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易經》中隱藏的三條人生智慧,值得收藏!

2021-01-15 星落澤洋

提起《易經》,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古代人用它對國事、軍事還有祭祀進行預測;現代人用它來引導人生。之前了解到《易經》當中的三個字是時、位、命。「時」是要我們能夠把握時機;「位」是要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在不同平臺展現不一樣的自己;而命便是時與位的結合,是生命、天命和使命。

今天,跟大家分享《易經》當中另外三個重要的字:上、止、正。我們首先從字形上就能看出來,在上的左邊加上一豎是止,在止的上面加上一橫是正。

第一個字:上。

在東漢許慎先生的《說文解字》當中說「上,高也。」我們說上,就是要上進,要讓自己往更高的平臺上進步。《易·需》當中也說過,「雲上於天幹」,君子處世,要像天一樣發奮努力。一個人,不管做什麼事情,一生都不要忘記,要不停地求上進。這個上進,就是往上梁的方向去邁進。

第二個字:止。

「上」的左邊加一個豎,叫做「止」,適可而止。任何事情在求上進的過程中,都要適可而止。這個「止」非常重要,因為止不住衝過頭,那就完了。

《易經》艮卦彖辭中說,「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

意思就是說你該行動的時候就行動,該收手的時候就收手,有放有矢,最不容易出現問題。至於要在哪一步適可而止,這也要因人而異,只要能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把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做好就行。人生要有往上走的勇氣,也要有隨時可止的智慧。正所謂止中有上,上中有止,能做到在高處的時候不過驕,在收手的時候不過躁,就可以。

第三個字是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大中至正」這個詞,意思是博大、核心達到正統的學問。尚中正,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一大特色,《易經》中也有涉及「中則正」的道理。而這個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道。

這個道,則是正統的、規規矩矩的標準或者是規範。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我們都講究慎獨這麼一說,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要像有人在的時候一樣,就是需要我們能磨練自己的內心,做到知行合一,不能做有愧於心的事情。而正上面的一橫,是約束,也是底線,是我們作為一名合格的人不能突破的良知。

上、止、正這三個字,總結來說就是上同勁,止同靜,正同淨。

人首先要有勁頭,能夠一拼到底、步步高升;其次還要有好的心態,要靜心養性,不能貪慾太重;最後要能夠保證自己走正道,不靠歪門邪道、耍小聰明獲得利益。就好像正這個字一樣,上面的一橫叫做頂天,下面一橫叫做立地,行得正,走得直,才能頂天立地。

《圖解易經》正是如此,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從簡至繁,也可重回樸素,治大國若烹小鮮,過一生只要讀懂《圖解易經》就夠了。

一本書56元,就能帶我們輕鬆了解《圖解易經》,掌握人生大智慧!

相關焦點

  • 《易經》的告誡:人生有三條「天規」,一旦違背,易導致落魄家敗
    《易經》的告誡:人生有三條「天規」,一旦違背,易導致落魄家敗嗜欲彌散,終有殃災欲望本身是促進人的發展的重要因素,但如果這種欲望走得太遠,它將不再是幫助人進步的墊腳石,而是讓人跌倒的絆腳石。人類就是這樣。有時他們能看出這是一個陷阱,他們知道這樣做後後果會有多嚴重。最後,他們還是抵擋不住欲望的誘惑。
  • 易經裡的「五條成語」,任何一個,都飽含人生大智慧
    作者 | 子曰簡介 | 透過《易經》觀世相,通過慧心寫人間註: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易經》是古代先哲對萬事萬物規律的集大成之作,它由《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等三部分組成,據說前兩部已經失傳,所以後人在《周易》的基礎上做了很多註解和演繹。
  • 《易經》智慧:人到中年,依舊落魄,看看這2條規則!
    易經:人到中年,要小心這兩個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人生已經走完三分之一,無論是歷練還是財富,都有一定的積累。這時候,要小心這兩個漏財的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馬雲創業初期,十幾人的小團隊擠在一間小屋裡易經中的智慧,不管是在任何時候都值得一看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俗話說,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這裡說的真經就是指《易經》。
  • 《易經》中的5句話,隱藏著做人的境界,你能看懂幾句?
    《易經》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來最具智慧的經典著作,儒家尊崇它為「六經之首」,道家尊奉它為「三玄之冠」,是經典中的經典。作為中國文化智慧的結晶,《易經》的哲理千百年來一直深入國人的心田,深深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天文學和地理學在《易經》中的廣泛應用,其影響是其它經典著作無法比擬的。
  • 金庸小說中「亢龍有悔」出自《易經》,蘊含深層智慧
    乾卦中的「亢龍有悔」,揭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物極必反,雲滿則虧,我們在做任何一個事情的時候,都應當注意尺度,過於蠻橫,都會給自己帶來禍患,在「亢龍有悔」中也體現出了中庸的處世哲學,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 《圖解易經》中隱含的20條天規,條條都是大智慧!
    一: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將困於人生最大的陷阱人人都有「自我」——身體、思想、財產、名譽、地位等等。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不僅要為自己活著,還要替他人著想,「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字被過分強調,就會變成詛咒。二: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將喪失自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是許多人偏偏喜歡按照別人的眼光和說法生活。
  • 《易經》中最值得品味的五句話,字字珠璣,不得不佩服先輩的智慧
    虛懷若谷《易經》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有兇有吉,就像象徵天道的「乾卦」,最後一爻也會提醒大家「亢龍有悔」,剛者易折,唯獨有一卦謙卦,全卦6爻沒有兇,只有吉。《易經·謙卦》言:「謙謙君子,卑以自牧。」意思是守住謙卑的秉性,以謙遜的姿態守住低處,才能沒有禍患。驕傲的人,必然剛愎自用。殊不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所以真正見過世面的人,都懂得謙卑自處。
  • 易經告誡:恩裡生害,對這三個人最親的人要「薄情」,處世的智慧
    所以,我儘自己所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帶領大家讀懂《易經》的規律和奧秘。易經:恩裡生害,建議對這三個最親的人"薄情"一些,是有道理的易經告誡:恩裡生害,對這三個人最親的人要"薄情"。處世的智慧一、對兒女一定要薄情一些。中國自古就有"慣子等於殺子"的格言,所謂"恩裡生害", 父母對自己的兒女過分"溺愛",往往培養的是自私不通人性的"白眼狼"。
  • 《易經》:人越沒錢,越不能節省的四種錢,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學習
    《易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中國古代但凡有價值的思想體系都離不開《易經》,經過幾百年幾千年的流傳,《易經》更加神奇。
  • 《易經》智慧:什麼人什麼命,努力成為這4種人,好運慢慢來!
    如果我們能沿著《周易》指明的這條「貞正之道」,人生道路必然能夠元亨利貞。《周易》告訴我們,下面這4種人會擁有好的命運:一、善良寬容的人《周易》強調「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良與厚德、厚道的內涵基本相同。《周易》說厚德載物,其實厚德載物的本質就是善良寬容。
  • 《易經》透露:決定家族富裕的,絕不只勤勞,一定謹記這3條天規
    自古以來,那些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士,皆把《易經》列為必讀書籍。我國後世的眾多名人也都深受其影響,像孔子、鬼谷子、諸葛亮、王陽明等人,他們每一個人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有過不同的功績,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在26歲之前熟讀《易經》。
  • 《易經》中不可不知的智慧:大喜易失言,大欲易失命,值得深思!
    《易經》以前被世人誤認為指是一本算命書而已,後來這本經典古籍卻成為了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難以預測又易於閱讀,並且對中國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該書闡述的是世界萬物變化的一部古老經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書.《易經》在中國一直是一本非常有爭議的書.《易經》是一本辯證法哲學書,它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
  • 《易經》:善於藉助別人的力量,才是更好的智慧
    生活中很多時候,當我們沒有能力完成一件事時,向周圍的人尋求幫助是最好的方法。對我們來說,難解決的問題可能就是別人容易解決的問題。與其自己追求不到結果,倒不如將態度轉變,將自己的思維轉換一個角度,找尋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有這麼一句話,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如果別人能幫助你,你就可以整合每個家庭的優勢和長處。
  • 這本「神秘莫測」的《圖解易經》讀完了,用時8個半小時
    這本「神秘莫測」的《圖解易經》讀完了,用時8個半小時。對於《易經》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覺得它很牛,但是到底牛在什麼地方,什麼程度,有點說不上來。甚至還有好多人,提到《易經》,腦海中想到的就是算命先生。其實,讀完就發現,它比你想像的要複雜的多,要智慧的多,所以也難的多。
  • 住宅風水圖解大全【值得收藏】
    住宅種樹風水圖解大全 住宅屋頂天窗風水圖解大全 住宅屋頂風水圖解大全 住宅臥床沙發風水圖解大全 住宅圍牆風水圖解大全 住宅透明、東面開窗風水圖解大全 住宅環境風水圖解大全 住宅床鋪風水圖解大全
  • 《易經》中隱藏天機的3句髒話,流傳至今,會說的都是文化人
    《易經》中隱藏天機的3句髒話,流傳至今,會說的都是文化人《易經》這是後世讚譽的經典之路的第一條淵源。它解釋了天地世界的轉變。這是十分著名的古代經典。易經中還有一個著名的髒話。 《易經》中最著名的3個詛咒詞。沒有文化我真的聽不懂,所以我以為這是一種讚譽。《易經》長期以來被人們用於佔卜吉兇。萃粹卦是易經六十四卦第45卦。
  • 《易經》智慧:「含章」「括囊」「黃裳」,三個詞吃透中國文化
    我們都知道,坤卦的象傳有一句經典的名言就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它與乾卦的象傳中同樣經典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互為表裡,構成了中國人對「君子」之道的總的原則要求。坤是大地,順應天時,承載萬物,因而柔順、服從、包容、厚德。坤卦六個陰爻,初是極陰之爻,所以用覆蓋了厚霜乃至堅冰來表示。但其後面隱藏的潛臺詞是:「馴致其道,至堅冰也。」馴乃順從也。
  • 《易經》中隱藏的兩個真相: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
    《易經》中隱藏的兩個真相: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周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周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1953年華生和克立克提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很震驚地發現,中國的《易經》64卦爻象圖與《遺傳密碼》有著驚人的一致性,直接再現了生命的本質;而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易經所蘊含的科學性,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指南書籍。在《易經》中,為我們揭露了2個人生真相:生活中,這3種人命最苦,這3種人最有福!看看你是哪一種?
  • 《易經》:人生的奧妙精髓,藏在簡單三個字裡,你看懂幾個?
    這也許就是《易經》的魔力所在。《周易》中有三個筆畫相似的字,它能夠描繪出漫長人生的狀態,那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首先是「上」。《易經》裡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一定要有一個向上的志向,要有衝勁。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培養自己的習慣,其實人生就是由一段又一段的習慣組成的,用好習慣推著自己走向更大的平臺,就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資源和機遇。
  • 《易經》中最富有大智慧的兩句話,讀懂易經讓你一生受益匪淺!
    《易經》是儒家的經典作品,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這是古代人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它被稱為「偉大道路的源泉」,包含許多值得研究和參考的社會經驗。今天和大家分享其中的三句話:01、「順天應人」「順天應者」首次出現在《易·革》。夏桀商紂暴政,向天和周武在天命之後,在公眾的支持下宣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