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三歲,剛戒尿不溼,沒上幼兒園,我是不是一個太佛系的媽媽?

2021-01-09 東林富談育兒

作者|東林富

2020年,女兒三歲了,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我堅持自己的育兒理念,在這一年中,女兒有進步,也有讓我焦慮的時刻。

1、要不要戒掉尿不溼?一直是我和家裡老人的矛盾點。

在女兒未出生前,我媽就多次打電話告訴我,要給孩子多準備一些尿戒子。婆婆更直接,她把家裡的舊衣服、舊被單和床單,再加上從七大姑、八大姨家裡搜羅來的舊布料,用洗衣機洗好,曬乾,給我拿來了整整兩大包。

未雨綢繆,不打無準備之仗一直是我的座右銘,懷孕前後,我看了很多育兒書。

尿不溼的優缺點,我都瞭然於胸。

老人希望孩子用尿戒子,不外乎兩個原因:

一是可以更省錢。二是覺得尿戒子更透氣。

但實際用起來,尿戒子的缺點顯而易見。首先是尿戒子吸水性不如尿不溼,孩子一泡尿,就會穿透尿戒子,把孩子的褲子和下面鋪的小褥子,甚至小褥子下面的床單都尿溼。

而尿不溼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好的尿不溼,孩子尿了幾次之後,內部依然乾爽,吸水性特別好。

二是洗尿戒子費時費力。

孩子只要拉尿一次,就要洗一次。小孩子膀胱還沒發育成熟,一天尿十幾次都很正常,每天沉浸在洗尿戒子中,疲憊不堪。

三是尿戒子不衛生。

一塊尿戒子,反覆用,反覆洗,上面的細菌越積越多,用起來並不衛生。而尿不溼,用完了就扔,相對來說更衛生。

四是尿戒子不方便。

在家裡給孩子用尿戒子還好一些,特別是帶著孩子出去玩時,孩子拉了,尿了,如果是尿不溼,直接換下來,把用過的扔掉。但尿戒子就不能直接扔,而且更換頻繁。

至於說尿戒子更透氣,也未必正確。因為好的尿不溼,也並不捂孩子的小屁屁。反而是尿戒子沒能及時換,更容易讓孩子紅屁股。

特別是孩子睡覺的時候,用尿戒子時孩子尿了,必須及時換,不然溼溼的,孩子因為不舒服,會醒。即使孩子不醒,給孩子一換尿戒子,孩子也會被吵醒。

如果孩子用尿不溼,即使孩子在睡夢中尿了,由於尿不溼吸水性強,表面還可以很乾爽,孩子依然可以好好睡覺。

我的媽媽和婆婆其實並不了解尿不溼,她們只是覺得尿不溼費錢,尿戒子是她們年輕時候養孩子用過的,自我感覺尿戒子省錢又舒服。

但我在進行了尿不溼和尿戒子對比之後,果斷放棄了給孩子用尿戒子,堅持一直用尿不溼。

後來又出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時候給孩子戒掉尿不溼。

從孩子一歲開始,我媽和我婆婆就一直念叨,讓我給孩子把尿,趕緊戒掉尿不溼,這樣不但省錢,孩子也不用特別難受地帶著尿不溼了。

當然,孩子帶尿不溼難受,是她們自己的想像。

但我認為,孩子的成長發育,要順其自然,有些育兒專家和醫生也說,過早地給孩子把尿,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尿床。這一點我相信,因為我小時候就是被媽媽把尿,我直到上了小學,還時常尿床。

專業的育兒書上說,孩子一般在3歲左右會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

在孩子一歲半之後,我會隔一段時間就嘗試讓孩子坐便盆自主排便,但她並不配合,我就沒有強行介入。

其間在小區裡,我也會遇到很多寶媽,我向她們諮詢了孩子戒掉尿不溼的時間,別人家的孩子有的一歲多就可以戒掉尿不溼,也有的孩子二歲多戒掉尿不溼,看到別人家的孩子戒掉尿不溼挺早,有時候我也會稍稍焦慮一下,但總體上說,我還是想讓孩子在戒尿布溼上能順其自然。

女兒快三歲的時候,終於樂意自己坐尿盆拉尿了,而且我基本上沒太費勁,就是告訴她,坐在便盆上,自己拉尿。

女兒很快就養成了有了便意,就自己坐便盆的習慣。

孩子的成長也是一個自然的過程,特別是生理上的成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但更要尊重生命自身的成長規律。

沒有訓斥,沒有打罵,我女兒很自然地就戒掉了尿不溼,而且不穿尿不溼之後,從來沒有尿過床。

我慶幸自己沒有因為省錢,或者是焦慮而放棄堅持自己的想法,因為孩子的幸福和健康始終是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2、孩子三歲了,老公卻堅持不讓女兒去上幼兒園。

老公對女兒的寵愛,我一直覺得簡直到了溺愛的地步。所以當老公堅持2020年不讓女兒去上幼兒園的時候,我是反對的。

老公說想讓女兒晚一年去上幼兒園的理由有兩個。

一個是因為今年疫情,反反覆覆,並沒有完全過去。

二是因為女兒生活自理能力還不是那麼強。比如還不會 用筷子,說話也不是說得特別好,還有就是大便不會自己擦屁屁。

老公的這些擔心我也有。一方面,我女兒是一個很合群,樂意和小朋友扎堆一起玩的孩子。這在平時帶她去公園玩耍,她總是主動過去和小孩子們交朋友。

並且她很樂於和小孩子們一起玩,玩得也很開心,所以我判斷,我女兒是比較適合,並樂於去上幼兒園的。

但另一方面,我女兒在吃飯上面確實不太獨立,有時候需要大人監督,甚至餵飯。到了幼兒園,一個老師要照顧一群孩子,我也會擔心女兒會吃不好。

還有老公擔心的孩子上廁所問題,和小朋友相處問題,說實話,我也會擔心。

為此,我諮詢了一些有經驗的寶媽,她們給我的答案是,要豁得出去,不要怕這怕那,畏首畏尾,孩子的適應能力很強,慢慢就會適應,並進步很快。

孩子上廁所問題和吃飯問題,老師也不會不管,慢慢孩子就都能學會。

然後我老公又給我做工作,他說,你看這半年,從9月份到明年2月份,大部分時間是冬季,好多孩子鬧感冒,在幼兒園容易交叉感染,這半年送去幼兒園,如果孩子太小,抵抗力低,其本上每個月都要生病。既然如此,還不如明年孩子大一些,3月份再送去幼兒園。

權衡利弊,我還是聽從了老公的意見,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雖然孩子上了幼兒園我會輕鬆很多,但越是自己親自帶大的孩子,越是感情深,越是捨不得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

生寶寶前和生寶寶後,我的思想轉變之大,判若兩人。

生寶寶前,我在職場上大把賺錢,每當看到那些全職媽媽在朋友圈曬歲月靜好,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我在想,這放棄了多少賺錢的機會啊。

生完寶寶後,我發現寶寶那麼弱小,需要媽媽精心照顧,科學餵養,自己帶習慣了,把寶寶交給推,我都不放心。

每天和寶寶在一起,雖然比上班還要累,雖然生活不再豐富多彩,但天天看著寶寶,當媽媽的會感覺非常幸福,這種快樂,是任何事情不能代替的。

3、在家裡給孩子適當地進行早教。

我最近在讀了「博士老爹」蔡笑晚著的書。蔡笑晚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一生育有6個孩子,出了5個博士,1個碩士,並且這六個孩子都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很出色,可以說蔡笑晚培養出了德才兼備的人才。

蔡笑晚很注重孩子們的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

他主張從孩子生下來就進行早教,特別是在孩子三歲前,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讓孩子的智力得到開發,將來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我家孩子雖然現在已經三歲了,在三歲前,我雖然沒有給孩子上早教班,但我自己也給孩子買了很多繪本和益智玩具,孩子在認字,學英語、認數字、邏輯推理方面,我都有意識地在培養她學習。

我想這也是媽媽帶孩子和老人帶孩子之間的最大不同,不光是要給孩子吃飽穿暖,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媽媽們思想意識和教育理念會更好一些。

因此,當家裡老人不能給媽媽們帶孩子時,一定要從兩面看問題,不要鑽牛角尖,任何事情都是利弊共存。

總結我的2020年,我覺得自己在心態上調整得還不錯,雖然孩子還小,2020年家裡收入也是銳減,但我還是保持了樂觀的心態和積極進取的精神,自己能做的事情盡力做好,不麻煩別人,在做媽媽的路上也是一直在進步,希望2021年一切都會越來越好,也祝朋友們在新的一年,好運相伴,幸福開心!

END.

相關焦點

  • 2歲寶寶離不開尿不溼,如廁訓練,讓媽媽不為寶寶大小便煩惱
    大寶剛滿兩歲,婆婆身體不是特別好,明年佳佳休完產假回去上班,婆婆一個人肯定帶不來兩個孩子,娘家自己媽帶著弟弟家小孩也是分身乏術,思來想去,只能把大寶送去幼兒園。看著眼前還穿著尿不溼的大寶,佳佳忍不住嘆氣:孩子不會自己上廁所,已經試過幾次給娃戒尿不溼,都失敗了,到時候不能讓娃帶著尿不溼上學吧?
  • 我家孩子太佛系,是算了還是背後推他一把?
    是佛系還是偷懶前兩天我打車帶兩個孩子去上課外輔導班,遇到的司機很健談。得知我帶兩個孩子去上輔導班,他很不解:「這大晚上去上課多辛苦啊!再說了,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用不著大人管。」他還自豪地說,他們家兩個孩子從來不上課外輔導班,他也從來不管孩子的學習。我說那萬一孩子成績太差你不得補補嘛。
  • 用一張手繪的紅花榜訓練三歲女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育兒心經 文/戴維  19樓有個能幹媽媽  用一張手繪的紅花榜   訓練三歲女兒適應幼兒園生活  開學啦,很多新入園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比寶寶自己還緊張呢:孩子能順利適應新生活麼?  19樓網友「若曦貝貝」是個能幹有想法的媽媽,她用一張自己手繪的紅花榜,就成功訓練好了女兒。三歲的女兒一改拖拉、睡懶覺的壞習慣,每天7點不到就起床,晚上9點半按時睡覺,還主動擦自己房間的地板。  很多網友對若曦貝貝的做法很好奇,記者於是聯繫到她,進一步了解她的育兒經。
  • 剛上幼兒園一個月,老師天天讓我帶孩子去測智商......
    原來,她女兒樂樂三歲半,上幼兒園一個月,老師一直旁敲側擊說孩子有各種問題。後來更是過分,直接對閨蜜說:「你家孩子可能有社交障礙,帶孩子去醫院測測智商吧!」閨蜜都聽傻了,也不知道要怎麼反駁老師,又不敢在孩子面前表露情緒。
  • 孫儷曬與小花妹妹聊天記錄,女兒提醒媽媽初一吃素化身佛系少女
    孫儷與小花妹妹近照日前,鄧超與孫儷的一對兒女同框曝光,兒子等等與女兒小花妹妹長得顏值都超高,再次引發網友的羨慕。眾所周知,鄧超與孫儷相處大多以逗趣互懟的形式,二人時常在社交平臺有趣互動。孫儷發文孫儷與小花妹妹聊天記錄10月9日清晨,孫儷曬出一張社交軟體的聊天記錄,並配文寫道:「可愛的妹妹早上用阿姨微信給我發語音提醒我,今天初一要吃素」,今年是農曆九月初一,4歲的小花妹妹不忘提醒孫儷吃素,著實似佛系少女。
  • 孩子不滿三歲和滿三歲上幼兒園,有啥區別?未來差距難彌補
    現在幼兒園的班級可謂是五花八門了,有什麼大班中班小班,不比以前只有一個學前班。家長們也越來越早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一來自己可以得空工作,二來想要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久而久之,大家都這麼想,幼兒園小班的平均年齡也就越來越低了。幼兒園小班年齡逐漸低齡化王太太是個寶媽,孩子剛滿兩周歲。
  • 「我不想在奶奶家」,三歲女兒滿臉的「委屈」,是留守兒童的無奈
    一:「我不想在奶奶家」,三歲女兒滿臉的「委屈」,是留守兒童的無奈三歲的彤彤是眾多留守兒童中的一員,她的父母是一對85後小夫妻,在女兒彤彤三歲前,小夫妻兩人一直將孩子帶在工作的城市廣州,過著普通家庭孩子擁有的幸福與美好生活。到了彤彤三歲後,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了,媽媽小麗也不想一直不上班做全職媽媽,於是選擇把孩子送回老家交給爺爺奶奶帶。
  • 沒有4種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就是「活受罪」,到了三歲也不能送
    多數幼兒園的入園年齡為3歲以上的孩子,很多家長在孩子三歲後就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畢竟在幼兒園孩子能更系統地學習,而且還有很多同齡的小朋友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當然最重要的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後,父母就會被「解放」出來,所以往往是孩子剛滿三歲,就被家長匆匆忙忙地送到幼兒園裡。
  • 三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寶寶,差得可不只是1年,別再無知了
    教育學家認為3歲與4歲之間雖然只相隔一歲,但對於孩子來講,一年之內就會有很多變化,4歲與3歲的孩子在各方面表現都是不一樣的。為此,家長應該知道3歲與4歲的孩子,在上幼兒園這件事情上,究竟會有哪一些不同的表現?
  • 寶寶「人手一個」的尿不溼有啥講究?穿戴用度都有說法,別小瞧了
    梅梅在孩子出生之際給孩子準備了很多的尿不溼,但是婆婆卻堅持不給孩子用,認為不夠透氣,會讓孩子紅屁股。於是時刻盯著孩子,給孩子把尿,孩子尿褲子了就立馬去洗,這讓梅梅很頭疼,因為她曾在書中看過,過早地給孩子把尿對孩子的神經系統不好,但是婆婆堅持自己的兒子就是這麼長大的,也沒見哪裡有神經系統不好。梅梅無法反駁,只能在自己心裡發愁。
  • 3歲女兒過生日,寶爸幼兒園送蛋糕卻被退回,老師:這夠誰吃的?
    3歲女兒過生日,寶爸幼兒園送蛋糕卻被退回,老師:這夠誰吃的?張先生的女兒莉莉3歲了,前不久剛送去幼兒園,所以對於張先生來說,女兒3歲的生日,一定要不同尋常。所以,在生日當天,張先生老早就去買了女兒最喜歡的芭比娃娃,然後買了一個生日蛋糕,把禮物交到了幼兒園老師的手裡,希望讓女兒和幼兒園的所有小朋友,過一次開心的生日。
  • 三歲女童右枕骨骨折,曾在幼兒園被「掌嘴」
    最近南寧市民紀先生反映,他家3歲的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打人的竟然是幼兒園的老師。嘴巴紅腫、 頭皮挫傷、顱骨骨折,孩子到底遭遇了什麼?紀先生的女兒小美今年剛滿三歲,6月份,他把女兒送到了仙葫的一家幼兒園就讀。孩子媽媽說,此前孩子身上偶有傷痕,但她們也沒有太在意。6月29日晚上,小姑娘在臨睡前告訴媽媽,她有些不開心,不想去幼兒園了。
  • 剛去幼兒園,孩子天天哭,晚上睡覺做噩夢,是怎麼回事?
    有網友私信問:三歲小孩不願去幼兒園,天天早上去幼兒園就哭,晚上睡覺做噩夢都說不去幼兒園,我感覺是不是在幼兒園受到老師虐待了,怎麼辦?我在幼兒園工作了7年,見過了太多孩子早上不願意來幼兒園,晚上做噩夢哭鬧著不去幼兒園的情況,我在這回答解讀一下。
  • 「媽媽,我夢見爸爸去世了」女兒一句話,沒想到救了丈夫一條命
    我叫許琴,今年32歲,我們結婚有5年了,還生了一個很可愛的女兒。我跟丈夫的感情不是很好,因為他經常在外開大貨車,平常很少有時間關心我和女兒,我一個女人在家裡面帶孩子很辛苦,他從來也不過問一句。
  • 放學第一件事是拉臭臭,媽媽以為學校不讓上廁所,得知真相後羞愧
    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拉臭臭,媽媽誤以為幼兒園不讓寶寶上廁所 萱萱今年剛上幼兒園,每天被媽媽接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去衛生間拉臭臭,時間長了媽媽感覺不太對勁,就問孩子怎麼回事。
  • 媽媽問我老了你怎麼養我,女兒:用籠子養
    風輕雲淡:婆婆去世的前一個多月,帶娃在鄉下外婆家玩,一天晚上我們都躺床上,三歲多的孩子突然指著窗外說,奶奶要去山上睡了!氣的我馬上捂住他嘴巴!後來十多天後的一晚上,老人突發腦溢血倒地不起,重症監護室躺了一個月離開人世!有時候孩子的無心話讓人覺得詭異!
  • 天秤座的女兒很漂亮,她這一病,我一個單身媽媽吃不消了
    可天不隨人願 ,2019年年底,雨涵因高燒被送進長春吉大一院,最後診斷為混合型白血病(髓系M4和急淋B)。我的老父親賣了松原市農村的房變現10萬元交予我手中,他說這是家裡最後的希望。於是我和女兒開始奔波於天津、北京、河北等地的多家血液病醫院。圖為我在醫院附近 的出租屋睹物思人,女兒已經住院十多天。
  • 「媽媽,我的褲子出血了」,當女兒來月經,聰明媽媽要說這三句話
    由於媽媽的大大咧咧,讓女兒來月經之後變得自卑沮喪琪琪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女孩子,平時活潑開朗的,在班級裡也有很多的好朋友,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喜愛,而媽媽平時卻是一個性格比較大大咧咧的人,一般的事情也從來不放心上,琪琪都小學三年級了,還經常的不給琪琪穿內褲,夏天的時候直接像男孩子一樣穿個大褲頭玩耍。
  • 女孩在幼兒園被孤立排擠,全靠媽媽有這個習慣,才及時發現
    有個媽媽曾寫了一篇文章說,她女兒一直不喜歡上幼兒園,她沒想太多,以為就是黏人,直到有一次女兒問她:媽媽,神經病是什麼意思?她一愣,追問女兒哪兒聽來的這個詞,女兒說,老師說我是神經病媽媽立馬與老師取得聯繫,老師道歉說,是她和另外一位老師開玩笑互稱對方神經病被孩子聽到了,讓孩子誤解了,說以後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面對只有4歲的孩子,媽媽不知道該相信誰,但她從此多留了一個心眼。
  • 張若昀首談女兒,親手給女兒換的第一片尿布,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而張若昀也做到了一個當爸爸的責任,在一個綜藝節目《明星大偵探》中,張若昀也開始散發起了「父愛」。在節目的搜證中,張若昀看到了一個非常逼真的玩具娃娃,而玩具娃娃就讓張若昀查證的心一下子就變得柔軟。對著隊友就小聲的說:想我閨女了。不僅如此,張若昀抱著懷裡的娃娃還繪聲繪色的和隊友說:我女兒剛出生的時候就這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