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最遠的天體,公轉達上千年,它的真身或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2021-01-08 奇點使者

你知道太陽系最遠的天體是哪顆嗎?過去,人類認為最遠的天體是冥王星,並將其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緣,而到了近代,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我們所能觀測的距離也在不斷擴大,因此,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在冥王星之外,還有很多星球,而在去年的12月,我們就發現了一枚距離超過100AU的天體。

其在目前被認為是太陽系最遠天體,因此,又被定名為「2018VG18 」,又名Farout,含義是遙遠,在嚴謹的命名系統中,2018VG18的正式命名意味著,科學家已經確認這是太陽系最遙遠的星球,而在進一步的發現中,其又被歸類於矮行星。

那麼這枚星球究竟距離地球有多遠呢?這樣說吧,冥王星距離太陽是30-49個天文單位,如果光從太陽發出,到達冥王星大約需要5.5個小時,圍繞太陽運行一周是248年。而「2018VG18 」距離太陽達到120個天文單位,是冥王星的2倍多,此外,這枚星球圍繞太陽運行一周的時間是1千年,也就是說,其在距離太陽最近的時候,還是在1千年的宋朝。

當然,現在科技如進步,我們想要了解這枚星球,當然不需要再等1000年,根據我們的新視野號目前的飛行速度,相信很快就會「2018VG18 」星球上探索,眾所周知,新視野號已在很早前就飛躍了冥王星,而此次的最終終點也是直奔「2018VG18 」而去的,所以,未來新視野號會給我們一個更完整的數據。

那麼,這和我們一直相傳的第九大行星有沒有什麼關係呢?據說,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一直存在一枚行星,並且這塊區域的星球影響極大,就拿作為遠日星球的海王星來說,科學家發現這枚星球的運行軌跡一直存在問題,疑似被這枚「第九大行星」所左右,也就是說,這枚「第九大行星」或許質量要比海王星還要大。

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探索「2018VG18 」,其實也是在間接的證明,第九大行星並不存在。那麼對於這個結果,你是期待還是反對呢?

相關焦點

  •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 或有助發現「第九大行星」
    L91天體在太陽系中的效果圖。   據《科學》雜誌在線版18日消息稱,天文學家確認了一個遙遠的冰冷世界,它位於太陽系的極遠端,公轉一周需要2萬年,軌道遠超冥王星。該天體目前暫名L91,其特殊的位置和軌道或將引導人類發現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L91由位於夏威夷的加拿大—法國—夏威夷望遠鏡發現。研究人員目前還沒有獲得其大小與質量的確切值,但計算顯示,L91可能正處於從冷冰冰的奧爾特星雲向另一個冷冰冰的柯伊伯帶遷移的過程中,它擁有太陽系中已知最長的軌道——環繞太陽一周需要2萬多年。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通過太陽系邊緣異常天體的情況,科學家猜測,在遙遠的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行星,被科學家稱之為第九大行星,或者X行星。當第九大行星的存在被科學家提出之後,很多的天文愛好者也加入了探討之列,隨著人們對太陽系邊緣軌道異常天體的不斷觀測,更多的科學家也認同了第九大行星存在的可能性。而且根據相關的數據,科學家對這顆小行星的質量還提出了初步的猜想。
  • 第九大行星或來自於太陽系外,質量堪比10個地球,哈勃能找到它嗎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這是人所共知的,原先說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是包括冥王星,但是冥王星已經在2006年被國際天文協會清出行星的行列,所以太陽系剩下了8大行星。傳說中的第九大行星早在2016年1月就有消息傳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邁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在《天文物理》雜誌上宣布他們發現了太陽系柯伊伯帶中6顆天體的軌道運行異常現象,它們雖然以不同速率運轉,但其運行軌道卻擁有相同的傾角,且朝向太陽的角度相近。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後,人類就從沒停止過尋找替代者的腳步,但可惜的是,至今沒有找到繼冥王星之後的第九大行星。曾經我們認為冥王星就是太陽系的盡頭,我們以為那裡將是一片虛無,但事實是我們錯了,那裡無比熱鬧,遍布著直徑幾公裡到幾千公裡的冰封行星,那裡就是柯伊伯帶。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之謎:它真的存在嗎?
    來源:新浪科技太陽系第九行星的想像圖。這可能是一顆大約比地球大10倍的行星,但由於距離遙遠,目前還沒有被發現。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過去幾年來,關於太陽系最外層區域存在一顆新行星(而且體積很大!)的可能性令科學家和公眾都十分好奇。
  • 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或許要出現
    軌道計算表明,如果第九大行星存在,它的質量將為地球的10倍,軌道為橢圓形,繞太陽運動的周期約為10000到20000年。它離太陽最近的距離也不會小於地日距離的200倍(即200個天文單位,簡稱AU),比冥王星遠得多,位於柯伊伯帶的冰雪世界中。從來沒有人見過第九大行星,但研究者已經根據柯伊伯帶中幾個天體的運動規律推斷出了它的存在。
  • 巴西天文學家:太陽系中第九大行星或再次出現
    人類尋找太陽系家族其他成員的腳步一直未停。  巴西天文學家羅德尼·戈梅斯日前在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指出,在海王星以外運行的小型冰塊軌道出現攝動,表明太陽系邊緣存在一顆未知的、體積相當於四個地球大小的行星。這是戈梅斯通過計算得出的,也是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暫時被稱為「X星」。
  • 盤點太陽系最神秘的九大行星
    人類登陸月球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但對太陽系還是不太了解。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太陽系的九大謎團。 1、最奇怪的行星——天王星 至今為止,天王星為什麼在極地向太陽公轉,那是唯一知道「躺著」公轉的行星,嚴格來說,天王星是液態氣體行星,天王星是一個非常矛盾的世界
  • 太陽系真有第九大行星?
    新聞背景 國際著名雜誌《科學》與《自然》在進行2017年科學展望時,都把尋找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列入其中。那麼,這個問題是如何提出的?天文學家們又為此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再看看2016年1月布朗個人推特上的一條十分有趣的留言——「好吧好吧,現在我樂意承認:我堅信太陽系有九大行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篇「驚世駭俗」的論文 2016年1月20日的《天文學雜誌》上刊登了一篇「驚世駭俗」的論文,作者是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麥克·布朗和康斯坦丁·巴蒂金。
  • 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可是在十幾年前,太陽系其實是存在九大行星的,其中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的那顆行星就是著名的冥王星,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呢?所謂黃道平面是由太陽系八大行星圍繞太陽系公轉軌道形成的一個軌道平面,由於這個平面是由八大行星的軌道組成的,因此八大行星都位於黃道平面上,也就是八大行星的運行軌道與黃道平行形成的角度是零,但冥王星就不一樣,它的運行軌道不在黃道平面內,與黃道平面形成17°傾斜角,由於它的軌道與其他八大行星軌道不一樣,因此被踢出了行星行列。
  • 太陽系或發現第九大行星(組圖)
    新華社發●「發現者」美國天文學家布朗稱努力尋找新行星是為了求得11歲女兒原諒●因為他的研究曾導致原先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被趕出九大行星圈,而女兒喜歡冥王星新華社記者 郭爽本月20日,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布朗與康斯坦丁·巴特金在美國《天文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已通過數學和計算機建模發現了太陽系存在第九大行星的強有力證據。
  • 神秘冰冷天體對發現第九大行星提供重要線索
    天文學家最新發現太陽系外側一顆小型冰冷星體,它環繞太陽運行一周需要2萬年,這項發現很可能為搜尋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提供重要線索。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伴隨著近年來在太陽系最外側發現更多的小型冰冷星體,將有助於研究人員發現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最近發現的小型冰冷星體叫做「L91」,它的公轉周期很可能是2萬年,沿著一個巨大橢圓軌道環繞太陽運行。  研究人員首次發現L91是2013年,但是最新觀測的奇特軌道表明,這顆星體受到太陽系一顆神秘氣體巨行星引力牽引。
  • 「X行星」是真實存在的嗎?它才是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筆者:三體-小遙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冥王星被確立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相關概念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漸漸認識到其他行星與冥王星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此推出行星的劃分標準,於是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
  • 太陽系發現未知第九大行星?且慢下定論
    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後,這兩位天文學家認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一顆未知行星在背後默默地發揮引力影響。據推測,這顆可能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因此其引力將顯著影響位於柯依伯帶幾顆「矮行星」的運行軌道。
  • 太陽系真的有第九大行星?(組圖)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  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第九行星?
  • 太陽系邊緣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且它是一顆胡柚般大的黑洞嗎?
    由此人們驚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在我們太陽系附近有這麼一顆黑洞,悄無聲息地靠近我們,而不被發現,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啊。黑洞是天體食物鏈的頂端,它可以通吃一切,哪怕逃逸速度達到光速,只要被它所捕獲,也無可奈何地被吞噬。由此可以認為,即便是1毫米的黑洞,靠近地球,也會把地球吃掉,並漸漸把太陽系吃掉。
  • 冥王星天蠍座守護星,曾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一員,又為何被踢出局?
    ——袁元今天咱們來說一說曾經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也叫閻王星、冥神星。冥王星是天蠍座的守護星,主宰人的爆發力與洞察力,對事物有抽絲剝繭的能力,負面影響是嫉惡如仇,陰險。冥王星是柯伊伯帶中的矮行星,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冥王星是第一顆被發現的柯伊伯帶天體。冥王星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鬩[xì]神星是太陽系內已知質量第一大的矮行星,質量甚至比冥王星質量多出27%,冥王星相對較小,僅有月球質量的六分之一、月球體積的三分之一。
  • 為什麼冥王星不再是太陽系中的第九大行星?
    太陽系中的行星,在太陽系中,行星有序地圍繞太陽運行,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當冥王星第一次被克萊德·湯博發現時,它被視為太陽系的行星之一。然而,如今它被歸類到矮行星,並成為柯伊伯帶內已知天體中體積最大的矮行星。柯伊伯帶處於太陽系邊緣地帶,充滿了微小冰封的物體。2006年,當一批科學家決定正式定義「行星」這個術語時,冥王星因不符合其定義被降級。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布朗解釋道,由於第九大行星的運行方向與這幾顆天體相反,偏向右側,因此在這張圖上沒有畫出來。「我還沒有進行統計分析,但我認為本次發現純屬僥倖的概率應該只有0.001%。」布朗在推特中寫道。 這六顆已知的太陽系中最遙遠的天體都按照同一個方向排列。巴蒂金和布朗認為,只有在某種外力作用下,它們的軌道才能保持這樣的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