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漢江流域首位度 襄陽格局定位至「國字頭」
2020年12月6日—7日,襄陽市召開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襄陽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其中提到:建成主體多元、活力迸發的創新體系,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創新活力全面激發,科技創新機制更加完善,創新要素加速集聚,創新活動廣泛深入,成為國內重要的創新之城。
新一輪發展目標:國內重要的創新之城
國內重要的創新之城,顧名思義,就是中國重要的創新之城,相比區域性創新中心的格局更高,定位鎖定為全國性。由此可見襄陽目光長遠,在復興襄陽的多種方案中,以漢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出發,發揮科學作用,引領周邊現代化建設,全面推動中部區域崛起,促進西部大開發,為中華復興全力以赴。
強化自身定位很重要:跳出地級市視野
漢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殊榮是國家層面給予的定位,這個地位是湖北、河南、陝西三省共同認可的,是獲得頂層認可的全國獨一無二的鄂豫陝區域中心城市,總體格局為區域內僅次於武漢、鄭州、西安三個省會。
漢江是我國與長江、黃河、淮河並列的四大江河之一,流經湖北、陝西,支流流域涉及河南、重慶等地,故而襄陽被媒體稱為鄂豫陝渝毗鄰區中心城市。
早在2014年9月25日,湖北省農業廳和襄陽市政府主辦首屆中國漢江流域(襄陽)農業博覽會,由此奠定我市在全國格局中的重要性,那時候的襄陽已是湖北漢江流域中心城市,4年後「晉升」為跨越湖北、河南、陝西的漢江流域中心城市,成為中國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襄陽從2018年喜提中國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定位以來,很少在漢江前面加上中國,很低調。但敏銳的社會群體都發現了襄陽這一優勢,畢竟這一金質招牌位居鄂豫陝區域第四。
除中國漢江流域農業博覽會外,襄陽還曾有漢江綠色印刷產業園和待建的中國漢江生態城、漢江流域旅遊高峰論壇永久會址等一大批以中國、漢江為前綴的地位地理標誌。
然而,眾多企業紛紛看中襄陽發展前景,投資的項目中有不少都是以中國為前綴,比如1月7日,襄陽市舉行的2021年「開門紅」暨第一季度重大項目「三集中」活動,湖北交投公司落地東津新區投資中國漢江(襄陽)生態城。
數月前的2020年9月7日,湖北交投襄陽文旅發展有限公司就已成功競得襄土網掛字[2020]35、36、37號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地塊定義為中國漢江(襄陽)生態城一期用地,位於襄陽市東津新區,總面積636畝,總計容面積近111萬方。
漢江流域旅遊高峰論壇永久會址位於中國漢江生態城,也是2021年東津新區首批開工建設項目,用地面積近8000平米,計容建築面積11648平米,用於滿足漢江流域乃至中西部地區開展文化旅遊發展論壇的需求,未來將成為襄陽對外發聲窗口,成為襄陽代言漢江的重要載體,是引爆新城建設的重要地標性建築。
據了解,中國漢江生態城總投資400億元,佔地約4平方公裡,總建築面積450萬方,2021年全面進入建設時期,計劃用6到8年時間建成集文化、產業、商旅、智慧、科教、健康六城一體的生態新城。
資料顯示,湖北交投是湖北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簡稱,它是湖北省政府獨資的交通投融資平臺企業。湖北交投成立於2010年10月,註冊資金100億元,集團資產總額超直逼5000億元,職工2萬餘人,為省屬資產規模最大的企業,綜合效益位列全國省級平臺第一方陣。
透過上述內容可以了解到,中國漢江生態城是由湖北省府間接投資的項目,作為高層次國企,具備冠名中國的權限,從某種角度也代表了省級支持,通過項目名稱也看的出湖北支持襄陽打造中國漢江流域中心城市的決心。接下來,襄陽還應布局建設中國漢江流域對外商業貿易交流促進中心、中國漢江流域產業強國發展論壇永久會址、中國漢江流域地區發展大會秘書處等標誌性企事業單位,進一步踐行國家對本市的囑咐,壯大中國漢江流域中心城市並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近年來,襄陽市領導親自帶隊,多次赴省進京,拜訪相關部門、高等院校、重點企業,商請推動建立鄂豫陝三省高層協商機制,進一步推動落實漢江生態經濟帶發展。其中,在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區域性創新中心、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獲得支持,國家層面計劃在襄陽召開漢江流域省級合作會議,大力推進漢江流域城市群、漢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各項建設。
#我的家鄉在襄陽##中國襄陽##看鑑襄陽#
作者/來源:中襄號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