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流傳下來的「十不過」養生訣

2020-11-23 騰訊網

道家崇尚自然,主張恬淡無為、頤養天年,其思想中的「精、氣、神」等與中醫養生關係密切。下面從衣、食、住、行、勞、逸、喜、怒、名、利等10個方面,為你揭秘道家流傳千年的養生術。

1、衣不過暖

道家講究衣著簡樸、得體和舒適,根據不同時節、不同氣候和不同的修煉境界選擇最適宜的服飾。人體經脈氣血暢通,就不會有寒冷的感覺。

「衣不過暖」指的是不能過度依賴多穿衣來實現保暖作用,而是要提高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和生命活力。

對於「捂」和「凍」的問題,道家更多地是選擇「凍」。「穿到七分暖,神斂心也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食不過飽

道家修行絕非「飽食終日,無所事事」,而是要放下世間的喧囂與嘈雜,尋求恬淡虛無的精神境界。

「食不過飽」指的是不宜大吃大喝,要經常讓身體保持一定的飢餓感,多食不利於養生,正所謂「常有三分飢,百病不相襲」。

「辟穀」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道家養生方法,是指在一段時間內,甚至長期不食果蔬米麵和煙火熟食。

推薦少吃是對的,但「辟穀」要有專業指導,一般人切莫隨意、盲目去做。

3、住不過奢

居住環境要簡單、接地氣。道家養生中的「九守」,就是要人們守住奢侈之風,與道沉浮,自可長生不衰。

九守即:

守和———陰陽調和;

守信———內守精神;

守氣———內守血氣;

守仁———遵仁義之道而行之;

守簡———儉以養生而不貪;

守易———不為外感而保全性命;

守清———清虛而順應自然;

守盈———知足常樂;

守弱———和樂其氣而平夷其形。

其中守簡、守易、守清就是提倡要簡易清廉、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4、行不過富

道家並非排斥財富,「行不過富」是說不能過度追逐金錢或為金錢所困。

行:指出行、行為、行事、行動,意思是出行不能依靠豪華舟車、行為不能一擲千金、行事不能重財輕德、行動不能以金錢來開道。

道家認為「財能破氣」,過度追逐金錢就會影響修煉,甚至造成「精氣離散」。

5、勞不過累

道家養生十分注重形體修煉和體力勞動,但也強調「勞作有度,不使傷身」,「五勞七傷」為道家養生之大忌。

「五勞」指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傷」指大飽傷脾、大怒氣逆傷肝、強力舉重久坐溼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形勞意損傷神、風雨寒暑傷形、恐懼不節傷志。

因此,善養生者要儘量避免五臟、氣血、經脈、筋骨因過度疲倦或七情太過而受損。

6、逸不過安

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道家所提倡的飄逸灑脫、安貧樂道,並非讓人們內心空虛、安然守舊,而是要超越現實、超越自我,讓身心得到淨化,境界得到提升,智慧得到增長。

7、喜不過歡

喜是七種情志之一,但對好事、喜事、高興和快樂事的興奮極致也應有所矜持和節制。「物極必反」,樂極生悲,喜極而泣。

「喜不過歡」是提醒人們喜與歡不宜太過,不可超出人們的心理閾值。

8、怒不過暴

修心必先修德,養身須先制怒。歷史上「衝冠一怒為紅顏」、「雷霆之怒動九霄」,小則誤人誤事、害人害己,大則幹戈四起、禍國殃民。老子說得好,「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與人相處時不分是非曲直,動輒發火,是沒有涵養的表現,也是道家養生大忌。火氣大的人應加強修養,注意制怒。

世人的許多怒氣來自貪慾與私心,如果能用一顆淡泊的心對待世上的功名利祿,怒氣自然也就淡化和釋然了。

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很多令人氣憤的事,如果我們能把發怒的心態轉換為感激的心態,就能化怒氣為祥和。

9、名不過求

功名有如過眼雲煙,有的人今天看似飛黃騰達,明天則有可能淪為階下之囚。因此,不必過於在意和強求虛名。

道家提倡「淡然」,凡事都要淡然處之,莫為鏡花水月而強求。真正做到「寵辱不驚,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看門前花開花落」。一個人如果能做到心寬大度、忘懷得失,自然就能遠離是非、無憂無慮,度過一個逍遙自在的人生。

10、利不過貪

俗話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大凡利益薰心、貪得無厭之徒,肯定是一個不懂養生之人。

道家養生提倡「十三虛無」:

虛———遺形忘體,恬然若無;

無———損心棄意,廢偽去欲;

清———專精積神,不為物雜;

靜———反神服氣,安而不動;

微———深居閒處,功名不顯;

寡———閒雲野鶴,獨得道遊;

柔———呼吸中和,滑澤細微;

弱———緩形從體,以奉百事;

卑———憎惡尊榮,安貧樂辱;

損———遁盈逃滿,衣食粗疏;

時———靜作隨陽,應變卻邪;

和———不喜不怒,不哀不樂;

嗇———節視節聽,精神內守。

所有這些,都體現出「去利存性,悟道修真」的養生法則。

道家養生有著豐富的思想內涵,對於提高人們的思想境界和生命質量具有積極的意義和重大的價值。這養生的「十不過」,我們還需要潛心修煉。

-END-

玉清觀記

玉清古觀,處冀東之域,倚燕山之脈,傍灤水之畔,望渤海之濱,立石城(唐山市開平區,古稱石城)垣內,聚億萬年之鐘秀,享千百年之香火。山水環抱,京津毗鄰,鸞翔鳳集,人傑地靈。黃帝問道而登空同,軒轅學仙而禮廣成,鼎湖跨龍以飛升,仙宗道脈,由之濫觴。昔古孤竹國君,嗣子伯夷叔齊,立次子為儲君。國君歿,齊讓伯夷,夷不受而遁,齊不立亦逃。聞西伯善養老,相偕欲適周。當值盛夏,路過石城之地,腹飢口渴,躊躇間,突現一淙清泉,汩汩而流,急掬泉水,捧之盡飲,入口溫如玉,至腹冽沁腑,饑渴頓消。昆仲繞泉徘徊,流連忘返,決意結廬而居,燒茅修煉以求仙。其玉漿清泉,即後世之玉清古井也。數年後,往西岐,復隱首陽山中,不食周粟,杳失所蹤。燕君昭王,遣使求不死藥,入海登蓬萊方丈,卜地石城合藥以煉丹,其丹爐遺蹟尚存井隅也。秦皇尋神山,覓仙藥,遊碣石,嘗飲玉清之水,頓改容顏,身輕而轉體健。張陵演教,天師布道,桓靈帝間,有觀築於古井之旁。葛洪煉丹,鮑姑侍鼎,尋仙訪道,安爐立於靈泉之側。唐王東徵,屯兵大城,山賜唐姓,築立石城,二百餘丈。有隨軍道士,長於望氣,見紫霞縹緲如飛鸞,仙氣凝聚似丹鼎,遂離軍隱居,潛修仙道,升舉而去。劉操仕燕主,居相位,正陽壘卵以度化,易號海蟾子而學仙,為演清淨無為之宗,以道全形之旨。復遇呂祖純陽於原野,飲玉清之神水,授以金液還丹之秘,遁跡修真,得成仙道。丘祖長春真人,會元世祖於雪山,賜號神仙,頒虎符璽書,掌天下道教。越二載,駐鶴燕京,大闡玄風,道侶雲集,化道十方,建宮立觀,設壇作醮。丘祖座下,有一弟子,結廬於石城,立宮於井側,見水清泠,故題觀名曰澄清,祀三清之真容,布道德之寶章,香火鼎盛,終日不絕。幾經兵火,焚毀殆盡。明永樂間,召仙真三豐張真人於金闕,猶龍不見,惟隱跡名山,藏身大川,隱顯遊戲於人間。一日攜弟子遊薊北,途經石城,睹殘垣敗瓦,黯然神傷,咐弟子云:「此地古煉丹之處也,嘗有觀,名澄清,惜毀於兵禍。留汝此地,募修宮觀,異日將興。玉清之境,始氣化成,元始天尊所居之仙宮。此有井亦曰玉清,乃古仙遺蹟,以之為觀名可也。斯井水清如玉,可傳淮南王之術於鄉裡,授做豆腐,濟養百姓,以解溫飽,亦可彰我仙家飛丹砂而點靈汞之玄妙也。以火鍊金而丹成,今歲丙申,正其值,玉清當興,因緣所定。越五百餘年,火燥土焦,木以犯土,當有浩劫,觀跡隨毀。金木交並,九返還丹,觀必重興,香火復盛也。」真人語畢,飄然而去。弟子遵真人之命,修道觀,興香火,並用古井之水,鹽滷以點豆汁,其術不日而風行四鄉。以玉清神水所點之豆腐,質地柔嫩,晶瑩如玉,味道鮮美,烹調得味,有遠勝燕窩之美譽。光緒初,開平建礦,近代工業之始興,人口增多,商賈雲集,成京東之重鎮。玉清觀,歷數百年之風雨,幾經增葺,規模宏大,坐北朝南,處石城西門外,火神關帝二廟侍立左右。歲臨丙辰,乙未之月,地動山搖,突發地震,房屋摧倒,樓宇化為平地,玉清觀亦隨之毀塌。多難而興邦,艱苦而奮志。唐山兒女,意堅志強,抗震自救,恢復建設,經廿餘年之拼搏,重塑輝煌於冀東,再興繁榮於濱海。玉清古觀,亦得之以復建也。董道長崇文,號文道子,諱沛文,皈依全真,嗣教龍門。董道長乃著名實業家,河北省政協委員。清秀渾樸,端莊大方,談吐間聲和語慢,儒雅溫和,親切近人,無煙火氣息,真道家風範。幼讀詩書,博閱經籍,早年隸職企業,後棄職經商。歷經多年之艱辛,飽嘗恆沙之磨礪,奮志不懈,果業斐然。荏苒光陰,感人生如夢。芸芸眾生,名利絆身,幾失真我;追名逐利,淪喪道德,世風愈下;人心不古,稟賦天和,損耗殆盡。甲申冬月,睹道觀之殘垣,望斷壁之朽木,不忍坐視,乃盟願發心,斥以巨資,再塑三清真容,復興玉清古觀,上接軒轅遺教,綿老聖之心傳;下振道門宗風,揚鍾呂之秘旨。洵屬不願獨善己身,達而兼善天下者也。國運隆,有祥瑞。吉士出,觀必興。玉清之塌毀復建,斯應仙真之讖語乎?復建之玉清觀,由政府撥地廿餘畝,座落於開平老城遺址北門外,坐北朝南。正南牌樓,雄偉壯麗,氣勢非凡。牌樓之上,手書玉清觀三大字,字勁蒼遒,金光閃燦。由南往北,大殿三重,依次為靈官殿、文昌殿、玉皇殿。再之往後,乃高達三層之三清殿。配殿分列左右,香爐鼎立案前。各殿建築,風格迥異,卻又有異曲同工之妙。主殿氣勢宏偉,雕梁畫棟,鬥拱飛簷。配殿小巧玲瓏,精工細做,結構嚴謹。每重殿內,繪有壁畫,均乃道教典故,及山水人物,供遊人香客之觀賞,勸善以淨化人心,使之人人奉善,不為惡習之所染。縱觀整個道觀,紅牆黃瓦,蒼松翠柏,具濃厚道教古韻之風貌,與開平古藝街遙相呼應,珠聯璧合,古文化之氣息猶若天成。觀內奇花異草,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繽紛爭豔。遊人雲湧,香客不斷,祥煙縹緲,紫氣鸞飛。道教獨具之仙樂,道眾誦經之天韻,不時幽然入耳,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玉清古觀,重煥仙容,琳琅殿閣,日臻完善,謀公益之慈善,造大眾之福祉,弘文化之傳統,揚道教之祖風,殊為唐山福地洞天之勝境,河北仙府宮觀之翹楚。誠邀國內之羽士道子,喜迎海外之仙客高真,會四洲之賓朋遊人,接五湖之善信男女,駕臨駐鶴,共慶國昌,同祈太平,是幸甚哉。

道歷四千七百六年歲在己丑

唐山玉清觀道學文化叢書

《圓嶠內篇》、《中和正脈》、《老子莊子故裡考》、《古書隱樓藏書》、《三才八陣指迷錄補註》、《醫道還真》、《行大道》、《方壺外史》、《悟真抉要》、《養生類要 大成捷要》、《千峰老人全集》、《敲礄道人全集》、《唐山玉清觀傳奇》、《女仙丹道》、《性命要旨》、《大道真傳》、《仙道口訣》、《參同集注》、《天樂集》、《老君碑留古字解 玉皇心印妙經直解》、《道鄉集 陸地仙經合集》、《白玉蟾全集》、《道家科技思想範疇引論》、《金丹秘要》、《千峰老人全集》、《福壽丹書》、《南宗仙籍》、《修道要集》、《修道明指》、《證道秘書》、《修道合集》、《金丹訣要》、《修道秘要》、《道書全集》、《易筋經輯要》、《金丹闡秘》、《楞嚴經釋要》、《金丹元旨》、《黃庭經集注》、《長生秘訣》、《悟元匯宗》、《西遊原旨》、《鄭觀應養生集》、《西遊真詮》、《道門精要》、《天火--腰帶山天雲觀傳奇》、《易道闡真》、《張三丰全集》等。

唐山玉清觀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古開平城西門外(現開平溫州商城北門外),「倚燕山之脈,傍灤水之畔,望渤海之濱」,鍾靈毓秀,是道教的仙宮福地。古開平鎮有「九橋十八廟」之說,玉清觀在開平古建築中,是規模最大的一座廟宇,有「京東道教第一觀」的美譽。該觀始建於漢代,後毀於宋朝戰火之中,復建於明朝,初名「修仙廬」,宋以後名「澄清觀」,明朝時為「玉清觀」,1976年在「7?28」唐山大地震中震毀。2002年,由唐山市政府劃撥土地20餘畝,董崇文道長籌資,復建玉清觀,道眾信士在幾乎一片廢墟的原址上,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歷經五年,終於2006年竣工。在短短的幾年裡,玉清觀載譽良多,2007年9月被開平區民宗局評為「愛國愛教先進場所」,2009年12月被唐山市民宗局評為「星級(五星)宗教活動場所」,2010年12月被中共唐山市委統戰部、唐山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評為「唐山市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單位」、「創建『五型』宗教團體先進團體」,被國家宗教事務局評為「首屆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等。

相關焦點

  • 登封十盤音樂流傳幾千年 成鄉間音樂活化石(圖)
    ,在流傳過程中,缺失了其中一種樂器——10個銅質音盤,但儘管如此,細細品來,十盤音樂也別有一番風韻。  晚報記者袁建龍文/圖  特殊的五音:反、工、車、一、四  昨日,記者來到郭寨村,在村黨支部書記郭洪義的帶領下,記者找到了十盤音樂的演奏者。  據十盤音樂的組織人80歲的張常壽老人介紹,十盤音樂主要演奏樂器有笙、橫笛、管子、十盤、板胡、二胡、銅盤等,這些古老獨特的樂器都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十盤音樂古樸、風雅。
  • 俗話說「十個奇門九個瘋」,道家秘術奇門遁甲怎麼這麼邪性?
    在道家經典中,有一門神秘的學問,奇門遁甲。奇門遁甲和易經一樣被稱為玄學,之所以被稱為玄學,一方面是因為其玄奧,另外一方面也因其玄乎。關於奇門遁甲,就有一種很玄乎的說法,讓人諱莫如深,就是「十個奇門九個瘋」。意思是說修習奇門遁甲的人,十個裡面有九個都會變瘋。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 這些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禁忌不可不信!
    生活並非百無禁忌,今日列舉一些生活中的禁忌,是千百年來中國各地流傳下來的風俗,供大家參考: 結婚禁忌 雙喜不對衝
  • 道家和陰陽家的關係
    春秋時期,老子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無不為」的道德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    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天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無為而治、崇尚貴虛守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諸子百家」中一門極為重要的哲學流派,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故學者說:「道家思想可以看為中國民族偉大的產物。是國民思想底中心,大有『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底氣概。」
  • 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十句諺語,真是太有道理了!
    雖然說吃一塹,長一智,但人生短短不過幾十年,如果所有的道理,都要等到撞了南牆才明白,那即使老天再借你五百年也不夠呀!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驗之談,都是為了讓我們少走彎路,比如那些常見的諺語、俗語、格言、家訓等等。今天我們就學習十條諺語,感悟一下為人處世的道理。一,幫人幫到底,救人救到頭。
  • 自上古流傳下來的三大秘術,苗疆蠱術僅排第2,第一至今無人能懂
    其實上古這個時代在如今被很多人一直爭議著有很多人認為上古時代是從先秦開始的,更有的人是認為從史前開始,但是無論是從什麼時代開始,曾經的那些古人所流傳下來的很多東西一直到現在都是非常實用的存在,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東西已經消失,如今出現的古籍和書籍記載當中僅有三大奇門秘術被人們熟知。
  • 農村流傳下來的這16條歇後語,簡短精湛,幽默不失道理!
    農村流傳下來的這16條歇後語,簡短精湛,幽默不失道理。1. 駱駝長牙齒——變了象。比喻人變了臉色。2. 暗室裡穿針——怎麼過得去喻事情不好辦,問題無法解決,或日子過不下去。3.暗室裡穿針——過不去過不去,雙關,本指線穿不過針眼,轉指因存在隔閡而存心刁難。9. 馬桶盛飯——眼不見為淨比喻看不見的東西,就不會受到它的困擾。10. 八分材料做了十個紙人——一分人才都不夠每個紙人用料一分都不到。喻根本算不上人才。11.
  • 古神話中的「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你知道多少?
    三是道家神話體系,道家神話體系是一套較為完整的神話系統,道家諸神各司其職,地位等級都有較為明確的劃分。「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這幾個名詞,也都是出自於道家神話。今天咱們就用這篇文章來說一說道家神話中的這幾個特有名詞,你知道多少?
  • 諸葛亮擅長的「奇門遁甲」,為何流傳著「十人學九人瘋」的說法?
    諸葛亮擅長的「奇門遁甲」,為何流傳著「十人學九人瘋」的說法?不過今天已經很少有人在去研究它了。對於奇門遁甲,很多人可能只是在長輩的口中聽說過,或者小說,或者現在的一些影視劇,但大部分人就算聽說過,也不太明白明白這東西究竟是什麼,只知道這奇門遁甲很神奇,只存在於傳說中,現實社會很少能看到關於它的描寫敘述,而且最主要民眾不願了解奇門遁甲的原因是一句話,「十人學,九人瘋」,也就是說想要學習奇門遁甲的,必定會精神失常,那麼學這個,人真的會瘋嗎?
  • 為何「奇門遁甲」面臨失傳,還流傳著「十人學九人瘋」這一說法?
    為何「奇門遁甲」面臨失傳,還流傳著「十人學九人瘋」這一說法?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長達五千年的傳承中,有著許多璀璨的文化,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但是隨著歷史車輪的不斷前進,時間的變遷,滄海桑田。許多的文化面臨失傳。其中就有著奇門遁甲這一類神奇的秘術。
  • 道教是道家嗎?除了煉丹、迷信、採陰補陽外它還有啥正面價值?
    儒只有家沒教,佛一般叫佛教,道卻有道家跟道教。不過,很多人會把道家與道教混為一談,其他他們之間的區別還是蠻大的。總的一句說來:道家是老子創立的,莊子繼承與發揚的,大體是屬於哲學範疇的。道教是若干人等借用老子的名義,融合借鑑了很多佛教的東西,也有儒家的精神而創造的一種中國本土宗教。
  • 端午節在古代居然是個「惡日」,流傳下來的習俗可以作證
    其實,在上古時期,端午並不是一個節日,而是一個「惡日」,不僅從古代典籍裡可以找到根據,流傳下來的那些古老的端午習俗也可以作證。一、史籍中的「惡日」記載《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孟嘗君是在五月五日出生的,他的父親就讓他的母親把他丟掉,不要養大,因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
  • 遺墨越獄:方志敏獄中文稿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今天,我們吟誦方志敏的獄中遺作,心潮澎湃的同時,又不禁好奇,這位被蔣介石親自布置勸降的共產黨人,在獄中的一舉一動都被嚴密監視、嚴防死守,他如何寫下這樣赤誠熱烈的革命文字,又如何讓這些文稿穿透敵人的銅牆鐵壁傳遞出來、流傳下來?
  • 民間流傳下來的聚財方法,最招財的幾種顏色,不妨試試
    在民間,有許許多多提高自己的運勢的「偏方」,這些土法很多都是上輩人傳下來的。之所以能一直被人們接受和認可,那就說明有一定的靈準度,至少有人從中受了益,所以才會一直流傳下來。那麼,民間最靈的聚財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聚財的方法,簡單可行哦!
  • 趕快記下來
    不過既然要雅俗共賞,只談錢是萬萬不能的,自然要給錢幣一些除了俗以外的寓意。傳統的古錢紋來自於陰陽符號相結合,由於古時候「錢」與「全」諧音,兩枚錢幣就是「雙全」,十枚自然就是「十全十美」。這樣一來,除了直白地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有了美好的寓意,令人無比動心。
  • 他是清朝老頭苦練道家氣功60年,最後被Y環輕鬆破功,結果怎麼樣了?
    自古以來,就有著道家養氣成仙的說法,許多人信奉道家的文學,認為精通了道家的氣,便能夠有著長生不老的命。然而我們都深知,通過修氣服丹藥,也只是一些傳謠,並不能真正的做到飛升上仙。但古代許多人依舊相信,通過擯棄世俗困擾,是自身的身心得到放鬆,他們的心境越來越開闊,對事物的看法也有所不同,自然更加長壽。
  • 同是古老智慧,流傳國外的塔羅牌與國內的易經相比,哪個更準確?
    流傳國內外的《易經》和塔羅牌都具有他們神秘的面紗,但是大多數人卻只知道他們能佔卜,卻忽略了其原有的人生哲學。起源《易經》的誕生起源於周文王對人類智慧的熱愛,善於探索文化的周文王創造了蘊含萬般智慧的《易經》,同時本書也是道家的啟示思想,可謂是包羅萬象的一本書。
  • 道德經第十章:你了解道家的性命雙修嗎?修道究竟是修什麼呢?
    而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東漢時期張道陵創立道教,也正是借用了老子性命雙修的思想,雖然道學和道教是兩回事,但是在修行方面卻是相同的,所以第十章對於道德經整部書來說至關重要。我們先來看一下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無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遺墨越獄 方志敏獄中文稿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今天,我們吟誦方志敏的獄中遺作,心潮澎湃的同時,又不禁好奇,這位被蔣介石親自布置勸降的共產黨人,在獄中的一舉一動都被嚴密監視、嚴防死守,他如何寫下這樣赤誠熱烈的革命文字,又如何讓這些文稿穿透敵人的銅牆鐵壁傳遞出來、流傳下來?
  • 民間流傳下來的聚財秘招,99%的人不知道!
    在民間,有許許多多提高自己的運勢的「偏方」,這些土法很多都是上輩人傳下來的。之所以能一直被人們接受和認可,那就說明有一定的靈準度,至少有人從中受了益,所以才會一直流傳下來。而其中,【天官賜福招財錢母】的能量助財運強勢翻盤,聚集滾滾財富最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