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2020-11-29 中國政協網

3月14日,全國政協決定成立高級學習組,吸收政協全國委員會、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政務院、各民主黨派(包括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在北京的高級人員,在資源的原則下,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定名為學習座談會。4月20日,雙周座談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政協全國委員會學些座談會進行學些辦法(草案)》並推定了學習座談會幹事會,具體負責組織學習。4月27日,座談會成立,通過了上述學習辦法,學習座談後先後組織學習了思想方法論、社會發展史、《共產黨宣言》和《實踐論》、《矛盾論》等。

4月1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聽取了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作的《關於籤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報告》;討論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草案)》。

6月14日到2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首由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毛澤東主席致開會辭。會議接著聽取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叔通的會務報告和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劉少奇關於土地改革問題的報告。會議全體一致在原則上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草案,建議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把它審核通過後頒布施行。會議並一致同意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陳雲副總理、薄一波副主任、郭沫若副總理、聶榮臻代總參謀長、沈鈞儒院長關於土地改革、政治、經濟財政、稅收、文化教育、軍事、法院工作的各項報告。會議接受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委員會的建議,通過了號召全國人民展開保衛世界和平籤名運動的辦法,並決定以七月一日到七月七日的一星期為和平籤名運動周。會議通過了關於中國人民政協地方委員會的決定。會議同意國徽審查組代表馬敘倫關於國徽圖案審查意見的報告,並通過了國徽圖案,建議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採用。會議曾收到各項提案和建議案一共七十四件。會議同意各小組對於這些提案和建議案的審查意見,決定交常務委員會分別處理。會議通過了致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的慰問電

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在北京成立,並發出通知在全國各地舉行「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周」。

8月,政協全國委員會工作會議同各民主黨派協商,決定各民主黨派推派代表參加「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

9月,政協全國委員會一屆二次會議後,政協全國委員會工作會議即與各民主黨派總部商洽,就各民主黨派成員參加土改的具體辦法取得協議。之後, 政協全國委員會會同各民主黨派總部及政務院人事局建立了籌備小組,協助各民主黨派進行此項工作。各民主黨派總部第一批報名參加的共有113人,從9月10日起,分赴華東、中南、西北地區參加土改工作。

10月「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與「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合併為「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即抗美援朝總會),由郭沫若任主席,彭真、陳叔通任副主席,劉寧一任秘書長。總會的成立,既使抗美援朝運動獲得統一的領導,又便於動員各方面參加抗美援朝的活動。

10月24日,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舉行第十八次會議討論了抗美援朝問題。會議由政協全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主持。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周恩來作了「抗美援朝,保衛和平」的報告。會議經過討論,最後一致贊成組織志願軍援助朝鮮。

11月4日,由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民主建國會、中國人民政協無黨派民主人士、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聯合發出了《各民主黨派聯合宣言》(簡稱《聯合宣言》)。《宣言》指出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者侵略朝鮮的目的是要侵略中國,侵略整個亞洲;它莊重宣告,中國各民主黨派誓以全力擁護全國人民的正義要求,擁護全國人民在志願基礎上為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神聖任務而奮鬥。

相關焦點

  • 1959——196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編者按: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網政協頻道(議庫平臺)編輯特別摘編部分1949——2015年全國政協大事記,素材主要來源於全國政協官網,並有傾向性突顯全國政協對外交往、聯絡等外事活動內容。除全體會議外,全國政協的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雙周協商座談會等常規會議和活動並未全部摘錄。謹供參閱,更詳細資料可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下載議庫查看。
  • 2006年全國政協大事記
    5日,王忠禹副主席主持召開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專門委員會主任會議。研究政協全國委員會各專委會2006年重點調研課題和全國政協辦公廳關於2006年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工作計劃。4日-6日,以白立忱副主席為團長的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團一行21人,就「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建設情況」赴河北省進行視察。
  •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黨史大事記(1950年—1959年)  1950年3月3日,政務院作出《關於統一國家財政經濟工作的決定》。  1950年6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全會通過的一系列決定,是黨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行動綱領。
  • 七十年河北政協大事記
    ●1950年11月8日,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作為河北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休會期間的常設機構,同時履行政協地方委員會職責,是政協河北省委員會的前身。
  •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50年1月-1978年12月)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1921年7月-2011年6月)之二   1950年  1月6日 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頒發布告,宣布收回在京的外國兵營地產,徵用兵營及其他建築。天津、上海等地也先後收回、徵用外國兵營地產。
  • 1950年大事記_網易新聞
    1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頒布《全國稅收實施要則》、《工商業稅暫行條例》、《貨物稅暫行條例》,規定在全中國建立統一的稅收制度。二月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和《關於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在莫斯科籤訂,根據這些協定,蘇聯同意放棄在中國的特權,在1952年之前將中國長春鐵路的一切權利和財產無償移交中國政府。蘇聯軍隊從旅順口撤退,中國政府償付蘇聯自1945年以後在此外的建設費用。
  • 政協大事記(1954——1958)
    1954年12月21日至25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一致通過了關於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一致推舉毛澤東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名譽主席。
  • 臺灣1950年―1978年大事記
    1950年1月5日,杜魯門代表美國政府正式發表對臺問題聲明,重申了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規定.  1950年1月13日,在美求援達一年之久的宋美齡黯然返臺.  1950年2月6日―13日,國民黨當局派飛機連續襲擊上海市13次.  1950年2月19日,美制國民黨飛機轟炸南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1)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者按:新中國的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裡程碑,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
  • 大事記(1949——1952)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在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會議。會議一致通過本屆全國委員會的主席、副主席五人、常務委員二十八人和秘書長的名單。此外,會議通過「以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的國慶紀念日」的建議案,決定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納施行。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現任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目評論員、《新聞周刊》節目主持人,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 (兼),2018年3月,任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白虹光(女)第九、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革命委員會)人物簡介1949年9月生,河南省許昌市人。1968年3月參加工作。大學文化程度。副研究館員。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省婦聯執委。歷任許昌師範專科學校圖書館館長,政協許昌市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許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現任許昌市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委,許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1950年中國共產黨黨史大事記 志願軍抗美援朝
    到1950年6月,解放了除西藏、臺灣和少數幾個島嶼以外的廣大國土。6月6日-9日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召開。毛澤東作《為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爭》的書面報告和《不要四面出擊》的講話。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隨即進行武裝幹涉,並派遣海軍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28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對美國侵略行徑進行嚴厲譴責和抗議。
  • 昆明市人民政府大事記(2018年3月)
    Type=Article&ID=3740068&DomID=hitcount3740068"></script> 昆明市人民政府大事記(2018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9月20日大事記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 (9月20日)1950年9月20日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發布命令,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於1950年6月18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一屆二次會議上通過,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8次會議批准採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內容為國旗、天安門、齒輪和麥穗,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1月25日大事記
    【黨史、新中國史上的今天】11月25日大事記 2019-11-25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五月二十二日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
    據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表決通過了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召開時間的決定。根據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開。
  • 2003年11月大事記
    2003年11月大事記 中國政協網    www.cppcc.gov.cn    日期:2003-11-01    字號:[大][中][小]    列印本頁    關閉窗口
  • 1994年大事記
    3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胡錦濤受中共中央委託在中南海就全國政協八屆二次會議增選全國政協副主席、常務委員及補選全國政協秘書長的人選問題與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主要領導人及無黨派代表人士進行充分協商。3月8日至1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副主席葉選平受常務委員會委託作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 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今天下午3時開幕
    視頻:特殊之年的全國兩會有啥不一樣?來源:中國新聞網  特殊之年的全國兩會,我們相約五月!小新將每天為您帶來兩會晨報,你所關注的、你期望了解的、你不能錯過的兩會內容,都在這裡!  熱點  5月20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召開。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讓每一個孩子都綻放——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農村義務教育...
    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組織15位全國政協委員組成「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改善情況」黨外委員專題視察團,奔赴四川省廣元市和巴中市,深入考察了兩個市4個縣區6個鄉鎮的17所學校,在親身感受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取得巨大改善的同時,為進一步促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與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努力辦好優質的農村義務教育、整體提升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