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血人群更易感新冠病毒?不要對號入座,科學依據尚不充分

2021-01-11 騰訊網

「該研究主要依據臨床流行病學統計數據的結果,是否具有科學性,尚需開展更大規模的調查,尤其是開展相關的O型血人群自然抗病毒機理研究,方可確證。」南方醫科大學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趙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版權聲明】本作品著作權歸科技日報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18日,一篇題為《新冠肺炎最新研究:A型血相對易感》的文章刷了屏。

報導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生物標誌物可以預測個體對COVID-19的敏感性。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這也是該領域的首份研究。

具體來講,研究認為,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該研究論文《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 Blood Group and the COVID-19 Susceptibility》於當地時間3月17日刊發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尚未經同行評議。

看到該報導,記者所在的很多群炸了鍋。「A型血的人表示不出門了,繼續在家好好貓著。」有朋友說。

「我剛在親友群裡闢完謠,個人認為這種研究不靠譜,沒有科學依據。」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表示。那麼,該研究到底有沒有科學性,對防治工作又有什麼意義呢?

只是流行病學統計結果,科學性尚需進一步證實

「該研究主要依據臨床流行病學統計數據的結果,是否具有科學性,尚需開展更大規模的調查,尤其是開展相關的O型血人群自然抗病毒機理研究,方可確證。」南方醫科大學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趙衛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趙衛表示,新冠病毒目前主要感染呼吸系統,病毒血症水平相對較低,持續時間相對短,血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響病情進展,需要予以更細緻的研究,方可明晰對防治工作的意義。

「通常所說的血型指的是ABO血型,根據紅細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與抗原B而將血液分成4種血型。不同血型的人血清中含有不同的抗體,但不含有對抗自身紅細胞抗原的抗體。如A型血含有抗B抗體,B型血含有抗A抗體。紅細胞本身失去了分裂能力,不含有病毒複製過程中所需要的核酸和蛋白合成系統,因此,對病毒不易感。」趙衛解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邢卉春也認為,要判斷不同血型(這裡指的是ABO血型系統)對某一疾病是否易感,必須是在同樣暴露的情況下,即同樣接觸了傳染源,暴露的時間也相同,而且都沒有針對該疾病的抗體或其他保護措施,這樣比較才能得出之間的差異。如愛滋病病毒,病毒在侵入人體的時候,必須要有CCR5的趨化因子受體,如果該受體缺乏,病毒是感染不上的。

「目前報導的這種現象是伴隨情況,還是真有相關性?尚需進一步的研究證實。」邢卉春強調,需要更多的數據和研究證據來證實。

抗A抗體是O型血不易感的關鍵嗎?

在報導中,研究者還發現,與非O型血型醫院工作人員相比,O型血型醫院工作人員被感染的機會更低。此前有發現抗A抗體特異性抑制SARS-CoV S蛋白表達細胞與ACE2表達細胞系的粘附。鑑於SARS-CoV和SARS-CoV-2之間的核酸序列相似性和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結合相似性,O型血敏感性較低,而A型血對COVID-19的敏感性較高,這與血液中天然抗血型抗體,特別是抗A抗體的存在有關。

對此,趙衛表示,從文中看抗A抗體是主要討論的與血型相關的機制方面的因素。但B型血和O型血中均有抗A抗體,兩個血型間易感性差異的原因是什麼?A型血和AB型血均沒有抗A抗體,二者易感性差異的原因何在?都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比如,可以進一步開展不同血型人群病毒血症期血中病毒水平的差異,對血中可能感染細胞情況開展研究,或者開展抗A抗體對新冠病毒感染的抑制實驗,來直接回答上述問題。

在上述報導中,記者注意到,還有這樣的表述「此前也有一些研究顯示,一些病毒感染的易感性與ABO血型有關。例如,諾沃克病毒和B型肝炎具有明確的血型易感性。而據此前報導,O型血的個體感染SARS冠狀病毒的可能性也較小。」

趙衛就以上研究查找了原文,發現諾瓦克病毒和SARS研究都是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前者說是O型最易感,B型不易感,而後者的樣本量很小。

「B肝的那一篇是META分析(薈萃分析:對具備特定條件的、同課題的諸多研究結果進行綜合的一類統計方法。),另一篇是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結論也是O型血更易感。」趙衛補充說。

因此,趙衛認為,這一研究尚屬初期的研究結果,無法得出肯定的結論,對防治工作的影響尚難以進行科學評估。

在上述報導文末也指出,這個假設將需要直接研究來證明。ABO血型對人群COVID-19易感性的影響可能還存在其他機制,需要進一步研究加以闡明。

相關焦點

  • A型血人群更易感新冠病毒?專家:科學依據尚不充分
    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這也是該領域的首份研究。具體來講,研究認為,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
  • A型血易感新冠病毒!到底是噱頭還是事實?
    (武漢市正常人中O型血比例為33.84%,而金銀潭醫院患者中的O型血比例僅為25.80%)最終,得出了論文的結論:A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比非A型血人群更高,O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比其他人群更低。這個消息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愁。
  • 新冠血型感染研究:新冠病毒A型血更易感 O型血風險較低
    來源:創事記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原標題:新冠病毒A型血更易感,O型血風險較低:首個新冠血型感染研究發布 | 8機構聯合攻關,雷神山院長參與文/十三 魚羊來源:量子位(ID:QbitAI)新冠病毒的新研究、新關注點,以及新結論:A型血患者更易感染,O型血相對風險較低
  • 血型與易感新冠有關?A型血風險高?O型血更安全?
    來源:新華社一項針對義大利和西班牙人群的新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而O型血人群更不易感。這項研究6月17日發表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德國、西班牙、義大利、挪威等多國研究人員對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大約1600名新冠重症患者和大約2200名對照組人群進行了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和薈萃分析。結果研究人員不僅在新冠重症患者身上找到了一個新冠病毒易感基因位點,還發現ABO血型系統可能與新冠感染風險有關。
  • 新冠感染,不同血型也有大不同!A型血人群更易感染?O型血人群相對...
    點擊查看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的楊廣宇研究員和南方科技大學的邢明照教授等人領銜在醫學預印本網站MedRxiv上發表重要工作,對武漢和深圳三家醫院的2173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調查,發現A型血人群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相對更高,O型血人群的風險相對最低,提示了以血型區分易感性的重要方式
  • 新冠病毒更鍾愛A型血,你是什麼血型呢?
    例如,A型人對血液黏稠度升高易感,使得腦血管疾病和癌症發生率較高;B型血的人更容易患結核病和糖尿病;而O型血的人因情緒控制能力差,容易罹患消化性潰瘍和抑鬱症,AB型則患精神分裂症風險高,女性更易患宮頸癌等。從這裡不難看出,血型與疾病分布之間的關係吸引了很多科學家的關注。新冠病毒也不例外,這不,科學家們最近提出ABO血型與新冠病毒感染也有聯繫,同時提出A型血更易感染,而O型最不容易受感染!
  • 研究顯示,A型血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血型與哪些疾病有關?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這也是該領域的首份研究。O型血不易感而A型血易感具體來說,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
  • 如何解讀「A型血更易感染新冠肺炎,O型血不易感」?
    據媒體報導,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A型血感染新冠肺炎風險相對較高,O型血不易感。首先,這個研究沒有正式發表,沒有經過同行評議,所以不應被視為結論性的、指導臨床實踐/健康相關行為的信息,也不應作為既定事實在新聞媒體報導。
  • A型血更易感染新冠病毒?血型真的能決定人的性格嗎?
    A型血更受新冠病毒「偏愛」?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具體來說,O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不易感,風險較低;A型血對新冠肺炎相對易感,風險也較高。
  • O型血的人免疫力更強?A型易生病?
    一般來說,除了急需用血時我們會想到血型,其他時候並不是很關注於血型,但今年由於新冠病毒的影響,有些專業人員對人的血型做了一些研究,他們發現,四大血型中,O型血的人相對不易感,免疫力更強些,而A型血相對易感,風險較高,這是為什麼呢?靠譜嗎?幾種血型的優缺點,大家有必要多了解一下。
  • A型血真的更危險嗎?從新冠肺炎看血型與疾病的關係
    從新冠病毒身上,我們也許可以找到蛛絲馬跡。 2.血型與新冠肺炎 事實上,自新冠病毒肆虐至今,人們對新冠與血型之間的關係就一直爭論不休——早在今年3月,中國科研團隊就曾發表文章稱,ABO血型與新型冠狀病毒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
  • A型血易感染新冠肺炎?血型和疾病確實有關係!
    疫情爆發以來,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結論日前公布: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8所高校與疫情一線醫療機構聯合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論文。研究結論指出,A型血患者更易感染,O型血相對風險較低。
  • A型血易感染新冠肺炎?風險更高的是這幾類人
    近日,來自國內8所科研機構聯合完成的新冠病毒研究顯示:A型血患者更易感染,O型血相對風險較低。此次研究主要探討ABO血型與COVID-19易感性的關係。主要研究數據都是根據此次疫情期間各大醫院的真實病例所得。
  • 血型與易感新冠有關?研究發現:A型血易感及出現嚴重症狀風險較高,0...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與血型有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7日刊登歐洲一科學家小組的研究報告,將基因和血型與嚴重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聯繫了起來:其中,A型血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和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較高,相比之下,O型血的人風險較低。
  • 新冠病毒發生突變,感染力或增強10倍,這種血型更易中招
    這種新的、更具傳染性的新冠病毒毒株D614G,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傳播的主要毒株,D614G突變毒株自今年2020年2月出現,其傳染性幾乎比原始毒株高10倍,並且會影響疫苗的研發。
  • 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發布!A型血更容易感染,O型血風險更低
    此前臨床研究表明,年齡和性別是COVID-19易感性的兩個危險因素。也就是說,老年人和男性更容易感染且疾病發展更嚴重。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可以預測COVID-19易感性的生物學標誌物。近日,來自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從血型角度出發,試圖找出ABO血型與COVID-19易感性的聯繫。
  • 「O型血相對不易感;A型血相對易感」
    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武漢中南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等8家單位的最新研究顯示:A、B、O、AB血型與新冠肺炎易感性存在關聯。對新冠肺炎患者臨床觀察表明,老年人、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並發展為重症。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生物標誌物可以預測個體對COVID-19的敏感性。
  • 血型與易感新冠有關?研究發現:A型易感及出現重症風險,0型較低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與血型有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7日刊登歐洲一科學家小組的研究報告,將基因和血型與嚴重的新冠病毒感染風險聯繫了起來:其中,A型血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和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較高,相比之下,O型血的人風險較低。
  • A型血最危險、O型血最安全!全球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出爐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上海交大、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等8所機構聯合在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發表論文,公布了全球首個新冠病毒血型感染研究結果,論文標題為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 Blood Group and the COVID-19 Susceptiblity(ABO血型與COVID
  • O型血不易感染新冠病毒?A型血哭暈在廁所……
    Emmmm,病毒笑笑不說話:「我可還沒舉白旗呢啊!」 畢竟,你們可是三天兩頭搞示威活動啊!一點也不怕傳染啊喂! 一項新研究的初步數據顯示,擁有O型血或許更能免受新冠病毒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