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血型感染研究:新冠病毒A型血更易感 O型血風險較低

2021-01-09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原標題:新冠病毒A型血更易感,O型血風險較低:首個新冠血型感染研究發布 | 8機構聯合攻關,雷神山院長參與

文/十三 魚羊

來源:量子位(ID:QbitAI)

新冠病毒的新研究、新關注點,以及新結論:

A型血患者更易感染,O型血相對風險較低。

這就是國內8所科研機構聯合完成的最新新冠病毒研究。既有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和華東師範等高校,也有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以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疫情一線機構。

這也是自疫情爆發以來,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結論,對更全面揭開新冠病毒感染課題,以及更加有效防控治療,或許能打開新窗口。

論文已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在線發表。

研究主要探討ABO血型與COVID-19易感性的關係:

武漢市3694名正常人的ABO組分別顯示A、B、AB和O,其分布對應分別為32.16%,24.90%,9.10%和33.84%,而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的1775名COVID-19患者中的A,B,AB和O血型,相對應分布分別為37.75%,26.42%,10.03%和25.80%。

所以初步分析得出的結論是:

與正常人相比,COVID-19患者中A和O型血的比例分別明顯升高和降低(均P <0.001)。武漢和深圳另外兩家醫院的398名患者也觀察到了相似的ABO分布模式。

更直白而言,與非A血型相比,具有A型血型的人獲得COVID-19的風險顯著較高,而具有O型血的人則具有較低的感染風險。

A型血患者比例高,O型血較低

這一結論如何出爐?我們先來看下實驗數據。

數據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來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1775名SARS-CoV-2感染患者的ABO型血液樣本,其中包括206例死亡病例。

來自湖北省武漢大學人民醫院113名COVID-19患者的的ABO型血液樣本。

來自廣東省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285名COVID-19患者的的ABO型血液樣本。

為了做對比,研究人員還收集了來自武漢3694名和深圳23386名正常人的血型分布數據。

統計分析採用的方法是單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和雙尾(2-tailed)卡方檢驗。

作者還採用隨機效應模型(REM),對不同醫院的數據進行Meta分析,置信區間為95%,並且計算了OR值。

首先,在武漢市3694名正常人中,A型血、B型血、AB型血和O型血的分布比例分別為32.16%,24.90%,9.10%和33.84%。

而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1775名新冠肺炎患者中,這一比例分別為37.75%,26.42%,10.03%和25.80%(P < 0.001)。

由此看來,患者中A型血的比例高於正常人群,前者為37.75%,後者為32.16%。

患者中O型血的比例則明顯低於正常人群,前者為25.80%,後者為33.84%。

從OR值來看,A型血為1.279(95%置信區間1.136-1.440),O型血為0.680(95%置信區間0.599-0.771)。

另外,在206例死亡患者的統計結果中,A,B,AB和O型血的比例分別佔41.26%,24.27%,9.22%和25.24%,亦呈現出相似的高危血型、低危血型分布。

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113名患者的血型分析中。

其結果是:39.82%,22.12%,13.3%,24.78%。

不過,研究團隊也專門說明,由於樣本量較小,第二組數據的相關性未達到統計學意義。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也進行了相關統計。

在深圳市,23386名正常人中,A型血、B型血、AB型血和O型血的分布比例分別為28.77%,25.14%,7.32%和38.77%。

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的患者樣本中,這一比例為:28.77%,29.12%,13.68%,28.42%。

同樣,O型血的感染風險顯著降低(OR = 0.627)。但這一組數據顯示,AB型血的感染風險增加(OR = 2.008)。

△三家醫院ABO血型COVID-19風險的Meta分析

上圖通過隨機效應模型展示了三家醫院的匯總數據。

結果再次表明,A型血人群感染COVID-19的風險比非A型血人群更高(OR = 1.21,95%CI為1.02~1.43,P = 0.027),O型血人群的感染風險則顯著降低(OR = 0.67,95%CI為0.60-0.75,P < 0.001)。

依然需要說明,按照嚴格統計學方法,AB型血和B型血的結果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是否易感COVID-19,還不能就此得出明確結論。

另外,統計結果顯示,ABO血型分布在不同年齡組、不同性別之間沒有太大變化。

也就是說,年齡、性別與COVID-19的易感性沒有什麼關聯。

血型對其他冠狀病毒也呈現不同敏感性

其實,在更早之前,對於其他類型的冠狀病毒,也有血型相關的研究,並得出了相似的結論。

例如,來自香港中文大學Yufeng Chen等人之前的研究表明,香港SARS-CoV病毒易感性可以通過ABO血型系統來區分。

研究發現,與非O型血的醫護人員相比,O型血的醫護人員感染的機率更低。

另外,來自南特大學Patrice等人的研究也發現,anti-A抗體特異性地抑制了,表達SARS-CoV S蛋白的細胞,對表達ACE2的細胞系的粘附。

基於上述的工作,研究者表示,鑑於SARS-CoV和SARS-CoV-2之間的核酸序列相似性,以及ACE2結合相似性,可以將O型血和A型血對COVID-19的敏感性聯繫起來。

當然,作者還表示,這個假設還需要直接研究來證明。

ABO血型對COVID-19的易感性可能還存在其他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加以闡明。

即便如此,這項研究還是具有一定的臨床指導意義:

A型血的人可能需要特別加強個人防護,減少感染機率。

感染SARS-CoV-2的A型血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更多的警惕監視和積極治療;

在患者和醫護人員中引入ABO血型檢查,作為SARS-CoV-2和其他冠狀病毒感染管理的常規部分,可能會對定義管理選項並評估人們的風險暴露水平有所幫助。

8家科研機構聯合研究

參與這項研究的一共有8家科研機構,分別是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東師範大學,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學。

論文通訊作者有6位,都在各自領域地位重要。

邢明照,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首任院長、講席教授。1984年畢業於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醫學系,1993年獲美國凱斯西儲(Case Western Reserve)大學生理和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曾任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終身醫學教授。

王鵬,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科研辦公室主任、講席教授。198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後於UC伯克利獲有機/生物有機化學博士學位。曾於美國韋恩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喬治亞州立大學等高校任教。

楊廣宇,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研究員。2003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同年進入吉林大學分子酶學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始碩博連讀,2007年11月-2008年11月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進行聯合培養,2009年6月獲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

王行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在中南醫院接管雷神山醫院後,兼任雷神山醫院院長。

Zhang Li,來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感染性疾病科。

Xiao-Yang Zhao,來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傳送門

預印本論文地址: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11.20031096v1

參考連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8818423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200582

相關焦點

  • 血型與易感新冠有關?A型血風險高?O型血更安全?
    來源:新華社一項針對義大利和西班牙人群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而O型血人群更不易感。這項研究6月17日發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挪威等多國研究人員對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大約1600名新冠重症患者和大約2200名對照組人群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和薈萃分析。結果研究人員不僅在新冠重症患者身上找到了一個新冠病毒易感基因位點,還發現ABO血型系統可能與新冠感染風險有關。
  • 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發布!A型血更容易感染,O型血風險更低
    此前臨床研究表明,年齡和性別是COVID-19易感性的兩個危險因素。也就是說,老年人和男性更容易感染且疾病發展更嚴重。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可以預測COVID-19易感性的生物學標誌物。近日,來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從血型角度出發,試圖找出ABO血型與COVID-19易感性的聯繫。
  • 研究顯示,A型血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血型與哪些疾病有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這也是該領域的首份研究。O型血不易感而A型血易感具體來說,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
  • 血型與易感新冠有關?研究發現:A型易感及出現重症風險,0型較低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與血型有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7日刊登歐洲一科學家小組的研究報告,將基因和血型與嚴重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聯繫了起來:其中,A型血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和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較高,相比之下,O型血的人風險較低。
  • 新冠感染,不同血型也有大不同!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O型血人群相對...
    點擊查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的楊廣宇研究員和南方科技大學的邢明照教授等人領銜在醫學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重要工作,對武漢和深圳三家醫院的2173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調查,發現A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相對更高,O型血人群的風險相對最低,提示了以血型區分易感性的重要方式
  • 新冠病毒更鍾愛A型血,你是什麼血型呢?
    血型作為人類遺傳的標誌物之一,很早就被人們認知,而早在五十年代就有人提出血型與疾病有著密切關係。據說ABO血型,所患疾病風險也不同。例如,A型人對血液黏稠度升高易感,使得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發生率較高;B型血的人更容易患結核病和糖尿病;而O型血的人因情緒控制能力差,容易罹患消化性潰瘍和抑鬱症,AB型則患精神分裂症風險高,女性更易患宮頸癌等。從這裡不難看出,血型與疾病分布之間的關係吸引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新冠病毒也不例外,這不,科學家們最近提出ABO血型與新冠病毒感染也有聯繫,同時提出A型血更易感染,而O型最不容易受感染!
  • A型血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血型真的能決定人的性格嗎?
    A型血更受新冠病毒「偏愛」?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具體來說,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
  • A型血人群更易感新冠病毒?專家:科學依據尚不充分
    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這也是該領域的首份研究。具體來講,研究認為,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
  • 研究發現:A型血的人比O型血的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中國科學家在武漢開展的研究發現,A型血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O型血的人感染風險則相對較低。研究還發現,A型血的人死於新冠肺炎的風險也更高。這一富有爭議的關聯性還有待接受同行評審,研究人員也未能解釋為什麼不同血型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不同。
  • 血型與易感新冠有關?研究發現:A型血易感及出現嚴重症狀風險較高,0...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與血型有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7日刊登歐洲一科學家小組的研究報告,將基因和血型與嚴重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聯繫了起來:其中,A型血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和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較高,相比之下,O型血的人風險較低。
  • 如何解讀「A型血更易感染新冠肺炎,O型血不易感」?
    據媒體報導,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A型血感染新冠肺炎風險相對較高,O型血不易感。首先,這個研究沒有正式發表,沒有經過同行評議,所以不應被視為結論性的、指導臨床實踐/健康相關行為的信息,也不應作為既定事實在新聞媒體報導。
  •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研究發現新冠感染風險還與血型有關!
    哎,這煩人的病毒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浩哥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一篇重磅科研論文的解讀,論文發表在醫學頂級神刊新英格蘭醫學上,研究人員試圖發掘新冠感染與個體基因差異之間的關係,結果一不小心發現感染風險居然跟血型有關……..
  • A型血人群更易感新冠病毒?不要對號入座,科學依據尚不充分
    ◎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18日,一篇題為《新冠肺炎最新研究:A型血相對易感》的文章刷了屏。報導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生物標誌物可以預測個體對COVID-19的敏感性。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
  • O型血最不易感染新冠?
    研究顯示,血型對新冠疫情傳播確有影響力,O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及住院的風險較低。基因檢測公司23andMe對超過75萬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的數據顯示,O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的概率低至9-18%。即便長期暴露在感染源面前,O型血一線醫務人群的感染率依然較低,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概率低至13%-26%。當把年齡、性別、種族、體重指數和基礎疾病等其他因素納入參考時,O型血的影響力仍然,其他血型間的差異則不大。這不是首個證實血型對新冠感染有影響的研究。此前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8所高校與疫情一線醫療機構的聯合研究顯示,A型血患者更易感染,O型血相對風險較低。
  • A型血最危險、O型血最安全!全球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出爐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等8所機構聯合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論文,公布了全球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結果,論文標題為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 Blood Group and the COVID-19 Susceptiblity(ABO血型與COVID
  • 最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偏愛A型血的人,O型血最不易感染,為什麼
    新冠病毒被認為是一種感染性很強的病毒,在已有的確診病例中,各個年齡段的患者都有,先前的研究認為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但是後來的數據又顯示,女性感染心絞痛患肺炎的比例並不比男人少,後期的人數甚至女性更高一些,所以一般認為新冠病毒並不挑人,誰都有可能感染。不過近日有研究表明,不同的血型的人感染的比例有所不同。
  • A型血易感新冠病毒!到底是噱頭還是事實?
    具體說就是,O型血不是特別受新冠病毒的青睞,相對不易感染新冠肺炎;而A型血就沒有那麼幸運了,有相對高的風險感染新冠肺炎。接著,分別對比了武漢3694名和深圳23386名正常人的血型分布數據。(武漢市正常人中O型血比例為33.84%,而金銀潭醫院患者中的O型血比例僅為25.80%)最終,得出了論文的結論:A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比非A型血人群更高,O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比其他人群更低。
  • 血型與感染新冠有關聯嗎?基因分析顯示:O型血「最幸運」,A型血風險高
    據美聯社報導,一項對新冠患者的基因分析表明,血型可能與患者的病情發展存在一定聯繫:A型血的人感染新冠後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較高,相比之下,O型血的人則「最幸運」,感染新冠後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相對較低。該項研究結果17日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 研究顯示:血型並非感染新冠關鍵風險,A型血不會增加你被感染的機率
    研究顯示:血型並非感染新冠關鍵風險,A型血不會增加你被感染的機率  Evelyn Zhang • 2020-07-19 15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A型新冠感染者比其他血型更易呼吸衰竭
    來自中國的研究者此前曾刊文指出,A型血相對其他血型對新冠更易感,O型血相對其他血型對新冠不那麼易感。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刊發的來自挪威、德國的最新研究進一步發現:血型與新冠感染後的症狀嚴重程度也存在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