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鑽井作業中利用地震波傳感器對常規地震震源(如氣槍、可控震源或炸藥震源)或非常規震源(鑽頭振動)產生的地震波信號進行記錄並獲取VSP或逆VSP數據的技術被稱為隨鑽地震技術。隨鑽地震技術(Seismic While Drilling / SWD)近年來在國外發展迅速,與垂直地震剖面測井技術(Vertical Seismic Profiling / VSP)統稱為井中地震技術(Borehole Seismic Services)。
地震資料中,井中資料來源於井筒,更能真實的反應地震地層的真實屬性和狀態,特別在解決速度反轉、高陡傾角及逆掩推覆構造時,具有顯著優勢。
廣義的隨鑽地震包括了鑽頭隨鑽地震(Drill-Bit SWD,DB-SWD)和隨鑽垂直地震剖面(VSP While Drilling,VSP-WD)。
鑽頭隨鑽地震(DB-SWD)利用石油或工程鑽探中鑽頭破巖的振動作為震源,進行地震勘探,在地面布置改造過的地震檢波器進行記錄,大部分文獻中提到SWD就是指DB-SWD,也稱為鑽頭地震。由於其觀測系統幾何形式與常規VSP互逆並且基於互等原理(Reciprocity principle),DB-SWD又被稱為逆VSP,Reverse VSP或Reciprocal VSP(R-VSP)。應用該技術的商業化產品有Western Atlas公司的TOMEXTM系統以及IFP-France的TRAFORTM系統。隨鑽VSP採用的則是常規VSP的觀測系統,它利用炸藥、氣槍等地面常規震源,利用集成於井下隨鑽工具上的地震波傳感器進行記錄來獲取VSP數據,該技術也被歸為隨鑽地震,又被稱為隨鑽地震測量(Seismic 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SMWD或Real-time VSP),斯倫貝謝是該技術的倡導者,其Seismic Vision產品就是基於該技術發展起來的。之後,貝克休斯公司也推出了類似的SeismicTrak隨鑽地震服務。兩家公司都採取了地面震源、井下檢波的設計路線。口實哥將資料整理,已經在百度文庫發布,就該技術的技術優勢、應用條件、競爭分析和市場價格等進行了綜述。
https://wenku.baidu.com/view/91be52a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6
歡迎大家下載。如需更多資料,也可以在後臺與草謙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