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被埋124小時生還者:過倆生日 獲救那天是重生

2021-01-20 央視網
地震被埋124小時生還者:過倆生日 獲救那天是重生

原標題:

  ___滿目瘡痍已重回蔥綠;悲傷哀慟化作生的動力。

  ___當年,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感動和激勵著成千上萬人收起悲傷,重建家園。

  ___10年裡,這些閃亮的名字,已化為一個共同的符號,成為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的一部分。

  ___他們的經歷就是我們的經歷,他們的成長就是我們的成長,他們的收穫就是我們的收穫,

  他們的意志就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感恩生命,保持樂觀,經歷地震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活下去吧。」

  ——卞剛芬

  人物名片

  卞剛芬 挺過124小時獲救

  地震發生時,31歲的卞剛芬正在德陽什邡鎣峰實業公司的茶樓裡收錢,跑到門口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再也沒起來。她靠著這個姿勢在廢墟中撐了5天5夜,與幾米之外的李清松聊天鼓勁。餓極了,就啃木板中的泡沫和木屑;渴了,就舔舔手指頭沾到的雨水……經過消防官兵夜以繼日的營救,被埋124小時後,卞剛芬毫髮無損地被抬了出來。這場生命奇蹟得到全世界矚目,卞剛芬也成了「堅韌」、「頑強」的代名詞。

  時間表

  2008年5月17日

  卞剛芬被埋124小時後獲救,奇蹟生還

  2008年9月

  卞剛芬由茶水女工「升」到了倉庫核算員,成為鎣峰實業公司的正式職工

  2017年3月

  卞剛芬離開鎣峰,換了更輕鬆的酒店前臺工作

  「我很好,我愛你們!」卞剛芬從廢墟裡被抬出來時,這樣脫口而出。被蒙住眼睛的她聽到周圍爆發出長久的掌聲和歡呼聲。卞剛芬不知道,此時她正被二十多名消防官兵抬在擔架上,從廢墟中穿過。在她身邊圍了幾百人,其中有幾十家中外媒體的鏡頭正在對準她,記錄這場被埋124小時的生命奇蹟。

  「頑強」、「勇敢」、「奇蹟」這樣的光環,讓卞剛芬成了地震「明星」人物。但每逢接受採訪或參加活動,總有人說是給她捐款來了,甚至當面說「收到的捐款沒有100萬,也得有50萬」。卞剛芬從費力解釋到生悶氣,最後只能安慰自己,那麼大的災難都挺過來了,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

  現在的她知足常樂,只想一家人平安地在一起。在卞剛芬看來,能活著就是福。

  回憶地震

  「廢墟下握到救援者伸過來的手,那是來自生命世界的溫度」

  回想地震那天,卞剛芬感到既不幸又幸運。

  2008年,卞剛芬在德陽什邡鎣峰實業公司打零工,負責茶樓的閒雜工作。5月12日地震前,在工廠上班的李清松跑來買煙,嘴裡念叨著「今天是上長白班的最後一天,買包好煙」。卞剛芬聽到「最後一天」幾個字,忌諱地說「呸呸呸」。

  地震來時的第一下震動,卞剛芬沒有意識到,第二下才開始跑,手裡還攥著剛收的零錢。跑到茶樓門口時她摔了一跤,然後就像坐電梯似地往下降,再反應過來時,人已在黑暗中。

  卞剛芬摔跤後趴在地上,她靠著這個姿勢撐了5天5夜。確認沒有東西直接壓在身上後,她慢慢挪動身體,用雙手和雙腳小心試探周遭空間,橫向不到1米寬,後背上方離重物約有一個拳頭距離。一片漆黑中,卞剛芬恐懼地哭起來,直到聽見旁邊李清松的聲音,兩人借著聊天轉移注意力。

  104小時後,李清松先被救出,他告訴救援隊卞剛芬的存在。但卞剛芬的位置更深,鄭州的消防官兵用了6個小時打出一個小洞。衝在最前面的李隆,往洞裡扔了5、6瓶礦泉水,卞剛芬奮力向後伸手才接到一瓶。「你慢點喝啊,太久沒喝水了,不能喝太快。」卞剛芬顧不上李隆的叮囑,費力擰開後,咕咚咕咚一大口,被嗆得咳起來。李隆在外面聽到,說她不聽話,如果這時候出了什麼事,大家都不值得。卞剛芬想想有道理,之後李隆說什麼她都照著做。從沒說過普通話的她全程用「川普」和救援隊交流著,「我得活啊,說話要讓他們聽懂,管它標不標準。」

  漸漸鑿出更多空間,李隆爬到離卞剛芬很近的地方,使勁向洞內伸手,兩隻手相握的一刻,他倆都哭了。這是來自生命世界的溫度,卞剛芬心裡踏實了。李隆用菜刀砍掉卞剛芬身邊的木頭,然後拽著她慢慢向外退。卞剛芬看到外面微微有光,告訴李隆她要自己爬。

  回憶這些時,卞剛芬的眼淚沒有停止過,用完了桌上一整盒抽紙。10年來,媒體對卞剛芬的採訪沒有間斷,每一次說起,她都會這樣哭。「經歷這麼大的災難,還能活下來,我想不管10年還是20年,只要想起來,我就會很激動。」

  也有煩惱

  「他們說我收的捐款沒有100萬,也得有50萬,這怎麼可能?」

  被救出後,卞剛芬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來恢復身體,又用了一個月接受夜晚。

  第一天從醫院回到臨時搭建的住所時,卞剛芬害怕了。沒有通電,只能點蠟燭。臨睡時,姐姐把蠟燭吹滅,卞剛芬渾身一抖,姐姐忙把蠟燭又點上,燃了一整晚。後來,在醫院陪地震受傷的丈夫治療時,睡到半夜,卞剛芬突然驚醒,然後就一直哭,停不下來。

  10年來,對著鏡頭一遍遍講述,卞剛芬不斷記起人生中最恐怖的124小時,但這種創傷不是最痛的。最讓她難過的,是媒體來訪惹的猜測和誤解。「別人見媒體扛著機器來了,或者我去外地上節目,就說一定會給我錢。」

  卞剛芳解釋這種邏輯在於,地震中受傷的人不少,尤其截肢、高位截癱的人生活境況不佳,確實會有捐款,接受捐款的新聞報導也常能看到。卞剛芬的「出鏡率」很高,同事、鄰居看到了,就會揣測。

  起初聽到這些話,卞剛芬沒有在意,隨著來找她的人越來越多,周圍人的猜測也更誇張,「他們說我收到的捐款沒有100萬,也得有50萬,這怎麼可能啊?」甚至有一次她參加活動回來,母親和姐姐還問她真假。

  卞剛芬覺得有必要解釋一下,逢人就說她沒有拿到什麼捐款,只有當初要求自建房屋時,鄭州市消防支隊捐了2萬,還有私下給女兒的一點心意。媒體來訪時,她還拿出證據希望幫助她澄清。

  經歷了地震,卞剛芬說自己看透了很多,如果不能活著,多少財富都沒用。在能力範圍內,她也想買什麼都捨得買。而這種價值觀的轉變在他人眼裡,正是她拿到捐款成為「有錢人」的佐證。任憑卞剛芬怎麼解釋,別人都不信。

  「我自己好手好腳,別人把我救出來,給了我第二條命,哪還有理由去拿捐款呢?比我條件糟糕的人多了,該被救助的是他們。」卞剛芬覺得生氣、委屈。丈夫勸她想開點,對得起自己就好。

  隨後很長一段時間,卞剛芬有些排斥媒體,輿論壓力讓她透不過氣來。她對成都商報記者坦言:「你們來找我,說實話,我很矛盾。我怕又讓我不清白。」

  這種誤解,她背負了近10年,不過也沒有拒絕過採訪要求。卞剛芬說,媒體為了描述她的堅強而來採訪,說明她還有一定價值,大家還記得她。她的重生是國家和社會給予的,出於報恩,出於對別人工作的幫助,她也應該答應。而且萬一她拒絕了,別人會不會認為她變得高傲、膨脹?

  糾結之後,卞剛芬還是會說服自己,那麼大的災難都挺過來了,知足常樂,做好自己就行,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

  感恩生命

  「一個月工資1000多塊,休息的時候出去逛街,跟朋友打打牌,這樣挺好」

  知足常樂是卞剛芬現在對待生活的態度。今年41歲的她,長著一張娃娃臉,皮膚白皙,說話不慌不忙,笑起來嘴角現出彎彎的酒窩。卞剛芬說自己算不上堅強,反而膽子很小,應該是自己的慢性子幫她挺過那124小時。

  地震給她帶來了鎂光燈的聚焦,也帶來一份穩定的工作。康復後,鎣峰實業公司的老總邀請她到廠裡做一名正式員工,她直接從茶水女工「升」到了倉庫核算員,還有五險一金。

  丈夫羅仁華傷愈後,也回到鎣峰工作。頭幾年,兩人每天乘坐約40分鐘的班車,往返於工廠和過渡房之間,卞剛芬很滿足。她記得2009年時,遇到一個腿被截肢的人開車到工廠來,她還在納悶,對方就把褲腿擼上去。卞剛芬看到假肢,一下子哭出來。「感恩生命,保持樂觀,經歷地震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活下去吧。」

  卞剛芬的老領導於廣助認為,這些年,卞剛芬是懷著感恩之心在生活。「她是個很樂觀的人,就算上了那麼多回電視,人也沒什麼變化。五金庫房貨量大、品種多,核算工作需要細緻認真,卞剛芬也做得不錯。能這樣活著,她總說感謝所有人。」

  2017年3月,因為工廠停產,卞剛芬和丈夫告別了鎣峰。換了幾份工作之後,她如今在什邡一家酒店做前臺工作。

  成都商報記者見到卞剛芬時,她身著一套黑色正裝,正在為客人辦理退房手續。結帳、確認清掃、整理收據、登記房數變化,卞剛芬很熟練。「在這兒一個月工資1000多塊,雖然沒有工廠的待遇好,但也落得輕鬆。休息的時候出去逛街,跟朋友打打牌,我覺得這樣挺好。」卞剛芬笑著說。

  紀念5.12

  收到丈夫發來的小視頻

  她笑得眉眼彎彎

  卞剛芬的丈夫羅仁華在重慶跑車,負責運送工人上下山,在山上風吹日曬,手機常常沒有信號。成都商報記者來採訪她的前一天下午,羅仁華還專門跑到山頂上找信號,想跟卞剛芬視頻,不巧妻子沒有接到。之後,羅仁華發來一段拍攝山頂風景的小視頻,並埋怨地說,「好不容易能視頻,你居然不接嗦!」卞剛芬給記者展示時,眉眼笑得彎彎的。

  正說著話,羅仁華又給她發來視頻通話,但接通後,信號不佳。隱約可以看到羅仁華身後的一片大山,陽光很足。卞剛芬指著丈夫的臉告訴記者,那塊疤是地震時被硫酸燒傷留下的,丈夫胸前、後背、腿上還有更多。要命的是夏天,痂疤堵住毛細孔不能排汗,一熱就渾身發癢。

  「我不想讓他走那麼遠,那麼辛苦。但他總說女兒正讀大學,要用錢,等她畢業就好了。我不這麼想,錢嘛,夠用就行了,最好還是一家人在一起。」

  卞剛芬被埋在廢墟下時,曾許下很多小心願,買一份十多塊的冰淇淋、吃一回有名的火鍋館子、出省好好玩一圈。如今,這些都一一實現,她心心念念的房子也有了著落,一家人搬進政府新修的樓房。

  每年到5月12日,卞剛芬都會在朋友圈裡發一個狀態,紀念逝去的同胞,也感謝救她的恩人,還把5月17日這天當作自己的生日來過。

  「我現在每年過兩個生日,自己的生辰和5月17日,那是我重生的日子。體驗了由生到死,又從死到生,我覺得能活著真好,每天能見到太陽就是幸福。」

相關焦點

  • 被埋124小時生還,卞剛芬:每年過兩次生日,獲救那天重生
    ——卞剛芬人物名片卞剛芬挺過124小時獲救地震發生時,31歲的卞剛芬正在德陽什邡鎣峰實業公司的茶樓裡收錢,跑到門口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再也沒起來。她靠著這個姿勢在廢墟中撐了5天5夜,與幾米之外的李清松聊天鼓勁。
  • 地震被埋172小時獲救的「最牛礦工」 如今已是技術工還種了柳杉林
    原標題:地震被埋172小時獲救的「最牛礦工」如今已是技術工還種了柳杉林  四川特派記者劉嵩攝  10年時間,對於「重生第二次生命」的彭國華來說,每一秒都是「掙」來的,每一刻都要努力生活。今年48歲的彭國華,就是當年汶川大地震中被埋礦洞172個小時獲救的「最牛礦工」。如今,他已是有著嫻熟技術的泥瓦匠,還種著30多畝的柳杉林,一家人住進了近百平米的樓房。他說,只要有一口氣,有一雙手,就能奮鬥出自己的幸福。
  • 海地35歲男子上演生命奇蹟 被埋12天成功獲救
    當天,在地震中被埋在倒塌的房屋廢墟裡第9天的薩農被鄰居救出。中新網1月27日電 據外電報導,在海地參與救援的美軍士兵稱,一名26日從廢墟中被救出的海地男子並不是在兩周前海地7.0級大地震發生時就被埋於廢墟之中,他被埋了12天。這名35歲男子在太子港市中心一建築物廢墟中被發現,隨後被送往醫院救治。獲救時他滿身灰塵,只穿著內衣。不過,他似乎傷勢不重。
  • 汶川地震最後的倖存者:幸運 用"一指禪"交流也快樂
    汶川大地震中被垮塌辦公樓掩埋。5月20日凌晨1點被救援隊成功救出,被困178小時22分鐘。是汶川地震被困時間最長的獲救者。他被埋在地震廢墟下,共178小時22分鐘,是最後一個被救出來的倖存者。山崩地裂前,他在映秀灣電站食堂裡,吃了被困178小時前的最後一頓飯。災難襲來,此後八天八夜,他滴水未進。坍塌的辦公樓裡,沒有食物、飲水和光線的黑暗角落,卻又是他命運的庇護所。地震奪走了他的左前臂,今年4月,他換上了新假肢,開車、繫鞋帶都沒問題,假肢還能用鍵盤打字,哪怕只是一指禪、速度慢。
  • 地震中,房屋不倒塌能大大減輕人員傷亡
    △直播現場 欣慰,他們曾救出被埋了125小時的倖存者 「12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我省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趕往地震現場救援。」
  • 當年汶川地震被埋36天創造奇蹟活下來的豬堅強,現在過得怎樣了?
    當年汶川地震被埋36天創造奇蹟活下來的豬堅強,現在過得怎樣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無論是經過多少年,依舊是中國人心頭上的痛,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但是有很多的幸福表現出了完全的完全的,完全的意志力,而在這場地震中,由於頭豬也同樣的頑強,這頭豬被埋在石頭縫裡度過了36天,沒有水也沒有食物。
  • 98年特大洪水,那個抱樹9小時獲救的7歲女孩,如今怎樣了
    對於中國人的發展歷程中,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一定是最為刻骨銘心的經歷。中國人民在面對大地震中的勇敢無畏和不放棄生命的希望,感動了中國與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面對天災人禍時,我們有了更多的解決辦法,甚至有著更為先進的預防系統。人們仍然記得在98年的那場特大洪水中,發生過的那麼多讓人們熱淚盈眶的故事。
  • 成都外教汶川地震時救出8人 3年後才為人知(圖)
    ●地震時他跋涉11小時,救出8名受困群眾。  ●獲救者當時已經被困了6天,其中一位受困者已64歲。  三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後,英國《太陽報》評論他是救援英雄,報導他一次性救了8個人。三年後,他成都的同事才得知這件事,感嘆這位身材清瘦的外教太低調。
  • 地震中一名母親用頭替孩子擋住磚頭遇難-永吉 白文毛 孩子 青海...
    東方網4月17日消息:4月16日上午9點到11點,兩個小時,廣州消防20多名救援者經歷了從希望到失望的劇痛。  在玉樹州震中結古鎮民主街住宅區,他們發現客廳裡沒有永吉才仁和她姐姐白文毛的蹤跡,臥室裡也沒有。官兵們每徒手搬開一塊磚、一片木板,失望就會增加一分。
  • 基巴裡斯載50人客船失聯10日 7名生還者被發現(圖)
    圖為漁船接走救生艇上的生還者海外網1月28日電 大洋洲國家基巴裡斯一艘載有50人的客船自1月18日起失聯,搜救多日仍不見船上失蹤人員。當地時間1月28日,救援人員發現一艘載有7名生還者的救生艇,向生還者投擲應急物資後,救援人員安排附近漁船前來接走他們。據香港東網報導,應斐濟要求前往基巴裡斯協助搜救的紐西蘭救援中心表示,周日(1月28日)發現了一艘救生艇,救援人員隨即向他們投下食物、飲用水及收音機等物資。
  • 08年地震痛失愛女,媽媽試管再孕生老么,今照顧外孫,送女兒上下學
    地震發生的那天,程良芳參加了一場婚宴,剛剛回到映秀鎮,當天小姑子來家裡看望父母,公公婆婆和鄰居在打麻將,程良芳不過和小姑子聊了十幾分鐘,就感受到地面的劇烈震動,接下來就是天旋地轉。在八級地震勢如破竹的衝擊下,整個映秀鎮傷亡慘重,全鎮超過三分之一的人遇難,幸運的是,程良芳和大女兒何瑜存活下來,而公婆、大姑子都喪生了。
  • 我國第一個汶川地震博物館在成都對公眾開放
    5月8日,幾位成都軍區駐川某部戰士將一輛抗震救災中使用過的軍用摩託車移到汶川大地震博物館。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新華網成都5月11日電(記者王洋、苑堅、馮昌勇)11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博物館在成都大邑縣的建川博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據悉,這是汶川大地震後我國建成的第一個地震博物館。汶川大地震博物館耗資3000餘萬元,有30多個展廳,收藏了5萬餘件與汶川地震有關的藏品。
  • 開國上將被埋地下38小時,意外被2隻蒼蠅所救,立志終生不打蒼蠅
    在現代高科技社會中,我們常常會在影視劇中看到有關戰爭的血腥畫面,雖然每個人都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但是從電視劇中也可以體會到現實戰爭的殘酷。今天我們能夠過上幸福和平的生活,也經歷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犧牲了無數革命先輩的犧牲,可以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的艱辛,值得好好珍惜。
  • 你生日那天的宇宙是什麼樣的查詢入口 你生日那天的宇宙圖片一覽
    你生日那天的宇宙怎麼查查詢入口:https://www.nasa.gov/content/goddard/what-did-hubble-see-on-your-birthday翻譯過來就是:「哈勃望遠鏡每周7天每天24小時探索宇宙。
  • 98年,7歲女童在洪水中抱樹9小時,最終獲救,如今怎樣了?
    這其中以一位7歲小女孩抱樹9小時終於獲救的事跡最為動人。永不放棄才是險境生存的哲學1998年,懵懂的江珊並不知道洪水到底是多麼的可怕。這一天同往常一樣,她和奶奶正在午休。陰天下雨睡覺本是一種愜意,但一場洪水帶走了這份愜意,噩夢也就此開始。由於她家距離大堤非常近,因此潰壩時根本沒有時間反應。
  • 13歲豬堅強臥床吹暖氣過冬,主人:希望它過完14歲生日
    2008年5月12日是中國人不能遺忘的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毀滅了無數人的家園,汶川成為全國人民最擔憂的地方,無數人捐款捐物自發去當志願者,搜救一切有生還希望的可能,在這場天災中湧現出了無數感人的事跡和人,這一天我們所有中國人都會銘記於心,天災無情人有情,在災難面前我們攜手共進共同面對。
  • 汶川地震90後倖存者:"夾縫男孩"坐輪椅重回北川
    每個人都感慨,時間太快,地震發生時的每一幀畫面還牢牢刻在腦海中,一轉眼卻要跨入而立之年。生死「吊車終於開始抬我身上的板,一塊石頭被抬走,太陽光突然刺進來迫使我立刻閉緊了眼,我當場就想縱聲大哭,光芒如此耀眼,這一刻仿如重生,我是多麼想活著,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 汶川地震「夾縫男孩」鄭海洋|夢裡的同學還是當年模樣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時28分,汶川發生8.0級地震,位於北川老縣城內的北川中學「L」型教學樓出現垮塌,全校遇難師生共781人。鄭海洋所在的2007級高一(2)班共69名學生,倖存者僅16人。17歲的鄭海洋身處廢墟夾縫中超過22小時,在被救出的那一刻,他在縫隙中擺出一個「勝利」的手勢,露出一個笑臉,因此被媒體稱為「夾縫男孩」。
  • 地震相關知識大全 在不同環境中怎樣避震?
    震後互救震後,外界救災隊伍不可能立即趕到救災現場,在這種情況下,為使更多被埋壓在廢墟下的人員,獲得寶貴的生命,災區群眾積極投入互救,是減輕人員傷亡最及時、最有效的辦法,也體現了"救人於危難之中",的崇高美德。 搶救時間及時,獲救的希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