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感到恐懼該怎麼辦,化解你心中恐懼的最好方法

2021-01-09 古風情感美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清晨,窗外陽光明媚,微風習習,小屋內清清亮亮,安靜祥和。我泡上一壺上好的金駿眉,頓時滿屋飄起了清香,沁人心脾,我們開始聊起來。

我說:你現在開始放鬆,不要理睬周圍的幹擾,所有的煩心事都放下,一切都開始淡化,飄飄渺渺,虛虛無無。心中像天空一樣透明、蔚藍,臉上發出像嬰兒一樣燦爛的笑容,內心投射出欣然、幸福、智慧的喜悅,恍兮惚兮,我們開始進入了一個空靈的宇宙。你試試,看能做到嗎?你秀美的臉龐,長發飄飄,臉色卻蒼白,夾雜著憂傷、焦慮:我做不到,我平靜不下來,心裡很煩,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眼前的困難,天天晚上做惡夢,我的事是不是沒有希望了呢?

我說:咱們先不談你的事,喝會茶吧。我看得出,你很聰明、善良、溫柔,一切都不要怕,你只要沒有做虧心事,有什麼不敢面對呢?你點點頭。開始給你倒茶了,你的杯子是你加滿的白開水,我拿起茶壺開始給你倒茶,很快,茶水溢了出來,你心急了:我的杯子水滿了,加不下去了,你咋還倒呢。我笑了:你的腦子裝得滿滿的,我給你說什麼,你還聽得進去嗎?你輕鬆了,倒掉杯子中白開水,自己倒滿了我泡好的金駿眉,自飲一口:你的茶真香。可是我的事咋辦呢,我還是害怕,心中充滿了恐懼,我的未來到底會咋樣?

小屋空間很小,不過十餘平方,但清淨、溫馨。我緩緩了站起來:你心中恐懼,我很理解。我們都怕,怕死亡,怕生病,怕失眠,怕抑鬱,怕焦慮,怕失去工作,怕失戀,怕活不好,怕老公出軌,怕別人敲詐,怕別人笑話,怕家庭糾紛,怕孩子學習不好,怕胖,怕廋等等。說實話,你要是心態不好,那你的一生註定在恐懼中度過的。其實誰都會怕的,就拿死亡來說,誰不會面對呢?我們最終生於塵土,歸於塵土,再偉大的人物也和我們一樣。你想一下,假定還有20年要面對死亡,如果在這20年中,你善待親人和朋友,一家人和和睦睦,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該享受享受,那麼當你面對死亡的時間,沒有任何遺憾。但是你要是一直懼怕死亡,20年中,你一直在死亡的恐懼中度過,當你生命的最後時刻,是不是很後悔呢?

你有點平和下來了:你說的,我理解一點,你說我該如何做呢?我莞爾一笑:《道德經》中說,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民之生,生而動,動晉之死地者,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盍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避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也。

你搖搖頭:你說的太深奧了,我聽不懂。我笑了:給你說一個現代的吧,蘇珊.傑佛士博士(susanffers,ph.d)說過,我們首先要承認恐懼的存在和找到恐懼的根源,直視內心所恐懼的事情,勇往直前地去做,直到成功為止。要想克服恐懼做一個「自由人」,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擴大我們的「舒適區域」,以面對我們的害怕。由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發揮了百分之八的能力,仍有百分之九十二的能力在睡覺。因此,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重新意識到我們的「能量區域」(Powerzone),使我們從睡眠狀態復甦,我們就會很容易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能量區域,這個能量區域包括了我們的舒適區域與不舒適區域,只有不斷地使不舒適區域擴大成舒適區域,能量區域才會發生效力。在生活中,我們常依據我們的感覺做事,感覺對感覺好則多做,感覺不對感覺差則少做,甚至不做,故而我們成為感覺的產物而犧牲了理性。事實上感覺本身沒有對錯,但它受我們內在個人主觀的影響。若我們受制於它,我們就會失去客觀的立場,而成為自我中心。例如,一個人如果從小就生長在一個嚴肅的家庭,自然他會認為做人應當嚴肅,故當他碰到某些很隨和、常面露微笑的人,他可能會「懷疑」他們的友善,而對這些人保持距離,除非這個人認識並克服對別人友善的懷疑,否則他無法享受別人真誠的友誼。也就是說他的「舒適區域」是「嚴肅」,這使他覺得安全、信任;一旦碰到「友善與笑容」(他的不舒適區域),他會覺得不舒服、不安與害怕,除非這個人敢於冒險,從這個舒適區域跨至不舒適區域,感覺害怕,仍然去做。

你還是搖搖頭:這還是有點深奧,再給我說的更實際的吧。我抿了一口茶:我是從古代到現代給你說一些經典的理論,再結合你現實給你分析的。我再說一個很直白的例子:一個少年怕獨自走夜路,父親問他:「你怕什麼?」少年回答說:「怕黑。」父親問:「黑為什麼可怕?」「象有個鬼似的。」少年回答說。「你見過鬼嗎?」父親問道。少年笑了:「沒有。」」沒有,你怕什麼呢?」,父親又問:「你還怕什麼?」少年答:「路邊有一片墳地,裡面有蟲叫、有鬼火。」「白天地裡蟲叫、火苗和夜晚的有什麼區別嗎?」少年:……你開心一些:老師,可是我的事情是真實的,不是虛幻的,我的麻煩事該如何處理呢?

我很坦然:遇到麻煩事,抽絲剝繭,你要看出問題實質到底是什麼,你要知道對方到底想要做什麼,進入他人思維。人們普遍都有兩個弱點:不自信和貪婪。當你看穿了人性,知道了自己的弱點,抓住了對手的弱點和目的,就會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你點點頭。我接著說:你的事情發生了嗎?你搖搖頭:沒有的,我就是怕發生。我站起來抿了一口茶走了幾步,看了你一眼:發生的事情我們就要去接受,不接受就會一直痛苦,只有接受了再去應對才是唯一的方法。沒有發生的事情,就要儘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

你還是有點猶豫:我的事情到底該如何選擇的呢,我有點迷茫。我說:人生什麼最重要?你的選擇最重要,你的一個選擇和另一個選擇結果可能會有天壤之別,好的選擇往往會使你的命運發生逆轉。任何再理智的選擇,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只要利大於弊的選擇都是正確的選擇,哪怕利是51%,弊是49%的選擇都是正確的。你有點懂了:那麼我的選擇以後後悔了咋辦?我說:只要你的選擇是當時條件下最好的選擇,你又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那麼什麼時間你都不會後悔,因為你已經盡力了。

你點點頭:說的確實如此。我笑了: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們沒有安全感,恐懼是生活中最大的問題之一。陷入恐懼狀態,必定會變得心理扭曲而充滿攻擊性,但又沒有勇氣掙脫舊有的思維模式,於是就變得極其脆弱,製造出各種心理疾病來試圖逃避這個社會,但這一切都徒勞無功。我們一定要知道,世上沒有救世主,一切只能靠自己。

不知不覺中,到了中午,你起身要告辭了,有點戀戀不捨:你還有什麼要給我說嗎?我說:送你兩句話,一句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另一句是「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你要走了,希望你冷靜想想我的話,能更坦蕩、更智慧、更自然完成你的人生使命,無所畏懼,坦坦蕩蕩,從從容容,太陽永遠普照著你。

相關焦點

  • 如何戰勝心中的恐懼
    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狀態;通常稱為情緒的一種。恐懼是指人們在面臨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擔驚受怕的一種強烈壓抑情緒體驗。恐懼心理就是平常所說的「害怕」。那麼如何戰勝心中的恐懼呢?
  • 面對重要的人生抉擇感到恐懼怎麼辦?這麼做會變簡單!
    想要去做一件事,因為內心的種種恐懼、糾結,當時沒有去做,之後想起來卻追悔莫及。前兩天,有個人問我,現在有一份穩定工作,但總是想自己開個餐館或者培訓班,卻一直猶猶豫豫不行動該怎麼辦?我想應該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不管是重大的人生抉擇,還是短期的人生規劃,我們總會心生很多恐懼,這些恐懼是貨真價實的,它們會很容易讓我們不採取行動。
  • 睿智燈塔-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
    每個孩子從出生起,生活環境和性格都會有一定的差異,而這些因素也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性格,有的孩子長大後性格活潑開朗,有的孩子卻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還特別怕黑,就連晚上自己睡覺都覺得非常害怕,這讓很多家長十分疑惑。那麼,孩子晚上怕黑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黑暗恐懼呢?朋友家的女兒園園,從小就特別怕黑,平常都不敢一個人呆在家裡。
  • 讓孩子說出心中的恐懼
    記得我童年最恐懼的事情是走夜路,也許是出於女孩子的本能,也許是聽了一些鬼神的故事,總感覺路邊那些黑暗的地方潛藏著莫名的怪物或者壞人,而我一往前走,它們就會跟隨在我的身後。  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還特別懼怕班裡的一個男孩子,他總是在放學的路上攔截、羞辱我,我的父親當時被打成了走資派,他喊叫我父親的名字,再喊我狗崽子。
  • 恐懼的神經科學原理: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
    恐懼的神經科學原理: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因此,如果我們的感官觸發了恐懼反應,比如在遊樂園裡突然感到地板從我們身下掉了下去,我們的大腦會立即意識到我們並沒有處於任何真正的危險之中,我們處在一個安全可控的環境內。雖然心理學家還沒有在大腦中找到一個「恐懼中心」,但位於顳葉之間的杏仁核似乎與我們如何處理可怕的情況或威脅有關。研究發現,杏仁核受損的動物更溫順,對「逃跑或戰鬥」的反應更少。
  • 恐懼後所帶來的十大預兆
    生活中,往往就是有一些事情無法用邏輯思維解釋,極其邪門。入住賓館、酒店之後,莫名其妙的害怕和恐懼,那麼這個房間定有靈異,客人壓不住氣場,所以才會如此,應該馬上退房、換房,不得久留或忍耐,慎防大兇。
  • 夢見恐懼 夢見恐懼害怕什麼意思
    夢見恐懼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同事恐懼,建議臨時改變主意而延後幾天再出發。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同事恐懼,意味著不能如願,有阻礙。懷有身孕的人夢見同事恐懼,預示生男,延後產期出生。創業的人夢見同事恐懼,代表外緣佳,西南方交易好,得財利。
  • 當孩子說「我怕」,家長要學會聆聽孩子心中「恐懼」的小秘密
    但聽到孩子說我怕的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重複,你要勇敢,我只是只被小孩子膽子怎麼那麼小?其實對孩子來說,恐懼是一種非常正常的情緒,最好快樂開心,沒有什麼區別,那麼恐懼是什麼呢?孩子對較大聲音的恐懼是人類生物進化的產物。較大聲音很容易引發孩子的恐懼體驗,然而隨著成長中對較大聲音的合理認知,這種恐懼一般都會慢慢消退。化解有方當孩子出現這些恐懼時,父母怎樣做能幫助孩子排解這些恐懼?
  • 抑鬱症:恐懼發作不要慌,這6個方法快速走出恐懼
    恐懼發作可能是你經歷過的最可怕的事情。一些想法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甚至阻止你做普通的事情或去某個地方。對從未經歷過恐懼發作的人解釋這種感覺是很困難的。從外表上看,你看起來很好,但在你的頭腦中,你感覺自己要爆炸了。
  • 直面恐懼,從認識恐懼開始
    但當真正要用到時,才發現原來你對其事物根本是一知半解,在慌亂中從而引起內心的恐懼。最後,恐懼來自心底的陰影或創傷。其實心裡的恐懼才是我們真正的恐懼。新事物的出現和對已知事物的片面認知只會給我們的內心帶來短暫的恐懼,而來自於心底的恐懼完全不一樣,它會時刻提醒我們,或在某一個特定的環境下突然就讓你的心變得緊張不安。
  • 怎樣克服寶寶看牙的恐懼
    隨著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家長對孩子的口腔疾病越來越重視,一些家長會定期帶自己的孩子見牙醫檢查牙齒。但大部分孩子的表現使得家長都會感到頭痛,一些稍大的孩子抱定了「寧死」不去醫院的態度;一些較小的孩子在家長的連哄帶騙的情況下才肯到醫院的口腔科。
  • 恐懼是一種什麼感覺?
    舉個例子,你在大街上看見一條惡犬,對著你狂吠。後來你對朋友說「我在哪哪見到一條狗,好恐怖啊。」這是你當時對那條狗的看法,那就是「恐怖」。而之後你每次走過那條街你都會擔心惡犬還會不會再出現,這就是「恐懼」。
  • 從月球上眺望地球,為什麼有人說會感到恐懼?到底在恐懼什麼?
    如果你有一天發現月亮一直掛在同一個地方不動了,就問你怕不怕?或者有一天你發現太陽也不動了,就掛在天上,你慌不慌? 月球上是什麼樣的? 月球的公轉和地球的公轉是不一樣的,因為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月球是繞著地球轉的,也就是說月球的公轉周期和地球的公轉周期是一樣的。 從時間上來看,地球上的一天是24個小時,那麼在月球上是多久呢?
  • 如何戰勝心中的恐懼?
    最美的是頭頂的星空恐懼,是一種人類及生物心理活動狀態;通常稱為情緒的一種。恐懼是指人們在面臨某種危險情境,企圖擺脫而又無能為力時所產生的擔驚受怕的一種強烈壓抑情緒體驗。恐懼心理就是平常所說的「害怕」。按照凱利的觀點,恐懼類似威脅但在程度上較輕。當一個人的建構系統的邊緣要素而不是核心建構被證明無效時,恐懼就會產生。我們中國的思想是博大而精深的,引用一句老祖宗的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麼要戰勝恐懼,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恐懼,上面引用的就是恐懼的書面解釋,但是對應到每一個人每一個時刻又會出現不同的恐懼。
  • 人人匯:克服外匯交易中的恐懼
    對於成功的外匯交易者來說,恐懼引起的喚醒狀態的增強導致進入交易之前的集中注意力和意識。但是對於那些已經被俘虜的人來說,腎上腺素激增會導致恐慌和恐懼的感覺,這使思想蒙上陰影並削弱判斷力。 為了成為一名成功的外匯交易者,至關重要的是讓我們的盟友感到恐懼,善加利用並與之共處,以便從生存機制中獲得收益。交易者需要了解恐懼的不同方面如何以消極或積極的方式影響交易行為。
  • 8個神秘入口,測出你內心最深的恐懼
    這8個神秘入口挑出你最恐懼的,它會透露出你的性格以及未來成就!你最害怕哪一個?美國神話學家喬瑟夫坎貝爾(Joseph Campbell) 曾經說過:「你最不敢踏足的洞穴中,就藏著你所尋找的寶藏」。很多人往往為了種種艱難以及不確定性,而害怕去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有時候我們需要面對心中深處的恐懼,才能排除那些讓我們停止進步的阻礙,我們才能變成更好的自己。
  • 放下心中的「恐懼」,一切都隨它們而去,心量才不會被任何事壓制
    佛學大師聖嚴法師曾說過:「如果你要求事情要在特定的時間以特定的方式呈現,卻抗拒和恐懼最糟的結果,那你就沒有真正的放下。唯有誠心地接受所有的發生,才能放下恐懼,而恐懼是唯一阻礙你達到目標的障礙。讓我們無法放下恐懼的是我們對恐懼的抗拒和否認。」人生在世,幾乎人人都有過恐懼的體驗。
  • 心理測試:選擇你最喜歡的顏色,找出你潛意識裡的恐懼
    每個人心中都有讓其感到恐懼的東西,不願面對的回憶、孤獨感、親人離開等 對於現在的你而言,你認為最能讓產生恐懼的是什麼呢? 下面蘇米君就為大家準備了一個關於顏色的恐懼測試,根據你的第一感覺選擇一種你喜歡的顏色。
  • 面對災難,我們應如何控制自己的焦慮和恐懼
    質疑恐懼思想指導原則1.選一個身體較為放鬆、心情較為平靜的時候,最好不是焦慮發作或憂慮的時候。在對抗恐懼思想前,先放鬆身體,集中注意力。2.放鬆後,問問自己:「我對自己說的哪些話讓我感到焦慮了?」想出所有對自己說過的「如果……怎麼辦」之類的話,把這些話寫在表上「對自己說過的話」一欄。3.為了更清楚地識彆扭曲想法,更易於質疑這些想法,把「如果……怎麼辦」這類表達變換成一般的肯定陳述。例如,把「如果這架飛機墜毀了怎麼辦」變換成「這架飛機就要墜毀了」這樣的陳述表達後,更容易看清楚該想法的扭曲之處。把改寫成肯定陳述的想法寫在表上「扭曲思維方式」一欄。
  • 如何和恐懼和諧相處?
    關鍵是不能停留再恐懼這一步,而要轉化為行動,和恐懼和平相處,並藉助恐懼的力量讓自己產生敬畏心,進而採取行動。恐懼和敬畏心不同,恐懼是一種情緒,無所謂對錯,知道我害怕,但不知道怎麼辦。敬畏心是看到問題的原因並原因採取行動。對順境感恩,珍惜自己所有的一切,並且心存敬畏,這些美好的一切終將失去,只是上天交予自己暫時保管一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