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孩在幼兒園沉默孤僻,看起來「自閉」嚴重,孩子反而自得其樂

2021-01-09 騰訊網

寶寶初次去幼兒園上學的時候,是各位寶媽最揪心的時刻,寶寶離開媽媽之後大多會哭得撕心裂肺,做媽媽的,看到自己的小寶貝哭得那麼慘,心裡在自然不好受。

有的心腸軟的寶媽,把娃送進幼兒園之後自己躲在角落裡哭,還有很多家長"組團偷看",悄悄躲在班級門口伸長脖子往裡面望,想看看自家娃在教室裡有沒有覺得孤獨委屈,又怕自己被孩子看到,影響了孩子培養獨立人格。

在分離焦慮的初期階段,家長和孩子雙方都會覺得很難熬,但是大多數孩子經過三五天的適應之後,都能夠逐漸不再懼怕幼兒園的環境,但是有的孩子卻出現了很明顯的"孤僻"情況,似乎無法融入集體,讓家長非常擔心。

與"群居"恰好相反的性格

寶媽劉麗的兒子小宇在4歲的時候入了幼兒園,為此寶媽非常擔憂,因為小宇是一個比較怕生的孩子,平時和家人一起出門的時候看到陌生人就躲,從來不回應陌生人的搭話,就算是認識的阿姨和叔叔,小宇也從不主動跟他們說話。

但是小宇並不算完全內向的孩子,他對自家的家長和親戚都很活潑,只要是有血緣關係的人,在他看來似乎天生有一種"自己人"的感覺,不會覺得害怕。

這樣特殊的性格讓寶媽劉麗很擔憂,她悄悄去幼兒園偷看孩子的情況,發現小宇在幼兒園果真是一言不發,無論幼兒園的老師多麼和藹,他也不主動和老師講話。

只要老師和其他同學靠近小宇的身邊,劉麗發現小宇立刻就會"警覺"起來,從之前自己愉快的玩耍瞬間變成"冷冰冰"的樣子。

由於小宇這樣的態度,導致其他小朋友都不和他玩,每次集體活動的時候,小宇總是最後一個,合作遊戲的時候,小宇也是唯一一個被剩下的,就算人數剛剛好能組隊,被分到和小宇組隊的小朋友也會不配合地離開他身邊。

看到這種情況寶媽劉麗非常糾結,和幼兒園的老師談這個事的時候,老師只能說再等等看情況,但是形勢並不樂觀,因為老師提出"小宇可能是與群居性格正相反的一類人群"這樣的觀點,讓寶媽覺得憂心忡忡。

那些看似"自閉"的孩子,並不一定孤獨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喜歡"群居"的生活,喜歡擁有朋友,在生活中工作和娛樂也都喜歡和朋友一起進行,喜歡人多的熱鬧場合,對於一個人的獨立空間需求較小。

因此我們在看到孩子"孤僻"的時候,往往會感到擔憂,害怕孩子不合群、不能融入集體,但其實並不是每一個看起來孤僻的孩子都需要有這種擔憂。

家長需要擔心的孩子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

1. 目光緊隨著其他人,渴望與其他人接觸、玩耍;

2. 一個人玩耍或看書的時候心不在焉,表情很明顯不開心;

3. 有偷偷躲起來哭泣的現象,總是悶悶不樂。

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狀況,就說明他其實很希望和大家一起玩耍,但是由於自身的原因無法融入集體,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幫助他們找出原因。

但是如果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家長最好不要強行"逼迫"孩子去和集體一起活動

1. 孩子明確說出"我不喜歡和別人一起玩"或者"我喜歡一個人玩",並且表情自然,神色自如;

2. 看到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並沒有表現出嫉妒、羨慕的狀態,也不會因此而抱怨,更不會背地裡說其他人的壞話;

3. 孩子整體狀態良好,精神振奮,沒有任何焦慮、憂愁的現象,也不會偷偷哭泣。

當孩子有這樣的表現時,家長可以安心了,不用強迫孩子一定要去參加集體活動,最好要以孩子自己的意願為主,家長可以多多鼓勵,但絕不能強行要求或者直接下命令。

從這些表現我們可以很輕鬆地看出來,其實孩子是否需要家長介入幫助,主要取決於孩子自身的精神狀態。

人和人是不同的,絕大多數人喜歡集體活動,不喜歡自己一個人被丟下,但這並不代表喜歡獨自行動的孩子就是錯誤的,也不代表他們有什麼心理疾病,家長不需要太多擔憂。

離群索居者,不是野獸,就是神明

這是亞里斯多德的一句名言,各位家長應當記住。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和傳統教育中,總是以群體性的行為作為大多數人的行為準則,並且以此來作為衡量標準要求所有的人不要"另類",這個觀念在現代社會已經很過時了,家長應當與時俱進。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不能過於死板,我們可以讓孩子不要太獨特、太另類,但是也不該徹底抹殺孩子的個性。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現代社會,家長如果不能早早發現自家孩子的獨特性,那麼依舊會像過時的育兒理念一樣,創造出屬於時代的悲劇。

我們提倡集體活動、提倡團結協作,但是也應當重視每一個孩子的切身感受,否則孩子只是擠在人群中渾渾噩噩地完成了一項任務,對於學到了什麼、付出了什麼、收穫了什麼卻懵懂無知,只能按照一般的"正確答案"做出回答,這就是我們一再強調的"沒有靈魂"。

另外,家長還需要明白一點,其實天性喜歡獨居的孩子,他們雖然尚且年幼懵懂,但是很有可能對於周圍的環境和人的觀察細緻,並且能夠靜靜地進行獨立思考。

在年幼階段雖然思考的問題可能很幼稚、不成熟,但是他們擁有其他"人來瘋"的孩子不具備的忍耐力、沉穩的狀態。一般情況下,這類孩子會在不斷的思考中鍛鍊提升自己的感受能力,可能對於寫作擁有很強的天賦,也能注意到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這是孩子的一大優點。

家長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切忌盲目行動

對於這類"離群索居"的孩子,家長們往往認為他們的想法是錯誤的,一定會對將來的人際交往產生不利影響,從而產生了"你這樣將來怎麼辦"的抱怨,但是這種想法不一定正確,也不一定完全錯誤。

喜歡獨立行動的孩子,在之後的人際交往中不大會擁有太多的朋友,但是只要他們願意,可能很容易就能獲得別人的喜歡和親近,也就是說其實他們並不發愁找朋友,只是他們可能對於好朋友的要求更加嚴格,也不願意花費精力去維持太多的友情。

另一方面家長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喜歡獨立行動的孩子,由於思想上太過獨立,做事往往會陷入被動的狀態,不急不慢的樣子很容易讓家長著急,也很容易錯失一些能夠提升自己的好機會,因此家長也不能完全聽之任之。

對於這類孩子,家長需要做的是進行程度適中的鼓勵,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的喜好,然後鼓勵他們去結識相同興趣的人做朋友,以此慢慢打開交際圈子。

另外家長最好不要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不要總是用語言催促孩子去結交新朋友,這樣會讓他們產生焦慮感。

正相反,家長應當告訴孩子,如果沒有足夠的精力維持太多的友情,可以適當地選擇幾個能夠和自己最合拍、能夠互幫互助一起進步的朋友作為好朋友,對於其他朋友的一些邀約可以適當拒絕,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反而如果為了維持交際和友情,一味地耗費精力,才是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年齡是三歲嗎?很多寶媽送錯時間
    可可的媽媽無奈的說的,不是這樣的,可可當時只去了半個月就回家了,直到可可4周歲才讓他上幼兒園的。這時候表姐非常不理解,別人家的孩子三歲就入學了,可可的媽媽解釋道,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早早地去幼兒園,尤其是男孩子。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上幼兒園的最佳時間是三歲嗎?很多寶媽都送錯了時間。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可能不同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在3歲的時候大腦發育就已經基本完成,在這個時候上幼兒園從意識完整的 一開始就可以得到專業的教育人員的培養, 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但也有的家長認為,在 孩子3歲的時候心智不夠成熟 ,更何況晚一年上幼兒園讓孩子多享受一年玩耍的樂趣,4歲再上幼兒園更有好處。
  • 資深幼師坦言:不建議孩子3歲上幼兒園,背後原因很真實!
    有些家長要上班,白天沒時間帶娃,娃在家哭的也是很讓人鬧心,想著還不如早早把娃送到幼兒園。還有家長認為,不能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越早接受教育,學到的東西就越多,於是很多剛滿2歲的孩子就被送進了幼兒園。國家建議入園年齡是2.5~3歲,但這個年齡僅僅是一個參考,並不適用於所有家庭。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和3歲相比,4歲上學有這些優勢
    剛給孩子報名時,楊女士很是開心,因為孩子上學後,她不僅解放了自己,還讓孩子比別人成長得更快。但不到一個月,兒子就被幼兒園退學了,就是因為他太難照顧了。上幼兒園前,楊女士沒有教兒子任何自理技能。孩子的吃穿,即使他上廁所,也不會主動表達,更無法獨立完成,這讓老師很是頭疼。可見,讓孩子三歲就上幼兒園也不是件好事。那麼,與3歲孩子相比,4歲孩子在幼兒園的獨特優勢是什麼?
  • 梁山9歲男孩性格孤僻 家長很是頭疼
    梁山9歲男孩性格孤僻 家長很是頭疼  來源:齊魯頻道《拉呱》  齊魯網3月27日訊  在梁山有個九歲大的男孩,看上去跟同齡人沒有什麼不同,頑皮、好動。但是翻開人家正在讀的書,竟然是小學五年級的書。孩子叫金羽,沒有上過一天學,可小學課本上字他基本都認識。小金羽是自學成才,整天看電視。據孩子的母親介紹,金羽不愛出門,也不喜歡跟別人交流,性格比較孤僻。
  • 哈佛研究: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
    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有多大?你可能都想像不到!如今,很多孩子在3歲左右就被家長送上了幼兒園,想讓孩子早點接受教育,這樣就能贏在起跑線上了,當然,也有的家長認為孩子3歲還比較小,正處於依賴期,想到了4歲再將其送到幼兒園中,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孩子幾歲上幼兒園都一樣,其實則不然。
  • 4歲男孩會認5000字,還會乘除法,媽媽非常自豪:不去幼兒園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雖然幼兒園不屬於義務教育,但現在似乎上幼兒園成了"社會公約",在大多數地方,不上幼兒園直接上小學的孩子還是很少見的。但有的家長就非常自信,認為孩子無需上幼兒園,因為孩子剛四歲就會認識5000個字,還會做乘除法,因此被稱為"神童"。
  • 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長大後差距不是一丁半點
    我們家3歲的孩子,已經按耐不住自己到處去玩了,我想也是該送去幼兒園的時候了,鄰居卻說現在送孩子去幼兒園還為時太早,這麼早送去幼兒園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孩子送去幼兒園,家長可以省省心了,畢竟這是第一次父母與孩子分離,但是幾歲送孩子去幼兒園是最佳時機呢?我國有一項關於幼兒園的規定:幼兒園是屬於三歲以上的教育機構。
  • 孩子應該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也不行
    兒童教育行業由於出現時間較晚,因此有相當多的問題並沒有得到普遍的科普,哪怕在業界已經得到了解決,但家長們卻也有可能不知道,比如,孩子最早幾歲上幼兒園這個問題。關於這一問題的主要答案,一般分為3歲和4歲兩種,有的家長認為3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基本發育完成,也有的家長就覺得三歲早了一些,多讓孩子玩一年,4歲的孩子發育更成熟一些再上幼兒園更好。但其實從專業的兒童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主要取決於能力而並不只是看年齡,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上幼兒園也不行。
  • 6歲男孩幼兒園內失蹤,監控拍下事發前幾秒畫面……母親抱頭痛哭
    ,園裡一名6歲大的男孩不見了。調取視頻監控   監控顯示,失蹤的6歲男孩當天下午6點45分,曾出現在幼兒園的室外活動場,他穿著橘黃色上衣,獨自一人跑向滑梯,並進入裡面玩耍。   可就,玩著玩著,男孩就不見了。
  • 孩子4歲了,開始啟蒙英語是早是晚?
    很多媽媽和我私信聊到:孩子1~2歲的時候,特別愛模仿,大人教什麼,孩子就學什麼,可等到孩子2歲多3歲,反而不如小時候愛模仿了,家裡大人教也不愛開口。您認為這是為什麼呢?(多選題)A.漢語強勢B.自主心理增強,產生逆反心理C.聽力輸入不夠,俗話就是之前聽得少了D.口腔肌肉發育不完整E.語言沉默期以上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會造成孩子不願意開口的現象!下面我們一個一個來仔細分析!
  • 沒有4種能力的孩子,去幼兒園就是「活受罪」,到了三歲也不能送
    多數幼兒園的入園年齡為3歲以上的孩子,很多家長在孩子三歲後就考慮送孩子去幼兒園。畢竟在幼兒園孩子能更系統地學習,而且還有很多同齡的小朋友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當然最重要的是孩子上了幼兒園後,父母就會被「解放」出來,所以往往是孩子剛滿三歲,就被家長匆匆忙忙地送到幼兒園裡。
  • 孩子犯錯怎麼辦?這三個教育雷區可別再犯
    上面這位杭州家長,本意只想「嚇唬嚇唬」兒子,讓他趕緊寫作業,沒想到這巴掌卻導致孩子耳鼓膜穿孔,最終孩子左耳受傷,輕度聽力減退。因為孩子犯錯而採取暴力手段,給孩子造成不可逆的身體損傷而後悔終生的父母實在太多。11月,黑龍江一名12歲男孩因在手機店盜竊4部手機,父親得知後用電線和跳繩毆打近2個小時,男孩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 3-6歲孩子性格內向孤僻,脾氣差怎麼辦?
    同事家小帥哥同同,今年四歲半,最近幼兒園老師反應,同同有很多地方「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樣」。比如同同對身體觸碰的反應極大,不光是同班小朋友不能碰到他,就連老師幫穿下衣服都不行,輕則尖叫重則大哭。在幼兒園裡跟同學可以勉強相處,但是剛玩在一起沒多久就會不歡而散,情緒控制力不佳,而且注意力很難集中。
  • 這3個星座生氣時,越是沉默,後果反而越嚴重
    對於某些人來說,會跟你爭吵說明他們還有意願要和解,他們要越是沉默,後果反而會越不妙。哪幾個星座生氣時,越是沉默後果反而越嚴重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天秤座在發脾氣的時候,天秤座其實是很喜歡用溝通或者爭論的方式解決問題的。如果,天秤在生氣的時候變得沉默不語,那說明他們已經非常傷心了,連跟你爭吵的意願都沒有了,這個時候,後果會非常的不妙。
  • 14歲男孩被扇耳光事件:孩子的世界很小,愛恨都是一口氣
    視頻裡的男孩,14歲了,比媽媽都高出了小半頭。 經過搶救,男孩傷勢過重,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短短4分鐘的視頻,不忍再看第二遍。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合適?不管3歲還是4歲,這幾個方面要考慮
    鄰居家的小孩今年3歲,正準備上幼兒園,本來考慮到讓孩子再大一點再放到幼兒園裡,可一看身邊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3歲的時候都放到幼兒園了,就覺著沒必要再等了。但是這孩子生性內向,不愛在外面玩,在家很喜歡粘著父母,家長的想法是進入幼兒園能夠鍛鍊下孩子。於是在和幼兒園溝通好之後,還是決定將孩子送入園內。
  • 孩子孤僻沒有玩伴,不一定是內向,可能是缺乏溝通技巧
    可是隨著年齡增長,艾倫內向的性格卻絲毫沒有改變,反而越來越嚴重,學校老師也反應過艾倫不喜歡與老師和同學交流,上課從不主動舉手發言,下課也很少和同學嬉笑打鬧,更多的是獨來獨往。 這也導致平時很少與媽媽交流,時間久了就變成了現在這種孤僻的性格。
  • 孩子膽小、怕生、不合群?恭喜你,賺到了!
    浙江金華火車站,巡視的民警發現了一名獨自哭泣的9歲男孩小旭。一是想「懲罰」一下兒子,二是更想用這個方法逼迫孩子與他人交流,鍛鍊一下兒子。 沒想到,鍛鍊沒成功,小旭被嚇得反而更膽小了。
  • 家長多次發現孩子身上淤青做噩夢:三歲孩子在幼兒園經歷了什麼?
    三歲幼兒手腳有淤青 家長懷疑幼兒園老師動手萬女士三歲零八個月的兒子在安寧子子育親幼兒園讀小班,萬女士說,他的兒子最近經常夜裡驚醒,她還曾兩次在兒子手上和腳上發現過淤青,萬女士因此懷疑,兒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打了。萬女士:「我兒子最近十多天,天天晚上喊著老師打老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