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是科學還是算命? 基因概念股瘋漲背後的機會

2021-01-15 資本邦

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 · 2017-09-18 · 文/陳睿


研報要點:

  1、基因概念股在A股上獲得熱烈追捧,7月14日上市的華大基因一連收穫19個漲停板,顯示出市場對基因概念的追捧。

  2、根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我國生物產業整體產值突破8萬億元。未來每年仍將保持18.7%以上的年均增幅。

  3、新三板公司達瑞生物、芝友醫療、佰美基因獲上市公司青睞,此外還有百傲科技等3家新三板基因檢測公司值得關注。

一、引言

  基因檢測這項探究「生命密碼」的神秘科學,因2013年一則好萊塢著名影星在進行基因檢測後決定手術切除雙乳腺從而避免基因缺陷可能導致的疾病的新聞開始走入公眾視野。

  隨著討論基因話題的深入,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聲音,例如昂貴的檢測費用以及提前進行預防性手術是否過激等等。

  不過,基因技術經過多年發展,技術落地及商業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2016年6月25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發布《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精準醫學研究」2016年度項目安排進行公示的通知》,將「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專項擬進入審核環節的2016年度項目信息進行公示。由此意味著精準醫療重大專項科研行動已經拉開了序幕。

  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在政策和規劃層面外,資本市場上的相關概念股也在不斷發酵。

  華大基因自2017年7月14日上市首日到「開板」,總共收穫了19個一字漲停板,股價從開盤價16.37元一路飆升至「開板」時的107.18元,短短19個交易日上漲幅度超過554.73%,瘋狂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華大基因在開板後,資本市場對其追捧的熱度仍未衰減,之後又是一路高歌猛進,截至2017年9月9日公司宣布停牌,收盤價定格在172.48元,較發行價和「開板價」分別上漲1,164.52%和60.93%。

  華大基因上市以來的股價表現相對於同時期上市的其他次新股而言,無論是成交量還是漲幅,都遙遙領先。

  當然,華大基因的股價之所以能夠「一騎絕塵」,與其靚麗的業績不無關係,據公司半年報的數據,2017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8.88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91億元,淨利潤率達到了21.51%。而如此靚麗的業績背後,撐起「這片天」的便是基因檢測業務。

二、基因檢測的發展現狀及產業鏈

(1)基因檢測發展現狀

  人類基因組計劃於1988年開始啟動,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於2003年4月15日,美、英、中、日、法、德六國科學家聯合宣布人類基因組序列圖完成,該事件的裡程碑意義不亞於人類的登月計劃,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本次完成人類基因組序列圖足以堪稱生命科學的「首次登月」。

  在基因組學在面世以來短短數年發展迅速,資料顯示,2004年美國接受基因檢測的人數約為400萬,2007年這一數字刷新至700多萬,而根據目前最新形勢,新增檢測人數正以每年1000萬人的速度快速增加。

  隨著技術的發展,全球遺傳檢測(含基因檢測)年產值也在不斷刷新紀錄,從1996年的40億美元到2000年70億美元,再到2007年的250億美元,年均增長幅度為20%。同時,比爾蓋茨也發出預言:「下一個能超過我的世界首富,一定來自基因領域!」。

  回過頭再來看看國內基因產業的發展。我國基因組學應用行業的發展基本與全球發展同步,發展初期主要通過引進國外的測序儀以用於開發下遊的應用。2008年,將第二代測序技術用於研究基因與性狀之間的關聯,2010年,開發出可用於臨床的應用,代表產品是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國內代表型企業是華大基因、貝瑞和康等。新一代DNA測序技術也被廣泛的應用於科研機構、製藥企業、種子公司及其它生物公司的研發工作,國內代表企業有諾禾致源、美吉生物、藥明康德等。

  不過在中國,基因檢測設備自主研發能力相比發達國家還有段距離,目前,二代測序技術應用還主要依靠美國公司lllumina,Inc.和Life Technologies等提供的新一代測序儀。

(2)產業上下遊

  基因組學應用行業可分為上遊、中遊和下遊三個主要環節。上遊主要是基因測序的儀器和耗材試劑;中遊為檢測和數據讀取服務;下遊為最終用戶。

  目前來說,上遊檢測儀器基本由國外壟斷,根據統計數據,2015年lllumina,Inc.、Life Technologies和Pacific Biosciences在全球基因測序儀(第二代檢測儀)市場中合共佔據94%份額。雖然第三代儀器已經處於研發中,不過由於應用時間較短,技術人才積累等與第二代檢測儀仍存在差距。所以當前市面上仍以第二代檢測儀為主。

  中遊的主要用戶是臨床基因檢測實驗室,這些實驗室通過採購測序設備儀器,開展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同時還有靶向治療藥物檢測、遺傳缺陷基因檢測、致病基因檢測、腫瘤基因檢測、病原微生物檢測、疾病風險評估等多種基因檢測服務。

  下遊直接對接最終用戶,如醫院臨床和科研機構。

三、法律法規及政策


四、基因檢測產業規劃及市場規模

(1)2020年生物產業成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規模將超8萬億

  國務院2012年12月29日印發了《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文件指出「生物產業是國家確定的一項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到2020年生物產業將成為我國經濟的支柱產業」。

  2016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的《「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十二五」以來,我國生物產業複合增長率達到15%以上,2015年產業規模超過3.5萬億元。到2020年,生物產業規模達到8-10萬億元,生物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超過4%,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2)基因測序市場未來年複合增長率18.7%

  根據相關資料的統計,目前醫療健康領域,中國2015年癌症新增病例429.2萬、癌症死亡病例281.4萬;每年300萬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高血壓患者累計2.6億;每年全國新生兒1,600萬,出生缺陷人群90萬。研究與實踐表明,基因檢測技術可以通過更精確的診斷,評估潛在疾病的發生風險,提供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同時,根據研究機構BCC Research的統計,近幾年來基因測序市場飛速發展,從2007年的7.94億美元增長到2015年的59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依舊會保持快速增長,2020年將達到13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 18.7%。

五、新三板基因檢測概念股


  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基因檢測產業還處於集中創新期,新檢測方法、新產品層出不窮,產品更新換代速度比較快。但是考慮到未來市場規模的巨大空間,基因檢測產業當屬真正的「藍海」。

  目前新三板上直接與基因檢測相關的企業共有15家,其中8家盈利、7家虧損。如果按照營收排名,2017半年報數據顯示,營收大於5,000萬元的企業共有3家,分別是達瑞生物、樂普基因和百傲科技。

  此外,在研究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了幾家上市公司的身影,如達瑞生物(達安基因控股)、芝友醫療(北陸醫藥參股)和佰美基因(譽衡藥業參股),這足以說明資本市場對基因檢測概念的認可。下面,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就將挑選其中較為優秀的幾家公司做更進一步的分析。

(1)達瑞生物832705.OC

◆主營概況

  公司主要以基因檢測等手段,提供出生缺陷、遺傳病、腫瘤等疾病的篩查和診斷。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廣二代測序新技術產品,且根據年報顯示,2016年二代測序業務收入已經達到2.39億元,同比增長了148.44%,成長性好於公司其他業務。

◆優勢

  第一,可以藉助母公司達安基因的高通量測序儀器、試劑盒臨床試點資質,更好的推進銷售和業務發展。第二,公司建立的經銷網絡覆蓋較廣,終端客戶超過600家。第三,在產前檢測、遺傳病診斷、腫瘤個體化診斷等領域具備領先優勢。

◆財務預測


(2)百傲科技430353.OC

◆主營概況

  公司主要從事研發、生產及銷售用於指導病患者個體化治療的臨床基因診斷產品,並提供相關配套原料、設備、技術及服務,公司目前核心產品主要技術是採用BaiO專有顯色型生物晶片技術平臺進行。

◆優勢

  公司基於顯色型生物晶片技術,產品99%實現國產化,並大力推進自動化改造項目。松江年產200萬人份新生產基地已投入使用,產能提升明顯。客戶覆蓋範圍已有近300家三甲醫院,積累超過100萬人份數據。

◆財務預測


(3)賽樂奇834496.OC

◆主營概況

  公司系一家專注精確診斷醫院產品為主,專業從事生物傳感器基因晶片產業化研究和相關的體外診斷基因晶片及其配套設備,同時面向國內外兩個市場的生物醫藥公司。

◆優勢

  目前已取得技術相關醫療器械註冊證的體外診斷試劑產品13項,覆蓋肝炎個體化診療系列、代謝性疾病診療系列、腫瘤個體化診療系列、病診療系列、優生優育診療系列等各領域,以良好的品質形象被客戶所接受,市場認可度越來越高,積極推動了產品的市場銷售。

◆財務預測


(4)吉瑪基因430601.OC

◆主營概況

  公司主營以RNA幹擾技術為基礎的基因類生物製劑的研發、生產及應用等業務。公司產品和服務涵蓋了上遊RNA合成單體、中遊小核酸及相關基因產品,直至下遊新藥研發等完整的產業鏈。

◆優勢

  公司是全球僅有的十幾家能夠商業化生產RNA oligo產品的公司之一,生產產品和技術服務涵蓋了小核酸領域完整的產業鏈,包括上遊RNA合成單體、中遊小核酸及相關基因產品、下遊新藥研發等。

◆財務預測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觀點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或信息撰寫,本研究中心不保證該等信息及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建議及推測僅反映本研究中心於本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

  在任何情況下,本研究中心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研究中心對本聲明條款具有唯一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出品:新三板在線研究中心。研究員:陳睿。

轉載聲明:本文為新三板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侵權。

風險提示:新三板在線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PUBLIC_CHINAIPO_KEYWORD:

概念股研報基因檢測

相關焦點

  • 基因檢測有多神?專家:比算命先生科學一點
    2013年,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在接受基因檢測後,切除了乳腺。這一奪人眼球的新聞讓不少人第一次知道了「基因檢測」。現在,民眾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愈發關注,與此同時,基因檢測的價格越來越親民。越來越流行的基因檢測到底是什麼?父母的基因缺陷真的會遺傳給孩子?用正確的生命科學知識武裝自己,才能在謠言滿天的世界裡認清事實本來的樣子。
  • 央視曝光天賦基因檢測 幾毫升唾液就能「算命」?
    幾毫升唾液,就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電子算命」火了,反正我不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追求和願望。如果有人告訴您,只要幾毫升唾液和幾百元的檢測費,就能知道您的孩子,適合學畫畫還是跳舞,將來會成為藝術家還是運動員,這樣的人生「劇透」,您覺得靠譜嗎?
  • 從八字算命 到基因檢測
    後來有 了建立在現代科學技術基礎上的基 因檢測 。 「 福祿 也許測不了, 預測 壽夭」倒也不是什麼難事。自古以來,總有很多人對自己未來的禍病夭充滿好奇。因此,幾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算命之術。八字測命,起源於我們國家古代所特有的幹支紀年法。就是用十  天幹」和十二  地支」搭 配紀年。比如,20 10 年 記為庚寅年。
  • 別把基因檢測當成「算命神器」
    新華網鄭州7月18日電(記者王爍)近年來,「基因檢測」成了一個社會熱詞。一些商業機構打出「解碼生命秘密,預知未來健康」「基因檢測,送給親人的最好禮物」等口號,推出所謂天賦基因檢測、基因體檢套餐、美容基因檢測等產品。
  • 如同「高科技算命」的兒童天賦基因檢測,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嗎?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看起來籠罩在科學的光環之下,又直指孩子未來的命門,但如果細心推敲,就會發現在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的科學表象下,潛藏著主觀臆斷和譁眾取寵的傾向,天賦基因檢測無異於一場「電子算命」。天賦基因檢測具有科學局限性關於兒童天賦基因檢測,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曾長青曾經表示,用幾個位點來判斷「天賦」這一宏大的命題,無異於電子算命。這在根本上指明了天賦基因檢測的科學局限性。
  • 基因檢測師,一雙解析生命密碼的手
    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每年都有孩子通過基因檢測發現病痛背後的元兇,部分免疫缺陷病的患兒可以通過免疫球蛋白替代療法、幹細胞移植等手段進行治療,避免重症感染、死亡等不良後果的發生,一部分患兒甚至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樣成長、上學。
  • 基因測序檢測兒童天賦,科技利好還是焦慮營銷?
    花幾百元給孩子購買一份能預知天賦的「基因檢測」,你願意嗎?日前有媒體曝光,在電商平臺,隨處可查找到產品類別繁多的基因檢測公司,而想要得到一份「預知未來」的檢測報告,價格幾百到上萬元不等,部分親民的價格讓基因檢測正悄然走進尋常百姓家。(12月15日 中國新聞網)以基因手段檢測天賦,多少帶有幾分「算命」味道。
  • 幾毫升唾液,就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央視曝光「電子算命」
    原標題:幾毫升唾液,就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電子算命」火了,反正我不信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追求和願望。 如果有人告訴您,只要幾毫升唾液和幾百元的檢測費,就能知道您的孩子,適合學畫畫還是跳舞,將來會成為藝術家還是運動員,這樣的人生「劇透」,您覺得靠譜嗎?
  • "高科技"基因檢測背後的騙局:有人被騙30萬後投河
    「基因」正在從神秘的科學塔尖走向每個人的生活,和它一起蔓延開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基因檢測產品。作為一名基因檢測產品經理,張珍真注意到自去年開始,「網際網路+」基因檢測初創公司不斷湧現,並成為保險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的投資熱點。在某電商網站搜索「基因檢測」,有兩千多條相關產品的信息迅速跳了出來。
  • 莫讓基因測序淪為算命神器
    抽一滴血就能知曉孩子是否「天賦異稟」,取一滴唾液就能預測你的未來……近年來,基因檢測市場日益火爆,各種基因測序項目層出不窮。多位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看似「無所不能」的基因測序項目,實際上不少是商業利益驅動下的「高科技陷阱」。
  • 還在把基因檢測當「算命神器」?它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神
    近幾年來,隨著精準醫學概念的推進,基因檢測技術在商業或醫學上的應用備受推崇,它就像給人體做了一個詳細的說明書,詳細地告訴你在哪方面有天賦,未來可能患什麼病。日前,美國《紐約時報》對該話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報導,問題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至少在眼下,指望基因檢測給你一生的天賦和健康一錘定音,還是一種奢望。
  • 基因檢測不是「算命」
    原標題:基因檢測 不是「算命」   「孩子適合學什麼?測一下天賦基因就知道!」……如今,「高大上」的基因檢測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類似廣告語隨處可見。基因檢測究竟是種怎樣的體驗?結果到底靠不靠譜?我們又該如何理性看待?
  • 八字算命與現代基因
    現代科學幾乎以一種確定的方式告訴人們,很多疾病是一種基因不完善的組合造成的。某人的疾病,個性、智商水平高低都一定程度上受著基因的影響,如此必然形成他自己的個性。如果說「性格決定命運」,那麼命運之神也便有了些定數的概率了。
  • 天賦基因檢測被中科院專家稱為「電子算命」 天貓、拼多多在售
    炣燃科技1月10日訊(江丞華)天賦基因檢測靠譜嗎?此問題在百度的搜索結果顯示為67萬個,由此可見其熱度。在基因檢測公司業務人員的口中,該檢測非常可靠。只需要一點唾液,再加上些許檢測費用,即可測試出孩子的天賦,包括但不限於運動、繪畫、舞蹈、音樂等具體能力評估,和領導力、幸福感、吸取教訓能、成功等抽象能力評估。然而,隨著央視的曝光,這個問題迎來了權威且中肯的回覆。中國科學院精準基因組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曾長青接收採訪時表示,用兩三個位點來判斷「天賦」這一宏大的命題,無異於電子算命。
  • 專家:基因檢測不能算命
    記者了解到,在當前的基因檢測市場,測天賦、測性格已是「標配」,有的公司甚至還能測婚戀。天賦基因檢測靠譜嗎?五花八門的基因測序項目靠譜嗎?四川省腫瘤醫院放療中心主任李濤說,基因檢測技術在國內尚處於起步階段,基因檢測公司的技術標準、市場準入標準等都是空白,不少機構存在誇大檢測功能、誤導消費者等問題。
  • 揭「高科技」基因檢測騙局:一老人被騙30萬後投河
    ­  「基因」正在從神秘的科學塔尖走向每個人的生活,和它一起蔓延開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基因檢測產品。作為一名基因檢測產品經理,張珍真注意到自去年開始,「網際網路+」基因檢測初創公司不斷湧現,並成為保險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的投資熱點。在某電商網站搜索「基因檢測」,有兩千多條相關產品的信息迅速跳了出來。
  • 揭開基因檢測初創企業真面目:披著科學外衣的「星座文化」?
    智商、身高、性取向……基因檢測成為騙子斂財的工具甚至還有不少基因檢測初創企業劍走偏鋒,由此衍生出五花八門的基因檢測項目。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生物醫學遺傳學家Shoumita Dasgupta在接受《Futurism》雜誌採訪時表示:「,這些工具充其量只能提供有限的科學依據,我認為驅使人們開發這些工具的根本原因是貪婪,為斂財而巧立名目罷了。」今年3月,一篇《花上萬元測孩子是不是天才,唾液檢測騙了多少人?》的文章引發公眾對基因檢測的熱議。
  • 愛情基因測試,你最適合哪種異性,這道戀愛測試題告訴你!愛情基因檢測
    本文為你分享的愛情測試題,屬於心理測試,可以測試對方心裡有沒有你、包括愛情基因檢測愛情基因檢測 免費試題不一定有針對性。但是,也有人問,愛情基因檢測是否是騙局。有沒有全球最準的愛情測試題。 小遇告訴大家,自遇心理分享的愛情基因檢測,與免費版的愛情心理測試題完全不同,而是比較科學的戀愛心理測試題。
  • 華大基因尹燁:新冠疫情其實是生命科學的「文藝復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健談丨專訪華大基因CEO尹燁:新冠疫情其實是生命科學的「文藝復興」講述他對基因領域科學普及的見解以及對華大基因的未來規劃。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負面影響,但無疑也促進了醫療行業的大發展。作為國內基因檢測領域的龍頭企業,華大基因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了學術和商業的雙豐收。
  • 專訪華大基因CSO茅矛:基因測序比生辰八字管用
    反覆傳出上市消息的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終於「好事將近」,日前,在第七屆啟珂健康投資論壇CHIC(原「中國醫療健康投資峰會」)上,剛剛上任的華大基因首席科學官茅矛博士接受了第一財經的獨家專訪。茅矛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了華大基因上市大致的時間表:今年年底前。這似乎比此前外界猜測的2017年要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