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很多媽媽聚集在一起時,話題永遠都是圍繞著孩子。有不少父母都反應自己的孩子平時不聽話、很叛逆,他們一致認為是孩子的錯,覺得孩子的身上有嚴重的問題,很少有家長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會不會有影響。
如果家長不能客觀的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認識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並且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就很容易培養出比較叛逆的孩子。下面這幾種媽媽易養成叛逆型孩子,看看有沒有你。
嘮叨型媽媽
大家肯定都發現了很多女性生了寶寶做了媽媽之後,都會變得非常嘮叨,不管是孩子、老公,只要是做了什麼事情,都要嘮叨一通,很多同樣的話都會重複很多戲。
雖然孩子知道媽媽的初心是為了自己好,但是過分的嘮叨會給孩子帶來負擔,甚至還容易讓孩子感覺厭煩。
時間長了,媽媽越說什麼,孩子越不聽,甚至還會反著做,長此以往很容易造成孩子養成叛逆型的心理狀態。
無能型媽媽
孩子在小的時候求知慾和好奇心是最強烈的時候,再加上對媽媽的依賴性,所以有什麼問題都會第一時間找媽媽,來獲得他想要知道的答案。
但是媽媽卻總是敷衍了事,孩子在媽媽那裡獲取不到答案,就會讓孩子感到自信心受挫,長期這樣下去,孩子就會對媽媽說的話不以為然。
建議媽媽多陪孩子讀書,多和孩子言語交流,不斷充實自己,做一個令孩子喜歡和自豪的媽媽。
苛刻型媽媽
有一部分媽媽對孩子的要求都什麼嚴格,不管孩子做什麼都不滿意,總是想要孩子做到最完美。
之前看過一個綜藝節目,有一個孩子的媽媽在孩子才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要求孩子每天做好幾套卷子,媽媽說為了以後高考做準備,在場的嘉賓都很震驚。
孩子為了討好媽媽,盡力完成龐大的作業量,沒有時間去享受這年紀應該擁有的快樂,言語和行為都表現出了極度的不自信,孩子長期處於一種不自由、被束縛的狀態。
比較型媽媽
「你看看人家xx學習成績多好,你再看看你自己」相信大家都對這句話非常熟悉吧,有的媽媽總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作比較。表揚其他人的時候,卻給自己的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創傷。
孩子不喜歡這種比較,經常對孩子進行比較,可能導致孩子對媽媽的厭煩,對親子關係產生不利的影響。
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的時候,身為媽媽就應該細心觀察一下,是不是自己什麼地方引起了孩子反感,如果做得不對,要及時改正,以上的幾種媽媽是你嗎?如果你有其中的行為,就趕緊調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