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基因檢測初創企業真面目:披著科學外衣的「星座文化」?

2020-11-15 前瞻網

花上幾百元,收到一個基因試劑盒,採集一點唾液或血液,再寄回基因檢測公司進行檢測。過一段時間,你就能得到一份關於自己基因的分析報告,其中包括患病風險、祖源信息、天賦技能、情緒社交……

近幾年,這類基因檢測在網上很火爆,甚至已經有不少名人為它公開背書。其中,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更是讓基因檢測聲名大噪。

安吉麗娜·朱莉此前切除雙乳及卵巢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其家族中有人患乳腺癌,而自己又通過基因檢測獲知患乳腺癌機率高達87%,患卵巢癌機率為50%,她毅然決定做雙乳切除手術和卵巢癌摘除手術,防患於未然。

在此之前,賈伯斯在罹患胰腺癌後花費了約10萬美元進行基因檢測,只可惜他在接受檢測時癌症已經擴散。他在接受《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採訪時曾表示:「我要麼是第一批以這種方式擊敗癌症的人,要麼是最後一批死於癌症的人。」

這一系列名人效應讓這項新興技術瞬間引發世界範圍內的關注。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基因檢測行業戰略規劃和企業戰略諮詢報告》顯示:受益於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基因檢測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也隨之成為全球各國政府重點扶持發展的產業之一,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已從2012年的35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101億美元。

但經過短短幾年的野蠻生長,該行業開始從扮演「上帝視角」的神壇跌落,背負的罵名越來越多,甚至被有些人稱為「騙子斂財的工具」。

消費級基因檢測結果遭質疑 缺乏科學性

據知名科技新聞網站《Futurism》11月20日報導,不少人反映他們基因檢測的結果非常不準確,甚至給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

2017年,一位名叫瑪麗的大學生將其DNA數據送往美國知名基因分析網站Genomelink--被稱為「個人DNA雲」--進行分析,但得出的結果確令她大跌眼鏡。

Genomelink的報告顯示她不容易抑鬱,但瑪麗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診斷出患有臨床抑鬱症;令瑪麗更為詫異的是,該報告還指出她對花生過敏,但花生醬確是瑪麗最鍾愛的食品;此外,在血液含鐵量、體質含量、聽力、身高、膚色等方面的檢測結果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誤。

不只是瑪麗,Genomelink的其他一些客戶也有過這種遭遇,他們說基因檢測的結果並不可靠。

對於這種質疑,Genomelink母公司的CEO承認,結果並不總是那麼準確的。他說,我們並未明確建議客戶根據結果改變生活方式。而且我們對Genomelink的定義是,它既是一款娛樂產品,又是一款教育引導產品。

這一說辭立馬遭到了許多專家的口誅筆伐。

美國遺傳顧問協會當選主席Gillian Hooker表示:「我認為當醫學檢測和『娛樂』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時,會引發令人擔憂的後果。當沒有足夠的證據甚至沒有證據來證明這種檢測是有用的,暗示該測試對醫學有幫助的描述可能會產生很大的誤導。」

不久前,英國基因專家在《英國醫學雜誌》周刊上撰文警告說,目前市場上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基因檢測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誤導:當這種檢測結果提示「健康風險」並不意味著消費者肯定會患上某種疾病,而「令人安心」的好結果同樣並不可信。

智商、身高、性取向……基因檢測成為騙子斂財的工具

甚至還有不少基因檢測初創企業劍走偏鋒,由此衍生出五花八門的基因檢測項目。

初創企業GenePlaza出售一種聲稱可以預測食用者性取向的DNA測試,而且還出售旨在測量智力和抑鬱風險的測試;一家名為「足球基因」(Soccer Genomics)的公司聲稱,他們可以通過檢測兒童的DNA從而制定一套最適合他們的運動訓練方案,讓他們成為一名優秀的足球運動員;還有一家名為Vinome的公司聲稱,它可以根據每個人的遺傳密碼為他們推薦最完美的葡萄酒……

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檢測項目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但專家指出,這些檢測並沒有什麼用。

遺傳學家們開始破解DNA的密碼不過短短幾十載,還有很多DNA機制人類尚未挖掘。況且上述這些公司承諾提供的一些DNA信息精度目前連科學家都做不到,更別說像性格特徵這樣複雜的東西。

雖然一個人的智商與遺傳有關,但後天教育扮演的角色也至關重要,那些僅憑一紙文書就想預測一個人的一生,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生物醫學遺傳學家Shoumita Dasgupta在接受《Futurism》雜誌採訪時表示:「,這些工具充其量只能提供有限的科學依據,我認為驅使人們開發這些工具的根本原因是貪婪,為斂財而巧立名目罷了。」

今年3月,一篇《花上萬元測孩子是不是天才,唾液檢測騙了多少人?》的文章引發公眾對基因檢測的熱議。文中稱通過唾液就能測出孩子具備哪種天賦,並以此作為孩子的「培養說明書」,培養出某個領域的天才……名為「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的項目,雖然有的收費高達數萬元,但還是受到不少父母的追捧。

但結果卻發現,多數推廣兒童天賦基因檢測項目的公司本身其實不具備檢測能力,只是通過招商代理牟取暴利。受訪的多位專業人士表示,天賦基因檢測並無充分、嚴謹的科學依據,只是高價商業項目披上的「科學外衣」。

在某種程度上,基因檢測結果的套路與星座文化如出一轍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星座文化開始紅遍大江南北,成為很多年輕人最篤定的信仰。星座文化,其實是一種解決「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沒有方向,不知道該做什麼」的方法,一種個人以指導和確定感的精神寄託。

這些運勢和解決方法其實都比較籠統,對很多情況的都有適應性(這個月你的情緒波動比較大,和戀人有爭執,需要做好情緒管理,好好溝通)。情侶們平常肯定會有摩擦,也都需要情緒管理和好好溝通。根據巴納姆效應,對這些籠統的,一般性的描述,我們會認為是在精準地揭示自己的特點,並深信不疑。

而當情侶們根據這些直到成功解決矛盾時,又會把星座當做「功珵」,更加相信星座文化,更多地討論星座文化(正強化)。

在某些程度上,基因檢測就是升級版的星座文化。基因檢測給出的結果很多時候也含糊其辭,比如記憶力不錯、喝酒不臉紅、或者代謝能力強或弱……

而且有些基因檢測結果解讀的第一句都是「基因檢測結果顯示,你更大概率有以下表現:」,最後一句則是「隨著基因組研究不斷推進,結論可能出現變化。受成長環境和個人經歷影響,基於基因數據的推論,可能與你的現狀不符。」

曾經我們用星座文化描述我們的「人格畫像」,但現在基因檢測已經代勞了一部分工作。

錘子科技曾經與一家企業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科研合作項目:他們為135位核心員工進行了基因檢測,總結其共性,最後得出一份「企業基因」報告。

或許以後當有人問起,你的性格為什麼這麼開朗,你可能不會說:可能因為我是雙子座;而會說:我的基因檢測報告是這麼顯示的。

當然,在這我們並不是要全盤否定基因檢測,只是由於消費級的基因檢測產品良莠不齊給公眾帶來許多誤導。

事實上,真正的基因檢測目前主要應用於疾病診斷方面,也就是公眾不太了解的醫療級基因檢測,主要應用領域有遺傳疾病診斷與篩查、腫瘤診斷等

安吉麗娜·朱莉與賈伯斯的檢測就是這一用例。基因與疾病的關係,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乳腺癌遺傳基因,5%-10%的乳腺癌患者伴有遺傳基因突變,遺傳基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RCA1和BRCA2基因。安吉麗娜·朱莉通過切除雙乳大大降低了乳腺癌風險。

此外,基因檢測技術還可幫助人們認識、預防罕見病,這些都是基因檢測利好的一面。

雖然目前基因檢測市場魚龍混雜,但這項技術本身是現代生命科學發展的一個裡程碑,標誌著人類對自然發展規律的認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未來,基因檢測或許能引領新的醫療健康模式。

本文參考:

生命時報:《基因檢測不該成騙錢幌子》

知乎:《從心理學角度解釋為什麼會有人相信星座?他們想得到什麼?》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如同「高科技算命」的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嗎?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的流行在基因檢測領域,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最早出現於2008年的美國,主要通過基因分型技術將與天賦有關聯的基因進行分型,再將結果與大數據和文獻研究進行匹配,考察其基因位點是否一致,以此評估受測試者的天賦潛能。
  • 基因檢測師,一雙解析生命密碼的手
    新華社發(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供圖)王曉川和吳冰冰表示:當前無論從倫理還是技術角度,還做不到改變基因,基因檢測和遺傳諮詢也是針對致病基因的科學應對。有些機構吹噓的類似製造天才基因、完美嬰兒是不靠譜的。除了醫療機構、研究院所,基因檢測師也開始出現在一些高科技企業中。畢業於中科院遺傳所的博士王美叢,現任壹基因研發副總監。
  • 基因檢測是科學還是算命? 基因概念股瘋漲背後的機會
    3、新三板公司達瑞生物、芝友醫療、佰美基因獲上市公司青睞,此外還有百傲科技等3家新三板基因檢測公司值得關注。 一、引言   基因檢測這項探究「生命密碼」的神秘科學,因2013年一則好萊塢著名影星在進行基因檢測後決定手術切除雙乳腺從而避免基因缺陷可能導致的疾病的新聞開始走入公眾視野。
  • 基因檢測和考古發掘揭開真相
    不僅如此,O3同時也是太平洋各島嶼上土著——玻里尼西亞人的主要基因之一。 分子人類學的檢測結果為臺灣原住民主要部族起源於中國大陸提供了事實依據,而近年來的一系列考古發現,則提供了更多實證。
  • 專家:基因檢測不能算命
    近2萬換來「天書」報告近年來,基因檢測市場日漸紅火。記者在某大型電商平臺上搜索「基因檢測」幾個字,出現2000多條相關產品信息。在企信寶、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兩家第三方企業信息查詢平臺上,記者發現,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5個城市,公司名稱中帶有「基因」二字的企業就有近千家。有的企業在公司取名上頗費心思,突出「天賦」「兒童天分」等標籤。
  • MedGenome:D輪融資5500萬美元,改變印度基因組檢測龍頭企業
    Sam於2009年創立了SciGenome公司,2013年對公司的人類基因組學部門進行了重組,並將總部遷至印度班加羅爾,成立了如今的MedGenome,建立了NGS實驗室。在此之前,Sam還是加利福尼亞軟體有限公司(Calsoft)的創始人、執行長兼董事會成員。 Sam在運營企業方面擁有近三十年的經驗,是一位精通科學的企業家。
  • 病友羅永浩和黃章晉,「治癒人心」的基因檢測能像星座分析一樣流行...
    在這場鬆散的座談會中,羅永浩和黃章晉自稱「病人」,且病情嚴重程度不相上下,前者通過看書自我診斷、基因檢測、去精神病院的方式完成了確診,進而實現了「與自己和解」。「如果你知道自己生下來就是瘸子,你就沒必要拿跑步這件事責怪自己了嘛。」羅永浩說。
  • "高科技"基因檢測背後的騙局:有人被騙30萬後投河
    「基因」正在從神秘的科學塔尖走向每個人的生活,和它一起蔓延開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基因檢測產品。作為一名基因檢測產品經理,張珍真注意到自去年開始,「網際網路+」基因檢測初創公司不斷湧現,並成為保險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的投資熱點。在某電商網站搜索「基因檢測」,有兩千多條相關產品的信息迅速跳了出來。
  • 吸金超200億,醫院外風靡、醫院內艱難,基因檢測憑什麼?
    精準醫療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加之基因檢測技術落地成本斷崖式下降,基因檢測在臨床上的應用已經覆蓋早期篩查、疾病診斷、精準用藥、精細研發、精確隨訪的多點位、全鏈式場景。眼下正在做的,便是提升基因檢測在各個應用場景下的滲透率。在基因檢測的上一個年度盤點中,動脈網嘗試將基因檢測的落地模式區分為院內和院外兩類。
  • 揭「高科技」基因檢測騙局:一老人被騙30萬後投河
    ­  「基因」正在從神秘的科學塔尖走向每個人的生活,和它一起蔓延開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基因檢測產品。作為一名基因檢測產品經理,張珍真注意到自去年開始,「網際網路+」基因檢測初創公司不斷湧現,並成為保險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的投資熱點。在某電商網站搜索「基因檢測」,有兩千多條相關產品的信息迅速跳了出來。
  • --基因檢測亂象調查
    號稱一滴血就能測天賦、測疾病甚至測婚戀  近年來,基因檢測市場日漸紅火。記者在某大型電商平臺上搜索「基因檢測」幾個字,出現2000多條相關產品信息。在企信寶、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兩家第三方企業信息查詢平臺上,記者發現,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5個城市,公司名稱中帶有「基因」二字的企業就有近千家。
  • 走近生命密碼,基因檢測並不神秘 ——大灣區科技創新之旅9月行
    隨著華大基因和貝瑞基因的成功上市,以及政策將 NIPT 項目逐步納入類似於常規分子診斷檢驗的管理體系內,未來該領域的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容。  走進上市公司.大灣區科技創新之旅:繼8月行一眾投資者點讚廣州高新區製造企業之後,這次我們繼續走訪區內基因生物類企業。
  • 天使投資人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天使投資人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適用對象:天使投資人政策內容:自2018年7月1日起,天使投資個人採取股權投資方式直接投資於初創科技型企業滿2年的,可以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當期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後取得轉讓該初創科技型企業股權的應納稅所得額時結轉抵扣。
  • 天賦基因檢測被中科院專家稱為「電子算命」 天貓、拼多多在售
    炣燃科技1月10日訊(江丞華)天賦基因檢測靠譜嗎?此問題在百度的搜索結果顯示為67萬個,由此可見其熱度。在基因檢測公司業務人員的口中,該檢測非常可靠。《炣燃科技》搜閱了阿里系、京東、平多多、蘇寧5家電商平臺後發現,其中,在淘寶網、天貓和拼多多這3家電商平臺輸入「天賦基因檢測」字樣搜索後,仍有產品出售,其價格從9.9到5600元不等。而京東和蘇寧易購則未發現無此類商品存在。值得關注的是,在上述三家電商平臺在售的天賦基因檢測產品中,《炣燃科技》均發現了商標顯示為「安我」字樣的產品。
  • 基因測序檢測兒童天賦,科技利好還是焦慮營銷?
    花幾百元給孩子購買一份能預知天賦的「基因檢測」,你願意嗎?日前有媒體曝光,在電商平臺,隨處可查找到產品類別繁多的基因檢測公司,而想要得到一份「預知未來」的檢測報告,價格幾百到上萬元不等,部分親民的價格讓基因檢測正悄然走進尋常百姓家。(12月15日 中國新聞網)以基因手段檢測天賦,多少帶有幾分「算命」味道。
  • 大數據分析初創企業!韓國Han Gilro用大數據助力企業人際關係分析...
    2020-12-21 16:59:23 來源: ARC增強現實中國 舉報   忠南信息文化產業振興院
  • 別把基因檢測當成「算命神器」
    新華網鄭州7月18日電(記者王爍)近年來,「基因檢測」成了一個社會熱詞。一些商業機構打出「解碼生命秘密,預知未來健康」「基因檢測,送給親人的最好禮物」等口號,推出所謂天賦基因檢測、基因體檢套餐、美容基因檢測等產品。
  • 測健康測天賦測情商 基因檢測能「解碼生命」嗎
    一些基因檢測產品號稱能測健康、測天賦、測情商  基因檢測能「解碼生命」嗎(關注)  花上幾百元,收到一個基因試劑盒,採集一點唾液或血液,再寄回基因檢測公司進行檢測。過一段時間,你就能得到一份關於自己基因的分析報告,其中包括患病風險、祖源信息、天賦技能、情緒社交……最近,這類基因檢測在網上很火爆,不少網絡紅人都有推薦。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更加關心和注重自身的健康狀況,基因檢測也隨之受到追捧,走進越來越多人的生活。然而,目前市場上的基因檢測產品五花八門,價格差異巨大,讓公眾既好奇,又有些看不懂。  神秘的基因究竟能告訴我們什麼?
  • 國內基因檢測行業細分趨勢:62起融資、吸金超200億元 競爭向醫院院...
    精準醫療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加之基因檢測技術落地成本斷崖式下降,基因檢測在臨床上的應用已經覆蓋早期篩查、疾病診斷、精準用藥、精細研發、精確隨訪的多點位、全鏈式場景。眼下正在做的,便是提升基因檢測在各個應用場景下的滲透率。在基因檢測的上一個年度盤點中,動脈網嘗試將基因檢測的落地模式區分為院內和院外兩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