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獨家獲悉,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10月10日正式受理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下稱「中科建」)破產重整案,標誌著中科建破產重整從非司法程序正式進入到由法院主持的司法程序。
中科建負債總額達371億元,旗下超過400家子公司,股權複雜,旗下有些公司頻繁變更實控人,而且在國企與民企身份之間不斷切換,引發債權人質疑。
中科建是一家由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下稱「中科院行管局」)全資持股的國有企業,目前中科建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達到418家。第一財經獲取的一份中科建第一次預重整債權人會議的資料(下稱「預重整會議」)顯示,中科建旗下有各級控股、參股公司448家(不含分公司),主要結構呈現以中科建為「傘尖」的傘形結構。
其中,中科建旗下有未註銷分公司40家,各級子公司405家;中科建下屬子公司中科建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建飛」)下設子公司42家。
梳理中科建旗下重點子公司,釐清其中複雜的股權關係,並制定切實可行的子公司盤活計劃,將可能是解決中科建債務問題,並充分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突破口。
複雜的子公司股權
在預重整中,管理人初步調查整理出中科建旗下18家重點子公司,具體包括上海同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上海意邦置業有限公司、崑山美吉特置業有限公司、上海遠牟置業有限公司、安吉金棲堂旅業開發有限公司、嘉興元仁置業有限公司等,這些子公司位於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山東等地,註冊資本合計44.38億元,經營範圍涵蓋房地產置業、新能源、船舶、航道工程等多個領域。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中科建以及其旗下重要子公司情況時發現,中科建旗下子公司股權變更非常頻繁,不少曾經的優質子公司不翼而飛,包括中科建設供應鏈管理發展(上海)有限公司(下稱「中科供應鏈」)、中科建設(山東)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建山東」)、中科科投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中科科投」)。
比如,在2018年5月中科建爆雷後,中科供應鏈在幾個月之內多次變換身份。
工商資料顯示,中科供應鏈在2014年由中科建全資成立,是完全的國有企業。2018年8月22日,即中科建爆雷3個多月之後,中科供應鏈完成了股權變更:中科建退出,該公司變為由上海貴靈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貴靈實業」)獨資所有,成為一家民企,張友進是貴靈實業的實際控制人。而張友進在中科建預重整案中,名列重要債權人行列。
短短一個多月之後的9月20日,中科供應鏈又變成了中科院行管局下屬國有企業:中科豐潤(北京)實業有限公司(下稱「中科豐潤」)成為中科供應鏈51%的控股股東,貴靈實業此時持有49%股份,退居第二股東。
中科豐潤由中科驊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科驊宸」)全資出資成立,它正是中科院行管局控股的企業。
記者通過啟信寶查閱中科建股權關係時了解到,2018年4月26日,中科院行管局投資設立中科建發(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建發」,後又更名為「中科建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科驊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由時任中科建副總經理的申永亮擔任法定代表人。由於同屬中科院行管局投資管理,故中科建發和中科建可視為平級的兄弟單位,類似於行管局的左右口袋。
10月18日,中科豐潤退出股東,中科供應鏈又由貴靈實業獨資所有。又過了短短十來天,中科豐潤又回來了:10月30日,中科豐潤再度成為中科供應鏈股東,持股仍然是51%。就在此時,A股上市企業——深圳建藝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藝集團」,股票代碼:002879)也來了。2018年11月30日,建藝集團公告,已收購中科供應鏈公司18%的股份。
建藝集團入股中科供應鏈時所發布的公告:公司與上海貴靈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於2018年11月30日籤署股權轉讓協議書,擬受讓其持有中科供應鏈18%的股權,股權轉讓價款總額為1.5億元。
由這個比例推導,中科供應鏈此時公司總市值約為8.3億元。中科供應鏈的財報則顯示,該公司在兩三年時間內,每年的盈利均近1億元,與中科建旗下其餘虧損企業相比,中科供應鏈算是優質資產,但控股權已經不在中科建手中。
2020年1月7日,股權變更登記終於完成,建藝集團成為中科供應鏈的股東,至今仍持股18%,目前中科豐潤持有中科供應鏈33%的股份,貴靈實業持有中科供應鏈48%股份。中科供應鏈的法定代表人仍為張友進。
在不到兩年時間裡,中科供應鏈從一家國企轉為民企,又由民企轉為國企。目前是一家國有參股企業,只是再與中科建無關。
而法定代表人張友進還是中科建的債權人之一,並與中科建有多起訴訟,主要涉及張友進借款給中科建,而中科建無法及時歸還。
騰挪股權損害債權人權益怎麼辦
經過記者調查,在中科建2018年5月爆雷前後,中科建發接受了原屬中科建旗下的重要資產,大都以「股權劃轉」的方式進行。
除了中科供應鏈一波三折的股權變更外,2018年6月15日,中科建山東公司股東由中科建變更為中科建發,隨後在12月19日變更為中科萬象(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4月27日,中科建不再擔任中科科投股東。
中科建飛也是中科建重組過程中一家重要企業。
2019年末公布的中科建破產預重整資料顯示,中科建飛是中科建旗下一家重要子公司,被列為中科建的優質資產。公開資料顯示,中科建飛成立於2015年,經營範圍包括實業投資、創業投資、投資管理、投資諮詢、房地產開發等。
中科建飛的股權也經歷了離開中科建又重回中科建旗下的過程。
預重整會議顯示,2018年5月,為阻斷中科建債務危機給中科建飛造成的影響,中科院行管局批准中科建飛劃轉至中科建發名下。股權變更後,中科建飛實際上仍無法實現恢復其融資能力。中科院行管院於11月15日同意撤銷劃轉,將股權變更至中科建。
今年3月,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文書顯示,萬向信託股份公司與中科建飛、中科建、意邦置業產生4.15億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強制執行程序終結。經過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調查,中科建飛名下無存款、不動產、車輛、保險,對外投資股權沒有實際處置價值,公司在註冊地未實際經營。
而最高人民法院網站顯示,2018年7月,中科建飛已深陷流動性危機,被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中科建為何頻頻騰挪股權?這是否會損害債權人的利益?
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前一年內,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管理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一)無償轉讓財產的;(二)以明顯不合理的價格進行交易的;(三)對沒有財產擔保的債務提供財產擔保的;(四)對未到期的債務提前清償的;(五)放棄債權的。
「轉移(賤賣)優質資產,本質上是逃廢債務,然後用破產預重整來緩衝時間,使之合法化。通過這一系列操作,中科建將優質資產進行騰挪,可以有效令這些優質資產不承擔債務責任。此舉受到傷害最嚴重的無疑將是廣大債權人。」一位中科建債權人的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大成(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破產重整與清算專業組牽頭人路少紅律師對第一財經表示,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四條的規定,為逃避債務而隱匿、轉移破產企業財產的行為是無效的,因上述行為而取得的債務人的財產,管理人有權追回。同時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債務人有上述行為,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債務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故債權人發現該公司在預重組前有轉移股權和資產的行為的,應當積極向人民法院或管理人舉報並提供線索,從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路少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