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們進幼兒園起,每天出門前,家長都會說句話:「好好學習,上課認真聽講。」每天重複,孩子也很聽話的回答;「知道啦」。但是每次考完試,孩子都會說:「我上課認真聽了啊,怎麼一考試就不行呢?」
「上課認真聽講」實際上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為態度是正確的,但是沒有具體做法。
這是上課的常見現象
1.老實的坐在那,但是在神遊,腦袋裡想了很多東西,但就是與上課無關。
2.只挑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聽,是喜歡的老師,喜歡的科目才聽。
3.手懶,不愛記筆記,或者簡單的隨意寫寫,過後都不知道自己寫的是什麼。
4.機械性的聽講,左耳朵聽右耳朵冒了,沒有思考,沒有記憶。
5.坐不住板凳的,搞小動作,說話的都很常見。
聰明的家長會說這三句話
很多孩子不是不認真聽,而是不知道該怎麼認真,所以把「認真聽講」簡簡單單的具體化就好了。
1.認真聽老師講的每一句話,老師讓做什麼馬上就做
這樣孩子就知道了,我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專注力就會放在聽課上,老師說看哪道題,讓在哪劃重點孩子就都知道了。
2.認真的按老師的板書記筆記,認真的看老師寫的每一個字
老師的板書,是對書本內容的梳理,對知識點的提煉總結,是課堂的精華,所以一定要認真做筆記,方便課後的複習。
3.老師提問勤舉手,不會的問題及時問
老師課堂的提問,是對孩子這節課聽課效果,最好的檢測方式,有的老師提問點名了,學生站起來都不知道老師問的什麼,有的站起來回答不上問題,都說明孩子沒有好好認真聽講。
有不會的問題及時,回家發現了問題要問家長,或者記下來第二天問老師。
如何提升孩子的聽課效率
1.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李玫瑾教授:「影響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
孩子分心是天性,專注力是需要後天培養,就像我們的肌肉越鍛鍊越發達。這也是孩子容易溜號走神的原因。同樣的老師,同樣的上課時間卻有不一樣的成績。
(1)玩一些專注力訓練的遊戲
模仿,積木,舒爾特方格,拼圖,接球等等都是訓練孩子專注力的經典遊戲。
(2)孩子專注的時候不打擾
很多家長在孩子玩遊戲,或者寫作業的時候,會給孩子送水果,一會兒問問渴不渴等等,這些都是影響孩子專注力的行為。
(3)不要同時做兩件以上事情
很多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會聽見大人說話,能知道電視裡演的內容,所以在孩子日常生活中,不要給孩子同時做幾件的情況,吃飯時候不要看電視,寫作業的時候不打開電視,聽故事的時候,不玩玩具。
分享給大家一套專注力訓練工具書《德國好奇狗陪你學專注力訓練》,全套七冊,暢銷歐洲30年。
書中包含遊戲,漫畫,故事三位合一,讓孩子在娛樂中,提升專注力。適用於3-9歲,由簡入難,循序漸進,一共400道題。每天十分鐘,足夠孩子玩一年。
2.提升閱讀能力
閱讀能力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並且可以開闊孩子視野,拓寬孩子的知識面。
(1)堅持每天閱讀
孩子小的話可以每天與孩子一起親子共讀,並且堅持閱讀後溝通交流閱讀內容,所謂的讀後感與心得,這樣可以避免孩子走馬觀花式的閱讀,可以邊讀邊思考。
(2)不限制孩子的讀物
科學,歷史,小說各種繪本都好,不幹涉孩子的興趣,孩子可以在閱讀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家長過多幹涉會打消孩子的閱讀積極性。
3.提升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時間管理能力是自律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網上學霸們的日程表,都是勞逸結合,並且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更重要的是他們不僅列出了日程表,還堅持下來了。
(1)家長幫助孩子時間管理
很多孩子太小,對時間的概念不清晰,所以家長幫助孩子做計劃,最開始也要幫助孩子堅持,原則問題不能妥協,但是計劃中不要只有學習,興趣班,也要留給孩子玩的時間。
這樣孩子形成學習的時間認真學習,玩的時間好好玩。這時的基礎對於未來的學習與工作都是一勞永逸的。
(2)減少孩子玩電子產品的時間
打遊戲,看電視這樣的活動儘量減少或者避免,因為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會過的「特別快」。讓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多和小朋友一起玩,會對身心健康更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