太公的經歷:「太公避紂,居東海之濱。」
  • 太公在此,諸神退位,輕聊封神榜背後的歷史真相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一本書封神榜,內容精彩絕倫,築基了仙俠小說的源頭,最有名的一句話太公在此,諸神退位。今天,就說說封神榜背後的歷史真相。這本書成書於明朝,作者是誰,有爭議。明朝是一個特殊的時代,讀書人很牛。
  • 李嘉誠最喜歡對聯,上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邀下聯
    李嘉誠最喜歡對聯,上聯: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邀下聯對聯文化,是中國傳承文化中,最經典的一種。句式短小精悍,卻囊括了很多的文學素養。所以,古人經常用對對聯的方式,來考驗一個人的文採。或者把對對聯作為一種娛樂項目,古人把對聯「玩兒」到這種地步,絕對是一種境界。
  • 姜子牙七十歲出山,八十多歲指揮牧野之戰!姜子牙年齡到底有多大
    在中國歷史上,不乏老將建功立業的美談,但老將的「老」總歸有一個限度,往往在60-70歲之間,再往上已經不是「老」了,而是「老掉牙」了,派70歲以上老將上場,怎麼看都非常不人道、不理智。但在三千年前,姜子牙卻在八十多歲的高齡,率軍在牧野之戰中打敗紂王,取得了一場關乎王朝更迭的決定命運的戰爭勝利。
  • 和珅使壞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乾隆怒了
    對聯和詩詞類似,但是比詩詞更加的短小精悍,通常一副對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在對聯的語法上,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押韻,上聯有多少字,下聯也要有多少字,而且動詞要對動詞,名詞要對名詞。
  • 今日對聯13,借問酒家何處有,求下聯
    牧童遙指杏花村」,名詩名句,便有了下聯「詩句萬人讀」。二借問酒家何處有不知煙雨幾時休聯解:下聯,不知煙雨幾時休,還是接杜牧詩中「雨紛紛」之意。三借問酒家何處有還因腸肚此時空聯解:可以看成流水對,上聯找酒家,下聯是因為肚子空了。一問一答,因為所以。
  • 才女出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網友對出下聯,眾人拍手叫好
    作者:緣來星期八版權聲明:原創文章,禁止抄襲在世界上,中國的文化是數一數二的悠久,從倉頡造字到如今,華夏子民利用文字記載了很多的故事,同時也記錄了許多文明,從蠻荒時代,到現在的高科技,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語言和文字的交流,而中國這上千年的文明,也正是通過文字傳承了下來,讓後世子孫知道了曾經那些遙遠的文化和歷史
  • 歷史上有名的拆字聯,甚至成為了千古絕對,無人能對出第二個下聯
    歷史上有名的拆字聯,甚至成為了千古絕對,無人能對出第二個下聯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一個上聯並不是說只有一個下聯存在的,它可以擁有很多的個下聯,就看哪一個下聯更能全面的匹配上聯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歷史上的拆字對聯,甚至還整出了一個千古絕對。首先,我們來講講包拯和公孫策玩拆字對聯的故事。包拯不僅僅是一個斷案如神的人,而且其才能也是非常高的。有一次,他來了興致便和好朋友公孫策玩起了文字遊戲。包拯首先出了了一個上聯,為:「十口心思,思國思家思社稷」。這個上聯中,他將「思」這個字給拆開了,變成了十口心。不得不說,包拯真的是心系朝廷啊,連對對聯都是思國家和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