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被埋172小時獲救的「最牛礦工」 如今已是技術工還種了柳杉林

2021-01-09 東方網

原標題:地震被埋172小時獲救的「最牛礦工」如今已是技術工還種了柳杉林

  

  十年前,彭國華被埋礦洞172個小時,創造了生命奇蹟!四川特派記者劉嵩攝

  

  2018年4月9日,彭國華和妻子文友會帶著一面錦旗,前往上海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感恩曾經救治他的醫生們。四川特派記者劉嵩攝

  10年時間,對於「重生第二次生命」的彭國華來說,每一秒都是「掙」來的,每一刻都要努力生活。今年48歲的彭國華,就是當年汶川大地震中被埋礦洞172個小時獲救的「最牛礦工」。如今,他已是有著嫻熟技術的泥瓦匠,還種著30多畝的柳杉林,一家人住進了近百平米的樓房。他說,只要有一口氣,有一雙手,就能奮鬥出自己的幸福。

  被埋172小時獲救 他是汶川大地震的生存奇蹟

  雎水鎮地處安州區西部,相傳因《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而得名。10年前,汶川特大地震時,雎水鎮的交通要道全部摧毀,罐灘村雎水河段堵塞,形成四川災區第三大堰塞湖,正在道喜村天石礦礦井中作業的彭國華被嚴嚴實實地埋在了礦下。

  等大地平靜,彭國華摸索著向礦洞爬去,才知道洞口已經被泥石堵住。憑著過去在老礦工那得到的經驗,他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節省體力,等待外面可能的救援。

  渴了,他就喝用頭盔接的巖石上的水,甚至自己的尿也留著;餓了,他就吃身上帶的草紙,實在餓得不行就以煤充飢。

  而在洞外,彭國華的妻子文友會深信丈夫還活著,找到當地幹部和礦長組織挖掘機救援。受命來到睢水鎮的十四集團軍官兵聽說後,也增派了一批戰士加入。

  就在他感覺快要堅持不住了時,外面傳來一絲亮光,傳來了喊叫聲。2008年5月19日下午16點30分,在煤洞裡被埋172小時的彭國華,終於被拉了出來,創造了汶川大地震的生存奇蹟。

  重生的第二次生命 成了技術工還種了片柳杉林

  10年後,再回想起當年那段往事,彭國華只是淡淡一笑:「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人活著比什麼都強,只要有一口氣,有一雙手,就能奮鬥出自己的幸福。」

  彭國華就是靠著這一口氣、一雙手,生活越過越有滋味。被救後,彭國華跟著別人學起了泥瓦匠。多年過去,他從打雜的小工做到了技術嫻熟的大工,蓋房、修路,彭國華的工資也從80元一天漲到了兩三百元一天。如今,彭國華還種著30多畝的柳杉林,每年打工和賣木材的收入在三四萬元左右。

  地震後,房子被夷為平地,彭國華一家變得「無家可歸」。在政府的統一安排下,彭國華一家住進了道喜村集中安置小區,一家四口在94.4㎡的樓房裡,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妻子還在樓下開起了小賣鋪。彭國華的兒子當了兩年兵後,也已經回到成都工作,14歲的女兒則正讀初中。「今天周五,女兒恰好要從學校回來,我們一家人又可以團聚一下了。」彭國華臉上笑開了花。

  在彭國華心裡,那些給予他第二次生命的恩情,畢生難忘。今年4月9日,彭國華和妻子帶著錦旗,來到位於上海的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原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長徵醫院),對當年救治他的醫生們表達感謝,並帶去了家鄉的蜂蜜和文友會這些年親手繡制的一百多雙鞋墊。

  「這次去上海算是圓了自己多年的一個心願,我希望這些恩人也能來我的家中做客,看看我們家鄉這些年發生的巨大變化,看看這裡老鄉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彭國華說,今後,不管過多少年,這份情義都不會斷,要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相關焦點

  • 6名獲救礦工神志清楚
    6名礦工出井神志清楚  18日14時多,記者從包頭市中心醫院獲悉,6名礦工神志清楚,13時左右開始進食,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吃了湯麵。據包頭市中心醫院值班醫生孫秀麗介紹,當天中午,壕賴溝鐵礦透水事故獲救出井的6名礦工被送到包頭市中心醫院後,一方面對他們採取吸氧、輸液補充營養等緊急治療措施,另一方面對他們進行了身體檢查。
  • 地震被埋124小時生還者:過倆生日 獲救那天是重生
    地震被埋124小時生還者:過倆生日 獲救那天是重生 原標題:   ___滿目瘡痍已重回蔥綠;悲傷哀慟化作生的動力。  ___當年,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感動和激勵著成千上萬人收起悲傷,重建家園。
  • 98年特大洪水,那個抱樹9小時獲救的7歲女孩,如今怎樣了
    對於中國人的發展歷程中,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一定是最為刻骨銘心的經歷。中國人民在面對大地震中的勇敢無畏和不放棄生命的希望,感動了中國與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面對天災人禍時,我們有了更多的解決辦法,甚至有著更為先進的預防系統。人們仍然記得在98年的那場特大洪水中,發生過的那麼多讓人們熱淚盈眶的故事。
  • 智利礦工井下69天生活揭秘:三班倒清理碎石(圖)
    避難所內找到食物和水  被困採礦小組的工頭、54歲的路易斯·烏爾蘇亞意識到,所有的逃生通道都已被切斷,唯一可做的便是等待救援。但他們正位於距離井口700米的深處,即便是最先進的救援挖掘機器也不會立即找到他們。  於是,烏爾蘇亞召集了所有弟兄,根據記憶找到井下一處避難所,這裡存儲著緊急情況下使用的食物和水源,但只夠兩天。
  • 被埋124小時生還,卞剛芬:每年過兩次生日,獲救那天重生
    ——卞剛芬人物名片卞剛芬挺過124小時獲救地震發生時,31歲的卞剛芬正在德陽什邡鎣峰實業公司的茶樓裡收錢,跑到門口摔了一跤,趴在地上再也沒起來。她靠著這個姿勢在廢墟中撐了5天5夜,與幾米之外的李清松聊天鼓勁。
  • 海地35歲男子上演生命奇蹟 被埋12天成功獲救
    當天,在地震中被埋在倒塌的房屋廢墟裡第9天的薩農被鄰居救出。中新網1月27日電 據外電報導,在海地參與救援的美軍士兵稱,一名26日從廢墟中被救出的海地男子並不是在兩周前海地7.0級大地震發生時就被埋於廢墟之中,他被埋了12天。這名35歲男子在太子港市中心一建築物廢墟中被發現,隨後被送往醫院救治。獲救時他滿身灰塵,只穿著內衣。不過,他似乎傷勢不重。
  • 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思念埋在心裡,繼續前行」
    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汶川縣組織的「追思親人,感悟生命——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活動在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舉行,來自各地的近2000名民眾匯聚在這裡,靜默佇立,深切哀悼在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難同胞。  追思大會開始前一小時,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群眾就已將遺址前的小廣場擠得水洩不通,遺址廢墟上一面鮮豔的國旗迎風招展,似乎也在哀悼逝去的人們。
  • 汶川地震最後的倖存者:幸運 用"一指禪"交流也快樂
    汶川大地震中被垮塌辦公樓掩埋。5月20日凌晨1點被救援隊成功救出,被困178小時22分鐘。是汶川地震被困時間最長的獲救者。汶川地震時,他被埋了100多個小時,最終獲救。十年前被地震震垮的電廠大樓已找不到蹤影,今天去的電站,距離原辦公大樓約有三公裡。走進電廠,他照常拿起手電,鑽進水電機室,巡查廠裡的生產設施,和技術人員交流機器運行狀況。水電廠裡的員工,大都經歷過汶川大地震,隻言片語中,沒有人主動提起它,只是馬元江偶爾露出的左手假肢,無意中提醒著人們,那場災難已經過去十年了。
  • 成都外教汶川地震時救出8人 3年後才為人知(圖)
    ●地震時他跋涉11小時,救出8名受困群眾。  ●獲救者當時已經被困了6天,其中一位受困者已64歲。  三年前「5·12」汶川大地震後,英國《太陽報》評論他是救援英雄,報導他一次性救了8個人。三年後,他成都的同事才得知這件事,感嘆這位身材清瘦的外教太低調。
  • 98年,7歲女童在洪水中抱樹9小時,最終獲救,如今怎樣了?
    兩個月後,長江九江段大堤再也承受不住大水的蹂躪,在人們還沒有做好防洪準備的情況下,防洪大堤潰壩了。頃刻間,洪水衝倒了房屋,淹沒了農田。來不及轉移的人們紛紛落入洪水之中不知去向,生死未卜。還有少部分人逃到屋頂或者樹上,希望可以等到救援官兵的到來。洪水爆發之後,國家有關部門迅速反應,短時間內派遣各級官兵前往災區抗洪救災。
  • 地震相關知識大全 在不同環境中怎樣避震?
    【地震起因】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根據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為以下幾種: 1.構造地震由於地下深處巖層錯動、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稱為構造地震。這類地震發生的次數最多,破壞力也最大,約佔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 汶川地震90後倖存者:"夾縫男孩"坐輪椅重回北川
    他們的人生軌跡,終究因地震而變得與眾不同。十年「曾經以為,17歲,我會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下失去生命,而後,現在,我坐在輪椅上,用以前從來不可想像的方式,感受這個世界……」——鄭海洋《廢墟下的22個小時》鄭海洋家客廳書櫃的相冊裡,還保留著地震時他在夾縫中比劃勝利手勢的照片。那時的他1米83,瘦高,平頭,笑起來有著痞痞的喜相兒。
  • 山西焦煤西山煤電官地礦《總理礦工情》
    兩個小時的井下考察結束,聞訊趕來的礦工聚集在井口,總理一行向群眾走來,頓時,掌聲雷動!「總理好!」「總理辛苦了!」的呼聲響徹雲霄。大家紛紛高舉手機照相攝錄,記下這幸福的一刻。李總理和大家親切握手問好,與礦工擠在一起合影留念。瞬間礦山風和日麗,萬象更新,礦工其樂融融,眾志成城。汽車緩緩啟動,總理揮手告別,「歡迎總理再來」的聲音在礦區的山間迴蕩,久久不息。
  • 唐山大地震41周年 | 西方一些人士說:唐山從地球上被抹掉了!結果...
    二五五醫院外一科副主任張木傑親眼看見一位遇難者,眼球外突,舌頭外伸,整個頭顱被擠壓成了一塊平板;另一位遇難者,上半身完好,下半身和腿腳卻已模糊難辨。開灤醫院醫生謝美榮講述她心愛的孩子時說,兒子死去時,頭上還壓著一本掀開的小說《劍》,可是他永遠也不可能翻完這本書了,就像他短暫的生命,也不可能繼續到它最後的一頁。 這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悲慘的一頁。
  • 汶川地震中給嬰兒餵奶的警察媽媽,被破格提拔為政委,如今怎樣?
    2008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導致汶川數萬人失去家園。但是同樣的,全國各地無數同胞紛紛站出來幫助,每個人都用愛心給汶川受災群眾帶來溫暖。其中有一位平凡而偉大的警察媽媽江小涓,用最無私的愛溫暖著在災區失去母愛的嬰兒。她很自然的用自己的乳汁讓這些孩子第一次感受到母親的愛。那一刻,她是最美麗的母親。
  • 6名驢友被困文昌銅鼓嶺20餘小時後獲救
    11月14日11時許,6名旅遊愛好者因天氣突變,被困文昌銅鼓嶺自然保護區20餘小時。在海南省公安廳海岸警察總隊文昌支隊龍樓派出所民警、銅鼓義警、鎮政府以及消防救援人員的合力搜救下成功救出,無人員受傷。一名被困群眾在被救後,激動地讚嘆:「謝謝祖國!」
  • 汶川地震「夾縫男孩」鄭海洋|夢裡的同學還是當年模樣
    新京報記者趙蕾 攝十年「曾經以為,17歲,我會在北川中學的廢墟下失去生命,而後,現在,我坐在輪椅上,用以前從來不可想像的方式,感受這個世界……」——鄭海洋《廢墟下的22個小時》鄭海洋家客廳書櫃的相冊裡,還保留著地震時他在夾縫中比劃勝利手勢的照片。那時的他1米83,瘦高,平頭,笑起來有著痞痞的喜相兒。
  • 雲南魯甸地震倒塌房屋至少80%是土坯房(圖)
    這名農婦說,她所在的八寶村蘿蔔地社,3人已確認死亡,連同她兒子在內,9人還被埋在廢墟裡。    成都軍區的官兵迅速出發,兩個多小時徒步翻山,登上千餘米海拔的蘿蔔地社時,官兵們驚呆了。    蘿蔔地社原有27戶村民,100多間房屋,現在,這裡幾乎看不見高過一米的建築。
  • 口實哥:隨鑽地震技術綜述
    在鑽井作業中利用地震波傳感器對常規地震震源(如氣槍、可控震源或炸藥震源)或非常規震源(鑽頭振動)產生的地震波信號進行記錄並獲取VSP或逆VSP數據的技術被稱為隨鑽地震技術。隨鑽地震技術(Seismic While Drilling / SWD)近年來在國外發展迅速,與垂直地震剖面測井技術(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 VSP)統稱為井中地震技術(Borehole Seismic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