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晚,八集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開播,當落馬高官紛紛「亮相」,多處案件細節首度公開,多例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多段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這部電視專題片已成為一本生動的「反腐教科書」,各級黨政幹部紛紛以「特別震撼和觸動」「久久不能平靜」等言語來表達自己的心聲,對專題片給予高度評價,並深刻表示全面從嚴治黨沒有休止符,通過觀看專題片,將進一步牢記紀律規矩意識,做到嚴於律己、嚴以用權,更好地造福於民。
常州市委常委、常州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 周斌
要充分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是黨心民心所向
從《人心向背》、《以上率下》到《踏實留印》,再到《利劍出鞘》,專題片層層深入、引人深思,既充分展現了黨中央正風肅紀、反腐懲惡的突出戰果,更深刻揭示了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現實路徑。作為一名區委書記,更加要認識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是黨心民心所向,是一場輸不起的鬥爭,我們將切實增強四個意識,以鐵的決心、鐵的意志、鐵的手腕,全力以赴、持之以恆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推進反腐成效從不敢腐向不能腐、不想腐轉變。
保山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 楊光銀
準確識權更要公道用權
八集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主角,不約而同的是濫用權力、偏離公共職責,或借職務之便獲取個人的特殊利益。作為一名組織部長,通過觀看《永遠在路上》,我進一步認識到,反腐沒有休止符,反腐永遠在路上,防止權力的蛻變,就是要嚴以用權、準確識權、公道用權,杜絕權力。古人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黨和人民賦予我們權力,並不是要讓我們有自我價值的滿足感、出人頭地的榮耀感、謀取私利的便利感,它更多的是一份責任,一面明鏡,一把利器,我們要以珍惜之心對待權力,始終心懷敬畏,心存戒懼,堅持原則不動搖,為民服務不鬆勁,時刻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巡視員 譚永旭
用實際行動喚起人民群眾對黨的無比愛戴和鐵心跟隨
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以大量鮮活的事實和淺顯易懂的道理,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煥發出來的領導魅力、宗旨魅力和作風魅力。我想,至少說明以下四點:第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定海神針,須臾不能丟,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接過「一心為人民、一心為中國」的「接力棒」,憑擔當氣魄,使洪荒之力,跑出了驕人成績;第二,中國共產黨具有自我革新、自我淨化、自我完善的能力,不管在哪個歷史時期,也不管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黨都能正視自己的問題,敢於向自身「開刀」,以堅不可摧的毅力挽救自己、化險為夷;第三,我們黨大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力推進反腐敗鬥爭決心是大的,手腕是硬的,「打虎」、「拍蠅」不是嘴上喊喊、而是動真來實,不是畏前恐後、而是迎難而上,不是見好就收、而是持續用力,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已經見到成效,一股清新的黨風政風已經撲面而來;第四,歷史「周期律」並非不可逾越,70多年前黃炎培與毛澤東的「窯中對」,時時在共產黨人耳邊警鐘長鳴,為了跳出這個歷史「周期律」,我們黨在各種風險考驗面前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實際行動喚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無比愛戴和鐵心跟隨。
河南省委省直機關工委宣傳部部長 翟道武
始終保持高度敏感的心理防線
《永遠在路上》播出後,河南省直機關廣大黨員幹部一致認為,該紀錄片集中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的力度和取得的豐碩成果。《永遠在路上》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用典型案例說話,對全黨有很強的警示教育意義,讓人深感震撼和觸動。
把腐敗分子腐敗墮落的軌跡暴露在陽光下,充分顯示出我們黨在事關執政地位和生存發展的巨大考驗面前絕不含糊;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反腐敗的決心和意志堅定不移。觀看之後能使得我們廣大黨員幹部,更加清楚的看到腐敗分子的本質,更加清楚的看到因腐敗給黨和人民,以及家庭和社會造成的嚴重後果,更加清楚的看到腐敗的根子都是個人理想信念的動搖、道德品質的滑坡所致。
把這些細節展示出來,就是要讓廣大黨員幹部引以為戒,始終保持高度敏感的心理防線。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每個細節,都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變的狀態,在思想上繃緊廉潔自律這根弦,在行動上嚴守黨紀國法這根線,堅持不忘初心,和全黨同志一起,讓黨的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讓「趕考」永遠在路上。
吉林省敦化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費聿春
要引用鏡鑑反面教材警醒、激勵廣大黨員幹部
《永遠在路上》主題明確、內容鮮活,具有現實意義。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觀看後學習觸動很深,俗話說「思想松一寸,行動就會散一尺」,抓黨風廉政建設和抓工作作風建設「兩手都不能疲軟、兩手都要過硬」。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經歷「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從「四個全面」、「四種意識」至「四鐵」幹部對新時期黨員幹部畫定出政治底線、樹立起政治規矩,持續用力採取至上而下的方式,嚴肅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等違法違紀問題,同時,引用鏡鑑反面教材「永遠在路上」警醒、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全力將黨風廉政建設「抓細、抓長、抓常」推向深入,切實增強拒腐防變意識,築牢思想高壓態勢,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
安徽淮北市城鄉建委紀檢組長 許海平
以學習感悟推動各項工作落細落實
通過收看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接受到了一次嚴肅的黨風黨紀警示教育。專題片中周本順、白恩培、李春城、谷春立、萬慶良等案件當事人現身說法,進行深刻剖析和懺悔,穿插辦案人員、專家學者的講述和分析,既感受到了違紀人員的反思痛悟,也領會到了中央反腐倡廉的決心。我們必須深刻領會專題片的精神實質,把收看《永遠在路上》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學習《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緊密結合起來,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築牢理想信念的根基,以群眾呼聲為遵循、以人心向背為考量、以上率下改進作風,以學習感悟推動各項工作落細落實。
安徽黃山區太平湖管委會黨委委員 宛南
以典型案例為鏡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八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剖析典型案例,講述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正風肅紀,鍥而不捨糾「四風」,贏得黨心民心;反腐懲惡,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使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到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作為基層幹部,更要以典型案例為鏡、為戒、為鑑、為訓,自覺把講政治、對黨絕對忠誠放在首位,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以對黨的絕對忠誠推進巡視整改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內蒙古包頭青山區委黨校副校長 田偉
在路上絕不能迷失方向
《永遠在路上》匯集了40多個典型案例,通過採訪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幹部以及10餘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剖析典型案例,多人首次講述他們的懺悔和反思,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在「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這點上的體會更加具體。從嚴治黨必須具體而不是抽象、認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實到位,同樣從嚴治黨不僅是經濟上的腐敗還有精神上的麻痺。所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而且在路上不能迷失方向。
浙江省常山縣文聯主席 王有軍
時刻提醒自己守牢底線 莫碰紅線
近日,《永遠在路上》在央視熱播。該專題片主題鮮明、案例豐富、剖析入微、反思綿長,教育警醒作用明顯。此次專題教育片在布局剪輯上,較好地運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成長與墮落、細節和大節、張揚與落魄的現實反差,具有極大的說服力和震憾力。同時,藉助腐敗案件當事人(高官)的自我剖析、腐敗心理從小到大的演變、辦案專家的精準點評,形成一個立體式的教育課堂,強烈衝擊著觀片黨員幹部的心靈,提醒自己守牢底線,莫碰紅線,從而深化了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主旨。
推薦新聞:
《永遠在路上》:發揮重要警示作用 交出一份反腐答卷
網友熱議:為民本色永不忘 純潔黨風道艱且長
中紀委反腐專題片:王天普一頓飯花4萬 楊衛澤愛喝年份茅臺
圖解:四年來八項規定如何改變中國
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播出第四集 蘇榮、聶春玉等自我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