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太陽系最遠的天體是哪顆嗎?過去,人類認為最遠的天體是冥王星,並將其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緣,而到了近代,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我們所能觀測的距離也在不斷擴大,因此,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在冥王星之外,還有很多星球,而在去年的12月,我們就發現了一枚距離超過100AU的天體。
其在目前被認為是太陽系最遠天體,因此,又被定名為「2018VG18 」,又名Farout,含義是遙遠,在嚴謹的命名系統中,2018VG18的正式命名意味著,科學家已經確認這是太陽系最遙遠的星球,而在進一步的發現中,其又被歸類於矮行星。
那麼這枚星球究竟距離地球有多遠呢?這樣說吧,冥王星距離太陽是30-49個天文單位,如果光從太陽發出,到達冥王星大約需要5.5個小時,圍繞太陽運行一周是248年。而「2018VG18 」距離太陽達到120個天文單位,是冥王星的2倍多,此外,這枚星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是1千年,也就是說,其在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還是在1千年的宋朝。
當然,現在科技如進步,我們想要了解這枚星球,當然不需要再等1000年,根據我們的新視野號目前的飛行速度,相信很快就會「2018VG18 」星球上探索,眾所周知,新視野號已在很早前就飛躍了冥王星,而此次的最終終點也是直奔「2018VG18 」而去的,所以,未來新視野號會給我們一個更完整的數據。
那麼,這和我們一直相傳的第九大行星有沒有什麼關係呢?據說,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一直存在一枚行星,並且這塊區域的星球影響極大,就拿作為遠日星球的海王星來說,科學家發現這枚星球的運行軌跡一直存在問題,疑似被這枚「第九大行星」所左右,也就是說,這枚「第九大行星」或許質量要比海王星還要大。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探索「2018VG18 」,其實也是在間接的證明,第九大行星並不存在。那麼對於這個結果,你是期待還是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