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智慧:人到中年,依舊落魄,看看這2條規則!

2021-01-09 昊濤說史

易經:人到中年,要小心這兩個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人生已經走完三分之一,無論是歷練還是財富,都有一定的積累。

這時候,要小心這兩個漏財的徵兆,才能保持運勢,事業長青。

一、冒險激進

中年人和年輕人不同,年輕人沒有後顧之憂,事情沒有把握,或者只有十成的把握,都可以放手一搏,去冒險、嘗試,即使輸了,大不了重來,年輕就是資本。

可中年人不一樣,老人和小孩,家庭的開支,是必須要保證穩定的,你一個人輸了,就會全家人跟著挨餓,所以中年人面對機遇,要做好充分的風險評估,避免冒險激進。

《易經》乾卦:「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九四,龍或騰躍而起,或退居於淵,均不會有危害。

「龍」是乾卦的象徵。

龍在初期,潛龍勿用,經過潛伏,積蓄力量;到進階,利見大人,抓住了機遇;再到終日乾乾,努力進取,無咎;最後到龍騰而起,或者退居於淵,這是兩可的階段。

這個時候,如果能審時度勢,進退自如,則不會有危害。

我們普通人在投資一個項目時,首先考慮的是:回報利潤,哪個高,就投資哪個。

那些真正能從投資中賺錢的人,並不會只盯著利潤最高的項目看,而是把錢投資在不同回報率的盈利項目裡。換句話說,就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穩中求進。

而在投資中虧本的人,則是冒險、投機主義者,看哪個項目利潤高,就把錢一股腦地投進少數的項目裡。這種「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心態,是投資的大忌。

人到中年,有一定的積餘,這個時候,保住江山和擴展江山,同樣重要。切不可被高利潤,高回報迷惑,而去冒高風險,輸掉自己本來已經打下的江山。

二、亢龍有悔,過猶不及。

《易經》乾卦:「上九,亢龍有悔」。《象》曰: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

事情發展過了頭,則過猶不及,和日中則昃,月盈則虧,是同一個道理。當一個人順風順水,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一定要保持冷靜,以免發展過了頭,而開始走下坡路。

早些年,諾基亞手機,是全球的手機老大,可是誰會想到,現在基本銷聲匿跡,被時代淘汰了。為什麼會如此?諾基亞,有研發資金,有最強技術,為什麼還會被淘汰?

因為公司的領導人物,缺乏審時度勢的策略力和判斷力,他們把研發重心放在機器的功能、材料本身,卻沒想到,全球網際網路普及後,更需要智慧型手機。

如果當時,他們能均出一部分的研發重心,放在智慧型手機上,後面轉型還來得及。

可當時,他們根本就不屑於新出來的智慧型手機(剛問世的智慧型手機,的確有很多不足),當時他們是全球手機行業的老大哥,王者的心態,讓他們失去危機意識,最後被時代無情淘汰。

「我們沒做錯什麼,但我們輸了」

這就是典型的:亢龍有悔。

大到公司,小到個人,都是一樣的道理。

我們要注意這2個方面,一是要穩中求進。

不要用賭徒的心態去投機取巧,即使你能掙幾次錢,可這種投機取巧的心態,遲早會把你捲入風險中。

另一個是要保持冷靜,謙卑。

好事過了頭,就會亢龍有悔,反而變成不好的事情。保持與時俱進,不可輕視任何新興的弱小的力量,任何一個偉大的東西,在剛萌生時,都是弱小的。

馬雲創業初期,十幾人的小團隊擠在一間小屋裡

易經中的智慧,不管是在任何時候都值得一看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易經》其實是一部涵養福報的古籍,裡面暗藏著更為高深的智慧。

俗話說,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這裡說的真經就是指《易經》。

眾所周知,《易經》、《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來的三玄之學,高深莫測,其中以易經最為爭議,是經典中的經典。

孔子說:「易經彌綸天地之道,」就是說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

孔子晚年獨鑽《易經》,甚至翻斷了編竹簡的繩子;哲學大師馮友蘭臨終唯一遺言更是: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異彩,要注意《易經》。《周易》是跨越時空才能留下的經典作品。實在不可不讀。

我讀的是這本白話文圖解版本《圖解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使易經讀起來更通俗有趣。

精美圖解,本書採用現代圖解手法,穿插多幅精美的手繪插圖,文白對照,能讓讀者在輕鬆的氛圍中領悟很多古人的智慧。

書中還有詳盡的注釋,用通俗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為你掃清所有閱讀障礙,準確理解原著的精妙。

易經裡可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還有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這本《圖解易經》僅需55塊錢,也就是兩頓午飯的價錢,就能夠讓你受益匪淺。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關鍵能將裡面的智慧實際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沒錢不碰三藝,落魄不思三人」!一旦違背,好運不會來
    人到中年「沒錢不碰三藝,落魄不思三人」!一旦違背,好運不會來每個人的生活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或多或少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人到中年,經歷起伏後,會明白白人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不要沮喪,應該更多挫折勇敢,會走出困境。所以當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農村有句古話,「落魄不思三人,沒錢不碰三藝」,這裡說的「三人,三藝」你知道哪三件事嗎?
  • 《易經》告誡:人到50歲,這2種親戚最好不要來往,儘量避而遠之
    當你飛黃騰達的時分,那些本來瞧不起你的親屬就會蜂擁而上,當你落魄時,他們又會在不知不覺間銷聲匿跡。所以說,人到了50歲,必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認清這些親屬的真面目。《易經》中告知咱們:這2種親屬最好不要交遊,儘量避而遠之。借錢不還的親屬《易經》中告知咱們:借錢不還的親屬,不要和他們有交遊。
  • 易經忠告:人到了50歲,這兩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儘量避而遠之
    易經忠告:人到了50歲,這兩種親戚就不要來往了,儘量避而遠之當一個人到了50歲,就像是已經成熟的櫻桃,味道甘甜,顏色漂亮。但是此時依舊不能掉以輕心,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方向,始終保持人清醒的頭腦,不要被外界人以及事物所影響。《易經》曾提到:不速之客來,敬之終吉"。雖不當位,未大失也。
  • 《易經》暗藏的「天規」:人到中年,有3種人命最苦,3種人最有福
    在《易經》中,隱藏的「天規」告訴咱們:人到中年,有3種人命最苦,3種人最有福!哪3種人命最苦呢?1、錙銖必較的人《易經》中有一句話叫「動則得咎」,只需你選擇做事情,就會有得失。不同的是,有些人在乎自己得到了什麼,而有些人卻在計較自己失去了哪些。這樣的人,便是錙銖必較。境地越高的人,日子和生命都很簡略,因為知足常樂。
  • 易經忠告:要想出人頭地,要學會面對這兩種人低頭,才能贏到最後
    其實每天都在煎熬中度過,但是我們依舊嚮往著美好的明天,更希望為自己有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努力的奮鬥著。因為我們面臨的家庭社會以及自己內心的責任需要我們自己去面對和承擔。這條路很漫長,而且處處是坎坷,但卻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走。很多人總想著去徵服世界但最後卻都敗給了現實。他們曾經希望可以成為這個世界的主角,但一次又一次的擊打,讓他們倒在了半路上。
  • 易經之道:女人到中年,扔掉身上的這三樣東西,會越長越漂亮
    在這段時間裡,她靜下心來學習《易經》,找到了打破生活的方法。易經之道:女人到了中年,扔掉身上這三樣東西,一定會長得更長更漂亮第一:丟掉鬱結在心的怨氣。曾經感情不順,被豪門拋棄,被外籍男友戲弄,被吃瓜群眾懷疑為上位色誘男明星等等,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易經大智慧:若想掌握自己的命運,這2條「天機」不可不知
    我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如果說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探索中華文化的總源頭,那麼非易經這本書莫屬。易經講的是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和大道理,所蘊藏的智慧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最早的易經其實是帝王之學,伏羲創作八卦符號,文王以此為根基推演64卦,而後周公為每一個卦寫上爻辭,其主要用途是為了教育君王和貴族。後來隨著易經逐漸的普及和應用,才被世人知曉。
  • 《易經》告訴你,人到中年,懂得這三個道理,下半生好運終會來
    這不應該是我們發現真相之後的頹喪,而是在經歷過風雨之後的淡然,什麼叫成長,成長就是發現自己不過是個凡人的過程,我們有七情六慾,我們有缺點,會犯錯誤,我們也和別人一樣,區別並不大。這些道理,易經早都告訴我們了。人到中年,希望大家能明悟透這三個道理。難得糊塗易經「乾卦」第六爻的爻辭是:「亢龍有悔」。
  • 鬼谷子:人到中年財運還沒起色,學會這3個規則,助你走出困境
    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其實充滿了大智慧,我們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都是不同的,這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而鬼谷子在這方面有很好的辦法可以幫助大家怎樣和人相處。人的一生註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如果你到中年的時候還一事無成,甚至還有經濟困難,那麼要早點學習鬼谷子的思想,可以幫助到你走出困境。
  • 《易經》智慧: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人到中年,儘量遠離3種親戚
    《易經》忠告: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人到中年,要遠離這3種親戚「升」和「鬥」都是古代的計量單位,《漢書·律曆志上》記載:「量者,龠(yuè)、合、升、鬥、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於黃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谷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概。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十鬥為斛,而五量嘉矣。」漢唐時期規定,一鬥等於十升。
  • 《易經》的告誡:人生有三條「天規」,一旦違背,易導致落魄家敗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所以有很多名人追捧。《易經》中記載:「做人要明白,人追錢,永遠發不了財」。我們都想過上更好的生活,這離不開錢,所以,我們努力,拼搏,奮鬥,希望能夠多賺點錢,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 《易經》揭秘:人到四十九,還一事無成,不妨試試這3條「退路」
    那麼人到四十九一事無成該怎麼辦呢? 其實是有退路給我們選擇的。一、第一條退路:不執拗,該放手時就放手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麼一句話,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當人到了四十九歲的時候應該是不為外物所動的時候,這種時候是最能看清自己的時候。現在的很多人正在經歷的生活或者是處在的困境都是很相似的,而最多的不能得到成功的原因其實就在於他們不適合這個行業。
  • 人在做,天在看,《易經》中不可逆改的10條天規,越早知道越受益
    天的規則就是虧損那些驕傲自滿的人,而增長謙虛的人;地的規則就是改變驕傲的人,讓其流失,流向那些謙虛的人,鬼神的規則就是損害那些驕傲的人,福佑謙虛的人,人的規則就是厭惡驕傲的人,喜愛謙虛的人。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運行周而復始,永無止息,誰也不能阻擋,君子應效法天道,自立自強,不停地奮鬥下去。
  • 易經透露:當你落魄失意時,做好這三件事,必將時來運轉
    落魄時,無非是討飯、卑躬,只要人不放棄,有撥雲見日的決心和耐心,總有出人頭地的時候,翻身就大有機會。除了有敢打敢拼的血性和擔當,人想要更快、更好的走出落魄的困境,敏銳、洞察的人生信條必不可少。因此,當你落魄的時候,請牢記這四張底牌,翻身也許還有機會。第一張硬底牌:看得起自己。易經中說:做人,一定會遇到挫折和打擊的時候。
  • 易經透露:當你落魄時,學會這三招,幫你輕鬆走出低谷
    易經透露:當你落魄時,學會這三招,幫你輕鬆走出低谷話說:「佛爭一柱香,人爭一口氣。」一個人不管多麼落魄,只要還活著,就要有志者、事竟成的骨氣。虎落平陽、龍遊淺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慫字。沒有誰的人生一帆風順,沒有誰的生活一片坦途,人生起起伏伏才是弧度的圓滿。落魄恰恰說明一個人有前進的空間,優秀的人會懂得厚積薄發、伺機而動。
  • 易經提醒:男人財大氣粗,從不刻苦,但要記住這三條規矩
    許多人認為《易經》是中國古代漢族和智慧的結晶書,這是古代帝王和達官貴人必修之書。據說書中有很多答案,所以可以稱之為包羅萬象,與路的起源「智慧寶書」。如果你能理解以下三條規則,好運常常不經邀請而來!1、 凡事福田,不從方寸做起,從內心看,感覺不是不可逾越的。
  • 人到中年才發現,原來這四個人和我們緣分已盡了
    人已步入中年,是一個知天命之年的年紀,在這樣的一個年紀,很多事,大家都明白放下了;而有些人,我們會突然之間發覺:原來,他們早就和我們緣分已盡了,尤其是以下這4個人,寫完我忍不住長嘆一聲。古語有云:「《易經》之重,在於包羅萬象,點透世人」。人這一輩子,不順心十之八九,任何一個人都有人生的低谷時期。第一個人:逝去的親人。人已步入中年,我們已經開始變老了。此刻,我們的某些親友,更老了,也許,在有一日,我們的某個親友,甚至於是我們的父母,會突然之間離我們而去。
  • 「人情似紙張張薄」,人過了40歲,再落魄也不求三人,古人的告誡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人們在到了中年之後,經歷了太多的坎坷經歷,你患難落魄了,才能品味出人情冷暖;只有你無助需要時,才能看透一份感情的真假。增廣賢文裡說:"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意思是人與人的情份薄的像紙一般容易撕碎,不來管哪時的事情你都得去面對。表現人情多淡薄,世事多變化。
  • 人到中年依舊一事無成?牢記鬼谷子的這3句忠告,時來運轉不會遠
    人到了中年,髪鬢開始泛白,歲月蒙上眼帘,開始訴說起哀傷。按理說,走過了三四十年的歲月,我們想要的,追求的,都已經塵埃落定。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大部分的人輾轉半生,卻是蹉跎了半生。以至於人到中年依舊一事無成。如此境況,當作何解?牢記鬼谷子的這3句忠告,哪怕已至中年,時來運轉亦不遠矣!
  • 《圖解易經》中隱含的20條天規,條條都是大智慧!
    一: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將困於人生最大的陷阱人人都有「自我」——身體、思想、財產、名譽、地位等等。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不僅要為自己活著,還要替他人著想,「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我」字被過分強調,就會變成詛咒。二: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將喪失自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可是許多人偏偏喜歡按照別人的眼光和說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