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抗日戰爭紀念日是什麼時候:9月3日農曆七月廿四星期一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儀式在東京灣密蘇裡號軍艦上舉行。在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受降國代表注視下,日本在投降書上簽字。這是中國近代以來反侵略歷史上的第一次全面勝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之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決定,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而在2014年9月3日當天,中國將首次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通過立法確立紀念日和公祭日,並舉行紀念和悼念活動,是國際通行做法。讓中國人民緬懷先烈,紀念為抗戰作出貢獻的人們,為的就是要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隆重地舉行法定的、國家層面的紀念和悼念活動,目的是要牢記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艱苦卓絕鬥爭;警醒全世界人民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確立的戰後國際秩序;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設立抗戰勝利紀念日的歷史背景
1945年9月2日,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軍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籤字。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3日,中國國民政府下令舉國慶祝,放假1天,懸旗3天。同時也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第一個值得揚眉吐氣的一天,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日子。有關這個紀念日的歷史由來是這樣的: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會中、美、英、蘇四國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重慶夏季時間8月15日晨7時(即北京時間晨7時),四國政府在各自首都——重慶(陪都)、華盛頓、倫敦、莫斯科同時宣布接受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8月21日下午4時中日雙方代表在湖南芷江洽降。[3]9月2日,日本籤署投降書。
1951年8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由周恩來總理籤署的通告,確定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曾以8月15日為抗日戰爭勝利日。查日本實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籤字於投降條約以後。故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應改定為9月3日。
中國在這一天,曾舉辦過多次大型慶祝活動。民主黨派「九三學社」就是為了紀念這個日子而命名的。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