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人小哥
誠明易學是《易經》現代版,文人小哥用最通俗的語言,最簡明的方式帶你了解易經,學習易經,帶你解開《易經》的神秘面紗。
蒙:蒙昧的狀態,代表一個人看不清前景,內心迷茫。通過這個卦,我們學習了「蒙以養正」,就是在迷茫的狀態下要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下面聽文人小哥詳解。
我們首先來解釋一下卦名。蒙,是一個象形文字,代表用原創東西把人的眼睛給遮住,看不見東西了。引申過來就是蒙昧的狀態,代表一個人看不清前景,內心迷茫。
我們分析一下卦象。
首先我們要找到這個卦的卦眼,也就是分析和理解這個卦的一個著眼點。對比易經六大基礎卦,我們可以發現,蒙卦和未濟卦比較接近,只有四爻不一樣。如果把未濟卦的四爻陽爻換做陰爻,就是山水蒙卦。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卦的四爻看作卦眼,圍繞它分析和理解這個卦。
我們看這個卦的四爻。它是陰爻在陰位,是當位的,代表它狀態合理,可以安於時位。從位置上來說,四爻接近五爻,近君之位,代表它比較接近權力中心。從爻位關係上看,只有四爻當位,其他的爻都不當位,就好比一個國家,有一個近君之臣,各方面都不錯;但是朝堂上上下下,從君主到最低層的官員,都不當位,也就是都不安其位。那麼對於這個臣子來說是什麼狀態呢?當然就是前景不明,心中一片昏暗。蒙卦就是這樣的時態,近君之臣六四面對上下昏暗,內心迷茫的狀態。
從上下卦類象的角度看,這個卦上卦為艮,艮為山,就是好像一座山在面前一樣;下卦是坎水,坎為水為險。一個人走到山腳下,看見山很高水很長,往前走沒有路,就停了下來。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解釋蒙卦的時態,代表前路被隔阻,前景昏暗,個人迷茫的狀態。
接下來我們看蒙卦的卦辭。
蒙: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我們今天把教育孩子稱為「啟蒙」,就是從這裡來的。孩子剛出生的時候,什麼也不懂,然後一點點地去教他,讓他長大成人,學很多的知識,擁有智慧,這就是一個啟蒙的過程。我們把這個孩子發蒙的狀態,對應到這個卦裡,也是一個很好的角度。
亨。指的是亨通。迷茫之時尋求出路,是亨通的。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我,指的是九二,這個剛中的陽爻,也就是老師。童蒙,指的是二爻周圍的陰爻。陰陽之間有呼應關係,正如老師教育學生的過程。
在陰陽呼應中,陽爻通常是主動的,陰爻是被動的;對應到教學過程中,就好像老師主動教育孩子一樣。卦辭在這裡就特別指出,老師主動教育學生並不是最佳的方式,等到學生有問題,主動請教老師,才是教育的正道。
換做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填鴨式」的教育不可取。孩子沒有問題的時候,沒有必要給他講很多知識,這樣講了也白搭。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就好比學易經,還有好多朋友看一遍又一遍,但是每次都沒有太多的收穫,這是因為他沒有什麼疑問,不去仔細深究,所以每次都是讀了跟沒讀一樣。
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人在什麼情況下會佔卜?當然是在迷惑的時候才會佔卜,也就是前景不明、內心昏暗這樣的狀態下才會佔卜。可是你佔卜的時候,一定要心誠。佔卜第一次出現一個結果,你就應該按照這個結果去辦,你不能反覆的去問這個事情。有的人佔卜一看卦象不好,想要重新佔卜一次,這是沒有用處的。瀆則不告,這就是褻瀆。如果兩次佔卜的結果不同,又該以哪一次的結果為準呢?這一句也比較接近「誠而明之」這句話。
利貞。通常把它解釋為蒙以養正。人在迷茫的時候,前景不明,該怎麼辦?養自己的浩然正氣。就是多讀書,多學習,讓自己變得更好,當下的狀態更好。這樣當問題來臨的時候,能從容的應對。
接下來我們看彖辭。
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這就是從上下卦類象角度上分析的。艮為山為止,坎為水為險,所以叫做山下有險。看到危險的情況知道停止,這就是蒙卦的時態。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迷茫的狀態下之所以亨通,是因為能夠在合適的時機行動。易經有64卦,代表64種不同的情況。在合適的情況下,做出正確的事情來,就是易經講的「趨吉避兇」之道。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讓老師主動地教育學生,而是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請教老師,這才正確的教學方式。這句話是說陽爻九二和其他陰爻有一個呼應的狀態。
蒙以養正,聖功也。在迷茫的時候能夠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這是走向聖人的途徑。這裡講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詞語,叫做蒙以養正。教育最好的辦法就是蒙以養正。不用設置很多利益的目標,將來要當什麼科學家,銀行家;也不要去想著以後要買車買房,要當明星等等這些目標。要看學生本身適合學什麼,從一開始就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浩然正氣,這樣就能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接下來看象辭。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這個卦上卦為艮卦,艮為山,下卦為坎卦,坎為水。所以就是山下出泉,山底下有泉水流出來,君子看到這樣的像,就培育自己的德行,果敢自己的行動。
這個果字,就是果敢的意思,行就是行為,育就是培育,德就是德行。從上下卦類象的角度看,坎為猶疑,就是不果敢,所以從這個不好的地方的反面思考,就是要果敢;艮為德行,所以要培育自己的德行。
通過學習這個蒙卦,我們有什麼體會呢?
蒙卦講「蒙以養正」,在迷茫的狀態下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表面看起來好像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實際上卻是「聖功也」,可以成就聖人之功。換句話,是迷茫狀態下一種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們可以想一想:當一個人遇見問題迷茫了,為什麼總是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如果去分析的話,就是因為心裡裝的和這個問題無關的東西太多。當你思考問題的時候,心裡還在牽掛著,會不會多賺點錢?會不會升職?和別人會不會產生矛盾?父母孩子都安頓好了嗎?要不要分手……等等。這些問題就像一團迷霧,遮蓋在你原本清澈的心上。本來,如果你心裡沒有這些紛紜的事情,就會像一個鏡子一樣,當問題來臨的時候,馬上就能找到答案;可是正因為有心裡有這些紛紜的事情,讓你牽掛太多,做起事來自然患得患失,總是出錯,迷茫而找不到方向。
所以說蒙以養正。養正氣,就是要自己的內心能放下各種紛紜的事情。不會因為利益而動心,不會因為感情而動心,不會因各種外物而動心。在此時此刻,內心唯一關注的就是當前的問題,那麼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眼前了。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有得;《中庸》說:誠而明之,明而誠之。其實講的都是差不多的意思。一個人的心,只要不受外物的幹擾,那麼就能洞察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