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小情侶們開始為對方準備驚喜的禮物,大街上的情侶卿卿我我,手裡捧著鮮花有說有笑,感覺這就是愛情應該有的樣子。但人群中也不乏一些「小孩兒」,青澀的面孔卻模仿著成年談戀愛的樣子,好笑之餘讓人為之感嘆……
孩子到了十三四歲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對異性有了傾慕之心,這是人之常情,誰的青春不「迷茫」孩子處在迷茫時期,父母的關注顯得尤為重要。
朋友結婚比較早,孩子已經上了初中,身邊的這幾個閨蜜開始提醒她,注意孩子早戀,現在的孩子比較早熟,對談戀愛這事「開竅」得早。朋友也說發現女兒這半年多比較愛打扮,髮型也不是由著媽媽說怎樣就怎樣。
下午,女兒拿回家幾隻玫瑰花,朋友甚是欣慰,女兒終於懂事了,還給媽媽買了花,可一個轉身她看到女兒的脖子上有明顯的紅色痕跡,朋友才意識到女兒可能早戀了。她尋思再三還是決定找女兒聊一聊,畢竟女兒才剛剛13歲,現在談戀愛百害無一利。
現在孩子早熟是一種普遍現象,早戀也已經不是個例,所以父母不要一聽到孩子早戀就怒火中燒,對孩子非打即罵,各種打擊批評之後發現不光沒有制止孩子早戀,而且孩子更加逆反。其實,孩子早戀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處在新世紀,卻頂著舊思想的腦袋。
孩子早戀,父母怎麼做?
一、了解情況
多數父母得知自己孩子早戀都會生氣,但是生氣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親子關係僵化,所以第一步先平復自己的情緒,再找孩子談話,當然,這種談話不是上下級的那種或者以父母對孩子的那種質問,而是以平等的身姿去和孩子談,了解孩子早戀到什麼進度,有沒有做一些出格的事情,這個非常關鍵,因為孩子是你了解她早戀情況的唯一途徑。
二、正確指引
1、了解孩子的早戀進度之後,我們要和孩子分析早戀給她的影響,有沒有影響聽課,學習成績有沒有下降,告訴孩子戀愛不能優化自己,學習才能讓他們更加優秀,自己優秀了身邊會有無數優秀的異性任你選擇,所以當下學習是重中之重。
2、告訴孩子保護自己,尤其是女生,你可以對他動心,但一定要學會學會保護自己,保有自己的底線,才是你未來人生真正的第一步。
不能一時的心動做出出格的事情,這時候「性教育」就是必修課,給孩子講得透徹了,孩子就不會因為好奇去探索真相,所以這時候父母不要閃爍其詞不好意思,更清晰的科普才能讓孩子拂去那層神秘的面紗。
這個年紀的孩子在青春期但也是叛逆期,家長強制阻止沒有太大意義,而且現在有多少孩子因為早戀被強制管束後跳樓輕生,所以父母幫她分析利弊,給他們正確的引導要比打罵效果好的多。
就像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在懵懂的青春期,孩子之間那種單純的情愫,越是壓制或許越容易適得其反。
作為父母要找恰當的時間,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告訴孩子你可以喜歡那個優秀的人,但不可以降低姿態。
如果女孩什麼要求都不提就給了他,相當於商店的東西降價處理,你能把自己當降價處理嗎?
不能。
所以你要有標準,你要有要求,不能輕易地把自己給別人!
三、平等分享
父母可以給孩子講自己的愛情故事,分享愛情真實的樣子,不是一時的心動也不是單純的探索「禁地」,愛情是美好的回憶,在遇到合適的人選時才會更加美好,而他們所理解的愛情只是青春期對異性的好感。
孩子聽了父母的愛情故事後,不光會重申愛情,也可能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這樣親子之間拉近了關係,孩子也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掌握了孩子的情況,也可以實時把控,育兒變得輕鬆了很多。
對於早戀,黃磊曾說過,父母一刀切的「禁止、禁止」。並不是一個好的處理方式,畢竟那是一份懵懂的美好,而不是罪惡。
我是逗寶媽媽,是一名多平臺育兒創作者,在養育孩子的路上不斷學習和分享,也承蒙粉絲和讀者的厚愛,一直在關注和支持著我一路前行,你的點讚和分享就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也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