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地豫
豫,利建侯,行師。
震上坤下,雷動而下坤順和應,則為豫也,九四一陽,由地雷復來,由底下潛伏上來奮動其聲勢,王發號政令,諸侯皆順從,故有利於建侯,行師,此卦震卦與坤卦為二完整之卦,坤為國為眾,為行師,震為建侯,為出徵,用眾出徵乃行師為整建諸侯也,而水雷屯,只有震卦無坤卦,故只能建侯而不及行師,謙卦則只有坤卦無震卦,故行師而未及建侯。
彖曰,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豫。
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而況建侯行師乎。天地以順應,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豫之時大矣哉。 剛乃九四,主動, 主行,其他五陰眾隨應,九四為卦主,不逆天而行,知順勢以動,隨應者眾,則其志向得行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冬收,順時而動,天地亦會助之,順水行舟則事半功倍,逆水而行則事倍功半,聖人觀天地之運行,順天地而動止,刑罰簡清分明,則民順服,順時之義大矣。 彖言時義大也,欲人深慮行事之方向則有雷地豫,澤雷隨,天山遯,天風姤,火山旅五卦,言時用者,既欲人知進退則有坎卦,火澤睽,水山蹇。言時大,既欲人於大轉變時須謹慎小心則有山雷頤,澤風大過,雷水解,澤火革。 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雷者,陽氣,動而奮響於地上,萬物因之舒醒和豫,先王據以作樂,用音樂以作為教化與宣德,並用以薦上帝,配祖先。
初六,鳴豫,兇。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兇也。
陰柔在下,恃九四為應,自鳴得豫,蓋人如生長於憂患則易有大成就,酖於安樂則易滅亡,尤其只圖安享,沒有求進的志向,兇也,人須常居安思危,以保常安。
六二,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陰爻陰位得中得正,下不為初之鳴,既下交以和易而不瀆,上不為三之盱,上交以恭遜而不謟,介堅自持,如石之剛,不終日者,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君子知微,知彰,始動之微,乃吉兇之端,故豫而不溺於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隨時隨地小心謹慎,吉兇才能早期發覺,處理於始,以中正之德守堅且戒慎,吉。
六三,盱豫,悔,遲有悔。象曰 ,盱豫有悔,位不當也。
陽位陰爻居之,德不足以守位,九四為卦主,六三近上面之四,仰瞻上視,用為依阿取竉,但不中不正不為四所重視,如不知悔而速悔,還溺於豫,終將有悔。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象曰 ,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九四為卦主,為動之源,動而眾陰臣順,為豫之義也,六五君王,賢柔重任九四,九四得時得地,此豫樂之由,九四當盡其所能,坦蕩勿疑,雄展大志,友朋當會聚而共攘戮力,上有賢明之君,下有同志良友,故九四大有得,可大展壯志雄心。
六五,貞疾,恆不死。象曰,六五貞疾,乘剛也,恆不死,中未亡也。
陰爻而居君位,沉溺於豫,而眾之所歸皆附於九四,四之陽剛又非柔弱耽溺於豫之君所能掌控,處此乘剛之君位,雖位中得位,既使不死,盲目維持現況,總是病態。
上六冥豫,成有渝,無 咎。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長也。
上六陰柔居上非中正之德,酖於樂淫之極時,如能知所渝改,遷善,總是來得及挽救,浪子回頭,終未為晚,如不知反省渝變,豫將不久,災咎將臨身也。 得失的關係。
生物包括動物與植物,只要活著的狀態,每天都會呈現不同的外觀,或表現,或功能,以配合成長中的時間點。以人為例。
幼兒時,母親百也會謹慎般呵護,而它要哭就哭,隨時大小便,長輩還要用心侍候它吃喝,洗滌,被無微不至的如皇帝般的伺服,它享受無窮的幸福,卻不要作麼付出,只要偶而裝個笑臉,侍候它的人,就也高興的陪著笑,有的時候為了使它高興的笑,還要用盡手段逗它,但唯一的遺憾是它無法自由走動,以表示自己的意願,一切只能由侍候它的人與周圍環境的掌控。
到了少青年時。 它就要為了以後成年,打基礎,在父母親,長輩,與老師的呵護,養育下,教導下,身體成長壯大,頭腦裝入很多的資訊,智識,心智也成長,此時生活是飯來張口,自己唯一而只要的付出,守規紀,認真吸收學習,尊敬長輩。雖然活得很逍遙無慮,由於生活完全得自長輩們的付出,故要依長輩的價值觀生活,不能隨心所欲逾越長輩或師長的規範。
成年了。 羽毛豐了,開始要靠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以前成長的身體與吸收而來的心智,謀取自己或與家人的生活憑藉,雖然要勞心勞力,但卻可自由的發揮,不必仰人鼻息,如有所餘,還可付出,錢財以濟窮,智慧以舒困,則生活雖有壓力,但規範是自己定的,價值觀是自己衡量的,總之自己要對自已負完全責任了,最重要的事要立身社會,才能有所發揮,因此必先放棄一些自我,以便溶入社會或組織,才不致孤立自己,而無容身之處,有了立身的條件後,社會或組織就如水,自我就如魚,放棄一些自我以便溶入而得到社會或組織的認同,如不然而孤芳,高傲自賞,則只能成宅人,或家寶了。
老年了。 壯青時積累的知慧,錢財,前此的付出得到正面的成果,如兒女思想,價值觀很健康,自已的人際關係還算豐富,此時皆得以用為享受之憑藉,但體能衰弱,不復年青時能活奔亂跳。
人的一輩子,都處於得與失的平衡桿上,幼兒時的得失自己無法掌握,只能憑由周遭人事的左右,自已也只能完全承受,所吸收的愛與恨,用為塑造而後成長時的人格與性向,因此身為幼兒的貼身養育父母或袓父母,對幼兒以後的個性有完全的影響力,也就是常給於溫馨的愛,和煦的笑容,則幼兒長大就會較合群,樂觀,反之如忍受不了幼兒偶或哭叫而常怒火相向,則以後幼兒長大就較孤癖,且可能會暴戾相向。此時得的,是由長上無怨無悔的付出,失的,是只能如玩偶任人操弄,自己沒有一點主控權,心有所訴求,只能用哭去獲取外助。
成長期如得到控制欲旺盛,愛心豐盛的長上給於完全的呵護,以至沒有獨立自主的空間,則養成自我無限膨脹,如溫室的花朵,稍受挫折,就無法承受,只會怨天尤人,失去面對處理的能力,甚而成為宅男,玩電腦,自我封閉於私內,長上如此以對待嬰兒的給於完全的照護,似乎獲得豐碩的幸福,但卻使成長期的人失去受風吹雨打的機會,失去受挫折的權利,害他的心智,人格沒有機會磨練成長,身體雖算是成人了,但沒有獨立的能力身處社會。 反之對成長期對周遭的人際關係,面臨的事情,培養其得有完全承擔,應付,的應變能力,最多只能給於建議,雖此時缺失些被呵護的幸福,但得有歷練的機會。則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既使處於失的情況,也會想法子扭轉成得的心態,處於得的順境用心保有維護。於石,不終日,貞吉。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股,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禍福本相依,時時以幸福之心懷,以應臨事,看得開的胸襟。 積極的,則要想辨法把處於失的窘境,沮喪的心情,扭轉成以開朗的心懷,挺起胸膛,再創造出得的機會。
失,坦然接受,虛心檢討,無限機會,等著開創。
得,珍惜擁有,低調謙虛,大好前程,再造輝煌。
路,為要走的人開的。細心規畫,走康壯大道的機會較多。 粗心盲撞,較有可能步入歧途或臨絕崖,但總還有路,可行。隨時保有,雷出地奮之精神,則必大有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