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祖先和迷信沒有關係。凡是做給死人看的事,都是做給活人看的

2021-01-08 至聖聊國學

紅頂商人:胡雪巖

祭祀,是中國傳統重要的禮儀。祭祀死者是為了讓亡魂安息。祭祀祖先,是為表示我們不忘本。祭祀天地,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胡雪巖戰亂之後賑災、施米,有的人領了一次又領一次。這還不算什麼,領了還去賣,簡直氣死人。

老實講做好事也是很難做的。底下的人就說「這樣還得了,這樣不公平。」年輕力壯的人整天在排隊,別人想要的也得不到。這樣就失去意義了。

所以他們就想出了一個辦法。說「凡是來領米的人,把眉毛剃掉」。來一個剃一個。有一個很窮的秀才去排隊領了米,然後就把眉毛剃掉了。

回去他太太問他「你眉毛怎麼了?」他說「沒辦法,為了領米」。他的太太對他一頓笑話「你這樣書不是白讀了嗎?為了一點米連眉毛也可以剃。」結果秀才就上吊自殺了。

這件事情傳出去之後大家就很憤慨。「給一點點米,就把人家的眉毛剃掉,完全不顧人家的尊嚴。到底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

雖然意見是別人出的,但是胡雪巖還是出來了。他說「各位對不起,這事我們做錯了,我們不應該這樣。凡是剃了眉毛的領十兩銀子回去」。這下回去就沒有話說了。

胡雪巖一生,只要有錢,他就很捨得。杭州城大家都稱他為「胡大先生」。對他非常的敬仰。

有錢人最怕的就是為富不仁。他有錢,施給大家,和大家分享。

胡雪巖他又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祭祀。祭祀那些死掉的人。

我們應該了解,像祭祀這種事情,中國人是做得最好的。中國人他永遠把祖先背在肩膀上。不管走在海內外,永遠和祖先在一起。

我們祭祀祖先和迷信沒有任何關係。我們凡是做給死人看的事情,其實都是做給活人看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是教化,而不是迷信。

我們中國人最有趣的事情就是把死去的人叫做「鬼」。「鬼」就是「歸」的意思。沒有什麼神秘的。

《說文解字》中講「人所歸為鬼」。

謝謝大家!

元亨利貞,與君共勉!

相關焦點

  • 你看賈家敗落後住的鐵檻寺:不分活人死人
    你看賈家敗落後住的鐵檻寺:不分活人死人風月寶鑑鏡這把鏡子十分奇怪,賈瑞從它照看,看到的不是自己的容貌,而是他心心念念的王熙鳳的影子。更加奇怪的是,鏡子正面是風姿卓越的鳳姐,背面竟是一具骷髏。關於這把鏡子,曹翁寫得影影綽綽,十分隱晦,曹翁究竟想通過賈瑞這個諱莫如深的角色表達什麼,為何「恍如神妃仙子」一般的王熙鳳,在風月鑑背面竟是一具骷髏?
  • 為什麼我們要祭祀祖先?
    1.靈魂不死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也和我們一樣,睡著以後會做各種各樣的夢,在夢中,人們可以做一些清醒時無法辦到的事,比如從懸崖上摔下來死不了,能夠像鳥兒一樣飛翔,甚至是一些難以啟齒不可思議之事也能夠在夢中得到回應和滿足。這在今天看來,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了,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即是如此。
  • 夢見很多死人躺在地上是什麼意思 夢見很多死人躺在地上,活人抓我
    男人夢見看見死人躺在床上,這兩天有點衝動,很容易與對方發生爭端,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今天適宜單獨行動,有點距離也是好事。財運方面表現不佳,出門在外錢財注意妥善保管,以免丟失。打打遊戲可調劑一下緊張的生活節奏。女人夢見看見死人躺在床上,好奇心的驅使下,經由興趣或遊樂上有著不錯的新發現。只要覺得有興趣的事就不要遲疑了,立刻給它試看看。實際嚐試後還真有不少可派上用場的地方。
  • 為什麼要祭祀祖先?真正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不要再迷信了!
    在《論語》上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讓我們的心養成一個厚道、孝順、感恩的心,而祭祀祖先是知恩報恩。祭祀祖先,是為了報本反始,緬懷祖德。我們都知道,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是「孝道」跟「悌道」。而孝、敬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大根大本。「孝」是個會意字,意思是上面一半是個「老」字,下面一半是個「子」字,表示指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的,分不開的。
  • 祭祀祖先要注意什麼呢
    祭祀祖先這種事情帶很多人看來是大事,通常大家面對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是小心謹慎的,認認真真的對待著。祭祀祖先的一些風水忌諱大家了解看看也是很不錯的,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祭祀祖先要注意什麼呢,風水注意有什麼呢?  不能沒有蠟燭  祭祀祖先要有蠟燭,這樣是可以讓大家的家庭變得和諧一些的,沒有蠟燭的時候大家日後和家人之間的矛盾會變多。
  • 在中國所有祭祀活動都是只燒三支香,沒有大事可不能燒九支
    無論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想必大家都有燒香的經歷,我們一般在燒香的時候,都會選擇三支香,為何大家會選擇燒三支,而不是燒四支呢?燒香究竟有什麼講究呢?香都是燒給自己先輩或者神靈的,沒有人會給活人燒香。香其實古代一種人們與神靈溝通的信物,所以在燒香這方面也特別有講究。
  • 黎族的民族禮儀都有哪些?看黎族人如何祭祀祖先
    黎族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禮儀,這些禮儀涉及了多個方面,並且每個方面的禮儀都不同,代表的意義也是不同,那麼黎族都有哪些傳統的特色禮儀呢?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了解吧!在一些聚會和節日的宴席中,也有他們特有的一些禮儀,對待客人黎族有一套專門的飲食禮儀,這個時候男女是有別的,男客人需要先酒後飯,女客人則是先飯後酒,在開始吃飯前,主人一般需要先請酒。
  • 寫牌位超度祖先有用嗎?
    問:寫牌位超度祖先與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否相符?應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答:對於把祖先集中起來,寫牌位送到某個地方去超度,站在慎終追遠、站在儒家孝敬的角度,也不算是壞事。我們中國人講求孝道,這個算是有點孝心,也不方便說是不對,或者說是批評,這樣說不過去。
  • 鬼節祭祀祖先,做到易經中4條準則,福報好運自然來
    很多外國人,甚至很多中國人自己都認為我們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我們中國人始終有信仰,而且這個信仰一直延續了五千年,從未間斷。只是我們中國人的信仰從來不是生來就是神的神,我們中國人信仰的一切神都是人升級而成的。而且我們中國人最大的信仰就是祖宗,我們信仰我們自己的祖先。所以,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始終在不間斷地祭祀著我們自己的祖先。
  • 夢見祭祀祖先怎麼回事 夢見祭祀祖先是什麼意思
    夢見祭祀夢見祭祀,預示你會交好運,大吉大利,錢財、事業前途大好。打算出門的人夢見祭祀活動,建議遇雨則延後再出發。懷有身孕的人夢見祭祀活動,預示生男,慎防難產。創業的人夢見祭祀活動,代表經營順利、賺錢得益,只是進展慢些。
  • 中國人給死去的親人燒紙祭祀,是民俗文化遺產,還是迷信?
    現在人們雖然大多都知道沒有陰間,為什麼還要舉行儀式呢?主要是緬懷先人的一種方式吧。死後燒紙錢都是以自己的理解去緬懷先人。活著的時候你孝順好了,死後就不管了?或者說活著的時候沒孝順好,死後懂事了就不能做點無用的時候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麼。實際上大多數人都不會迷信這種鬼事,但在家裡坐著思念和墳前燒紙說說話,感情完全不一樣。
  • 夢見棺材裡面有死人是什麼意思 夢見棺材裡面有死人活了預示著什麼
    打算出門的人夢見棺材裡躺著死人,建議順利平安,夏佔不利。準備考試的人夢見棺材裡躺著死人,意味著要有耐心,雖然不能一次考上,再來即有成果。懷有身孕的人夢見棺材裡躺著死人,預示生女於秋,慎防產厄。創業的人夢見棺材裡躺著死人,代表慎防朋友背信、官司、訴訟。談婚論嫁的人夢見棺材裡躺著死人,說明拖延時間,未能互相溝通,陰礙多難成。
  • 冬至明明是祭祀祖先的節日,為什麼有人喊冬至快樂還要吃餃子?
    冬至是祭祖的日子,和「清明節」一樣重要 。所以不會有人在清明節的時候說「清明節快樂 當然,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這一天,我們會張羅著過節表示慶祝 。但是有些地區卻很忌諱別人和自己道快樂。冬至節日分小冬和大冬,冬至跟過春節一樣分除夕和春節,冬至前一天是祭祀祖宗之日是鬼節俗稱小冬,冬至這天吃餃子吃湯圓是過的人節俗稱大冬,從冬至開始真正的進入冬天,所以冬至總有人喊快樂.
  • 最「冷」行業殯葬服務 死人不怕被活人嚇出冷汗
    一說起與死亡有關的事,總會讓人從心底泛起涼意。這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反應,即使是從事殯葬服務18年的小王師傅,當喪家的悽涼哭聲迴蕩在屋裡時,身上的雞皮疙瘩也會不由自主地起來。  能在這個最「冷」行業中堅守的,幾乎都是30歲以上的人,大部分已有十多年的經歷,也有的幹了一輩子。對殯葬一線的工人來說,這個職業給他們最深的體會,無疑是對生命的珍惜和對死者的尊重。
  • 滿清入關後,順治是如何處理原來明朝太廟祭祀的那些祖先牌位?
    早期的祭祀源於對自然和鬼神的敬畏,後來逐漸形成了一種尊祖的習俗,到了國家形態後,統治階級為了凝聚部落、族群的社會關係,慢慢把獻祭先祖,尊崇祖先作為了一種宗教形態。既然是祭祀祖先就一定要有場所,經過很多代人的傳承,有了很多的祖先,不可能每次都去祖先的墳前逐個祭祀,這太麻煩,於是聰明的中國人就發明了「牌位」,把每個先人的牌位供奉就可以了,而牌位放置的地點,就是太廟。
  • 這個月不適宜做大事
    在民間農曆七月份是不適合做大事的,因為這個月是民間傳統的鬼月,這個月陰間的鬼魂都會來到陽間,所以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有很多禁忌。   從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啟起,到三十日鬼門關關閉。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是不能辦大事的月份,既然不能嫁娶,也不可以搬家,如果大家要搬家還需另擇吉日。
  • 為啥貓咪不能接近死人?這不是迷信,看完漲知識了
    儘管傲嬌高冷的小貓咪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寵物,但在民間關於貓咪的奇異事件卻從未減少過,想必凡是偏愛於看恐怖片的人都會發現,咱們國家大多數的驚悚片裡都會有貓咪的友情出場,甚至在農村還有著貓咪不能接近死人的說法,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中國傳統祭祀文化:祖先就要供奉起來,供案成了寄託「工具」
    祭祀活動家具作為房屋中日常起居必不可少的用品,起源很早,傳說神農氏發明了席、床、茵褥,大禹制屏風,周公做簾,從古人由席地變為垂足的起居方式演變來看,與之相適應的傳統家具經歷了從低型到高型的轉變。供案作為一種因祭祀禮儀而生的傳統家具,其造型與功能的變遷與社會生活、祭祀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
  • 商朝有哪些祭祀手段?他們人祭時,用的是戰俘還是本國貴族?
    ——《禮記》商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獨特的朝代,其主要特點就是神權和王權既合作又制衡,宗教權力和世俗權力既統一又對峙。這兩種權力的平衡模式就是祭祀,而大部分祭品都是活人。商朝的祭祀手段有兩種:人殉、活祭。人殉作為一種喪葬習俗其實一直延續了下來,直到清代早期才徹底的廢除,人殉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貴族階層希望死後如生前,渴望把生前的富貴與權力都帶到死後繼續享受,這是人性自私,認知愚昧的表現。人殉不單在商朝就有,後世也斷斷續續存在過,那麼活祭就只存在於夏商周三代了,特別是在商朝,用活人祭祀就成了一種常態。
  • 中元節:祭祖先、送小鬼這些事你家還在做嗎?
    我國很多傳統節日的起源都來自於先民們對神明、對祖宗的祭祀,而作為現代人祭祀祖先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元節(另外兩個節日分別是清明節和春節),其起源自然也不例外。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用現在的話說,古人們會在四季用當季收穫的糧食來祭祀祖先,秋季祭祀的時間就在七月,還為七月的祭祀專門做了一個命名,稱之為「嘗」。根據相關史料的記載,這樣的祭祀一直從商周傳到漢代,直到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入和興盛,受《佛說盂蘭盆經》及「盂蘭盆節」的影響,信奉佛教的古人們祭祀祖先的時間慢慢的就固定在了七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