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六十四卦與四時、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關係總結

2021-01-15 國學經典漫談

卦氣說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農氏。卦氣學說將《易經》六十四卦與四時(春、夏、秋、冬)、十二月、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365.25日),以便更加方便地將《易經》六十四卦應用於生活中。把「卦」和「氣」結合起來就可以用每個卦來表達事物的陰陽對立的靜態和此消彼長的動態特徵,從而洞察天機時運。

一、卦氣說理論要點

(1)卦氣是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象、爻相配合四時、十二月、二十四時、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365.25日),因此,卦氣學說可以理解為一個曆法系統。(2)整個卦氣的組織是將坎、離、震、兌四正卦分配四時,每卦六爻,沒爻主一氣,這便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四正卦的初爻分別主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即震卦初九對應春分、離卦處九對應夏至、兌初九對應春分、坎初六對應冬至。(3)在十二消(陰爻用事)息(陽爻用事)卦的基礎上,每卦分主一個月。十二消息卦每卦六爻,共七十二爻,用以分配七十二候。(4)六十四卦中,除去坎、離、震、兌四正卦外的六十卦,分配給十二個月,每個月得到五卦,進而將每個月的五卦分為五爵(闢、公、候、大夫、卿)用於值日。十二消息月為闢,表示君,其餘四雜卦為臣。用於配四時的四正卦稱為方伯,各統一個季節。

四時卦者,為四正卦,坎、離、震、兌四時方伯之卦也——《稽覽圖》

二、四正卦

四正卦坎、離、震、兌不僅分主四時,還分主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四正卦共有二十四爻,各爻可主一個節氣,他們的分配如下圖所示,四正卦的初爻分主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依次排列其餘的節氣。

坎卦卦象為二陰包一陽,表示陽靜,因此坎卦初爻主冬至;震卦的卦象為一陽動於下,表示陽動,因此震卦的初爻主春分;離卦的卦象為二陽包一陰,表示陰靜,因此離卦的的初爻主夏至;兌卦的卦象為一陰動於上,表示陰動,因此兌卦的初爻主秋分。三、十二消息卦(十二月卦)

在一個卦體中,凡陽爻去而陰爻來稱為「消」;陰爻去而陽爻來稱「息」。「十二消息卦」即被視為由「乾」、「坤」二卦各爻的「消」「息」變化而來的。「闢」 是君主的意思,這裡取其主宰之義。此十二卦中,陽爻遞生的六個卦,即從復卦到乾卦,陽爻從初爻的位置逐次上升;在此六個卦象中陽爻逐次增長,故稱為「息卦」,「息」即為生長之意。反之從姤卦到坤卦,陰爻逐序上升,陽爻逐序遞減,此六個卦象中陽爻逐步消失,以至全無,故稱為「消卦」。

十二消息卦可以這樣理解,由坤卦開始,到十一月冬至時,一陽來復,成為復卦,該過程為陽進過程,如此便開始消息了。由復卦開始,坤卦的陰爻,由下向上,逐爻地「陽息」,於是陽爻逐爻地升起,到乾卦為止,六爻都變成陽爻了,因此這六個卦被稱為息卦。再由乾卦開始,由下向上,逐爻的「陰消」,於是陰爻逐爻升起,直到坤卦為止,六爻都變成了陰爻,因此這六個卦被稱為消卦。四、月卦配候

用十二月卦(十二消息卦)配七十二候的過程是將沒卦的六爻,共七十二爻來分配七十二候。曆法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節氣,六氣為一季,四時為一年。因此,每個月有六候,每一候中,動物的動態與植物的生態被稱為物候,分配給物候的十二月卦爻稱為卦氣。將七十二候納入十二月卦中,便稱為卦氣的元素。

五、六十卦配候

六十四卦中除了四正卦(坎、離、震、兌),用剩下的六十卦配七十二候。將六十卦分配於四正卦之下,每一正卦得十五卦,一正卦管一個季,剛好三個月,於是將十五卦分為三組,每組得到五卦(即一個月五個卦)。所以在卦氣系統下,便形成以五個卦為單元的結構。在每一個單元中配入一個消息卦(月卦)。因此,每個單元是由一個月卦和四個雜卦組成,月卦別稱為闢,其餘四個雜卦依次為公、卿、大夫、候。下圖為卦氣全圖,共分為八層,由內起第一層為坎、震、離、兌四正卦;第二層為四正卦六爻;第三層為十二個月;第四層為十二月建辰;第五層為二十八宿及二十四節氣;第六層為值月的十二消息卦及其六爻;第七層為十二消息卦每爻的值候;第八層為五爵六十卦。

相關焦點

  • 卦氣與四時節氣——立秋
    此說首倡於漢代易學家孟喜,他以陰陽來解釋《周易》,以易卦之卦象與四時氣候相配來解釋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如坎、離、震、兌,其爻配二十四節氣,坎主冬,震主春,離主夏,兌主秋,這四正卦各爻分別代表二十四節氣。在卦氣說中,用坎、離、震、兌這代表正北、正南、正東、正西的卦為「四正卦」,其中每一爻納入一個節氣,四卦共納入24節氣。
  • 八卦與六十四卦:《易經》的骨架
    八卦源於古人對宇宙生成、日月與地球的關係、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的認識。它們代表了構成天地萬物的八種元素。「卦」是由陰爻和陽爻按一定規律組合到一起的,每三個爻組成一卦,共八卦。八卦重疊而成六十四卦。卦卦是為《易經》特定的佔卜目的而排列成的符號,是《易經》的基木組成單位。
  • 最新梳理《易經六十四卦錯綜關係》,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
    從古至今歷代易經愛好者、研究者都在不斷的努力去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尋找易經隱藏著的秘密。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有:變卦(之卦、動卦)、錯卦(對卦、旁通卦)、互卦、綜卦(覆卦、反卦)等。
  • 您了解二十四節氣的來龍去脈嗎(下)(讀者點題)
    白露每年公曆9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還會熱,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洗了十八天後,到了白露節氣,就不能赤膊露體了,會著涼受寒。「碧雲天,黃葉地,秋風緊,北雁南飛。」
  • 《易經》八卦為什麼是三爻卦?六十四卦為什麼是六爻卦?
    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爻叫初爻,代表地;中間一爻叫二爻,代表人;上一爻叫三爻,代表天。先天八卦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老子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只講到先天的三畫為止,也是從《易經》出來的。到了文王手裡,為了後天的用,所以才「因而重之」,變成了六爻。我們看宇宙的構成,也是三個位數,宇宙構成以後有了萬物,它的運用仍然不出六位。天地人謂之三才,這是我們中國文化幾千年來的根本。後世的皇帝稱天子,皇帝雖然有無上的權威,但他不敢超於天。
  • 十二消息卦與二十四節氣的關係,以及十二消息卦對應人的一輩子
    十二消息卦,即被視為由「乾」、「坤」二卦各爻的「消」「息」變化而來的。「闢」 是君主的意思,這裡取其主宰之義。用十二個卦配十二個月,每一卦為一月之主,是謂「十二闢卦」即十二月卦。這十二卦是: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遯、否、觀、剝、坤。
  • 24節氣「小寒」,與《易經》這一卦有關,看懂了大有收益
    北京時間2021年1月5日,11:23:17,農曆庚子年十一月(小)廿二, 小寒節氣。小寒是24節氣的第23個節氣,是幹支歷子月的結束,丑月的起始。進入小寒,也就意味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來了。一、小寒·知道「小寒已近手難舒,終日掩門深閉廬」。
  • 華子龍:《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精闢——九維易
    >把握時機憑邂逅小人防範莫輕隨3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乾宮 天地否天地不交因阻塞反常世道亂必生小人得勢欺君子陽去陰來事不成4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乾宮 天山遯三十六計走為上君子必須遠小人凡事忍隱多退避問求小利亦欣欣5 易經六十四卦卦辭詩
  • 夏至「今日一陰生」,對應《易經》哪一卦?
    在《易經》中有個卦象:看似陽盛陰衰,但卻有一陰在下,破五陽。這個被壓在五陽爻之下的一陰爻,在基層慢慢地積蓄能量,帶領著其他陰爻衝破重圍,最終將「陽盛陰衰」扭轉為「陰盛陽衰」的局面。這便是天風姤卦,正好對應「今日一陰生」的夏至。姤卦排在《易經》64卦中的第44卦,《象》曰:「天下有風,姤。
  • 今日小寒|節氣|養生|二十四節氣|陽氣|寒氣_網易訂閱
    圍爐夜話 茶香暖然  庚子年  1月5日——小寒  冬天的第五個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23個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冷的節氣。大冷還未到達極點,所以稱為小寒。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 《易經》六十四卦的背誦方法
    上期我們講了六十四卦的變化原理,本期我們該講六十四卦的背誦方法了,六十四卦看起來沒有章法看起來也毫無韻律可言,如果單靠死記硬背的話確實有些困難,而我相信大部分讀者又都是青中年人,平時生活上工作上的瑣事也不少,《易經》只能作為一項閒暇時的愛好,如果太難的話反倒容易令大放棄這個愛好,這也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情況
  • 這個節氣對應《易經》臨卦,更與你的事業運有關!
    2020年1月20日22時54分33秒,大寒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水瓶星座)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農曆的十二月(丑月),五行土,十二生肖對應牛。
  • 二十四節氣-白露·陽曆9月7日-9日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每年公曆/陽曆9月7日-9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所以得名。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白露是9月的頭一個節氣,天氣轉涼、空氣乾燥。
  • 《易經》六十四卦第六卦——訟卦
    訟卦原文天水訟sòng yǒu fú zhì tì zhōng jí zhōng xiōng訟, 有 孚 窒 惕,中吉,終 兇;lì jiàn dà rén bù lì shè dà chuān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 六十甲子和六十四卦的對應關係
    眾所周知,六十甲子如下表:六十四卦,如下圖:自古相傳,六十甲子對應六十四卦是合乎一一對應規律的,把上述的秘傳口訣進行表格化,就有如下表圖,其中,乾,坤,離,坎,為四正卦,坤和復卦重疊,對應甲子,離和革卦重疊,對應庚寅
  • 巧妙運用錯、綜、交卦記憶《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的六十四卦反映了人生哲理與自然運作法則。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反映了世間萬物變化的因果關係、相反相生的規律,在陰陽相生相剋原理的基礎上,根據卦理推衍宇宙人生發展變化規律。《易經》的六十四卦彼此之間不是相互孤立靜止不變的,因此才會發展出錯掛、綜卦、交卦等等易理知識,理解和掌握了這些變化關係有助於我們理解和記憶易經六十四卦。01錯掛、綜卦、交卦的概念錯卦是將本卦的陰陽爻在位不變的情況下,本卦每爻陰陽互變後就是錯卦。
  • 從《易經》六十四卦看愛情
    《易經》是一部天書,囊括了天下萬物,時間和空間,當然也少了講述愛情。《易經》六十四卦,其中上經三十卦講的是天道,下經三十四卦,講的就是人道。而人道自然也就是從愛情開始,因為有了愛情才會有人道的延續,愛情就是人道的基礎。《易經》第三十一卦,也就是下經第一卦,鹹卦,講的就是少男少女之間的愛情,少男少女之間的愛情,是最純真的,也是最動人的,最值得紀念和留戀的。
  • 國學寶易話節氣——小寒|《易經》有三卦,小寒立三德小寒
    小寒節氣的三候 一候,雁北鄉。古人認為候鳥中大雁是順應陰陽二氣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 二候,鵲始巢。意思是說喜鵲也因感受到陽氣而開始築巢了。
  •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春夏秋冬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二十四節氣,是國人驕傲,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四季更迭,好日常在。01立春一候東風解凍 二候蟄蟲始振 三候魚陟負冰舊歲此夕盡,新春今日回。
  • 陰陽交替,萬物相生,簡單易懂的二十四節氣與八卦關係
    在我們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每月有兩個節氣,第一個節氣為節,第二個節氣為氣。一年十二個月對於「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夏曆子月為十一月,包含兩個節氣大雪和冬至,大雪為節,冬至為氣,子月對應的是復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