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信不立,拿出你的誠信,獲得顧客的信任

2021-01-11 詩漫讀書會

顧客都喜歡跟誠信的人打交道,因此,銷售員承諾顧客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件事承諾了就做到,所收到的效果要比承諾後一拖再拖或乾脆不兌現好得多。

有個人曾遇到這樣一件事:兩年前,他採購了辦公室的全套辦公用品後,銷售員說要請他吃飯,於是,他就一直將這件事記在心中。然而,過了很長時間,這件事依然沒有得到兌現,他告訴朋友說:「這是個不守信用的銷售員!」

作為一名銷售員,你一定不想給顧客留下這樣的印象。那麼,你在向顧客承諾某件事情後,又是怎樣去踐行的呢?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話:「下次再說吧。」「有時間的話我再去找你。」比如,你家附近開了一家火鍋店。「哪天一起去吃火鍋吧。」你這樣跟朋友約定,卻沒有定下具體時間,因此很容易就忘記了,可見這種承諾很可能會傷害朋友之間的關係。

在銷售中也是如此。有很多銷售員經常會說:「下次有機會再合作。」這句話就跟平時打招呼一樣隨便說出口了,有些較為認真的顧客聽銷售員這樣說,就會等待下一次的合作,然而,等來的只有失望——銷售員早已把這事給忘記了,因此,他們白白損失了很多顧客而自己卻不知道。

銷售員一旦做出承諾,或者說跟顧客有了約定,就一定要立即行動,這樣才能打動對方,讓對方信任你。如果行動稍有遲緩,不但會在顧客那裡失去信譽,沒準兒還會讓其他競爭者鑽了空子,最後你只能後悔。

我們經常聽人說「一諾千金」,銷售員只有把這句話當作行動準則,在跟顧客打交道的時候做到守信,才能得到顧客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開展合作。

在買方市場的今天,商品的銷售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名銷售員都要加強對顧客的關懷,說到做到,兌現承諾,以此來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曉曉在深圳的一家教育機構做培訓師,曾遇到一位非常熱情的女士,她不僅在培訓中給予了曉曉很多支持,而且很關心曉曉的生活起居。在培訓結束的時候,那位女士還送了一些家鄉特產給曉曉,令她非常感動。

曉曉想起這位女士說過她對深圳的糕點非常喜愛,為了表示感謝,她說:「我給你準備一些特色糕點吧,你帶回去給孩子和朋友嘗嘗。」為這件事,曉曉還特意吩咐了公司的客服人員,讓客服在顧客離開深圳的前一天,把買好的糕點送過去。

女士離開深圳時打電話向曉曉道別,曉曉問起糕點收到了沒有,女士說沒有收到。當時曉曉就傻眼了,心想:「都跟顧客提前說好了,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放下電話,曉曉馬上打電話詢問客服人員,這才知道,由於一些特殊原因,客服人員走不開,也忘記跟她說了。

曉曉非常生氣,她再次致電顧客,向顧客表示了歉意。

第二天,在全公司會議上,曉曉特別提到了這個問題。有人私下裡認為曉曉小題大做,不就是沒有送顧客一些糕點嗎,有什麼大驚小怪的?曉曉卻義正詞嚴地告訴他們:「工作無小事,一個人如果連一點誠信都沒有,怎麼能做好事業!」

如今,「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成了這家公司企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銷售員在承諾顧客某些事情後,一定要做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顧客的好感,才可以爭取到進一步的合作。

作者|王小怡等《銷售就是會玩轉情商 》

授權|子語文化

排版|李子語

審核|李子語

【熱點話題】關於#情商#你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與詩漫討論~

相關焦點

  • 人無誠信而不立!沒了誠信,你的路子就走不遠了!
    人無信而不立,業無信而不興。人不誠而無交,心不誠而無品。再貧窮,也不要欠錢不還;再富有,也不要隨意欺騙。被你騙的人都是信任你的人,能騙你的人都是你信任的人。「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則,實事求是,不欺騙,不虛偽,用自己真誠的心和別人交流,得到別人的信任,少點套路,社會更美好。小編分析幾個誠實守信的例子:例子1:一個顧客走進一家小型五金加工廠,自稱是某大型機械公司的採購。「在我的帳單上寫高一點價格,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了這樣的要求。
  • 《易經》中孚卦講待人要誠信,人無信而不立,業無信而必衰
    中孚卦,象徵誠信、誠實。兌為澤,巽為風。風行澤上,無所不至,上下交合,有誠信之德,為中孚,所以中孚象徵誠信。而誠信能感化萬物,即使用簡單的豬和魚作為祭品,仍然會被神靈庇佑,所以吉祥。豚魚吉,信及豚魚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意思是,中孚,內在陰柔而陽剛居中,喜悅而遜順,其誠才能感化邦國。用豬和魚(祭祀)吉,誠信得之於用豬和魚(祭祀)。有利於渡過大江大河,帶著誠信出行,就像乘坐一隻空船過河,暢通無阻,非常順利。想做到誠信,就要堅守正道,這才是順應天道的表現。
  • 讀經典:人無信不立,那個不講信用的人,早被拉黑了
    對他的人品讚不絕口,一個有責任,有擔當,講誠信的人。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會欠錢。但是,大部分人欠的少了就當大爺,欠得多了就直接跑路。我窮的叮噹響的時候,借錢借給一個「朋友」,到現在六七年了,再也沒有聯繫。古人云:人無信不立。可現在,那人或許過得比我好。但我依然相信,人應該講誠信。羅永浩讓人佩服的是他為了信用,放下面子去賺錢,這是很多人承受不了的。
  • 無信則不立
    與人交往,誠信是關鍵,人若沒有誠信,事業很難做起來 的。人若沒有誠信,關鍵時刻是沒有人願意伸手幫助他的。正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狼來了的故事 》,放羊娃 為了取得取樂,一次次地喊「狼來了」,「狼來了」。記得有位朋友在2013年向我借錢,我看她實在周轉不開,就 借給了她7000元錢。 後來她就再也不提向我還錢了 。我向她提還錢的事兒,她就左右推脫不提還錢的事兒。轉眼七年過去了,借給她救急的錢一直都是沒有還給我。前日,忽然她又打電話向我借錢,我果斷地拒絕了。 朋友間相互幫助是很正常的,但前提是你得守信用 。古語云,信則立,不信則破。
  • 人無信,必不立,人無品,必無用
    但無論追求大小,我們立身行事,誠信和人品才是永恆不變的根基。「天道無親,長與善人」,講誠信,人品好的人往往受到蒼天的庇佑,在波詭雲譎的世道,心懷一份坦蕩,收穫一份溫情,更享受開闊豐盛的人生。1信,是立足的基礎信,是人賴以生存的美好品質,人與人之間依靠誠信架起溝通的橋梁,人與社會憑藉信用建立緊密的連結。
  • 古人說:人無誠信,不可立於世
    程頤說:「人無誠信,不可立於世」。因而,說到「誠信」與否,很多人都認為是道德方面的問題,只是一個人在社會的安身立命之本。可是,在市場經濟社會,道德和利益往往是相鄰而居的。不管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地方,重視道德,講究誠信,往往可以在經濟上得到豐厚的收益;反之,不但會在道德上遭至譴責,受到法律的嚴懲,更難以在經濟上獲得長久的利益。就誠信的重要性而言,說「誠信是金」應是不為過的。誠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種良好品格的基礎。誠信就是誠實守信,人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打下牢固的事業基礎。只有人人誠信,社會秩序才能有條不紊。
  • "好老闆"用誠信叩響創業門 19年經營全由顧客自己付錢找零
    他就是陝西洛南誠信老闆周新成。2015年3月,他榮登「中國好人榜」。 20歲時,他因病致使雙下肢殘疾,無法獨立行走,但他身殘志堅,頑強創業,誠信立業,創辦了洛南「信誠小吃」,從1996年開張以來,小吃店一直堅持顧客用餐自己投錢,自己找錢。面對大家的質疑,他總說,只要你足夠相信別人,也一定會得到別人同樣的信任。
  • 《論語》誠信、信用、信譽:「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信、信用、信譽,乃是做人的底線,事業的根基,人無信則不立。沒有誠信,則無以立德於行,行不能果;沒有信用,則無以立功於業,難成大器;沒有信譽,則無以立身於世,實不稱名。誠信、信用、信譽,是為人做事的根本價值。今天,就圍繞闡釋孔子的人性之「信」觀,揭示誠信、信用、信譽對於人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 《易經》中孚卦講誠信,誠以待人,信以立身
    中孚卦,象徵誠信、誠實。兌為澤,巽為風。風行澤上,無所不至,上下交合,有誠信之德,為中孚,所以中孚象徵誠信。而誠信能感化萬物,即使用簡單的豬和魚作為祭品,仍然會被神靈庇佑,所以吉祥。孔子解說:中孚,柔在內而剛得中,說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魚吉,信及豚魚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虛也。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
  • 誠信是人生最大的資本
    古人常說:「人無信而不立」,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為人誠懇,待人真誠,講究信用,以誠信見信於人,這才是為人處事應當的道德原則。 給孩子講的第一個故事是「狼來了」,小孩兒前兩次的說謊都得到了大人們的原諒,可是第三次呢?
  • 人和人之間,最難是信任!
    千百次的承諾,不如一句謊言,人與人之間,有時候就是這麼脆弱,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珍惜那些給你溫暖和信任的人,並不是每個人都值得對方信任!真心對你,才值得交付,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人心就一顆,誠信只一次,請加倍珍惜,別無視拋棄!人這一生不要說謊話,因一個謊言需要用一百個謊言去圓,寧可做個善良的心,坦蕩一輩子,也不做個虛偽的人,算計一輩子,欺騙一輩子。
  • 開化將迎來首個誠信日,說一不二,爭做誠信開化人!
    爭做誠信開化人倡議書   社會各界及廣大市民朋友們: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是每個公民的立身之本。2020年9月27日,開化縣人大作出將每年的11月22日設立為「開化誠信日」的決定。
  • 關於彼此信任的句子 被理解和信任是多好的一件事
    只有每個人自己心中長存善念,信任之花才會永遠常在!     5、孔子言:人無信不立。意思是人沒有了誠信就等於沒有了立足之地。可見誠信對我們來說是千金難買呀。失去誠信只是分秒之事,可是再想獲得誠信卻是難上加難。     6、信任親友是人的天性,而信任他人則是一種美德,在信任的過程中,快樂而全面地,認識這個看似複雜的世界。
  • 誠信教育宣傳——中華誠信小故事
    誠信是道路,隨著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著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著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信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今天讓我們來了解那些關於誠信的歷史小故事。
  • 信用觀:莫讓誠信缺失再通行
    系列報導之四信用觀:莫讓誠信缺失再通行自古以來,守誠信一直被奉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立人之本、修身之要,也是建業之基、治國之道,黨的十八大更是將其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誠者,天之道也,人之道也。」「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 如何瞬間與顧客建立信賴感?怎樣做好品牌的信任背書?
    我們知道流量是幾乎所有賺錢項目的核心之一,很多人都非常重視流量的獲取,在引流方面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實際的效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成交量少,轉化率低。這裡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在於沒有做好用戶信賴感的建立。引流之前,你需要做好信任背書,增加用戶的信賴感,從而提升營銷的效果。本期的話題,談津就來和你聊一聊:如何瞬間與顧客建立信賴感?
  • 人與人之間,信任太難!
    有多少人,是因為不信任, 從此就走向了分離。 有多少愛,是因為不信任, 從此就變成了冷戰。 有多少情,是因為不信任, 從此就鬧得不歡而散。
  • 「水木平說」讓誠信的力量不斷生長
    、簡化程序、「綠色通道」等17類43項激勵政策,以在全社會營造褒獎誠信的良好氛圍,使誠信主體獲得更多便利優惠服務。孔子早有言,民無信不立。至於「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等讚美誠信的詩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更是數不勝數。於一個法治社會而言,契約精神與誠信意識是維繫經濟社會有序運行的基本理念。對於企業而言,誠信則顯得更加重要。很多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都會將誠信放在首位,當做企業的基本道德和操守,嚴格遵守,一諾千金。因為誠信,不僅關係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關係到公眾的生活便利和滿意度。
  • 誠信是保險的「臉面」
    近年來,保險銷售人員的誠信問題受到各方關注,諸如誤導投保人購買並不適合的險種;將保險產品提升為收益更高的銀行理財產品;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的重要信息等,凡此種種,都成為引發銷售糾紛的導火索。朱先生的事例中,那位銷售人員一則未按照真實合同條款介紹產品;二則出於個人目的,「親自指導」投保人怎樣回復公司電話回訪,說明其在展業過程中,存在未如實告知的不誠信行為。
  • 面對不誠信的人,我們還要講誠信?先哲告訴我們答案……
    有的人做了錯事之後,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還是不願意承認,既不承認也不做出任何的改變,因為怕丟面子。還有的人不願意承認自己不如別人,面對錯誤不去改變,並且還加以各種掩飾。其實你一旦錯了,任何人都能看出來你錯,如果你不承認反而是欲蓋彌彰,可能別人當面不會說,但是背後一定會議論,這個時候如果還加以各種掩飾,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偽,一個虛偽的人和誠信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