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手如林的長三角地區,安徽省省會合肥是一座低調內斂的城市,比不上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耀眼的光環,合肥卻也不驕不躁,穩步前進。合肥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特別是有兩位歷史名人為這座城市增色不少。一位是北宋時期的包拯,人稱「包青天」,還有一位就是晚清重臣李鴻章了。
李鴻章可以說是一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近代歷史走向的人物,距今只有100多年,所以在合肥還保留著不少跟李鴻章相關的古蹟,其中李鴻章故居和李鴻章享堂是較為完好的古蹟,現在也都成了旅遊景點。李鴻章故居,可以說位於合肥市中心的黃金地段。在合肥老城區有一條淮河路步行街,李府就在這裡,來逛街的遊客多半都會注意到這一片古樸的建築。
關於李鴻章以及李氏家族的歷史,還是頗為複雜的。其實他們家本來姓許,明朝末年因為戰亂從江西遷來合肥。李家在合肥一直過著平淡的生活,直到李鴻章的父親李文安考中了進士,一家的生活才有了改變,漸漸地成了合肥的名門望族。
位於淮河路步行街上的李鴻章故居,確切的說曾經是李氏家族的故居,李氏兄弟六人聚族而居,所以規模非常龐大。到底有多大呢?根據記載,當時佔據了繁華的淮河路半條街,在當地有「李府半爿街」的說法,想起來也是非常壯觀的。不過現在的李鴻章故居規模已經大大的縮水了,只剩下3500平方米,這其中還包括了故居和陳列館兩部分,但即便如此,這也是合肥規模最大的名人故居了。
合肥地處江淮之間,這裡是江淮文化區域,建築風格自成一體,不同於皖南的徽派建築,也不同於吳文化區的江南水鄉。李鴻章故居自南向北共有五進,分為了大門、前廳、中廳、閣樓和走馬樓等幾個部分,保留著晚清民居的古樸韻味,每天都有許多來自全國的遊客前來遊覽,是合肥最知名的旅遊景區之一。
故居也是一座李鴻章生平事跡陳列館,用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介紹李氏家族以及李鴻章。許多遊客對於李鴻章可能聽說過名字,但具體有哪些事跡並不非常清楚。李鴻章在軍事上頗有建樹,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始人,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倡導洋務運動,經歷了甲午戰爭,也代表清政府籤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
在50年代,李鴻章故居曾經被用作百貨公司的商店,以及一些單位的宿舍。在90年代舊城改造時,李鴻章故居還被列入了拆除的範圍,後來經過多方努力終於保留了下來,如今李鴻章故居旁邊都是新式的商場和商鋪,一大片古式建築為這條商業步行街增添了文化底蘊。
李鴻章故居的最裡邊,就是俗稱「小姐樓」的走馬樓了。在古代許多大戶人家都有這樣的建築,是供女眷居住的地方,小姐樓跟前邊的院落中間有一道牆,牆上開一個門供人進出。古代講究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個門就叫做二門。當然現在二門早已不存在了,但走馬樓的建築還是非常古樸而美觀的。主體為木製建築,帶有一道封閉的迴廊,中間是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氣,迎合陰陽調合之風水學。
旁邊的淮系陳列館,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門票包含在李鴻章故居內,可以詳細的了解清朝末期的軍事知識。李鴻章故居坐擁繁華的淮河路步行街,交通非常方便,乘坐地鐵可以到「四牌樓」下車,步行前往,公交車就更多了。同在淮河路旁邊不遠還有一處教弩臺舊址,也就是明教寺,可以一起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