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被稱為「惡月」?五月初五又是九毒日之首,古人過得小心翼翼

2021-01-09 騰訊網

農曆的五月已經來臨。

記得很多年前,看到一本民俗書,古人認為五月是「惡月」,認為這個月出生的孩子帶有不祥之兆。特別是五月初五日,若這天出生的嬰孩重則會被謀殺,輕則會被丟棄。當看到這個內容的時候,自己被嚇了一跳,同時也感覺很幸運的生在現代。因為小編就是五月初五出生的,所以很感謝父母沒有把自己嫌棄,並百般呵護。

古人為什麼把五月當作「惡月」?

早在先秦時期,民間對五月就有了「五毒月」的觀念。對五月的稱法也有很多種,但多數是帶有不好的寓意,比如惡月、五毒月,爛五月之稱。

五月有九毒日,即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五、二六、二七。十四日為天地交泰日。

五月初五的別名及傳說

五月初五是九毒日之首。又有別名為:端午節、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詩人節、女兒節、五蛋節。

對於五月初五的來歷有很多種傳說。

比如,傳說一是為了紀念屈原。

於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愛國詩人屈原因不忍捨棄自己的國家,故投了汨羅江自盡。後人為了紀念屈原,又有人把這一天稱為詩人節。

傳說二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楚國伍子胥,吳國大敗越國,越國賄賂吳國大宰,讒言陷害伍子胥,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賜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對他的左右鄰舍說:「我死後將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國國都的東門上,讓我看看吳國是怎樣被越國沒掉的。」說完就自刎而死了。當吳王夫差聽到伍子胥說的話時,非常的生氣,命人把伍子胥的屍體裝進皮革裡,於五月初五那天投進了大江。因伍子胥是一名忠臣,百姓就自發在那天紀念伍子胥,因此這個節日就一直流傳了下來。

傳說三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在曹娥14歲時,她父親在江中溺水,多日都未找到她父親的屍體,曹娥因此極其傷心,不管白天黑夜都在江邊哭泣,至此數日後,在五月初五那天,她自己也跳進了大江,五日後找到了她父親的屍體,因此傳為了神話。

傳說四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越國國君勾踐。因越王勾踐首創了划龍舟方式操練水兵,最後打敗了吳國。這也有可能是龍舟節說法的來歷。

被認為惡五月的緣由

好端端的「五月」為什麼會有「惡月」和「爛五月」的說法呢?

在古代,端午節最初是祛病防疫的節日。

因五月氣溫回升,是細菌繁殖的好季節,雨水充沛,空氣潮溼,食物及其他物品都易黴變,更容易滋生蛇蟲鼠蟻,溼熱邪氣較盛,加重疫情的傳播。

如果溼熱的病邪阻滯在了我們人體的氣血經絡中,人的身體就會出現代謝不徹底,氣血不通暢,濁邪就會停留淤滯,從而身體會出現各種的不舒服或生病。這個時節我們要小心4種毒。

第一毒,是腸熱毒,容易引起便秘、痤瘡、口氣、口乾、口苦、失眠等症狀。我們要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少吃肉,要多喝水,來預防溼熱毒。

第二毒,是津液虧虛毒,容易導致氣血瘀滯,容易發生梗塞類的毛病。尤其是上了年紀的。我們更要預防。我們要早晚一杯溫水,白天適當飲水,要保持心平氣和,切忌大喜大悲、忌鬱悶。

第三毒,是脾胃虛弱的毒,是讓人容易腹瀉的。這個時節,我們平時的飲食要避開寒冷食物,多吃溫熱食物。比如這個季節就可以多吃薑,少吃冰飲之類的飲品。

第四毒,是精元損耗毒。這時節適合靜養,減少房事。與自然和諧,平定心氣。所以古人是很聰明的,到了五月就會主張妻子回娘家一個月,故俗稱避「惡月」。

「端午」的風俗和來歷

端午作為九毒日之首,在我國想必是有很多的風俗習慣的。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集祈福攘災的民俗節日,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那這一天有哪些風俗呢?

首先,是吃粽子了。

民以食為天,我就先說說為什麼在這一天要吃粽子吧。相傳在春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因得知自己的國家滅亡了,不忍割捨自己的國家,在五月初五這日投了汨羅江自盡了。

當楚國民眾得知自己所愛戴的士大夫屈原投江身亡後,怕江河裡的魚蝦啃食詩人的屍體,所以家家戶戶都包了很多粽子,投進了汨羅江,希望江河裡的魚蝦有了這些吃食,不要再去啃咬詩人屈原的屍體。故端午食粽就一直流傳至今了。

讓我們也有了口福。到現在,南北粽子的口味也有很大的不同,北方以甜口為主,以北京的棗粽為代表,南方以嘉興的肉粽為代表。

其次,就是賽龍舟了。

賽龍舟是一項娛樂性強也是儀式感強的一項節目了。賽龍舟相傳也是與我們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相傳屈原投江自盡後,楚人怕江中魚蝦會吃了詩人的屍體,人們就競相劃舟驅趕江河中的魚蝦,又把船上的粽子投放進江河裡。也有傳說與越王勾踐有關,據傳是越王勾踐首創了以龍舟訓練水兵,後以此水兵大敗吳國,因此而流傳下來了。

因此「龍舟競渡」盛行於吳、越、楚等地。

第三,掛荷包,栓五色絲線。

在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奉行五行學說,認為五色代表了五行,以五色為吉祥色。

古時,人們會在端午清晨,起床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孩子的手腕、腳腕等處拴上五色線,並且在拴線的時候,小孩忌開口說話。

在這期間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丟棄,要在夏季的第一場雨或是第一次洗澡的時候,摘下來,扔到河裡,希望藉此護佑自己的兒女安康。

第四,懸艾葉,掛菖蒲。

古時人們把這一活動作為主要內容,時至今日,在農村還是能夠在門口可看到艾葉、菖蒲。人們把艾葉、菖蒲插在門楣上,或懸掛在堂中。並用菖蒲或艾葉製成人形、虎形,時稱艾人、艾虎,並把艾人、艾虎佩戴在身上,用以驅障。

還有一些其他的習俗,比如佩香囊,喝午時水,沐蘭湯,吃五毒餅等習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五月被稱為五毒月?
    為什麼五月被稱為五毒月?陰曆5月俗稱五毒月。為什麼稱為五毒月?這個五毒月是怎麼來的?傳統上五月初五我們都會包粽子,喝雄黃酒,插艾草等等做一些驅邪避毒的活動。讓我們一起來解開其中的奧秘。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這一天開始、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此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農曆十四日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這十天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房事,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當然還有重要的五月十三也是禁忌,總之如能在整個陰曆五月不同房禁慾對身體修復有極大的好處。
  • 2015年陰曆五月到了,農曆五月俗稱毒月!
    農曆俗稱毒月。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這一天開始,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為 「天地交泰九毒日」;「農曆五月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這十天內,務必端容肅己,嚴禁殺生,行淫,否則嚴重傷身損氣耗精元。
  • 九毒日是哪幾天2020時間表 五毒月九毒日什麼意思禁忌有哪些
    2020年的九毒日就是從端午節這一天開始的,它作為九毒日之首就有了在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在毒月裡是比較多災多難的一個月,是要引起大家重視的一個月,因此也有了九毒日不能同房的說法,那大家還知道九毒日有些什麼禁忌嗎,另外大家知道九毒日是在哪幾天嗎,九毒日代表的是一個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星座 五月初五生日是什麼星座
    農曆五月初五是什麼星座 五月初五生日是什麼星座導讀:按照我國的傳統,生日大多是根據其農曆出生日期慶祝,而在星座佔卜術,很多人分不清自己到底是什麼星座,很大原因是因為有兩個生日,那麼,五月初五出生的人是什麼星座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
  •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稱端午節為「重五節,重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 古人覺得五月初五這天生孩子不吉利,那這天出生的孩子怎麼辦?
    因為五月初五過後夏天就來了,太陽正是毒辣的季節,所以古人稱這一天為「惡日」,而五月這一個月被稱為「惡月」。因此古人都特別忌諱在這一天生孩子,傳說,這一天生出來的孩子,是男孩會剋死父親,是女孩就會剋死母親,這一天出生的孩子會對父母有極大的負面的影響。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禁忌你得知道
    為什麼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會被嫌棄?可能與古人的數字崇拜有關!傳統民俗認為,「五」是陽數,是中極之數。比如帝王被稱為九五至尊。但五五相疊就是極陽,不見得吉利。02 端午與《易經》《易經》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和合才是吉祥的,否則「孤陰不長,獨陽不活」,從玄空九星角度分析,五黃廉貞是代表疾病的兇星,所以農曆五月被稱為「五毒月」。
  • 「毒五月」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最近幾天,網絡上開始流傳這樣的文章,那就是農曆五月,古人稱之為「毒五月」,在這個月裡,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這九天為「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這十天,一定要肅己,嚴禁殺生、行淫,否則嚴重損害身體,消耗精氣。其中端午是九毒日之首,最是重要,因此要喝雄黃酒,插艾蒿,尤其要忌諱房事。
  • 古時候五月稱為「毒月」,端午節稱為「毒日」,當天有哪些禁忌?
    農曆五月俗稱「毒月」,這個月內有九天傷身損氣耗精元的日子,分別是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這就是古代所謂的「九毒日」,在古代大家認為這幾日不能同房,而端午節(五月初五)又是第一個「九毒日」的第一個,所以,端午節夫妻不能同房的說法就傳了下來。不過現在這種說法已經被拋棄,大家也都不在乎,甚至有些人都沒聽過。
  • 寶寶起名:農曆五月出生的牛寶寶起名
    轉載是行智慧善德 分享是積福報功德,傳播是得文明知識 轉載好運吉祥安康。
  • 屈原為何選在農曆五月初五投江?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掘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時間:2020-06-25 10: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之一。
  • 世人都知道,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
    世人都知道,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凡是中國文化人也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國民間三大飲食節之一。至於端午節的由來與習俗也因地區不同而呈現出多樣性。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等有關端午節的由來之說。
  • 五毒月九毒日即將來臨,五毒月究竟毒在哪?養生禁忌不可不知!
    毒五月,是指農曆5月,2020年6月21號正式進入。2020年九毒日:初毒日:五月初五(陽曆 6 月 25 日)/五月初六(陽曆 6 月 26 日)/五月初七(陽曆 6 月 27 日)中毒日:五月十五(陽曆 7 月 05 日)/五月十六(陽曆 7 月 06日)/五月十七(陽曆 7 月 07 日) 末毒日:五月廿五(陽曆 7 月 15 日)/五月廿六(陽曆 7 月 16 日)/五月廿七(陽曆7
  • 2019年第二十四周大師親批通勝 | 午月逢午日,兇過九毒日,屬馬之人要當心!
    今日吉利生肖:豬、馬、狗心氣高昂,能化壓力為動力,男性有升遷之機今日不利>生肖:雞、鼠、龍、馬勞心勞心的一天,當心捲入無端之爭今日吉利生肖:雞、鼠、猴果斷、有行動力,能成為社交場合的焦點今日不利生肖:對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來說,「不求贏得多,但求輸得少」,能夠平安喜樂地渡過每一天,就是很大的福分了。奪命五毒月已來臨,這個月的主題是「防毒」。一般認為,五月的九毒日最為兇惡,其中又以五月初五端午日為「毒中之毒」。事實上,古代的端午日,原本為午月午日,這是一個純氣極盛的日子——過猶不及,陰陽失調,其兇險程度,恐怕不在五月初五之下。下周五「壬午日」正是一個大兇之日。
  • 南宋時期,五月初五是不祥的日子,這一天出生的嬰兒父母都不敢留
    民間認為,五月是一個不詳的月份,因為五月被稱為「惡月」,尤其是五月初五更是一個十分忌諱的日子,俗稱「五毒日」,這一天出生的孩子將會加害於父母。在《風俗通義》中就記載:「五月五日生育,男害父,女害母」。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男害父」的傳言更讓人忌憚,所以一直以來,五月初五生子不舉主要受害者還是男嬰。五月初五生子會招來不詳的說法之民間很有市場,還曾一度在皇室中流傳。
  • 五月五過端午, 原來記憶中的端午是這樣的來的
    端午節最初的時令是午月午日,有時還突出它的正時是在午時,所以也叫重午節:午月為鬥柄指午之月,即農曆五月;午日即農曆五月十二支紀日的第一個午日。大約魏晉以後,由於用幹支表示的節日不便記憶,形成代之以數字日期的趨勢,端午被定在五月初五。端午節在許多地方又稱為端陽節。端陽者,陽氣之端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