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個僅存在於思想中的世界,這個世界距離我們既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卻又實實在在就在我們身邊。
這個世界的人各個神通廣大,逍遙自在;他們特立獨行、善惡分明;他們等級森嚴、各司其職;他們既服務於自然,也服務於人類,這就是存在於我們思想中且無比敬畏的神仙們。
除三清道祖之外,還有這樣一類神,他們高居廟堂之上,接受著最多的香火供奉,而他們千百年來也一直聆聽著人們各種各樣的訴求。
財神爺
古來關於錢財的重要性,在很多俗語中就有體現,譬如有句話叫「財可通鬼亦可通神」。
就是因為這能夠役鬼通神的財富,讓人們無比的痴迷,而「財神」這一類」崗位「的出現,恰好滿足了人們的訴求。
於是人們紛紛寄希望於」財神爺「,誠心誠意的發下心願希望能夠得到庇佑,這也充分體現了從古至今,人們對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據統計,民間影響力較大的財神大約有24位,其中以正財神趙公明為首的道家有9路11位財神,還有4位童子,以及佛家5位五色財神,最後民間供奉3位。
如果要完全統計的話,中國的財神爺不知道能不能繞地球一圈,因為除了這21位之外,還有每個地區所特有的神明,他們有的是」兼職「、有的是」黃牛「、有的是」跨界「、還有的根本就」無證經營「,這就讓那些正路財神們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威脅。
兼職財神
比如山西最有名、香火最旺的五臺山五爺廟,這位五爺傳說是龍王的第五個兒子,因五臺山原先酷熱難耐,文殊菩薩就去龍宮「借」來了清涼石,不久後這五龍王上山討要不成,卻被文殊菩薩降伏,專門負責五臺山的施雲布雨工作。
雖然這五爺是被迫留下的,但是性格良善,常常幫助本地村民,所以當地人就為其專門建了一座五爺廟,據說五爺廟求財特別靈驗,所以當地人若要求財,首拜的就是五爺。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職別的神有時候也會客串一把財神,因為人們認為他神通廣大,無所不能,就比如觀世音菩薩,原因無他,就因為您老是號稱救苦救難觀世音,而我的苦難恰好就是沒錢,所以只能向您老求救了。
再比如如抓鬼之餘出來賺外快的鐘馗大神。要說鍾馗大神也是夠忙的,且看他在道教神仙譜中的頭銜:「福祿壽禧判子妹文武財酒門花天魁星」每個字都是一個職能,這也是為啥在民間人們稱鍾馗為有求必應的「萬應之神」。
看到這裡我想說,有事沒事拜鍾馗的,你們心裡不痛嗎?人家都這麼忙了,還給添亂啊!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地方特有的妖仙鬼仙,如東北地區粉絲基礎最好的,的胡(狐)、黃(鼬)、白(蝟)、柳(蛇)、灰(鼠)「五仙」,關於五仙的傳說,單單拿出一個,它的故事就能寫本書了,而且據說這五仙的「互動性」很強呢,常常作為「家仙」出現,所以相應的粉絲粘性也高,群眾口碑也好,一般不容易脫粉。
」黃牛「神獸
「私心」是這個世界上永遠無法抹殺的一個屬性,老話講「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人類,同樣也適用於神明。
在神界中同樣也有「黃牛」這樣的「中間商」存在,如有些正神的跟班,或者座騎,往往也會利用職務之便,幫助人類達成願望,從中抽取些香油錢。
就比如正財神趙公明的坐下黑虎,其香火旺盛程度不亞於一些其他邊路正神,因為其長期跟隨在趙公明左右,怎麼也學了些聚財行運的本事,或者在趙公明翻閱祈願簿的時候提前給賄賂自己的人名上標個紅,畫個重點,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民間專門賄賂這位玄壇黑虎大神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另外還有準財神劉海的小夥伴「三足金蟾」,很多人怕是只知金蟾,不知劉海,關於他倆,民間還有個典故,這金蟾原本為月宮中一隻靈獸,後被劉海巧遇收服,民間有「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傳說。
這金蟾雖然沒什麼戰鬥力,但有一本事,就是吸財,劉海就是利用這金蟾吸財,然後自己再去散財,成為了民間人氣頗旺的財神爺。很多人只供金蟾不拜劉海,我就想知道,沒有劉海的話,金蟾吸的財你是怎麼取出來的?
與金蟾具有相同功能的還有一上古神獸,稱為」貔貅「,傳說這個神獸還是龍之九子之一,原本為天庭巡衛,因觸犯天條,玉帝罰他以天下財寶為食,吞萬物而不瀉,所以人們一聽說居然有如此神獸,只進不出豈不正合我意?於是常常將它頭朝外擺放在門前、案上,用作吸財神獸。
和氣生財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還有這樣一對財神,他們其實並不是專司財運的,更準確地說,他們是正兒八經的「喜神」。
傳說在唐代時,有兩位得道高僧的化身,一位名叫寒山、另一位叫拾得,他們一位荷花傍身,另一位手持寶盒,常常是一副赤腳蓬頭的小孩模樣。因為兩人從來形影不離,而且智慧超然,所以人們取「荷」與「盒」的諧音,稱為「和合二仙」。
民間結婚之喜時,常常會將和合二仙的畫像掛在中堂或者臥房,象徵家庭和合,婚姻幸福之意,至於將他們當作財神,大概也是因為「和氣生財」之意吧。
小結
在中國,拜財神並不等於封建迷信,他是勞苦大眾對美好生活的情感寄託,是對物質需求上精神滿足,如今年代,誰都知道發財致富靠的是腳踏實地的工作,但對於一時的窘迫又不知向誰傾訴,所以很多人就是以這樣一種向天訴說的方式來告誡和鞭策自己。
這種需求同時也區別於所謂的「拜金主義」,因為拜金主義是指對金錢的無限渴求,甚至不擇手段,他是沒有原則規範的一種行為。
而中國的所謂「神明」們,從道家來說,他們是「道」在不同領域的化身,而「道」又是世間萬物規則的體現,他在寄託人們情感需求的同時,也在用道的真意不斷地規範著人們的行為準則。
說到最後,你是怎樣認為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