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如何「高檔裝修」?來簡一傳習課堂領悟易經的智慧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中關村網

智者,知也。關於智慧的思考貫穿整個中華倫理的發展。智慧既是大千世界包羅萬象的知識,也是漫漫人生修繕思想的能力,更是懸於前路若即若離的方向。我們一刻也無法停止追尋智慧的腳步。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說,堅定不移的智慧是最寶貴的東西,勝過其餘的一切。

於是歷史的每一條河流,都會泛起智慧的浪花。我們看到無數古往今來的賢人智者探尋智慧的足跡,經世啟迪、治世之道、人生價值……長留世間浩瀚如煙的哲思經典。這些古老的智慧隨著時光流逝愈發閃耀。

今天的我們如何親近這些經典,習悟歷久彌新的智慧之道?你不該錯過這場文化的課堂。

最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書」

提到《易經》大家都不陌生。但千年以來對它的解讀過度地神秘化,許多人認為它是用作佔卜算命的。

但其實,《易經》可以說是中華文化之源。它的成書經歷了三個時代,它是由伏羲,文王父子,孔子三代聖人完成的,可謂眾經之首。

中國的詩文中有《易經》,書畫點墨色彩中有《易經》,建築中亦有《易經》,其陰陽五行昂揚群奏之聲成為中華千年文明中的大美大雅,其天地與萬物人格化的變化之道滋養著中國幾千年的文明。

《易經》作為我國最古老的經典著作,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力,而且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以及中國古人的聰明智慧。

最懂易經智慧的「國學家」

在臺灣大學傅佩榮教授看來,《易經》並不是迷信算卦,而是一本融匯治國處世之道的智慧經典。

四十年來,傅佩榮始終堅持研讀《易經》,集多年研究和講授之大成,將有《易經》的認識體系與理論系統紮實地建立起來。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傅佩榮

傅佩榮教授是著名的國學大師,畢業於耶魯大學哲學博系,他學貫古今中西,站在中西文化至高點上詮釋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他在臺灣大學哲學系任教近三十年,被臺灣《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他的課程也被評為最受學生歡迎的哲學課。

《易經》的智慧,自然應由最懂它的人來講給你聽。

最懂生活智慧的簡一

我們的前行路上需要採擷養分,最終抵達屬於自己的智慧。

▲簡一大理石瓷磚效果圖 皇家白玉

▲簡一大理石瓷磚效果圖 阿爾卑斯綠

簡一將生活的智慧投射於方寸之間,不僅極致探尋家的完美,更是打造傳習文化大講堂這樣的活動,築造一方文化的歸園,讓經典走進時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拓寬自身的精神氣象,體味生活更動人的一面。

人在羈旅,幾多困頓。沉澱了物質的財富,更追尋內在的純粹和堅定。

▲簡一傳習文化大講堂現場

▲簡一傳習文化大講堂現場

簡一每一次的傳習文化盛宴,都是與高端消費者的心靈對話。我們期待與你再次相約,用精神與文化的涵養,編制生活的顏色,以生活的智慧,供養智慧生活。

九月七日,初秋時節,我們在姑蘇城,等你赴約。

關於下一站

相關焦點

  • 《易經》與《黃帝內經》相通,有3點精華智慧,領悟的人受益一生
    就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而言,其實按照樸素的觀點,也很容易理解,我們人生在天地間,當然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與這個世界分而為二,又合二為一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關於到底什麼是天人合一,《易經》和《黃帝內經》都做了非常明確的論述,下面我們一起來解讀。在《周易》的乾卦文言中有下述一段話,可以稱得上是重要的生存智慧。
  • 《易經》智慧:三個字告訴平安順遂的真諦
    《易經》中三個字,告訴你如何獲得一生的平安順遂。上——君子上進。正——正位凝命。止——適可而止。古人說話,言簡意賅,字字珠璣,《易經》更是如此,僅用六十四個卦象,向世人傳達著高等文明的智慧,只看人有多少的悟性和多大的機緣可以領悟。
  • 從《易經》最吉祥「謙卦」中,領悟「滿招損、謙受益」的人生智慧
    「滿招損,謙受益」蘊含的人生智慧先秦《尚書大禹謨》中說:「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只有修德能感動上天,那是沒有遠而不至的。盈滿招損,謙虛受益,這是自然規律。故此以「滿招損,謙受益」來說明驕傲自滿招致損害,謙遜虛心得到益處。
  • 真正的聰明人,領悟易經兩條天規,小懲大誡,完善自我
    孔子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面對生活終中的小人呢?易經第21卦給出了我們答案。《易經》第21卦——火雷噬嗑。上離下震,電閃雷鳴之象,象徵著雷厲風行地整治犯罪。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敕法。易經人生智慧啟迪:1、小人不恥不仁,不畏不義,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國家推行法治是為了懲治犯罪。
  • 《易經》有64變,根本規律卻只有一條,領悟的人,下半生越來越順
    少兒讀《易經》,也許背誦如流,不見得能領悟其中規律。有一定社會閱歷的人,回頭讀《易經》,常常能恍然大悟。《易經》64卦,對應64種變化現象,萬變不離其宗,根本規律卻只有一條,即是:人們終其一生,都在不確定的(變化)狀態中,尋求確定,以此為安全感。在變化和確定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是每一個人一生的課題,領悟規律的人,下半生越來越順。
  • 為搭配裝修,購置高檔家居,小心生活中的「狄德羅」!
    今天上午,她急火火地來店裡,中發微卷,濃妝豔抹,一條修身針織裙,外搭黑色純毛大衣,絲巾也特別好看,儼然一枚時尚辣媽。以前她可是從來不化妝的。「親愛的這是發財了,快分享分享」,我又驚又喜。「別提了,都窮死了」。她轉臉滿目愁苦,顯得整個妝容很不搭。王傑說,她在市裡貸款買了套房,是二手房,但人家是按婚房標準裝修的,歐式風格,沒怎麼住。
  • 易經:一個人要改變運勢,一定要徹底轉變思想
    過去有許多人認為《易經》是一本算命的書,後來人們才逐漸發現,易經把人世間的各種道理,講述得十分透徹,讀懂易經,就相當於讀懂了人生,在生活的過程中,也就不再迷茫。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囊括世間萬物的究極學問。古今中外,歷史上下,易學家如此之多,卻又有誰敢說自己已經徹底讀懂《易經》呢?儒家把《易經》奉為第一經典,即五經之首;道家則將其稱為三玄之冠。
  • 《易經》:人越沒錢,越不能節省的四種錢,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學習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中國古代但凡有價值的思想體系都離不開《易經》,經過幾百年幾千年的流傳,《易經》更加神奇。
  • 《易經》智慧:先天的命、後天的運,學會廣結善緣,一生趨吉避兇
    那麼,易經真的可以「改運」嗎?又到底能不能「改命」呢?《易經》作為流傳了幾千年的一部文化寶藏,它揭示了自然萬物的發展規律。我們普通人也可以通過這樣的規律,了解自己的命運,掌握自己和這個自然的匹配度,進而調整自己的運氣,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命是先天的在當下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有自己崇高的夢想。
  • 如何方便的記憶《易經》八卦、六十四卦
    《易經》是中國古代智慧的集合,它是周朝以前人類從開天闢地以前經驗與智慧的結晶。《易經》主要講的什麼,後世的學者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研究,一方面是義理:做人做事的道理;一方面是象數:卦象與佔卦。根據古代帝王相傳的法則,可以將《易經》歸結為三點:第一就是德行,只有得行才能凝聚每個人的心願,讓大家匯聚在一起;第二是能力,要有帶領大家過上安定美滿的生活的能力;第三叫做智慧,智慧具有一種統合的作用,它是對人生經驗完整而根本的理解。
  • 《易經》中的法律思想
    《易經》在闡述宇宙事物間矛盾與發展的同時,也提出了諸多法律思想,並對後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訟卦的慎訟、無訟思想  《易經》中專門有一卦是講訴訟的問題,卦名為訟卦。訴訟緣何而來,《易經·序卦傳》中講道:「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飲食」為什麼「必有訟」呢?這裡的「飲食」不僅指酒飯而言,而是引申為物質的需要。
  • 《易經》中暗藏2個「天規」:有3種人最有福,有3種人命最苦
    有人說: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周易》。可見《周易》這部特殊的經典,在我國歷史上的地位有多高。《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蘊涵著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和和諧辨證思想,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 學習《易經》如何入手?
    近年來,很多年輕朋友都問我:《易經》應該怎麼學?怎麼入手?我先學哪一門?是梅花易數,奇門遁甲,還是學大六壬,或者學習六爻?等等類似的問題。可喜的是,很多中國年輕人開始向傳統文化尋求智慧。但對於《易經》的學習,一定要講究入門的次第與方法。
  • 易經入門:錯卦和綜卦,領悟其本質的人,是人群中的高手,不簡單
    易經入門:錯卦和綜卦,領悟其本質的人,是人群中的高手,不簡單《易經》的道理神奇之處在於,放之四海而皆準,怎麼都能說得通。因此,普通人多對易經心存敬意。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易經》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根源所在。舉個簡單的小例子來說,我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諸如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滿腹經綸等等很多的詞彙都是源自易經。
  • 《圖解易經》中隱藏的三條人生智慧,值得收藏!
    提起《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之前了解到《易經》當中的三個字是時、位、命。「時」是要我們能夠把握時機;「位」是要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在不同平臺展現不一樣的自己;而命便是時與位的結合,是生命、天命和使命。
  • 易經的3大頂級智慧,讓你少走10年彎路
    《易經》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高深莫測的一個存在。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人在學《易經》, 但是大多停留在佔卜算命看風水的層面,並沒有通達《易經》的真義。那麼,《易經》到底是一門什麼樣學問呢?下面這六點,帶你認清《易經》的精髓所在。
  • 位列六經之首的《易經》,究竟是迷信還是智慧?如今終於被證實!
    而正是因為《易經》具有"神奇預測功能",才使它在人們的思想認識裡走向兩個極端,甚至走在「風口浪尖「上,那就是「迷信」與「科學智慧」的判定。一切違背自然規律和因果規律的行為,都是不符合《易經》準則的。同時《易經》中凝聚了中國古代聖人的智慧,闡明了宇宙萬物生存演化的原理,蘊含著豐富的數理思想,不僅促進了中國古代哲學、數學、物理學的發展,在17世紀以後,其影響力通過文化傳播逐步擴展到西方。
  • 傅佩榮:《易經》佔卦到底是不是迷信? 思想食堂
    但是為何有那麼多學者如此推崇《易經》呢?比如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就盛讚《周易》為「萬有概念寶庫」。李約瑟博士是生物化學家和科技史專家提出了著名的「李約瑟難題」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也非常推崇《易經》,他還曾為英文版的《易經》作序。要了解《易經》佔卦是不是迷信,我們得先來談談什麼是迷信。
  • 《易經》: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領悟這5個道理,讓人生越來越順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易經》曾被認為是關於一本算命的書,但是人們發現,這本書裡將人的修養修性,以及在人生不同階段怎麼處事都講到了極致,也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的源頭。
  • 易經有3條秘法,暗示一個人未來的富貴程度,越早領悟越好
    頤卦卦象解析:頤卦,上艮為山,為止。從整個卦象看,初爻和六爻是兩個陽爻,中間四個陰爻,就像張開的一張嘴。那麼上卦艮為止,就相當於吃飯時,不動的上顎,下卦震就相當於吃飯時上下運動的下顎。易經智慧:1、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有一句老話說得好: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一個人,一張嘴,兩種功能,飲食,說話。一進一出,陰陽之道。中國人是很注重飲食的,民飲食為天的思想,在中國可以說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