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萬經之首」的易經如何佔卜?最簡單的,你一學就會

2021-01-09 忻天與秀容司道

傳說時代,大神伏羲根據天地陰陽變化創造了「先天八卦」。

傳說伏羲於卦臺山演八卦

《八卦取象歌》: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先天八卦中每一卦,由三爻組成。

爻可以分為陽爻與陰爻
伏羲所創先天八卦圖

那麼我們所說的易經是怎麼回事呢?商紂王時期,國家紛亂,君主暴虐;與此同時,在陝西西岐的周部落日益強大,商紂王的親信讒臣崇侯虎,暗中向紂王進言說,西伯侯姬昌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嚮往他,恐怕不利於商王,紂王於是將姬昌拘於羑裡。姬昌,也就是周武王的父親周文王。在被關押的七年裡,周文王悉心專研八卦,演繹成八八六十四卦和384爻(易經中的卦象為六爻),並配備了卦辭和爻辭,逐步形成了今天的《易經》。

易經

如何用來佔卜?

1、需要一顆虔誠恭敬的心;最好可以洗漱乾淨,衣著整潔,環境靜謐。(後半句做不到,第一點必須做到)

2、金錢卦,找三枚硬幣。(實在沒有,別的東西也行,不能是汙穢的,找三個,自己先許諾搖卦後的陰陽爻)。別的有興趣,自己可以研究研究。

3、起卦時心裡默念問卜之事,每次搖課,將硬幣置於桌面後,得出四種結果:

每次起卦所得的四種爻象

4、問卜一事,起卦6次,依次由下而上,得出6爻。由易經中可以查看該6爻,所對應的卦象卦辭以及各爻辭,這個稱之為本卦。已乾卦為例

乾卦卦辭與爻辭

5、還沒結束,由第3點,我們會發現我們問話卦得出的可能會存在老陽爻與老陰爻。這時候我們要將老陽變為陰爻;老陰爻變成陽爻。從而,將「本卦」變化一個「變卦」。

6、主卦是要問的人事物意的卦,變卦是補充主卦沒顯示的部分或是與主卦所問的人事物意的有關過去的或未來的情況。

易經每一卦都是六爻,這篇文章也用簡單的六點來解釋周易的最簡單的卜問知識。無論如何,古語說得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人若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

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是怎樣看待中國中華傳統文化的?楊振寧痛批《易經》
    中華文化從古到今承襲五千年未曾中斷,期間發展出了紛繁蕪雜的文化著作,包羅玄學、民俗學、音樂等,其中《易經》既是哲學,也是國學與玄學之作,有著「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現代社會,探究易學之人多至難以細數,只是易學與科學之碰撞卻仍屬奇趣,因而科學家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也值得玩味。
  • 分享一個最簡單的易經算卦步驟,不用學就會,但解卦仍需好好讀書
    分享一個最簡單的易經算卦步驟,不用學就會,但解卦仍需好好讀書 最近在寫《易經》相關的內容,因此有很多朋友詢問《易經》的佔卜事宜。我說學《易經》不用佔卜,可《易經》又確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長期作為一本精準的佔筮之書。
  • 分享一個最簡單的易經算卦步驟,不用學就會,但解卦仍需好好讀書
    最近在寫《易經》相關的內容,因此有很多朋友詢問《易經》的佔卜事宜。我說學《易經》不用佔卜,可《易經》又確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長期作為一本精準的佔筮之書。 一位做自媒體的朋友留言給我說,不想寫文,因為找不到方向,希望我幫他卜一卦。我想了想,然後告訴了他一個極其簡單的佔卜方法,這個方法不用學就會,現在分享給大家。
  • 趙會堂易經講座之十:易經與佔卜
    易經的最終目的就是佔卜,就是預測,失去了佔卜與預測那易經就沒有靈魂了,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之所以能夠流傳幾千年,後人們就是想學習易經的佔卜和預測文化。四書五經中易經是排第一位的,也是群經之首,貴就貴在她的佔卜功能。八卦六十四卦,是易經的主導思想,也是易經的精髓。
  • 思想如何「高檔裝修」?來簡一傳習課堂領悟易經的智慧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說,堅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寶貴的東西,勝過其餘的一切。於是歷史的每一條河流,都會泛起智慧的浪花。我們看到無數古往今來的賢人智者探尋智慧的足跡,經世啟迪、治世之道、人生價值……長留世間浩瀚如煙的哲思經典。這些古老的智慧隨著時光流逝愈發閃耀。今天的我們如何親近這些經典,習悟歷久彌新的智慧之道?你不該錯過這場文化的課堂。
  • 易經:七夕節看牛郎織女星,上古觀星術入門,體味傳統文化魅力
    易經:七夕節看牛郎織女星,上古觀星術入門,體味傳統文化魅力七夕節原本是我國民間源於上古時期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是眾多女性的節日,女生們會做比如乞巧、許願、祈福等極富浪漫色彩的活動。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人們崇尚美好的愛情,同時也崇拜織女的高超技藝。
  • 聰明人學易經,為何鍾愛卡片記憶?原來這樣學好處多多
    觀乎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從伏羲推演八卦、皇帝創幹支,乃至《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的相繼而起,可以說易經文化是我國中華文化的總根基。自古有言「易乃群經之首」,不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老子的《道德經》,或是後人所創作的國學經典,都離不開易經的思維。那麼什麼是易經的思維呢?
  •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一直有朋友留言讓我以通俗的語言,寫一寫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陰陽對於學習《易經》等學習傳統文化非常重要,可以說對陰陽的理解是基礎的基礎。在《詩經》中已有「既景乃崗,相其陰陽」的說法,可見陰陽觀念流傳之久;而《易傳》中的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和《道德經》中的「萬物負陰而抱陽」則可以看出陰陽觀念流傳之廣。無論在儒學還是道家,陰陽都是重要的基礎概念,今天的學術中則把陰陽稱為我國古代哲學中的矛盾論。由此看來,傳統文化中對於陰陽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
  • 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懂《易經》的人?不是佔卜,不是算命……
    如果只能找一本書代表中國文化,你覺得是哪一本?《道德經》?《論語》?《史記》?……答案是,《易經》。它是中國文化的群經之始,大道之源。儒家、道家、諸子百家,後世所得有學問,以及今天我們中國人的無數觀念,均深受其影響。《易經》為什麼這麼厲害?自古迄今,成大事者,無不習《易經》!
  • 中國古代佔卜經典名著,易經名列榜首
    中國佔卜學,古代或稱玄學,近代或稱中國預測學,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太極、八卦、陰陽、天幹、地支、五行、生克、神煞、曆法等基礎上的龐大學問,用於預測人、事、物過去現在未來的成敗吉兇。在中國古代民間算命中流傳下來了不少經典的算命書籍,那麼,你知道中國古代佔卜經典書籍有哪些?下面巴拉排行榜網就給各位介紹下中國古代佔卜十大經典名著,易經名列榜首,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易經》到底講什麼?好多人沒懂,不是佔卜,不是算命,而是規律
    如果找一本書代表西方文化,你覺得是哪一本?《聖經》?沒錯。如果找一本書代表阿拉伯文化,你覺得是哪一本?《古蘭經》?正確!如果只能找一本書代表中國文化,你覺得是哪一本?《道德經》?《論語》?《史記》? 非也,是《易經》。它是中國文化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 《易經》為什麼被尊為群經之首?它是永恆、變化而又簡明的真理
    這在於六合之道儘管遮蓋本身,但又鮮明本身,似乎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如此的天道並不雜亂,而是簡明。作為如此,易理容易被人所認知,也容易為人所實踐。我國儒家的經典一貫有六經之說,亦即《詩》、《書》、《禮》、《易》、《春秋》和《樂》等六本書。它們從各個不同的方面表達和闡釋了儒家之道。但《周易》 在我國歷史上被尊為群經之首,具有至高無上的位置。這並不是沒有理由的。
  •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沒幾個人可以完全讀懂,那到底有什麼用?
    《易經》歷經數千年之滄桑,已成為漢族文化之根,作為大道之源,群經之首,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但是《易經》是我國歷史上最難讀懂的古籍之一,《易經》這本書究竟講了什麼內容,迄今為止還有沒有人能真正講得清楚說得明白。那讀了《易經》到底可以用來幹什麼呢?
  • 張海濤:數字易經「人的說明書」 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
    《易經》——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誤解為一本算命、看風水的書。也基源於此,從《易經》中簡化而來的「數字易經」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誤解,今天我們請到了數字易經的傳承人,臺灣數字易經創始人張耀宗大師大弟子張海濤先生,來為我們解讀究竟什麼是數字易經?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易經》——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的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在很長的歷史時期,誤解為一本算命、看風水的書。數字是一種符號、卦象同樣也是一種符號,只是「數字易經」選擇用一般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數字符號來闡釋《易經》,簡單來說,數字易經和傳統《易經》就是簡體字和繁體字的關係,實際上是一回事兒。 筆者:為什麼會出現數字易經呢?張海濤:剛才我們說了,數字易經和傳統《易經》實際上是一回事兒。
  • 專家發現: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難道古人早就明白?
    很多夥伴們都對易經非常的熟悉,它是中國的一部曠世奇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的道家和儒家更是把它奉為經典。被稱為「三玄之冠」。《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是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孔子學《易》時「韋編三絕」,乃至感慨:「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 專家發現:易經64卦與生命遺傳密碼對應一致!難道古人早就知道?
    很多夥伴們都對易經非常的熟悉,它是中國的一部曠世奇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的道家和儒家更是把它奉為經典。被稱為「三玄之冠」。《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從其中汲取營養,是一部中國人最重要的經典。孔子學《易》時「韋編三絕」,乃至感慨:「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 法天象地,開物成務,易經入門之如何認識易經
    但熟悉這個詞不代表就對其有準確的認識,不少人都會將易經與命理、算卦混為一談,這說明人們對於易經的認識是普遍存在偏差的,因此僅從減少被忽悠的概率這個角度來說,對易經做個簡單的了解也是有必要的。一、易經的產生易經的歷史極為悠久,所謂人更三聖,世歷三古,有著一個長期形成和完善的過程,也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
  • 《易經》的佔卜之道!
    《易經》也稱之為《周易》是大周朝文王姬昌在羑裡所推演而來!在中古時代有三本書《連山》《歸藏》《易經》相傳此三部書乃是天、地、人!三皇所著!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於北極之野!此刻天皇出焉,定天地之象名《歸藏》!地皇奪法地之儀曰《連山》!人皇演《易經》作幹支以定日月度!三部書出世以後,開始了人類的文明!
  • 學習《易經》對人有什麼好處?
    《易經》在古時候用於佔卜、測吉兇、行兵打仗,那我們現代人學習它又有什麼好處呢?唐太宗的宰相曾說:「不讀《易》不可為將相。」孔子在《周易·文言傳》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