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腦分工理論是真的嗎,能開發孩子的右腦?

2021-01-09 全腦開發林老師

過去10萬年裡,人類這個物種已經走完了相當長的一段旅程:從原始的狩獵採集者,變成了統治整個地球、超級互聯互通、主宰自己命運的生物。今天,我們人類取得的巨大成功,有賴於顱骨裡那1.4千克重的物質的特殊性能。

對於大腦的奧秘,我們目前還有很多未解之謎,這是一個需要不斷完善的過程,而在1981年,美國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獲得生物學和醫學獎,他的觀點是根據腦割裂手術,提出了左右腦分工理論。

「左右腦分工理論說」一說在很多行業上運用,特別是教育行業,讓很多家長惶恐,可是這一理論靠譜嗎?先不說提出此理論的羅傑斯佩裡本人已經註解:總的來說,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左右半腦認知方式的巨大差異,是種容易失控的觀點……在正常的完整大腦中,兩個半球往往作為一個整體緊密合作,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

加之我們可以用核磁共振成像等先進設備去考察大腦如何運作,科學家們普遍發現左右腦差異並不大。

一個名叫卡梅倫莫特( Cameron Mott)的年輕姑娘的案例。她4歲時,癲癇開始嚴重發作:卡梅倫會突然跌倒在地,這逼得她不得不隨時戴著頭盔。她很快被確診患有一種致人衰弱的名為「拉斯姆森腦炎」的罕見疾病。她的神經科醫生知道,這種癲癇會令患者癱,並最終死亡,所以,他們提議採用激進的治療方法,那就是做感手術。2007年,一支神經外科醫生團隊用了差不多12個小時,取出大了卡梅倫正好一半的大腦摘掉了半邊大腦,帶來了什麼樣的長期後果呢,事實證明,影響竟然十分輕微。卡梅倫身體有一側比較弱。但除此之外,她跟班上其他的孩子基本沒什麼區別。她在理解語言、音樂、數學和故事方面點兒問題也沒有。她成績好,還參加運動。

這怎麼可能呢這井不是說卡梅倫有一半的大腦根本沒用:相反,是她剩下的那一半大腦動態地重新接了線,接管了缺失的功能,從本質上講,就是在一半的大腦空間裡強行開展雙倍的運作。卡梅倫的痊癒突顯了大腦的非凡能力:它對自己重新接線,以求適應輸入、輸出和手頭的任務。

從這個關鍵角度看,大腦從根本上有別於人類數字計算機上的硬體。與硬體相反,大腦是「活件」。它重新配置自身迴路。雖然成年人的大腦不如蹣跚學步的嬰兒的大腦靈活,但仍保留了驚人的適應和調整能力。每當學習新東西時,大腦都會改變自己。正是大腦的這一特性——可塑性,促成了技術和生物學的新結合。

像卡梅倫的事件也不是絕對化,也有不少案例是對人類影響極大的。比如史上著名的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由於前額葉損傷嚴重,導致自身的性情大變以及反應遲緩、終生生活不能自理等嚴重問題。著名的還有因為切斷大腦胼胝體而產生的「裂腦人」以及因為切除兩側海馬而喪失記憶能力的亨利·古斯塔夫·莫萊森等等。

哈佛大學的傑瑪.卡爾弗特發現聾人的聽覺皮質區(用來處理聲音的大腦區域)並沒有用來處理聲音(因為聾人的聲音接收系統故障的原因),而是轉為負責處理嘴部的動作,這對讀唇語的聾人來講是非常有用的,因為他們必須對嘴部的動作特別敏銳。聽覺皮質區並沒有因為聲音信號處理而廢棄不用,反而開始負責處理那些聾人需要分析和理解的其他信息。

使用手語溝通的聾人也同樣如此,他們的聽覺皮質區開始負責手部動作的處理,這些都是大腦有能力適應環境變化的最好例子。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大腦中的各個區域分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或者大腦自身狀態發生變化的時候,大腦會做出自適應地調整。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一般盲人雖然看不到,但是他們的整體空間感知能力、觸知覺能力以及聽覺能力相比他人而言,明顯要強了很多,這就是盲人大腦內部負責視覺信號處理的大腦部位開始轉做觸知覺或者聽覺信號的處理。

大腦佔據人體總重量的2%~3%,但卻消耗著25%左右的能量,所以在我們人類的大腦中是不存在所謂的「沉睡區域」。之前所謂的人的大腦只開發了5%(另一種說法是10%)只不過是宣傳用的一個說法罷了。正如前文所述,大腦會根據自身及外界狀況進行自適應的調整,讓整個大腦能夠在有序的狀態下進行工作。但是當外界損傷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種補償機制(或者說自適應機制)所產生的作用就非常有限了。

隨著腦科學、心理學以及神經科學的不斷進步,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大腦的秘密逐漸會被越來越多的認知,會有更多的科學理論去支撐(或解釋)我們現在所難以理解的現象,比如蒙眼識字、照相記憶、波動速讀等等。

相關焦點

  • 人如何做到左右腦分工?
    核心提示:  一位美國的生物學家通過割裂腦實驗對人體大腦的不對稱性做出了關於左右腦分工的相關理論,營養了諾貝爾醫學獎,我們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分為左右大腦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們人體做的每項活動都是由左右腦交換信息以及綜合信息的結果,左右腦在機能上有明確的分工,左腦主要受制右邊的身體,右腦控制左邊的身體。
  • 被誤讀的左右腦分工理論,趕緊來看看吧!
    近日,關於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刷爆朋友圈。但不久,便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並質疑測試結果的真實性。相關專家認為,有關左右腦年齡的測試沒有科學依據,左右腦沒有分工,從事複雜活動時實為左右腦協同操作。
  • 開發右腦會讓孩子更聰明?左右腦的活躍度,關係到方方面面
    01開發右腦真的可以讓孩子更聰明?左右腦的活躍度,關係到方方面面人的大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器官,它不僅可以支配人的行為動作,幫助我們存儲記憶,有目的性地指引我們學習、生活、交流、工作、思考等等,我們所做的一切事物都離不開大腦。
  • 刷屏「左右腦年齡測試」原來是騙人的!左右腦理論和你想的不一樣
    被誤讀的諾貝爾獎左右腦分工理論1981年,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提出了左右腦分工理論,當時,他有一條結論是:一般來說,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一些,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則要優於左腦一些,但這個說法在日本被歪曲了。
  • 刷屏的「左右腦年齡測試」原來是騙人的!左右腦理論和你想的不一樣
    ▲提出左右腦分工理論的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20世紀80年代,日本在做民間教育的時候,提出了「左腦負責抽象思維,右腦負責形象思維」的說法並將其推廣。所以說,左右腦從功能上講是有重疊和互補的,這就決定了不能在正常情況下,對左右腦進行獨立測試。左右腦分工理論是通過「裂腦人」實驗得出的。
  • 如何給孩子進行全腦開發?左右腦型差別大,關鍵在於父母的培養
    人們都知道腦部運作分左腦、右腦,左右腦的形狀相同,但是功能卻不一樣。左腦主要從事邏輯思維,右腦主要從事形象思維,二者缺一不可。所以,現在特別流行全腦開發,左右腦到底有什麼細分,家長又該如何培養,讓我們來詳細了解。美國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曾經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這項實驗證實了「左右腦分工理論」。
  • 右腦開發早智商會更高!抓住右腦開發黃金期,容易培養出「學霸」
    左右腦分工理論一個孩子是否聰明關鍵在於孩子大腦的發育程度,人類的大腦分為左腦和右腦,而左腦和右腦又分別有不同功能,很多家長訓練孩子的方法都是在培養左腦,但是往往聰明的人都是右腦更發達。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羅傑斯佩裡博士,在割裂腦實驗中提出了「左右腦分工理論」,因此還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 左右腦測試題:5張圖找出20處不同的是感性右腦,否則理性左腦
    導讀: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裡博士通過著名的割裂腦實驗,證實了大腦不對稱性的「左右腦分工理論」,並因此榮獲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常人的大腦有兩個半球,由胼胝體連接溝通,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在正常的情況下,大腦是作為一個整體來工作的,來自外界的信息,經胼胝體傳遞,左、右兩個半球的信息可在瞬間進行交流(每秒10億位元),人的每種活動都是兩半球信息交換和綜合的結果。大腦兩半球在機能上有分工,左半球感受並控制右邊的身體,右半球感受並控制左邊的身體。
  • 什麼是全腦開發?全腦開發=左腦+右腦
    什麼是全腦開發?全腦開發=左腦+右腦美國加州學醫學博士斯佩裡「左右腦分工」理論、美國艾登泰勒博士「潛意識輸入法」和美國哈佛 學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們全腦開發與學習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什麼叫「全腦」全腦主要涵蓋三個層次包括最淺IQ(智商)腦、EQ(情商)腦以及MQ(道德智商)腦。
  • 「左腦為相 右腦為王」 正確開發孩子右腦 提高快速記憶能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大腦裡面左右腦是怎麼分工協作的,如果要弄明白了左右腦的功能和運作機制,便能更加高效地運用大腦,實現快速記憶。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左右腦的功能以及如何提高記憶力。首先要對大腦進行科學的認識,「左腦為相,右腦為王」這是對左右腦一個形象化的定義,左右腦在生活學習過程中都非常重要,但就單純在記憶能力方面而言,這句話顯然比較貼切,也突出了右腦的地位和作用。
  • 能測出左右腦年齡?教授:大腦不存在左右分工問題
    測試中,只要通過掃描測試結果圖中的二維碼並回答幾個設定的問題後,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圖片的下方還配有相關的文字解釋。 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熱傳不久後,便有網友稱,同樣的答案會得到不同的分數,並質疑測試結果的真實性。同時有程式設計師表示,研究測試代碼發現,測出來的年齡其實只是隨機數。
  • 左右腦與學習-如何讓左右腦平衡發展?
    你是左腦型的,還是右腦型的?來測試一下吧。 左腦與右腦對於學習的影響我們經常聽說腦分左腦和右腦之說,在街道邊經常看到「右腦開發」或是「全腦開發」之類的輔導機構。那到底左右腦都是幹嘛的呢?都有哪些優勢?所以,左腦型的孩子容易接受新東西,空間概念較強,喜歡以直覺的方式處理信息,善於把握整體,喜歡靈活的規則和活動,需要自律訓練,喜歡趣味性、形象性的學習。由於右腦主要負責直觀的、綜合的、幾何的、繪畫的思考認識和行為,它承擔的形象思維功能在人的思維活動中起頭至關重要的作用。右腦型的孩子的創造力都很強,做事也不落俗套。
  • 朋友圈的左右腦年齡測試,你信嗎?
    "這個男人的眼睛在一條直線上嗎?" 這些天,你的朋友圈是不是也被這樣一張圖刷屏了呢?只要掃描圖中二維碼,並回答幾個設定問題,像"圖中有幾種動物?""蒙娜麗莎的眼睛朝哪看?"對此,南京腦科醫院主任醫師石靜萍也表示,這樣測試左右腦年齡並沒有科學依據。這些題目所考量的主要是直覺和推理能力,而人的大腦年齡其實是和人體實際年齡相關的,真正的人腦測試遠比這複雜得多。
  • 6歲前跟孩子做這些遊戲,幫助右腦開發,寶寶聰明智商高
    如果能達到120就會被稱為聰明人!智商能達到230以上被稱超級天才,很少有!例如達文西、尼古拉特斯拉。 左腦與右腦 羅傑·斯佩裡(美國心理生物學家,1981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獲得者)的左右腦分工理論,人的大腦有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胼胝體連接著大腦兩半球。大腦兩半球在技能上有分工,通過胼胝體完成整體統一。
  • 兒童右腦開發,是科學還是騙局?40年前的生理諾獎早已做過解釋
    作為家長你有聽過「兒童右腦開發」這個詞嗎?不管是任何的搜索軟體,隨手一搜都能搜到相當多的右腦開發教育機構,這些機構的宣傳中所描述的右腦思維的種種神異,也讓家長們十分嚮往,覺得似乎有必要讓自家的孩子也接受這種「神童教育」,但這種過於神奇的「右腦思維」也不禁讓人懷疑——兒童右腦開發,究竟是科學還是騙局?是科學還是騙局?
  • 你的孩子是左腦型、右腦型還是左右腦型?快測試一下吧,超準哦!
    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經過科學家們反覆實驗研究後指出,左、右腦的分工不同。左腦偏於理性,對文字、分析、記號的任務頗能勝任,又稱為語言腦;右腦則是直觀的,對具體、綜合、繪畫、經驗的對象特別敏感,又可稱為音樂腦。你是左腦型人、右腦型人還是左右腦型人?快來測試一下吧!
  • 你被刷屏的「左右腦年齡測試」騙了
    可是只有幾道題的測試真的能準確測出「左右腦年齡」嗎?據北京青年報報導,這項「左右腦年齡測試」共有9道問題,每個問題有2-4個選項。問題包括:「這個男人的眼睛是在一條直線上嗎?」目前,網絡上已經出現過多個版本的「左右腦年齡測試」,陳先生表示代碼原理基本相同,只是年齡範圍會有所調整,「答案是隨機產生的,題目跟腦年齡肯定沒有關係。」今天上午9點50分公安部刑事偵查局官方微博@公安部刑偵局 發微博闢謠左右腦年齡測試不靠譜。專家說測試沒有科學依據,左右腦沒有分工,從事複雜活動時左右腦協同操作。
  • 科學網—別又被「左右腦測試」欺騙
    只要回答幾個簡單問題,系統就能給出你的左右腦年齡,以及一段綜合評價。就在「左右腦年齡測試」熱傳不久,就有網友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根據大家上傳的測試結果,大多都是19+20、27+43、33+5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大同小異。結果,有「好事」的程式設計師扒出了這個測試的代碼,原來它的結果顯示是隨機的。
  • 左右腦年齡測試刷爆朋友圈:真相吐血……
    存不存在左右分工的問題呢?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左右腦分工理論從何而來?1981年,美國心理生物學家羅傑·斯佩裡提出這一觀點:左腦對數字文字的識別、認知、記憶要比右腦好一些,而右腦在圖像圖形處理上,則要優於左腦一些。
  • 「右腦大開發」折騰你的腦子
    (Getty Images供圖)●大腦處理問題是整體運作,無法做到「關閉」左腦只用右腦進行思考●所謂「開發右腦」的方法缺乏科學依據,未證實能改變大腦神經系統大腦是人體最複雜的器官,專門研究它的學問就有神經科學、心理學、精神病學等,但研究了上百年,我們對它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然而,各種聲稱能提高IQ、情商、學習成績的方法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