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周運動》教學設計

2021-01-09 中公教師網

《圓周運動》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描述圓周運動快慢的兩個物理量——線速度、角速度,會推導二者之間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傳動模型的應用,對線速度、角速度之間的關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析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思考中體會物理學科嚴謹的邏輯關係,提析歸納能力,養成嚴謹科學的學習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線速度、角速度的概念。

【難點】

二者關係的推導過程。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情景導入: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圓周運動:

展示生活中的一些運動,引導找相似點:運動軌跡是一些圓,這種運動叫做圓周運動——引出課題。

環節二:新課講授

過渡: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1.田徑場彎道上賽跑的運動員的運動;

2.風車的轉動;

3.地球的自轉與公轉;

4.自行車的前後輪、大小齒輪轉動等。

研究物體的運動時,我們往往會提到物體的運動快慢。對於做直線運動的物體,我們用單位時間內的位移來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

問題:對於圓周運動又如何描述它們的運動快慢呢?

(一)線速度

演示1:在臺式電風扇的葉片上分別標記紅、藍兩種顏色的點,到中間軸的距離不等。用手緩慢撥動葉片轉動,讓學生感受兩點的運動,並用flash模擬。

讓學生仔細觀察,說出哪個點運動得快,你是怎麼比較的。

討論交流

兩個點運動時間相同,但通過的弧長不相等,通過的弧長長的點運動得快。

總結:圓周運動的物體通過的弧長與所用時間的比值能夠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我們把它稱之為線速度。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圓周運動》教學設計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圓周運動》,根據新課標理念,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過渡句)好的教材分析會幫助我們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宏觀的把握,所以,我先談談對教材的理解。一、教材分析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4節。
  • 高三物理教案:《圓周運動複習》教學設計
    周周運動的相關複習 課堂教學:  已經要求學生在課前對圓周運動基本概念進行自主複習 問:1)在圓周運動章節中,描述圓周運動的物理量有哪一些? 2)讓學生熟悉圓周運動相關物理量及其關係。
  • 圓周運動
    圓周運動是高中物理最常見的曲線運動,也是每次考試必考的經典類型,在以後的電場、磁場、以及天體運動和豎直平面內等等場景考的最多。
  • 5-5《圓周運動》高中物理必修二
    如果教學視頻失效請聯繫微信ccjzb2016報告有問題的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交流討論
  • 勻速圓周運動
    一、知識概要1.勻速圓周運動:質點沿圓周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裡通過的弧長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周圓運動。2.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物理量①線速度,線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在圓周該點的切線方向。線速度方向是時刻在變化的,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是變速運動。
  • 經典運動力學:圓周運動
    一、定義質點沿圓周運動,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時間裡通過的圓弧長度相等,這種運動就叫作勻速圓周運動。二、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物理量1.線速度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為邊緣速度所謂線速度,就是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即時速度。作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在圓周上各點的線速度方向是圓周上各點的切線方向。
  • 平拋運動和圓周運動
    (3)曲線運動的軌跡: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其軌跡向合外力所指一方彎曲,若已知物體的運動軌跡,可判斷出物體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如平拋運動的軌跡向下彎曲,圓周運動的軌跡總向圓心彎曲等.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 (1)合運動與分運動的關係:①等時性;②獨立性;③等效性. (2)運動的合成與分解的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 (3)分解原則:根據運動的實際效果分解,物體的實際運動為合運動. 3.
  • 機械公式分享:圓周運動、轉動和轉矩以及迴轉運動
    圓周運動物體以一定的速度在圓周上作迴轉運動,將這種稱為勻速圓周運動,以一定的加速度做圓周運動稱為勻角加速度圓周運動。角度的大小可以用圓弧的長度與半徑的比值來計算,單位是弧度(rad)向心力和離心力在機械設計中很多時候需要考慮到向心力和離心力的作用影響。雖然離心力是考慮力的平衡時假想出來的,但能感覺到,比較容易理解。很多機械原理都是利用離心力來進行物體分離的。轉動慣量物體的各質點不是做直線運動,而是以物體的軸線做圓周運動稱為轉動。
  • 高中物理圓周運動解題技巧 快速解決圓周運動問題
    高中物理圓周運動解題技巧 快速解決圓周運動問題高中物理和高中數學是高中理科生的兩大「噩夢」,因為他們真的很難,但是這兩科在考試時都會有必出的題型,下面是小編總結的有關高中物理圓周運動的相關問題,供大家參考。
  • 高中物理《生活中的圓周運動》教案
    一、教學目標1. 能定性的分析火車外軌比內軌高的原因;能定量分析汽車過拱形橋最高點和凹形橋最低點的壓力問題。2.通過分析生活中常見的圓周運動,提高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3.有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樂於探究日常用品或新產品中的物理學原理。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向心力是一種效果力。
  • 高中物理:圓周運動的概念
    一、圓周運動圓周運動:質點的運動軌跡是圓或圓的一部分的運動叫做圓周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的特點
  • 高中物理靜電場專題-複合場中的圓周運動
    一、方法指導根據圓周運動中動力學條件分析判斷臨界狀態的存在,與重力場中的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相類似。本專題的難點是找到最小速度的「最高點」和最大速度的「最低點」。二、動力學分析下面利用動力學研究 最小速度的「最高點」和最大速度的「最高點」。二、豎直方向的電場(一)若為正電荷(1)若為正電荷.
  • 圓周運動專題解析,寒假複習!
    ③誤認為做圓周運動的加速度一定指向圓心。只有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加速度才指向圓心,做變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存在一個切向加速度,所以不指向圓心。向心力做圓周運動的物體所受到指向圓心的合外力稱作向心力。 向心力的來源①某一個力提供(充當)向心力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可以近似地看成勻速圓周運動,試分析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地球)所受的合外力的特點。 地球只受到太陽對它的吸引力。該吸引力指向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圓心即日心。該引力提供向心力。
  • 數學與圓周運動的結合
    此題隱含的條件是球體的半徑相等(注意不是軌道半徑),圓周運動解決方法就是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向心加速度常用公式裡面有一個軌道半徑,因此要用球體的半徑表達圓周運動的軌道半徑。即用相同量表達未知量,這樣可以減少計算步驟與難度。設球體半徑為R,則軌道半徑為r=Rsinθ。由牛頓第二定律列方程:mgtanθ=m(4π2/T2)Rsinθ變式:如果問線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你會處理嗎?
  • 高中物理圓周運動及向心力知識點總結,期末考必備!【可下載】
    一、勻速圓周運動1.定義:物體的運動軌跡是圓的運動叫做圓周運動,物體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不變的圓周運動即為勻速圓周運動。2.特點:①軌跡是圓;②線速度、加速度均大小不變,方向不斷改變,故屬於加速度改變的變速曲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恆定;③勻速圓周運動發生條件是質點受到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的合外力;④勻速圓周運動的運動狀態周而復始地出現
  • 教師招聘答辯:高中物理《圓周運動》答辯題目及解析
    本文介紹教師招聘答辯高中物理《圓周運動》答辯題目及解析。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1. 變速圓周運動有什麼特點?【參考答案】答:變速圓周運動線速度大小、方向在變,角速度也會改變,向心加速度也在變化。此時合力並不是指向圓心。
  • 高一物理關於圓周運動的公式
    高一物理關於圓周運動的公式 2009-10-10 14:20:54 來源:網絡資源   一.本章考點  l描述圓周運動快慢的5個物理量線、角速度、周期、頻率、轉速之間的關係。
  • 物理之圓周運動模型講解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高中物理中的圓周運動模型問題。在這裡強調一下,圓周運動模型是我們高中物理中所涉及到的最基礎的模型,也是我們以後大體出題時經常涉及到的模型。圓周運動模型分類圓周運動問題一共分為如下幾類一,生活中的圓周運動,例如火車轉彎,汽車過橋等基礎模型。二,抽象模型,例如圓軌道模型,圓環模型。三,同心同軸模型。四,皮帶問題圓周運動解題公式應用圓周運動解題公式進行解題時主要涉及以下三大公式。第一位置了為基本的物理量公式。
  • 高三物理複習:歸納、分析典型圓周運動模型
    圓周運動問題與生產生活實際緊密聯繫,歷年高考物理試卷中頻頻出現。預測命題方向:1、圓周運動問題包括天體類問題、生產生活中的曲線運動問題、還有電磁學中的曲線運動問題等等。2、高考評價體系規定了高考考查載體:聯繫生活實際情境、以生產勞動實踐為情境設計試題,有助於考查考生利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引導考生關注身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勞動生產中的物理現象,促進考生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樹立勞動觀念。
  • 高中物理(第四十二講)圓周運動
    跟順哥學物理,今天開始學圓周運動。物體沿著圓周的運動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日常生活中,電風扇工作時葉片上的點,時鐘指尖的尖端,田徑場彎道上賽跑的運動員等,都在做圓周運動。科學研究中,大到地球繞太陽的運動,小到電子繞原子核的運動,也常用圓周運動 的規律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