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如何握好「尚方寶劍」?長沙專家:要有尺度還要有溫度

2021-01-09 騰訊網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舒文 實習生 湯雯沁

古語有云「教不嚴,師之惰」。然而,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老師連口頭的批評都變得有風險,每一句話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甚至對「熊孩子」束手無策。對於社會關切的教育懲戒問題,教育部終於有了明確回應。12月29日,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這也意味著,老師教育學生有了「規則」。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外界熱議。在新浪微博,有關「該不該實施教育懲戒」「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的話題衝上熱搜,閱讀量分別達到了8372.1萬人次和7567萬人次。30日,記者採訪了長沙的教育專家、教師及家長,他們紛紛表示贊同。專家建議,老師要用好「尚方寶劍」,既要有尺度,也要有溫度。

現象 懲戒權缺位,「熊孩子」管教成難題

如果學生違反紀律、擾亂教學,怎麼辦?從前,很多老師不敢管、不願管,也不會管。其中原因與教師缺乏懲戒權有關,這在某種程度上導致老師在「熊孩子」面前非常弱勢,甚至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記者以「學生欺凌老師」為關鍵詞在網上搜索發現,近兩年來,全國多地發生了多起相關案例。例如,12月20日,媒體報導黑龍江鶴崗某中學的一名初中生因不願補課在校外捅傷老師,致被害人搶救無效死亡。2019年10月24日,四川省仁壽縣城北實驗初級中學初三學生顏某(男,15歲)因在學校內違規騎自行車載人,被班主任黃某(男,30餘歲)批評教育而心生不滿,在教室趁黃某不注意,拿磚頭狠擊黃某頭部9下,整個過程持續約10秒,造成黃某顱內損傷,顏某也因此被依法刑事拘留。

除了「熊孩子」難管,對於普通的孩子開展批評教育,老師也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家長常說,『老師,他犯錯你就打』,但真打了家長就急。」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說。與此同時,學生抗挫能力差,也讓老師面對學生犯錯時無從下手。媒體公開報導,某地一名學生因老師進行「不點名批評」,最後跳樓了,讓人唏噓不已。

「很多老師現在覺得還是平平安安地上完課最好,無驚無險安全下班。」這一工作心態令老師不敢批評學生,影響了全班的教學進度、課堂紀律,最終侵害了其他同學的權益。

舉措 將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

針對這一教育熱點問題,教育部經過一年多的徵求意見,出臺了《規則》,並計劃於2021年3月1日正式開始施行。這是國內首次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對教育懲戒作出規定,系統規定了教育懲戒的屬性、適用範圍以及實施的規則、程序、措施、要求等,旨在把教育懲戒納入法治軌道,更好地推動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記者看到,《規則》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規定教育懲戒是「學校、教師基於教育目的,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訓導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矯治,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教育行為」,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規則》強調,實施教育懲戒應當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適當性的原則,「符合教育規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則,做到客觀公正;選擇適當措施,與學生過錯程度相適應」。

《規則》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範、具有危險性、侵犯權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同時,根據程度輕重,《規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一般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輕微的學生,包括點名批評、做口頭或者書面檢討、增加額外教學或者班級公益服務任務、一節課堂教學時間內的教室內站立、課後教導等;較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較重或者經當場教育懲戒拒不改正的學生,包括德育工作負責人訓導、承擔校內公共服務、接受專門的校規校紀和行為規則教育、被暫停或者限制參加遊覽以及其他集體活動等;嚴重教育懲戒適用於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影響惡劣,且必須是小學高年級、初中和高中階段的學生,包括停課停學、法治副校長或者法治輔導員訓誡、專門人員輔導矯治等。

調查 近八成受訪網友表示支持

《規則》的出臺引發社會熱議,一項對網友發起的調查顯示,目前,持支持態度的佔大多數。網絡投票中:持應當(有助於對學生的教育管理,促使學生引以為戒、認識和改正錯誤)的佔77.2%,持不應當(可能引起更多變相體罰,教育懲戒尺度難以把握)的佔20.6%,其他觀點佔2.2%。對此,長沙的校長、教師、家長又有何看法呢?

長雅中學校長許慶豐表示,《規則》是能積極地影響學生並幫助其改正不足的一個可用辦法,學校懲戒納入社會的法治管理體系,這是時代的進步,能培養國民的「精神紀律」,雖然懲戒規則是來自外部強加的服從,但實行必將約束學生的精神內部。 「用好《規則》就能在學校中提前培養學生的法律精神和道德精神,可以讓學生在以後的生活中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少走彎路。」

「我還挺高興看到這一規則的出臺,因為近年來『熊孩子』的新聞層出不窮,『熊家長』也頻頻出現,這就需要老師與學校在學校教育上更盡一份力,而這一《規則》的制定恰好給了老師一些底氣。以前老師稍微對學生進行嚴厲一點的管理(訓斥、罰站、罰抄寫等)就被學生家長投訴,慢慢就不敢嚴加管教了,現在可以讓老師不用過於畏懼家長的投訴,只要是正確、適度的懲戒行為,家長就無法過於幹預。」長沙家長朱先生說。

《規則》一公布,花女士仔細閱讀了其中的內容。在她看來,這是一件好事。「現在獨生子女多,部分家長對小孩過分寵愛、溺愛,讓小孩都有點『無法無天』了,老師如果可以在學校通過適當的懲戒手段來約束學生是再好不過的了。在孩子犯錯時,希望老師能做出正確的引導,不要『手軟』,老師們做好學校教育,我們家長就積極做好家庭教育,這是最好的配合。」

建議 懲戒要有教育性價值

許慶豐建議,學校在運用《規則》時,應讓它順乎人心,讓它真正「為孩子好」:一是出於真正的師愛。真正的師愛應該是既嚴格要求又民主寬容。二是應體現出尊重學生,讓《規則》成為學生的集體意識。三是應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耐挫力、榮辱觀。教育懲戒只是手段,其目的是幫助學生糾正自己的錯誤,同時在過程中培養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責任感、耐挫力,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家長易先生建議,老師作出懲戒決定前需要了解事情的全過程,辨別真偽,避免出現武斷行為,不能冤枉學生,不能隨意使用懲戒行為來約束學生。

學生陳阿力德爾建議老師懲罰學生要適當,尤其是針對表現差的學生,不能無節制地懲罰,否則易引起學生逆反心理,變得更差。因此,對這類學生應以鼓勵為主,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優點和閃光點,樹立起自信。懲罰手段上,他建議不要罰學生勞動。「勞動本來是件光榮的事,但是如果與懲罰聯繫起來,就變了味。」

有教育專家認為,教育懲戒要有教育性價值,不是簡單對學生給予消極的否定,而應以其人格發展為旨歸,引導學生建立善惡是非觀念,形成健全的人格。建議老師任何懲戒決定的作出,必須經過正當嚴謹的程序,防止懲戒權的濫用,避免武斷與偏私,避免主觀隨意性。首先,給出懲戒理由且允許學生申辯。其次,要一視同仁,懲戒不是「差生」的「專利」。再次,完善教育懲戒中的權利救濟。懲戒要有四度:溫度、限度、刻度、尺度,堅持四度平衡,就能發揮懲戒的最大教育效果。

相關連結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摘要

第七條 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學校及其教師應當予以制止並進行批評教育,確有必要的,可以實施教育懲戒:

(一)故意不完成教學任務要求或者不服從教育、管理的;

(二)擾亂課堂秩序、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

(三)吸菸、飲酒,或者言行失範違反學生守則的;

(四)實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險行為的;

(五)打罵同學、老師,欺凌同學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六)其他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

學生實施屬於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學校、教師應當予以制止並實施教育懲戒,加強管教;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第十二條 教師在教育教學管理、實施教育懲戒過程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以擊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體痛苦的體罰;

(二)超過正常限度的罰站、反覆抄寫,強制做不適的動作或者姿勢,以及刻意孤立等間接傷害身體、心理的變相體罰;

(三)辱罵或者以歧視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學生人格尊嚴;

(四)因個人或者少數人違規違紀行為而懲罰全體學生;

(五)因學業成績而教育懲戒學生;

(六)因個人情緒、好惡實施或者選擇性實施教育懲戒;

(七)指派學生對其他學生實施教育懲戒;

(八)其他侵害學生權利的。

相關焦點

  • 拿了就能為所欲為,能夠先斬後奏的尚方寶劍是否真的存在?
    要說宋代的皇帝們也是慘,首先有個八賢王拿了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打王金鞭」,又來個包大人拿了尚方寶劍,皇帝上朝看到這兩位心裡也打鼓啊!那麼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這把能夠超越君權,隨意打殺大臣的尚方寶劍呢?皇帝真的能夠容忍這樣的神器存在?(尚方寶劍,也就是天子御用之劍,最是鋒利無比,意義非凡)咱們先來看看尚方寶劍的出處,為什麼叫尚方寶劍?
  • 中小學教師的「尚方寶劍」來了,你會用嗎?
    不過有了《規則》後,廣大教師也算有了「尚方寶劍」。有了「尚方寶劍」,廣大教師會不會實實在在地用呢?教育的春天會不會來呢?「熊孩子」「熊家長」會不會變少呢?教師會不會恢復往日的尊嚴呢?這一切都有待進一步觀察。不過我感覺即使《規則》落地後,能使用教育懲戒權的教師不會變多。
  • 「上打昏君,下打佞臣」:民間戲曲中的「尚方寶劍」真的無敵嗎
    在周星馳的經典電影《九品芝麻官》中,有這樣一個片段:白面包青天突然得到一把「神器」——尚方寶劍,要用這把劍去砍常威,常威一時間慌了神連忙躲到公公後面,公公說:「大清開國以來,從沒聽說過有什麼尚方寶劍,這是什麼劍?」包龍星的娘說這是明朝崇禎皇帝賜的尚方寶劍,鬧了大笑話。
  • 如何打造有溫度的烘焙logo設計?
    一個非常好看而且有寓意的logo,不但能夠達到吸引更多消費者進來消費的效果,而且還可以在他們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持續性消費的效果。那麼,如何才能打造一個具有溫度的烘焙logo設計呢?下面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讓教育懲戒有尺度、有溫度——教育部政策法規司負責人就《中小學...
    中央領導同志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兩會」代表、委員提出許多有關建議、提案,基層學校校長、教師普遍希望國家明確規則,解決老師不敢管、不願管、不會管學生這一突出問題,大多數家長也對此表示支持。教育懲戒問題是一個小切口,卻關係到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大戰略,關係到營造良好教育生態的大問題。
  • 石修坤:一個好的老師就是一個德藝雙馨的演員
    而其實他身邊有不少做家教的同學朋友,對於市場價格他了如指掌,他只是以這樣的方式取得家長的信任,抓住機會。   其實他這樣做是有風險的,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足夠的自信,還要有一定的授課技巧。顯然他都具備了,所以最終用過硬地實力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口碑,他後來多數的活都是靠老主顧介紹來的,這用當下最時髦的專業術語說,就是成功的自我營銷。
  • 蘇淮清老師: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姓名學專家
    記者:今天受邀採訪國內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姓名學專家蘇淮清老師每個父母都是對孩子寄予無限的希望的,給寶寶起名是父母非常關心的大事,然而起一個稱心如意的好名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自己不會起名字怎麼辦呢?很多家長選擇請教起名專家,今天要介紹的是姓名學專家蘇淮清老師擅長手工排盤、結合國學、易學起名。
  • 老師不敢管?教育懲戒有「法」可依
    比如在教育學生某些問題時,可能家長對一些做法不贊同,若無明晰的懲戒規則,老師只能講「理」、卻沒有「據」,現在懲戒規則制定了,老師的一些做法就有理有據了。 鄒俊儀還認為,有了良法還需善治,培訓教師如何正確使用教育懲戒是一個重大課題。
  • 凡事有度,過猶不及,如何把握教育尺度?家長要警惕「食鹽效應」
    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以一種為孩子好的名義,在無形地「傷害」了孩子。因為父母認為的「好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孩子需要的,這種對孩子的過多管束,只會讓孩子一直在走下坡,使家長吃力不討好。對於孩子的愛,一定要懂得把握一個度,在教育上其實也是,尺度很重要。
  • 總有人覺得分手就像一柄尚方寶劍,拿著它自己才有愛情的話語權
    這個時代的愛情一直有一種巨大的撕裂感有些人可以因為喜歡上一個人眼睛裡除了她別無所有就連被傷害還要拼命奉勸自己珍惜眼前人但另外一些人喜歡上其他人的時候他們卻不言不語也不會告訴自己的前任只等他們發現>只等他們做出決定還有一些人動不動就把分手掛在嘴邊似乎那是什麼尚方寶劍只要分手這兩個字從心底湧現在舌尖你們之間無論發生過什麼都能當做是過眼雲煙最後還有些人以為嘴裡不說分手只是靈魂和肉體上和他劃清干係他們就還能繼續在一起他們以為自己只需要時間
  • 「失約」中秋八月桂花九月香 專家解讀:受氣候影響
    中國園林網9月13日消息:往年中秋節前後,長沙處處可以聞到桂花香味。今年中秋假期,我和家人去了一些公園,想看看桂花是不是開了。結果發現很多公園景點桂花都沒什麼動靜,去年好像也是這種情況。為什麼這兩年桂花開花期都推遲了?還要多久才能聞到桂花香呢?
  • 「養老護理是有溫度的職業」2020年長沙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
    長沙晚報通訊員 閆小平 攝長沙晚報12月10日訊(全媒體記者 匡春林)10日,歷時5天的2020年長沙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落幕,來自長沙市第二社會福利院的90後養老護理員翟浩霖以優異的表現勇奪第一,已有兩年養老護理經驗的她感慨地說:「養老護理是有溫度的職業,我會一直做下去。」
  • 視頻|聾人外賣「送單王」,溝通靠比劃打字,想和女友長沙安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圖/文 三湘都市報記者 黃亞蘋 視頻:何佳潔 黃亞蘋立冬後,長沙的天氣被一鍵切換至低溫陰雨模式,室外最低溫度降至2攝氏度。11月26日一早,周濤(化名)趕到位於玉蘭路的美團專送長沙未來城站點,換好雨衣、戴上頭盔,準備迎接新一天忙碌的工作。雨點落在遮陽棚上發出「啪啪」的響聲,但周濤的世界卻寂靜無聲。作為一名聾人騎手,他無法與商家電話交流、迷路時只能靠手機導航時;微笑、點頭、打手勢、打字,是他與人溝通的方式。他將如何處理異常訂單、將餐食準確送到顧客手中?
  • 春節假期到長沙 長沙有哪些出名的特產
    長沙是一座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的城市,孕育了數不清的偉人,還有著美麗的風景,馬上就是春節假期了,準備前往長沙的你,知道長沙有哪些出名的特產嗎?2、長沙臭豆腐  提起長沙,就會想到長沙的臭豆腐,長沙臭豆腐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相傳起源於清朝康熙年間
  • 聽聽專家意見,貴安新區應該如何規劃建設
    6月15日,貴安新區「一城一帶」及重要節點城市設計方案徵集專家評選會在東協國際會議中心召開。10位來自國內的知名專家紛紛為貴安新區下一步的規劃建設建言獻策,那麼,他們都提了哪些專業性的意見?記者已為大家整理:      李興鋼: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首都規劃委員會專家、國家體育場「鳥巢」中方總設計師、2022年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總設計師      貴安新區規劃建設最關鍵的問題是,在現狀發展的基礎上思考如何定位清晰的方向來建設什麼樣的城市,也就是怎樣能區別於其他新區、其他城市乃至國外城市,塑造成為具有唯一性的特色城市。
  • 這個長沙人是毛主席最敬佩的老師,曾砍斷手指明志
    在《六十自傳》中,徐特立頗為自豪地寫道:「長沙縣(現在的長沙市)的教育,民國八年以前,差不多都是我一手辦的……」正因如此,民國初期,徐特立有教育界的「長沙王」之稱。徐特立年輕時就是一位血氣方剛的愛國志士,而且還做過一件讓全國民眾敬佩不已的壯舉,這就是「斷指寫血書」。1908年,搖搖欲墜的大清朝終於在立憲派的鼓譟之下,宣布9年後召開國會,正式立憲。
  • ​賴豔芬老師 服務營銷專家
    賴豔芬老師  服務營銷專家中銀協千百佳建設培訓師網點服務營銷輔導培訓師招商銀行總行指定服務認證講師中國人才庫禮儀專家/IPA 國際委員會委員 主講課程:《星級網點之「星」服務「心」託付》《打造有溫度的銀行服務—服務管理與投訴處理》《網點管理-讓服務在櫃面「閃」光》《網點管理-贏在廳堂》《網點服務營銷技能提升》《高端商務禮儀》
  • 孩子握了握救火英雄王海濱的手,說他比奧特曼還厲害
    緊張、膽怯、羞澀,小晨就這樣捏著老師的手,緩緩地往前挪著步子。 不久前,王海濱向華漕鎮文明辦表達了想與困難學生結對助學的心願。根據王海濱助學結對的意願,華漕鎮確定鎮內某小校一年級在讀學生小晨作為王海濱的結對對象。年幼的小晨因遭遇家庭變故,不得不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
  • 我在現場|記錄有溫度的人,講述有溫度的故事
    2020,一個個充滿溫度的故事也溫暖著我。因工作原因,我會遇到不同的人,從他們身上我總能捕捉到不一樣的溫度,我把這些溫度一點一滴積攢起來,再傳遞出去,溫暖自己也照亮他人。做有溫度的記者,記錄有溫度的人,講述有溫度的故事。這就是我的2020,我的2021、2022、2023......
  • 班主任批評學生,為何要討「尚方寶劍」
    近日,教育部向各省教育主管部門下發了一份名為《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的文件,其中第16條規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採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    老師批評學生自古天經地義,為何要教育部發文確認?一個看似簡單的規定背後折射出什麼?為此「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相關中小學教師、學生和教育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