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系統 臨床解剖

2021-01-15 騰訊網

第一節 臨床解剖

運動神經系統總管著人的一切精細而又複雜的運動,然而運動功能是產生在感覺的基礎上,是接受了感覺以後所產生的反應。本章所敘述的運動神經系統只限於管理骨骼肌的運動,不包括自主神經系統支配的內臟活動。運動系統包括錐體系統及錐體外系統兩個部分。管理骨骼肌的隨意運動,由二級神經元組成,分為皮質脊髓束與皮質腦幹束。

圖6-1 錐體系傳導路(皮質腦幹束)

另外尚有始終不交叉而終於同側前角運動細胞的皮質脊髓束或全部交叉終於對側前角細胞的皮質脊髓束。

圖6-2 皮質脊髓束

圖6-3 錐體交叉部的纖維和交叉性上、下肢癱的解剖基礎

身體各部在運動區內的投影猶如倒置的人形,但頭部仍然是正置的。即中央前回的上部與下肢和軀幹的肌肉運動有關,旁中央小葉前部控制膝以下(小腿和足)的肌肉運動,也管理肛門和膀胱括約肌。中央前回的中部與上肢的肌肉運動有關。中央前回的下部與面、舌和咽喉部的肌肉運動有關。但據臨床觀察,這種定位關係不是絕對不變的,如整個下肢運動區可完全存在於旁中央小葉前部,此時上肢運動區也相應地上移達中央前回上緣(圖6-4)。

圖6-4 皮質運動區支配身體各部分的關係

錐體束通過內囊時的排列次序自前向後為頭面、上肢、軀幹及下肢(圖6- 5)。

圖6-5 一側內囊的組成

錐體束位於中腦大腦腳底的中間3/5,在大腦腳底錐體束纖維的排列自內向外依次為頭面、上肢、軀幹及下肢(圖6-6)。

圖6-6 錐體束在大腦腳的位置及纖維排列

錐體束之皮質脊髓側束在脊髓內的神經纖維排列順序自內向外為頸、上肢、軀幹、下肢(圖6- 7)。

圖6-7 皮質脊髓側束的位置和定位

廣義地講,除了錐體束以外的所有中樞運動纖維通路都稱為錐體外系統。據此,小腦及前庭系統也包括在錐體外系內。在臨床上主要是指基底節、丘腦底核、中腦的紅核及黑質、腦幹的網狀結構,小腦的齒狀核、後連合核等結構。錐體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各種隨意運動,特別是四肢遠端個別肌肉的細微運動。而錐體外系統主要是調節肌肉張力、協調各肌群間的運動以及維持身體的平衡等。錐體系和錐體外系互相配合、互相協調,人體才能完成各種複雜而精確的隨意運動。當錐體系損害時,主要是肢體遠端的精巧的單個動作有嚴重和持久的障礙,而行走、表情和維持姿勢的粗大協調運動以及伴隨隨意運動的一些半自動性運動,如行走時兩臂前後擺動仍然保留,或短期癱瘓後就恢復起來。當錐體外系受損時,則產生肌張力的改變,不隨意運動,平衡障礙和共濟失調等症狀。

錐體外系是由多級( 2~6個)神經元組成的神經通路。它起自大腦、小腦、間腦和腦幹的各部,並通過腦神經運動核和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控制肌肉的活動。因此錐體外系包括多條傳導路,如紋狀體-蒼白球系、小腦系和下行網狀系統等,本節只敘述錐體外系重要的傳導路。

表6-1 新小腦纖維聯繫簡表

圖6-9 基底神經節的纖維聯繫

表6-2 紋狀體蒼白球系的纖維聯繫

包括小腦半球、蚓部、小腦核(齒狀核、栓狀核、球狀核、頂核)及其傳入和傳出纖維。

( 1)通過小腦下腳(繩狀體)的前庭小腦束及前庭小腦纖維、脊髓小腦後束等。

( 2)通過小腦中腳(腦橋臂)的皮質腦橋小腦束。

( 3)通過小腦上腳(結合臂)的脊髓小腦前束。

( 1)齒狀核紅核脊髓束(圖6- 8)

圖6-10 經小腦腳的主要纖維

小腦齒狀核小腦上腳結合臂( Wernekink交叉)×對側紅核被蓋前( Forel交叉)×紅核脊髓束脊髓前角細胞

( 2)齒狀核紅核丘腦束

圖6-8 小腦傳入、傳出纖維

(實線示傳入纖維,虛線示傳出纖維)

( 3)頂核延髓纖維(圖6- 11)

圖6-11 古小腦的纖維聯繫

小腦上蚓支配頭部,下蚓支配軀幹,一側半球的上面支配同側上肢,其下面支配同側下肢。小腦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維持協同運動及軀體平衡。

統觀上述不難看出脊髓前角細胞及腦神經運動核不只受錐體系的影響,更受錐體外系及小腦前庭系統的影響,因此,下運動神經元稱為「最後總通路」。

本文源於網絡,如有不當,聯繫刪除。

您的點讚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相關焦點

  • 西安第四軍醫大學(2021年3月12日-2021年3月20日)針刀微創臨床應用人體標本解剖班通知
    一直從事普外與骨科臨床工作,多年來專攻針刀臨床治療、科研與教學,成就斐然,學生遍布全國。他發表的《針刀治療骨關節炎》論文,被評審為國家級課題。他編著的《針刀臨床治療規範》、《針刀入路解剖圖譜》、《針刀醫學基礎與臨床》等專著已風靡海內外。
  • 額骨與頂骨基礎解剖知識總結
    (三)臨床相關(Clinical correlation)額骨為膜內骨化(腦幹與顱神經的關係——解剖學習筆記從裡到外看「第四腦室」→解剖學習筆記小腦的功能解剖「人」在「神經」旅途腦幹的血液供應解剖學習筆記神經胚胎學
  • 【經典十課-回放】劉樹偉|人體解剖學——科學與藝術的合璧
    【經典十課-回放】劉樹偉|人體解剖學——科學與藝術的合璧 2020-11-29 21: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剖課體驗:嘔吐大哭做噩夢
    記者體驗 解剖屍體 她們早已司空見慣在長春中醫藥大學仲景樓,來自研究生學院2014級專業學位三班的學生們開始了本周的第二次解剖課。蘇琪說,第一堂解剖課下來,回到宿舍後,幾個女同學都和她一樣,害怕得睡不著覺,只要一閉上眼睛,總覺得有一個人的腦袋從床底下爬出來,那一夜,她們一直聊到半夜,直到困得不行了,才不知不覺地睡去。「太震撼了。」趙潔第一次接觸屍體解剖是通過視頻,膽小的她雖說沒有看到實體,但還是被嚇哭了。後來在第一次解剖課上,看著眼前被福馬林浸泡過的屍體,她一直作嘔,好幾個女生都吐了。「像腦漿,你知道的。」
  • 專業解碼|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臨床醫學專業
    專業介紹:山東力明科技職業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創辦於2001年,為國家教育部首批批准開設的高職臨床醫學專業的院校之一。臨床醫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專業。培養目標: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具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適應臨床第一線需要的,能在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從事臨床醫療、預防和保健全面發展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 從手三陽的學習來淺聊臨床精準取穴是多麼重要
    而精準調形除了三才針法熟練掌握外,對針尖觸碰到的層次和結構要求甚高,也就是穴位的平面定位和立體結構要清晰,穴位的精準定位一定是建立在解剖結構基礎上的,並且,表裡經的理解從解剖角度能夠給我們更多的啟示,比如手太陰與手陽明恰在肱橈肌的兩邊。但是,很多人有這樣的困惑,就是對著肌肉解剖圖可以,在真人身上隔著皮膚就找不準了!
  • 3D人體地圖:人人都可以學解剖
    Healthline Body Maps  這款應用程式是Healthline和GE Healthymagination共同合作推出的科石化產品,可以在 Retina屏幕上進行男女模型的解剖練習,包括常見的解剖類型,比如骨科、心臟科、神經科的解剖結構。應用程式採用了3D建模、高解析度的圖形和動畫等技術。
  • 我校教師入選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註冊系統註冊督導師
    近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陳陽教授入選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註冊系統註冊督導師,成為我校第一位、遼寧省第四位註冊督導師,武琳、曲慧東兩位教師入選註冊心理師。據悉,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註冊系統(簡稱註冊系統)是中國心理學會的專業組織,引領著中國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的專業化、標準化發展。
  • 廈門半馬兩跑者猝死,耐力運動時須警惕心臟電活動紊亂
    運動有益健康早已成為共識,但運動也講究方法。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陸志剛表示,耐力運動時,如果心肺系統發生變化,這可能是誘發心源性猝死的原因。而心臟本身是否存在隱性疾病,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高危因素。耐力運動可誘發心源性猝死有關運動猝死的原因,長期從事心內科疾病診療的陸志剛表示,耐力運動時,如果心肺系統發生變化,可能誘發心源性猝死。
  • 27張高清解剖圖帶你認識頭、面、頸部骨骼及肌肉名稱!珍藏!
    臨床觀察證實,許多緊張型頭痛往往是由壓力引發的,並且許多起源於頸部肌肉的觸發點。通過解決這些觸發點,即便不能完全消除這種頭痛,也可以減少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  頭、面和頸部的肌肉  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   頭皮肌肉,主要是枕部和額部肌肉(或把它們視為一塊肌肉,即枕額肌),這些肌肉能控制頭皮和前額的動作。
  • 高校學生手繪解剖圖走紅,網友:被學醫耽誤的靈魂畫手
    標題:先天之本作者:陳瀟樂(2018級臨床醫學專業專科1班)標題:我手繪我作者:袁牧星(2018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1班)標題:偏頭痛作者:邱日偉(2017級醫用心理學專業)標題:kiss作者:周琴(2018級臨床醫學專業本科1班)標題:頸部右側面肌肉,血管和神經
  • 窺視人體內部:迄今最詳細人體解剖照片
    北京時間4月23日消息,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在羅比塔·科森的記憶裡,父親的解剖實驗室是一個給她帶來快樂的地方。她的父親大衛·巴塞特當時是華盛頓大學的解剖專家,他用17年時間,創造出被認為是最詳細的人體圖片,不僅有人體外表照片,還有內臟照片,甚至有立體圖片。 巴塞特合作夥伴名叫威廉·格魯比爾。格魯比爾是「視覺大師」的發明人,這是一個三維視圖系統,並在60年代被一家公司開發成玩具。1962年,巴塞特創作出25卷「人體解剖立體圖」。這些圖片立即引起轟動,成為醫學院學生的重要資源。
  • 筆記|《臨心》C10 臨床心理學中的實驗研究 & C11 心理病理學和...
    C10 臨床心理學中的實驗研究心理病理學的實驗室模型1.實驗性神經症:是最主要的病理心理學的實驗室模型。2.恐怖症、強迫症、衝動性行為和焦慮症。3.癔病和催眠:催眠是一種社會的交互作用,在催眠的過程中,一個人(被試)根據施術者的暗示而產生各種富於想像力的體驗。
  • 頸椎病解剖、經典影像改變,看這一篇就夠了!
    今天我們重點來學習相關的解剖結構和影像學診斷關鍵技巧,值得學習借鑑! 穿行於椎間孔的神經根約佔椎間孔內徑的1/2,故一般情況下縱徑輕度變小不產生臨床症狀,而橫徑變小則可以產生明顯的臨床症狀。 上下小關節突顯示光滑,無變尖或肥大硬化,關節間隙清楚。鉤椎關節在椎間孔前下方。
  • 揭秘人體骨骼、肌肉及關節奧秘,3D解剖圖更清晰!
    體育運動中的人體骨骼與關節彩色解剖圖譜  人體約200塊骨,各司其職  肌肉附著於骨,舒張收縮完成動作  體育運動中的人體骨骼與關節彩色解剖圖譜  編輯推薦  骨是人體運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其結構和功能是全面地了解人體運動的基礎。
  • 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
    今天簡要給大家科普一下肘、腕關節的基礎解剖,有興趣的可以留言或者私下交流學習。 1這是整個手臂的外形,包括肘、腕關節,前臂和手指。
  • 協和醫學生手繪器官解剖圖,極具藝術美感,走紅網絡!
    作者:協和醫學院2016級學生馮璐  作品內涵:頜面部血管神經走行複雜,是解剖的難點之一。  作者:協和醫學院2015級 八年制(醫實)學生蔣婧煜  作品內涵:解剖圖版梁祝。  耳解剖結構  它與前庭迷路一起組成內耳骨迷路,其核心部分柯蒂氏器負責將來自中耳的聲波信號轉換為相應的神經電信號,傳至大腦的中樞聽覺系統進行進一步處理,最終實現聽覺感覺。  下頜下三角
  • 不會解剖的醫學生不是個好畫手!成都這群醫學生畫出極美解剖圖
    作品一作品四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作品在中國解剖學會舉辦的2020年「日升恒隆杯」第三屆全國醫學生解剖繪圖大賽中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此次全國醫學生解剖繪圖比賽全國共有180餘家醫學院校參賽,參賽作品逾2000餘幅,經過層層篩選、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等程序,僅有50幅作品獲獎。此外,成都醫學院的學生繪製的一幅解剖圖榮獲了「國希望杯」第二屆解剖學繪圖大賽三等獎。原標題:不會解剖的醫學生不是個好畫手!
  • 半人馬座的三星系統是不是真的在做「三體運動」?適合居住!
    半人馬座的三星系統是不是真的在做「三體運動」?適合居住!理論上不設置前提條件的混沌三體運動及其複雜,幾乎無法用模型來演繹,但很幸運,半人馬座南門二a、b、c三星是個設置了天體條件的三星系統,因此理論上存在的比鄰星的行星Proxima b的條件並不是那麼惡劣,相反還可能非常宜居,各位可以放心,如果Proxima b上有高等文明的話,他們肯定在上面安居樂業,不會來殖民我們的地球!
  • 精神分裂症的陰性症狀綜述「臨床必備」
    本文介紹了陰性症狀的類型,它們的臨床相關性,與陰性症狀相關的神經解剖學和神經傳遞因子,以及當前和未來的治療選擇。 抗精神病藥的適度改善 精神分裂症影響大約1%的人口。自20世紀50年代氯丙嗪被引入以來,抗精神病藥物一直是精神分裂症治療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