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湖南網警在自媒體上的消息,您是否點進去過網上的的各種星座和性格測試?那些要求你輸入真實姓名,生日,手機號碼和身份證號的項目要小心了。因為一旦按照提示輸入真實信息後,您可能會陷入犯罪分子的陷阱。
據報導,設計這樣的網頁供所有人填寫並測試的網頁遊戲、測卜,通常都有不簡單的目的。項目背後的主人中的大多數人都有某種後端伺服器。
在點開測試頁並寫下全名後,機主的姓名和微信號將在資料庫中關聯。如果再測試電話號碼的好壞,那麼他們又將獲得所有者的電話號碼,順便在微信上搜索一下,湊巧的話還能看到帳號的主體的真實照片。這樣,所有者的照片也就被下載了。那些使用QQ號碼,手機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等作為微信帳號的人,隱私洩露的更為簡單。
隨著龐大的資料庫不斷積累,各種廣告和中介帖子將不斷發送到所有者的手機,犯罪分子甚至可以使用所有者的個人信息進行詐騙和其他犯罪活動。
越來越多的垃圾信息充斥我們的手機信箱,郵件箱甚至直接撥打電話給我們,民眾對這種騷擾深惡痛絕,於是我國法律對洩露個人信息作出了規定,違規的行為造成犯罪的將被追究責任。
刑法有關規定中的「公民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方式或其他方式記錄的各種信息,可以單獨或者結合其他信息識別特定自然人,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的活動,包括名字,身份證號,通訊聯繫信息,地址,帳戶密碼,財產狀態,行蹤軌跡等
公民的個人信息是私人隱私,不能隨意透露給他人,否則將構成犯罪,將受到法律制裁。
以下幾種情況屬於常見的犯罪情形:
(一)造成大量違法信息傳播;
(二)造成用戶信息洩露,導致嚴重後果的;
(三)導致刑事案件證據被毀;情節嚴重的;
(4)還有其他嚴重情況。
單位犯前款規定的犯罪的,對單位處以罰款,其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法律不過柴米油鹽,我是王學強,
解析生活熱點事件,分享法律知識,讓我做你身邊的律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