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八月,西安考古學家通過挖掘發現了迄今為止等級規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
這個地位尊貴又不幸八歲早夭的小女孩,和她兩百多件精美的陪葬品,歷經一千三百多年的光陰,再次重現於世人面前。
李靜訓家世顯赫,她的外祖父宇文贇是北周的第四位皇帝,外祖母楊麗華則是隋文帝楊堅的嫡長女樂平公主。
當初楊麗華的公公北周武帝宇文邕替皇太子宇文贇選其為太子妃,五年後宇文贇即位,楊麗華也正式被封為皇后。
話說宇文贇這個人也真的是個奇葩,當了皇帝後一口氣封了五位皇后,幹了一年就禪位給不到六歲的太子宇文闡。沒想到一年後就因為沉迷酒色加縱慾過度病逝,年僅二十一歲。
沒錯,這個哥十四歲就當爹了。
宇文贇死後第二年,左丞相兼先皇的嶽父楊堅看著年幼的小皇帝直接掀了桌子自己上,一口氣把宇文贇三個兒子全殺了。
楊麗華親眼看著自己的爹奪了自己老公家的江山,對此憤恨萬分,卻又無可奈何。隋文帝也知道自己這麼幹不講道理,後來封大女兒為樂平公主,又想要讓年輕守寡的女兒改嫁,無奈楊麗華本人堅決不同意。
李靜訓的母親宇文娥英是宇文贇和楊麗華的獨女。開皇六年,隋文帝楊堅要為自己到了適婚年紀的外孫女宇文娥英選婿。
呃,其實以楊麗華的成婚日期推算,此時的宇文娥英撐死了是個十三歲的小女孩。
楊麗華其中在帷帳之中一個個考核適婚的世家子弟,一天面試幾百人,最後相中了廣宗郡公李崇之子李敏。
李敏算得上是貨真價實的官n代,祖父李賢,是北周名臣,位高權重,曾授驃騎大將軍,官至河西郡公。
父親李崇,當初跟著楊麗華的公公北周武帝宇文邕平齊,後來跟著楊麗華她爹楊堅造反,官至上柱國、幽州總管,封為廣宗郡公。
李崇因為替隋文帝打突厥戰死沙場,楊堅就把他七歲的幼子李敏收養於宮中。長大後的李敏順利襲爵廣宗郡公,授左千牛衛。
李敏除此家世顯赫之外,更重要的是「美姿容,善騎射,工於歌舞弦管。」用來當女婿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楊麗華對李敏說:「我把整個天下都讓給我爹了,就這一個女兒嫁了一個女婿,必須為你搞個柱國噹噹。」
隋文帝也知道女兒的心思,覺得沒必要跟她女婿吝嗇官職,立馬授人柱國之位。
李靜訓是宇文娥英和李敏的第四女,自幼被外婆楊麗華撫養於宮中,深受溺愛。楊麗華贈送心愛的外孫女大批金器玉石,珍寶古玩。
「幼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養,訓承長樂,獨見慈撫之恩;教習深宮,彌遵柔順之德。」
而當這個這個八歲的小女孩不幸遇疾早夭時,可以想見長輩對此肝腸欲斷,悲痛欲絕。
「既而繁霜晝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臺,便悲澤蘭之夭。」
楊麗華親自主持了外孫女的葬禮,除了將外孫女生前喜愛的日常用品通通陪葬在石棺之內,還安排了眾多人俑在地底下繼續服侍她。為了保護早夭孩子最後的安眠,石棺上被刻下了「開者即死」的字樣。
小女孩頭頂金冠,手系金鐲,指戴銀套,脖子掛著寶石項鍊,在奇珍異寶的圍繞下乖巧地躺在仿宮殿式石槨中,這一沉睡就是一千多年。
李靜訓死後第二年,四十八歲的楊麗華緊隨著心愛的外孫女的腳步病逝。臨死前對弟弟隋煬帝楊廣留下遺言,「我唯有一個女兒,我不怕死,只是深切憐愛女兒,乞求死後食邑湯沐轉贈給女婿李敏。」
隋煬帝答應後,本就寵信優渥的李敏封邑居然達到了五千戶。隋煬帝楊廣徵討高句麗期間,李敏負責監督糧食轉運,擔任左屯衛將軍、左光祿大夫。
然而這已經是李敏家族最後的繁榮了,因為相信方士讖語「李氏當為天子」,隋煬帝對李敏頗為猜忌,還曾要李敏自殺。
公元615年,李敏因為宇文述誣陷謀反,坐罪被殺,全族三十餘人處死,三族流放。李靜訓的母親宇文娥英,則被自己的親舅舅賜藥毒殺。
死在家族勢力最巔峰時期的李靜訓,如若此時還活著,作為十五歲的花季少女應該也難逃全族覆滅 ,家破人亡,輕則流放重則處死的結局,也不知道她的早夭是幸還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