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山為何被稱為萬龍之主?中國三大龍脈風水圖!

2021-01-08 子曰大官人

提到崑崙山你會想到什麼?

龍脈?寶藏?修仙?

在古代神話認為崑崙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由於崑崙山的各種神秘傳說,而且山高地險,常年積雪,人不能及,因此崑崙山在封建社會被越來越神化,成為神權與仙人的象徵。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崑崙山同樣佔有極高的地位,不僅是古代傳說中的神山,被譽為「萬山之祖」、「中國第一神山」等,在風水一脈中,更被認為是天下「龍脈之祖」,素有天下龍脈出崑崙的說法。

關於崑崙山的故事和傳奇很多很多,不過在進入這期主題之前,我們得先給大家理個頭,簡單介紹下龍脈。

什麼是龍脈呢?

(每個人的理解不同,按照我的理解)

這兩個字應該拆成『龍』和『脈』來說!

龍:因為龍善變化,能大能小,能屈能伸,能隱能現,能飛能潛。山勢就象龍一樣變化多端,故風水中借龍的名稱來代表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又因為山有不同的走勢,因此龍就有不同的姿勢。風水學中把龍勢(山的走勢)歸為九種,即尋龍九勢:回龍、出洋龍、降龍、生龍、巨龍、針龍、騰龍、領群龍。當然,也有人分為5勢:1,南北走向稱為正勢。2,由西向東成為側勢。3,逆水而上稱為逆勢。4,順水而下成為順勢。5,首尾相顧成為回勢。只不過分法不同,本質是一樣的!脈:脈,本義是血管;《素問·脈要精微論》:「夫脈者,血之府包。」引伸為事物的連貫性。《國語·周上》:「農祥晨正,日月底於天廟,土乃脈發。」指土壤開凍,如人身脈動,後人常喻地勢有條理和聯繫。《史記·蒙恬傳》:「(長城)起臨挑,屬之遼東,成塹萬餘裡,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可見,先民早就習慣稱山川之間的聯繫為脈。

所以看『龍脈』,看的不僅僅是山的走勢,山的條理紋路,更是山與山、山與水、人與自然的脈理聯繫,它是無法按圖索驥的,是一門不亞於現代數學、物理的大學問。所以很多人即使拿著風水名著,背著尋龍口訣,依舊是雲裡霧裡。

此外,在風水龍脈中,也是有許多專業術語的。比如祖宗山、父母山、水龍、支龍等等,所謂祖宗山,就是山脈的出處,群山起源之處,父母山就是山脈的入首處,審氣脈即指審祝山脈是否曲伏有致,山脈分脊合脊是否有輪暈,有輪有暈為吉,否則為兇。

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崑崙山就是天下群山的祖宗山和發源地。

它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慣新疆、西藏;東延青海境地內,長達2500多公裡。它的西段是塔裡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介山,西北東南走向。

東段成東西走向,分出三支;北支為祁漫塔格山;中支為阿爾格山,東延至布爾汗布達山及阿尼馬卿山;南支為可可西裡山,東延為巴顏喀拉山,在四川邊境與岷山和邙山、郟山相會合。

它向西蔓延,延伸出兩條龍脈,向東蔓延,龍的主脈落在陝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長安),然後東出中原(河南),同時展開北向、南向、東向、西向分支,形成井體的崑崙山脈體系。

崑崙山到了中原以後,向東有六盤山、秦嶺;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嶺;加上五嶽:北嶽恆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還有東邊的黃山和臺灣的玉山(海拔四千米),西南的峨眉山。

這張突出了六大龍脈(五條主龍,一條朝龍),輪廓更清楚一些:

將這些山脈匯聚起來,就形成了中國最出名的三條龍脈,為北幹、中幹和南幹。

三條龍脈動態示意圖

1、北龍脈:沿黃河通過青海、甘肅、山西、河北、東三省等北部地區,延伸至朝鮮半島而止。實際上,北龍不應到朝鮮便終結,它相接於朝鮮的白頭山。也就是朝鮮的龍脈發於白頭山,但並未停止,只是隱入了海中,最後連接了日本列島。北京、天津等城市處於北龍之上。

北龍脈動態示意圖

2、中龍脈:通過黃河、長江之間的地區,包括四川、陝西、河北、湖北、安徽、山東,到達渤海終止;西安洛陽、濟南等,均為中龍氣聚之所。

中龍脈動態示意圖

3、南龍脈:沿長江通過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南部地區入海而停止,通常把香港、廣州、福州、南京、上海等城市劃為南龍。

南龍脈動態示意圖

據說,這三條龍脈又以中幹最尊貴,次北幹,再南幹。

歷史上的漢高祖劉邦、漢光武帝劉秀、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都是出生在中幹龍分支。

近代湖北黃岡地區多位開國元勳,以及諸多科學偉人等,都是得於中幹龍分支的大別山。

解放後,1955年授銜時,光是湖北黃岡地區就有兩百多個將軍,黃岡地區的麻城縣的乘馬崗一個小山村就出了二十多個將軍。

另外,再說個題外話,在中國最大最正宗的龍脈崑崙龍脈上,就存在著三座超級帝王陵,歷經幾千年仍然無損。

一、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墓,有「天下第一陵」之稱。黃帝陵的坐向不同於後世帝王的坐北朝南或坐西朝東,而是依據地理,背向西北,面朝東南,同橋山、子午嶺和崑崙山龍脈走向完全吻合。 

黃帝陵可以說是中國最好找的帝陵,因為它就靜靜的在那裡,幾乎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但是黃帝陵歷經幾千年,卻完好無損。有人說這是因為黃帝是公認的華夏之祖,作為炎黃子孫,試問誰敢去盜祖先的墳墓呢?還有一種說法是黃帝陵只是衣冠冢,裡面並沒有任何珍寶陪葬,所以沒有吸引盜墓賊。

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坐西向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作為封建社會第一個大一統的皇帝,納六國財富於一人,秦始皇陵的珍寶可謂是數不勝數。秦始皇陵以地宮為中心,四周分布著大量的陪葬坑和墓坑,設計完善複雜,宛如一座龐大的地下宮殿。兵馬俑坑僅作為陪葬坑就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而秦始皇陵的核心——地宮,其中的震撼已無法想像。

歷史上想要盜秦始皇陵的人不在少數,幾千年來雖然外圍遭到破壞和盜挖,但是卻沒人能夠進入地宮。傳聞秦始皇地宮之中更是布滿機關和水銀,進入難度相當大。即使憑藉現在的先進技術,國家也不敢貿然挖掘,因為不敢保證一定可以有效的保護裡面的文物珍寶。秦始皇陵從發現至今,只是進行嚴密保護,不敢挖掘。

三、武則天乾陵

乾陵位於陝西省鹹陽市,是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相傳乾陵的選址由唐朝著名的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共同選定,可謂是一處萬年吉壤。傳說中乾陵因李治和武則天兩人耗費大唐五分之二國力,如此豐厚的寶藏,使得乾陵吸引著無數人前去盜墓。

唐末的黃巢帶領四十萬起義軍盜挖乾陵,但是挖了一條四十米深的大溝也沒找到墓道入口。五代的耀州節度使溫韜,挖遍了唐朝皇帝的陵墓,但是挖掘武則天乾陵時,每次帶人上山都是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刻轉晴,最終溫韜不得不放棄。民國初年的軍閥孫連仲,動用一個整編師的人,利用火藥大炮開山。

在剛炸到墓道的封石條時,突然一股黑色龍捲風盤旋而上,頓時天昏地暗,飛沙走石。離得近的七名士兵當即身亡,其他人一看,全都大喊著逃跑。嚇得孫連仲率部隊趕緊離開。

至此,乾陵遭遇的三次大規模盜墓都以失敗告終。如今,乾陵依然完好無損,而且已成為國家的重點保護文物,以後盜墓賊想要盜更是幾乎不可能的事了!

這三座超級帝王陵都位於陝西省,從風水龍脈上看,正好坐落在中國最大的崑崙龍脈上,不知是否是巧合!

此外,在偌大的神州大陸上,這三條龍的幹脈再度延伸,生出許多支脈,支脈又生出支脈,猶如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樣,遍布於中華大地。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24個王朝,如果按照每一個王朝就有一條龍脈來計算的話,那麼中國至少就有24條龍脈。

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今天四川汶川縣的九龍山;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鹹陽;漢朝的龍脈在沛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長安、隴西、太原;宋朝的龍脈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元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明朝的龍脈在安徽鳳陽;清朝的龍脈在東北。

當然,這些都是大致的範圍,其實龍脈的具體位置是很難確定的,這是因為龍的活動範圍是變動不定的,並且大多數龍脈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按照風水師的分析認為:中國的大龍脈正在西進和東出的狀態中,西進方向的是黃河流域,華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東進方向的是長江流域,黃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這兩個區域以後會形成中國新的大龍脈。

中國的山脈水系一目了然,山脈為山龍,江河為水龍。山龍主貴賤,水龍主貧富。北京為山龍聚首之地,呈官貴之氣。上海為長江水龍吐氣之地,呈財富之氣。中國歷史上出現大約二十四個王朝。中國龍脈始祖源自於崑崙山。與周圍的各大山脈形成一個大的太極氣場。就是華夏民族,我們的大中華。

中華主要山脈分布圖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因而,龍脈離不開山與水。

自古以來,山環水抱之地都是風水寶地。即便是拋開風水學、龍脈說的觀念不談,任何人在這種山奇水秀的環境中成長、生活都未免不是一種和諧、和樂的享受。

大家如果喜歡的話,可以幫忙多多分享和點讚,關於如何『尋龍點穴看風水』,我們慢慢來,後面會慢慢系統的講到的,不求關注【子曰風水】的人會看風水,但求大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也不至於傳統國學逐漸沒落。

好了,這一期拖更了很久,到這裡也就結束了,為了彌補大家,特地在第二條收集一篇風水小故事,希望大家看了能夠有所啟發!

關注【子曰風水】,每周一個風水小知識!

相關焦點

  • 「龍脈」,是什麼?我國到底有多少條「龍脈」?深度解讀「龍脈」
    因龍脈種類繁多,實際的地形也千變萬化,所以看龍脈要有足夠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有的風水師可能窮盡一生都不一定能找到認為可以出帝的「龍脈」,通常能找到大富之地就非常不錯了,大貴那是可遇不可求的。《考工記》云:「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貢》把中國山脈劃為四列九山。
  • 「龍脈」是古代山水畫的生命線(圖)
    石濤《雪景山水圖》唐岱 《晴巒春靄圖》古人覺得山脈與龍無一不相類似,故直呼山脈為龍脈。  山脈有大有小,有長有短。風水學認為辨龍如辨樹,要先分枝幹,樹幹像大龍,枝葉像小龍,樹身大者,枝葉必繁,樹身小者,枝葉也有相對少些。所以龍脈有大幹龍、小幹龍、大枝龍、小枝龍之別。山脈有來源出處,看龍脈要先審定山脈的祖山。祖山有遠祖、太祖、少祖之分。
  • 普洱茶小鎮風水揭秘:普洱之門,鳳鳴九天
    風水是中華民族自古沿襲至今的一門相地相宅之術,是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思想和靈魂,也是一座城市興衰蛻變的人文印證。所謂"家有家運,國有國運",一個地方的運勢和當地的風水息息相關,天運不同,世運不同,自然地運亦不相同。因此,每座城都有每座城的風水運數,一座城其實就是一部風水的集大成之作。
  • 古代說的「龍脈」指的是什麼?「龍脈」是幹什麼用的呢?
    龍脈,是指起伏的山脈,古代"風水術"首推"地理五訣",就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龍就是地理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尋龍首先應該先尋祖宗父母山脈,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必須了解來龍去脈,才能判斷因果吉兇。
  • 中國龍脈上埋著的三個人: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開,一個神獸護體
    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中國人都講究一個風水,風水這種東西我們普通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在那種能人異士風水大師的眼中,風水可就比什麼都重要了,而在中國古代最講究風水的應該就是帝王將相了。皇帝在古代都是自稱天子,身上穿的是龍袍,與皇帝息息相關的就是我們在影視作品還小說中經常提到的龍脈了,而古代皇都的設立也都是跟龍脈風水脫不了關係,每一代帝王都希望自己開創的江山能夠有神龍保佑能夠長興不衰,所以帝王對這種東西更是比誰都看得重。
  • 中國龍脈上只埋藏著三個人,墓葬一個比一個厲害,你知道有誰嗎?
    我國古代講究風水,而「龍脈」一詞就是由此而來的。古代風水又有: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其中「龍「指地理脈絡,也就是山脈的走向、起伏、轉折、變化,古書載:」地脈之行止起伏曰龍。」也就是說如果山脈像傳說中的龍一樣,蜿蜒綿遠,飄忽逶迤,則稱為龍脈。
  • 深度剖析杭州風水大局,11條龍脈組成超級大龍穴!
    那是什麼原因,讓近年來的杭州發展如此之快,對人才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直逼北上廣的「人氣」!這期《道友讓一下》欄目,就從風水的角度對杭州來解析一番:(子曰提示:請在wifi下觀看視頻,壕隨意!)首先,杭州處在中國三大幹龍的南幹龍區域上。由於龍脈的靈妙,氣聚之地都會出現許多大人物,通常把這種地方稱之為人傑地靈,這就為杭州的人氣奠定了基礎。南幹龍▼杭州其實是多條山龍水脈匯集之地,錢塘江水龍出海遇朝山的山水雙龍共有的寶地。
  • 中國有龍脈嗎?是真有其事還是封建迷信,看了這些例子你就知道了
    在一些風水書裡,就常常提到一種說法,認為風水環境的選擇主要有四大要素,包括龍、砂、穴、水。其中『龍』是最重要的。你看到連綿不絕的山,高高矮矮造成的彎彎曲曲的視覺,像一條龍在行走,這就是龍脈了。而這條龍的停歇之處,就會有塊小平地,這個就是穴了,找陰宅就是點穴。為什麼要葬在這裡呢?
  • 傳說中的龍脈到底是什麼?它存在的傳說是真的嗎?
    中國古代風水家認為崑崙山是「萬山之祖、龍脈之源」,是龍脈的發源地。龍脈從崑崙開始發源延伸到世界各地。龍脈的布局結構和分級,類似一棵大樹有根龍、幹龍、支龍、葉龍。
  • 崑崙山的「地獄之門」,突來雷電,動物和植物被劈死燒焦!
    崑崙山的「地獄之門」,突來雷電,動物和植物被劈死燒焦!從古至今,被國人被稱為「龍脈之祖」的就是崑崙山,它有著「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的稱號,上古奇書「山海經」曾記載了崑崙山西王母的傳說。千百年來,發生在崑崙山神秘詭異的故事一直在流傳!
  • 秦嶺是什麼來頭,居然能被稱為中華之龍脈?
    第一次了解「秦嶺」這個詞,是在中學時代的地理課本上,那時候只知道它是中國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卻不了解它竟然是華夏之龍脈。秦始皇統一六國前,秦嶺被稱為崑崙,關於秦嶺名字的由來,普遍認為源於古秦人和秦帝國的威名。直到司馬遷在著名的《史記》中寫下「秦嶺,天下之大阻」,秦嶺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記載。
  • 傳說中的「龍脈」到底是啥?三條之中的兩條竟被秦始皇破壞!
    從中國的地圖上可以看出來,被喻為「龍」的中國是有三條龍脈的,但是秦始皇當年為了統一自己的帝國,破壞了其中的兩條。其實這所謂的龍脈,就是山脈,在古代頗有講究的情況下,為了突出高貴和神秘,就叫這樣的山脈為龍脈。
  • 最全的風水術語解讀:學風水一定要收藏!
    1、風水:「風水」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風水有官方和民間之分,其實風水一說,最早見於《葬書》。《葬書》是一部專論如何選擇葬地環境的著作,書中說「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又說「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躲風次之」。《葬書》首次提出了明確的以「躲風」、「得水」為條件的「風水」概念,這也就是風水的由來。
  • 世界十大禁地之一的崑崙山,到底掩藏了什麼?為何常年重兵把守?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這是古代典籍《山海經》,對崑崙山的直接描述。千百年來有關崑崙山的神話傳說,實在太多太多了。西王母的瑤池所在於此,九天玄女在此降生、開設道場,周穆王、始皇帝來此訪仙問道,祈求不死仙藥。歷代先賢大能更是在此開悟飛升,留下千古佳話。
  • 世界十大禁地之一,中國崑崙山地獄之門,1983年崑崙山發生何事?
    如中國的崑崙山,一直以來位居世界十大禁地行列當中,頗為神秘。有的人更喜歡用「地獄之門」來稱呼崑崙山,那麼崑崙山究竟有何神奇之處呢?其實崑崙山最初之時,宛如人間天堂,土地肥沃,不管是人,還是牲畜,都是最佳理想天堂。但不知從何時起,崑崙山變成詭異事件的發源地。一處神秘的死亡谷,屍骨遍野,無人敢靠近。自此以後,崑崙山便被稱為是死神之所。
  • 中國龍脈「埋著」3個人,1個挖不開,1個不敢挖,1個異獸守護著!
    中國龍脈「埋著」3個人,1個挖不開,1個不敢挖,1個異獸守護著! 所謂的龍脈指的就是像龍一般盤旋飛翔,飄忽隘顯的地脈,由於這些地脈都是以山川走向為標誌,因此很多風水專家把這種地脈稱之為「龍脈」,也就是說隨山川行走的氣脈。中國的「風水學」有地理五訣,分別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
  • 我國龍脈上只埋了3個人:一個挖不開,一個不敢挖,一個神獸守護
    自古以來我國就非常重視風水,而在風水學中龍脈是非常特殊的地理形態,如果人去世後能夠埋葬在這裡,那麼他的子孫後代都會得到庇佑有好運,不過因為龍脈太過寶貴,所以只有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去世後才能夠享用,他們希望能夠讓龍脈保佑自己的江山永固,如今在龍脈上埋著的帝王一共有三位,他們的陵墓都有很多奇特之處。
  • 中國龍脈上埋著三大帝王墓,為什麼至今無人敢挖?
    我們常在古裝電視劇上看到,後宮妃子有孕,就是懷的龍脈。龍脈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單單是天子的子嗣嗎?我國的龍脈一般是指連綿不絕的山山脈,而且我國公認的最大最正宗的龍脈就是崑崙山脈。這個龍脈上埋著三大帝王墓,從古至今都沒人敢挖,這又是為什麼呢?
  • 高人揭露風水天機(完整版)
    山之脈也。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並不是所有的山脈都可以稱為龍脈,龍脈所在的山必須有始有終,有根有源,內部有生氣貫通,這樣的山脈外形上表現的連綿起伏,生機勃勃。當然能辨別出龍脈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通過長期的修為,所以有「識山易,識脈難」的說法。中國的成語「來龍去脈」就來源於風水學。即便不懂風水的中國人也多少聽說過這個詞語。
  • 劉伯溫斬盡天下龍脈,為啥到長白山扭頭就走?看衛星雲圖就明白了
    而在玄學方面,算命、看住宅風水都比不上給看祖墳位置的厲害。因為自古以來,就有著「龍脈」一說,研究風水的人觀看地理位置,經過推算,可以發現什麼是龍脈。 墓穴位置有多重要?祖墳風水好能當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