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幼兒園的入園年齡為3歲以上的孩子,很多家長在孩子三歲後就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
畢竟在幼兒園孩子能更系統地學習,而且還有很多同齡的小朋友可以和孩子一起玩。
當然最重要的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後,父母就會被「解放」出來,所以往往是孩子剛滿三歲,就被家長匆匆忙忙地送到幼兒園裡。
可事實上是一些孩子,雖然到了三歲,但他們卻並不適合上幼兒園,因為他們缺少這4種能力。
3歲送幼兒園,還是4歲送幼兒園?
小睿睿今年剛滿3歲,睿睿媽在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的事情,為此她專門跑了很多幼兒園考察。
但她卻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正常來說幼兒園小班孩子的年齡是3-4歲,但實際上小班卻沒有幾個3歲的小孩。
她向一個幼師的朋友諮詢才發現,現在大多數的家長都更願意讓孩子4歲才去上幼兒園。
這讓睿睿媽十分糾結,難道不是越早讓孩子啟蒙越好嗎?
孩子到底幾歲上幼兒園?
其實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糾結,到底是三歲送孩子去幼兒園,還是4歲送孩子去幼兒園?
支持3歲去幼兒園的家長和睿睿媽一樣,覺得孩子越早入學,對他們的智力開發越有幫助。
更重要的是孩子去了幼兒園以後,家長可以騰出時間做一些其他事情。
而支持孩子4歲上幼兒園的家長則認為,孩子上學越晚,他們的自理能力就越強,這無論是對孩子的心理還是身體都是有益的。
不過這部分家庭普遍是經濟能力較強,而且父母空閒時間較多的。
根據史丹福大學的相關研究:孩子上學年齡越晚,適應能力更強,在學習、專注力等方面要比年齡較小的孩子要更有優勢。
其實孩子幾歲上幼兒園,並不在於年齡,而在於孩子有沒有獨立上學的能力。
沒有4種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就是「活受罪」
在上幼兒園前,孩子應該具備4種能力,少一樣娃都會受罪,各位家長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具備這4種能力。
獨立吃飯的能力
在很多家庭你都能看見這樣的情景,媽媽滿屋追著孩子去餵飯。
如果你家孩子沒有獨立吃飯的能力,那麼最好還是先不要考慮送幼兒園,要知道在幼兒園一個老師,往往要對應10個甚至20個學生。
老師是沒有精力和時間去給孩子餵飯的,如果強行送去只是增加老師的負擔,甚至會被幼兒園勸退。
獨立睡覺的能力
幼兒園一般都安排孩子午睡,這就需要孩子具備獨立睡覺的能力。
如果你家孩子睡覺需要人哄,或是不愛睡午覺,那麼也是不建議送去幼兒園的。
午休屬於集體活動,不會午睡的孩子很可能會影響到其他寶寶,建議家長在孩子入園前就培養孩子午睡的習慣。
獨立如廁的能力
獨立如廁對寶寶來說也很重要,研究發現: 多數孩子在1歲半-2歲之後才會有自主如廁的意識。
即使有了自主如廁的意識,孩子在學習如何如廁的過程中也可能出現倒退的情況。
所以說即使到了三歲,很多孩子還是沒能學會獨立如廁,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對孩子的上學時間進行調整。
情緒管理的能力
根據相關研究,寶寶在8個月後會產生自我意識,這時在他們的眼裡世界是以他們為中心的。
這種情況將會一直持續到了孩子2~3歲,很多孩子到幼兒園之後很難適應這種群體生活。
他們說的話得不到重視,這可能會讓他們焦慮,甚至會發脾氣。
家長應該提前教孩子如何進行情緒管理,讓他們適應世界不再以他們為中心。
所以說只有當孩子具備這4種能力後,他們才更能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否則飯吃不好、覺睡不好,甚至還要穿著尿不溼,這不是活受罪又是什麼?
上幼兒園前家長應該做什麼?
如果你家孩子已經具備了以上4種能力,那麼可以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
但在去幼兒園前,我們應該先做這些準備。
首先,家長應該提前給孩子灌輸去幼兒園的好處,減輕孩子的分離焦慮。
其次,家長應該提前帶孩子去參觀一下幼兒園,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環境,減少入園時候的不安感。
最後,家長可以模擬幼兒園會發生的各種場景,教會孩子應對突發事件的辦法。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應該多大去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