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0年的汽車產業鏈

2021-01-21 電子發燒友
回顧2020年的汽車產業鏈

James 發表於 2021-01-04 11:03:34

魔幻的2020年終於走完,期待已久的2021年如期而至。回顧2020,疫情深刻地影響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更加劇了國際形勢的複雜變遷,自主可控、貿易保護主義、去全球化成為關注焦點;與此同時,政策和資本持續加持,線上辦公/教育、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應用落地開花。在2021年到來之際,特推出【2020-2021年度專題】,圍繞熱點話題、熱門技術和應用、重大事件等多維度梳理,為上下遊企業提供參考鏡鑑。

希望2020年快點過去。」這個在年初被疫情「夢魘」支配下人們期待的事情終於發生。

回顧2020年汽車產業鏈,首先受到疫情衝擊的是終端消費市場,汽車銷量直接跌入冰點,隨著國內復工復產後,汽車觸底反彈,市場產銷兩旺,走出V型反轉。

進入下半年後,由於產業鏈條較長疊加生產備貨時間長,因此,旺盛的需求傳導至上遊產業鏈後,在關鍵零配件及材料等供應端上演了「缺貨漲價」的一齣好戲。

對2020年汽車產業鏈進行了盤點,通過五大關鍵詞來復盤這一齣好戲。

V型反轉

2020年Q1受國內疫情影響,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跌入冰點。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0年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0.5萬輛和11.4萬輛,同比下降60.2%和56.4%,出現斷崖式下跌。其中,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9.4萬輛和10.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61.5%和57.4%;新能源商用車產銷量分別完成1.1萬輛和1.2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4.1%和45.5%。

進入4月份,我國完成新能源車銷量7.2萬輛,實現環比增長,結束了新能源汽車連續9個月銷量下降的局面。5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8.2萬輛,環比增長12.2%,產銷延續了4月增長趨勢,銷量增速更為明顯。

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在完成觸底反彈的過程中展現了產業鏈的發展韌性,經過短期陣痛後,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進一步洗牌和併購重組,強者併購補短板,上下遊垂直整合,將形成新一輪的競爭格局。長期來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會有更好的發展。

正是新能源汽車銷量的V型反轉,也引發了今年下半年上遊行業材料價格暴漲、晶片短缺等各種「亂象」。

材料漲價

下半年汽車需求強勁增長,在產業鏈傳導的「時延」下,上遊材料供不應求的情況急劇升溫。因此,搶單/漲價的鏈式反應正在汽車產業鏈發生,相關上市公司第四季度有望延續Q3的業績高光。

截至10月,汽車產銷已連續7個月呈現增長,其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新能源汽車。電動車的表現也帶動了上遊電池的出貨量增長。截至今年10月,磷酸鐵鋰電池再度實現同比翻番。8-10月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分別達到100.2%、146.1%、127.5%。

電池需求增加的鏈式反應繼續傳導到上遊的材料廠商,但由於材料廠商上半年對需求預判的偏差,導致材料的供需失衡,電池中的關鍵材料也迎來了量價齊升的光景。

據了解,磷酸鐵鋰電解液從8月末的3萬元/噸漲至了3.6萬元/噸,上漲20%;三元電池電解液從8月末的4萬元/噸漲至4.5萬元/噸,上漲12.5%。上漲幅度差異主要與市場對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的需求量相關。

電池關鍵材料中就連價格最穩的正極材料磷酸鐵鋰,今年也開啟了漲價模式。

在材料搶單/漲價潮中,國內上市公司也迎來業績高光。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對全年的業績增長指引達到了3882.84%至4495.59%;磷酸鐵鋰行業龍頭德方納米在二級市場上也受到資本追捧。

材料漲價的鏈式反應正在汽車產業鏈內發生並慢慢傳導到其他材料方面。除了電池關鍵材料需求正發生快速變化外,車用鋼材、橡膠等大宗商品也迎來需求回暖。

北京首鋼負責汽車鋼材市場人士表示,「針對鋼材方面,車企的零配件需求上漲,汽車原材料鋼卷材料價格上漲。整體鋼材需求是有改善的,提升至少約20%,價格變化主要看市場上冷軋板卷的表現。」

但在供給側,天然橡膠的主產地東南亞,天氣不良和勞動力短缺導致的供給隱憂正在擴大,材料供應不足原因也引發了這些大宗商品漲價。

汽車缺芯

材料雖然漲價,但還能買到,如果晶片等核心零部件斷供的話,車企就只能停產了。

就在國內車企「摩拳擦掌」衝擊全年銷量新高的時候,12月初傳出的「大眾缺芯停產」消息引發汽車產業鏈的高度緊張,大眾連夜緊急回應。德國大眾隨後也表示,公司正面臨晶片供應短缺的問題,將調整中國、北美和歐洲工廠的生產計劃。

晶片市場供應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現已蔓延到汽車產業鏈,對車企影響將在明年Q1放大。車載晶片在上半年的市況不佳但消費電子晶片需求火熱,導致半導體行業產能出現了錯配,進而造成了當前局面。

汽車半導體緊缺預計至少持續半年,產業鏈各環節企業都在加長備貨周期,加之短期內晶片產能依然不足,晶片價格出現上漲是在所難免的。其中,汽車晶片廠商龍頭NXP(恩智浦)全線調漲產品價格,且產品漲價幅度或從5%起跳。產品交期甚至拉長至10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晶片供應短缺,部分企業的生產可能在明年Q1受到較大影響。但對於上遊的廠商而言,這是國產晶片導入汽車產業鏈的良機。

嘉盛半導體石巖認為,「我相信汽車半導體變化也會很快,特別是當國內的這些電動車新廠這麼快的上量,最終來講,我還是看好國內的這些工廠最終會在全球汽車市場佔據更大的份額,他們影響力會越來越大,這也是本土半導體產業鏈的機遇。」

晶片擴產

在全球汽車產業鏈晶片短缺甚至斷供的風險下,多家企業掀起功率晶片擴產潮。

據日媒報導,東芝和富士電機合計將投資2000億日元(約19億美元),對電動汽車用功率半導體進行增產,以適應全球主要市場向電動乘用車和商用車的急劇轉變。富士電機到2024年前將在本土和國外市場投資1200億日元。

無論是東芝,還是富士電機,都將增產的功率半導體用於車載領域。東芝擴產的產能除了被用於日本本土車企外,還將供往中國等地的汽車製造商。它希望能夠開拓來自純電動汽車的需求,把功率半導體相關業務的營業收入增加30%,從目前的1500億日元提高至2000億日元。

今年11月進博會期間,英飛凌宣布將新增在華投資,擴大其無錫工廠的IGBT模塊生產線,達產後將建成英飛凌最大的IGBT基地之一。

除了上述企業之外,其他半導體公司也在加速投資,尤其是純電動汽車銷量最高的中國市場內的公司。

12月17日,斯達半導體發布公告,擬在嘉興斯達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現有廠區內,投資建設全碳化矽功率模組產業化項目。項目計劃總投資2.29億元,建設年產 8 萬顆車規級全碳化矽功率模組生產線和研發測試中心,項目將按照市場需求逐步投入。

在差不多時間,比亞迪也對外透露,在比亞迪市場化發展的戰略布局下,比亞迪半導體是中國最大的車規級IGBT廠商。該公司產品總監楊欽耀表示,比亞迪車規級的IGBT已經走到5代,碳化矽mosfet已經走到3代,第4代正在開發當中。目前在規劃自建產線,預計到明年有自己的產線。

IPO熱潮

2020汽車市場需求回暖後,疊加證券市場的改革降低了企業股權融資門檻,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掀起上市潮。

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汽車產業鏈已有40家產業鏈公司申請A股IPO。其中,僅有2家位於主板,22家企業位於科創板,16家位於創業板。從分布來看,在科創板和創業板推行註冊制後,產業鏈公司更傾向於在這兩個板塊上市。

從統計數據來看,40家申請IPO的公司已有23家首發過會,擬募資金額合計超420億元。23家企業中,吉利汽車、孚能科技、海目星、科威爾及先惠技術等13家位於科創板,東風汽車、翔豐華、科翔電子、松原股份和凱龍高科等7家位於創業板。

此外,除了終止上市的天科合達之外,產業鏈中仍在排隊IPO的企業(已預披露)有18家,預計募資合計超370億元。18家企業中,8家位於科創板,擬募資合計約77.39億元。10家位於創業板,擬募資合計約296.66億元。

反觀2019年,汽車產業鏈只有15家企業首發過會,擬募資合計約111.22億元。15家企業中,7家位於科創板,主要涉及動力電池領域。目前,2019年過會的15家企業均已上市,實際募資合計約119.52億元。

今年汽車產業鏈IPO的企業無論是在數量還是募資金額方面,都遠超去年的規模,這說明了證券市場深化改革,降低了國內汽車產業鏈企業股權融資門檻,加之新能源汽車銷量的節節攀高,可以預見,2021年將有更多的汽車產業鏈公司掀起上市潮。

小結

2020年疫情影響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不確定性事情太多,但汽車銷量的V型反轉出乎市場意料,從而導致市場資源的錯配,引發上遊的缺貨漲價、晶片斷供等現象;而證券市場上的改革讓產業鏈企業享受到了股權融資的紅利。展望2021年,「亂象」將會被市場「無形的手」調整過來,而股權融資的紅利也將吸引更多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參與競爭。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2020回顧之長安汽車:200萬臺銷量的背後是長安人的執著
    2020年過得似乎特別快,年初時樓下盛開的臘梅餘香還未消散,2021年的初梅已結出了骨朵兒。對於國內的汽車市場來說,2020年也尤為神奇:從2020年下半年起,國內車市整體回暖,呈現出同比環比皆增長的大勢。
  • 2020年12月稀土永磁全產業鏈研究報告
    2020年12月稀土永磁全產業鏈研究報告內容目錄1行業視點81.1政策淺酌8二〇二〇年中國稀土行業政策時間軸8零言碎語:海外評論出口管制法之於稀土關係觀點大全91.2行業點評14二〇二〇年十個期待的大事件並沒能如願14零敲碎打:海外稀土開採初創企業作業小結(REPM)23
  • 2018年國內汽車行業大事件回顧
    2018年就要過完了,回過頭看看在過去的這一年的時間裡,國內的汽車行業也發生了不少大事件。這一年,哪些將會影響國內汽車行業的發展進程,又有哪些大事令我們印象深刻,那就一起來回顧一下。
  • 全年或負增長,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寒意”蔓延
    連續下跌三個月後,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又栽一個大跟頭。中汽協發布2019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9.5萬輛、7.5萬輛,同比下降35.4%和45.6%。也就是說,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4個月下降,而且銷量近乎腰斬。
  • 魔幻的2020年,印度手機產業鏈都經歷了什麼?
    【編者按】魔幻的2020年終於走完,期待已久的2021年如期而至。回顧2020,疫情深刻地影響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更加劇了國際形勢的複雜變遷,自主可控、貿易保護主義、去全球化成為關注焦點;與此同時,政策和資本持續加持,線上辦公/教育、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應用落地開花。
  • 吉利汽車2020年銷量及2021年展望
    2020年已經過去了,最近打算出一些系列文章,給大家盤點一下各個汽車品牌的2020年銷量以及2021年會有哪些新車,我們先從自主品牌銷量最高的吉利汽車開始說,吉利汽車2020年全年銷量是1,32萬0,217輛,連續4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一。
  • 年終盤點:2020年汽車行業大事記
    4月23日,財政部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在補貼標準上,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至2022年的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 盤點2020年汽車大佬誇下的海口!
    威馬汽車 :2020年進入造車新勢力TOP 32020年1月7日,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向美團創始人王興(理想汽車投資人)發起一場賭局,賭的是2020年威馬汽車銷量能否進入造車新勢力TOP 3。若能完成,王興要送沈暉一份美團外賣;反之,則是沈暉送王興一輛車。【現實】2002年造車新勢力銷量已出爐,排名前3分別為蔚來、理想和小鵬。
  • 億歐智庫2020年度分析師發布會——汽車出行產業的百舸爭流新十年
    2021年1月7日,由億歐EqualOcean主辦的「億歐智庫2020年度分析師發布會——汽車出行專場」順利舉辦。本次發布會聚焦「汽車出行產業的百舸爭流新十年」,億歐EqualOcean分析師們深入解讀智能網聯、動力電池、車企數位化升級、90後消費者等前沿技術發展及市場洞察,揭示汽車出行產業未來發展趨勢。
  • 「育新機 謀新篇 開新局」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西安召開
    2020年10月21日-10月22日,「2020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在西安召開。本屆大會主題為「育新機、謀新篇、開新局——助力構建安全可控汽車產業鏈」。據組委會統計,1000餘名海內外嘉賓出席本次大會。
  • 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發展回顧及2021年市場前景預測
    一、2020年數字經濟行業發展回顧(1)政策近年來,國家加快發展數字經濟。2020年,全國多個省市發布了數字經濟相關的政策以推動行業發展。數據顯示,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已由2005年的2.6萬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佔GDP比重已提升到36.2%,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2020年,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尤其在新冠疫情下發揮著重要性。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佔GDP比重已近四成,對GDP貢獻率近七成。總體來看,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將突破40萬億元大關。
  • 2020年最佳年度總結來了!長城汽車的改變你想像不到
    然而,總有一些人憑藉著過硬的實力和堅韌的意志逆勢前行,給2020年畫下了完美句點。而在汽車行業,這個名字叫做長城汽車。收穫超預期 長城汽車進入加速軌道回顧長城汽車2020年的成績,首先當然要從銷量說起。
  • 2020沃爾沃汽車在中國大陸年銷量突破16.63萬輛
    厚積薄發,臨近2020年終沃爾沃汽車全系熱銷十年深耕體系力以穩致勝2020吉利併購沃爾沃汽車已經走過了完整的十年,對於沃爾沃汽車來說,2020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全球車企在新冠疫情衝擊之下面對市場巨大挑戰的一年。
  • ...產業鏈龍頭有望長期受益】2020年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打亂了...
    【新興產業需求端提振有色 產業鏈龍頭有望長期受益】2020年初,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打亂了大宗商品價格和全球股市原有的節奏。在全球流動性風險緩解之後,有色指數一度表現較為平淡,直到7月才迎來第一次爆發。但隨後經過近三個月的調整,終於在11月迎來新一輪爆發,有色指數11月漲幅近20%。
  • 傳統製造業產業鏈升級謀求個性需求 「鏈長」協同來突破
    他拿到「汽車充電功率實驗」結果後,立即將這個好消息告知了溫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鏈長」賈煥翔。 截至當前,溫州從產業鏈所有規上企業中共梳理出840項風險點,已有700項找到產品替代或技術支持。 每月定期帶著縣(市、區)經信和產業鏈相關企業、專家開展產業鏈調研已經成了溫州市經信局局長賈煥翔當「鏈長」後的常態動作。在梳理溫州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風險點過程中,賈煥翔發現新能源汽車的充電效率和續航能力成了制約產業鏈提升的瓶頸。
  • 「產業消費雙升級 重構生態新格局」——202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
    原標題:「產業消費雙升級 重構生態新格局」——202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成功召開   2020年9月4日~9月6日,定位為高端智庫論壇的第十六屆中國汽車
  • 2020年丙烯產業鏈大事記年終盤點
    儘管2020年受疫情影響,行業經濟運行產生較大波動, 但「十三五」期間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率仍將達到3.19%。本年度丙烯產業鏈各產品歷史性行情頻頻演繹,特推出2020年丙烯產業鏈大事記。  2、烯烴原料多元化進程持續推進  事件描述:萬華煙臺工業園二期工程的核心――百萬噸乙烯項目,其乙烯裝置於2020年11月9日正式投產。
  • 中國奢侈品零售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奢侈品零售行業發展回顧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對我國奢侈品零售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奢侈品零售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奢侈品零售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奢侈品零售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奢侈品零售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奮楫爭先,砥礪前行 | 南都電池2020年大事件回顧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中,嶄新的 2021 年已經悄然開啟。回首 2020 年的過往,南都電池齊心協力、團結奮鬥,在疫情之下的艱難環境中,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這些令人振奮的精彩瞬間,值得回顧。  1月 南都電源品牌專列冠名  2020 年春節前夕,南都電源攜手中國鐵路媒體冠名上海局和濟南局的高速動車組列車,開啟了覆蓋長三角、環渤海兩大經濟圈的全路網強勢宣傳。  南都與鐵路「冠名」,品牌共效益 「齊飛」。2020 年是南都電源全新的品牌改革之年,南都電源斥資投放高鐵廣告,更是彰顯了公司的強大實力。
  • 連續三年下滑: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2531.1萬輛 2021年會反彈嗎?
    1月13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汽車生產與銷售分別完成2522.5萬輛和2531.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2%和1.9%。中國汽車市場自2018年7月開始出現下滑,2018年和2019年汽車銷量分別下滑了2.8%和8.2%。今年,疊加疫情的衝擊,中國汽車市場面臨著嚴峻考驗。不過,整體來看,汽車行業的恢復大大好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