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墨越獄:方志敏獄中文稿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2021-01-08 中國軍網

方志敏,攝於被俘當日(1935年1月29日)。

方志敏自述手跡。

1935年8月6日,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被秘密殺害於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窩,時年36歲。

從彈盡糧絕被俘到英勇犧牲,方志敏用在獄中的半年多時間,寫下了《清貧》《可愛的中國》等不朽名篇。這是一位共產黨人在生命最後時刻的內心獨白,字裡行間流淌著共產黨人對信仰的絕對忠誠,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沉大愛。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我多次讀方志敏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那裡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愛和憎,回答了什麼是真正的窮和富,什麼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麼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麼活著才最有價值。每次讀到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今天,我們吟誦方志敏的獄中遺作,心潮澎湃的同時,又不禁好奇,這位被蔣介石親自布置勸降的共產黨人,在獄中的一舉一動都被嚴密監視、嚴防死守,他如何寫下這樣赤誠熱烈的革命文字,又如何讓這些文稿穿透敵人的銅牆鐵壁傳遞出來、流傳下來?

擬定數萬言

這間囚室,四壁都用白紙裱糊過,雖過時已久,裱紙變了黯黃色,有幾處漏雨的地方,並起了大塊的黑色斑點;但有日光照射進來,或是強光的電燈亮了,這室內仍顯得潔白耀目。對天空開了兩道玻璃窗,光線空氣都不算壞。對準窗子,在室中靠石壁放著一張黑漆色長方書桌,桌上擺了幾本厚書和墨盒茶盅……驟然跑進這間房來,若不是看到那隻刺目的很不雅觀的白方木箱,以及坐在桌邊那個釘著鐵鐐一望而知為囚人的祥松,或者你會認為這不是一間囚室,而是一間書室了。

這間囚室所在的南昌綏靖公署是國民黨「圍剿」紅軍的大本營;囚室中這位每日埋頭寫作的「犯人」化名祥松,實則是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紅十軍團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

「手執著筆,一面構思在寫,一面卻要防備敵人進房來」。獄中寫作,困難可想而知,但方志敏卻執意要在敵人眼皮底下,為黨留下「十餘年鬥爭的經驗,特別是這次失敗的血的教訓」。

1935年1月,方志敏在率領紅十軍團北上抗日途中兵敗被俘。這次失敗不但令8000多人的隊伍損失殆盡,就連他苦心經營多年的閩浙贛蘇區也危在旦夕。

「蠢子!木頭!為何從前都精明,而這次卻如此糊塗!」每每想起這次失敗,方志敏都這樣罵自己。「如果不那樣做,如果這樣做,那還會失敗?」有時,他甚至一邊捏緊拳頭捶打自己,一邊忿忿地罵道:「打死你這個無用的死人!」

紅十軍團的失敗,讓他陷入深深地自責——即使失敗不能歸咎於他個人。

1934年12月,方志敏按照中央命令,率由紅十軍團組成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贛東北出發,向皖南進軍。這是一次深入敵軍戰略重地的九死一生的行動。40天後,部隊不得不重返贛東北。但就在回撤途中,在浙贛邊的開化、德興兩縣交界處,部隊被七倍於己的國民黨軍重重包圍。

1935年1月16日,方志敏命令粟裕等率先頭部隊800人立即衝出重圍,自己則不顧勸阻,帶著身邊的十幾名警衛人員留下,等待與軍團長劉疇西率領的約3000人的大部隊會合。這時國民黨軍收緊了包圍圈,紅軍血戰八天八夜,彈盡糧絕,多次突圍未果。除部分指戰員或三五成群或成班成排衝出重圍外,1000餘人陣亡。因負傷或飢餓倒地不起而被俘者超過千人。

1月29日晨,陷於絕境、七天未食、饑寒交迫的方志敏,不幸被俘。

當天晚上,在懷玉山麓玉山縣隴首村國民黨軍獨立第四十三旅一個團部,方志敏坦蕩從容,揮筆寫下245個字的《自述》:

方志敏,弋陽人,年三十六歲,知識分子,於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第一次大革命。一九二六至一九二七年,曾任江西省農民協會秘書長。大革命失敗後,潛回弋陽進行土地革命運動,創造蘇區和紅軍,經過八年的艱苦鬥爭,革命意志益加堅定,這次隨紅十軍團去皖南行動,回蘇區時被俘。我對於政治上總的意見,也就是共產黨所主張的意見。我已認定蘇維埃可以救中國,革命必能得最後的勝利,我願意犧牲一切,貢獻於蘇維埃和革命。我這幾十年所做的革命工作,都是公開的。差不多誰都知道,詳述不必要。僅述如上。

這篇金石鏗鏘的自述,成為方志敏的第一篇遺作,也是他唯一寫給敵人的「交代」,後在1985年被收錄在由鄧小平親筆題寫書名的《方志敏文集》中,作為首篇。

1月30日,方志敏被用竹轎子從隴首村抬至玉山縣城,被關押在城內大水坑任蔭奎大宅邸——國民黨軍獨立第四十三旅旅部。這時,他痛苦地發現,紅十軍團軍團長劉疇西和紅十九師師長王如痴也關在這裡。他們是在部隊打散後,比他早一兩天被俘的。

2月1日,國民黨在上饒公共體育場舉行了「上饒各界慶祝生擒方志敏大會」。戴著手銬腳鐐的方志敏,在臺上昂首挺立,正氣浩然,觀者無不暗暗驚嘆、敬佩。方志敏在獄中文稿裡寫下了當時的心境:「他們背我到臺口站著,任眾觀覽。我昂然地站著,睜大眼睛看臺下觀眾。我自問是一個清白的革命家,一世沒有做過一點不道德的事,何所愧而不能見人。……到了弋陽和南昌,也同樣做了這套把戲,我也用同樣的態度登臺去演這幕戲。」

國民黨在南昌同樣舉行「慶祝生擒方志敏大會」。目睹現場的一位美國記者曾這樣報導:「戴著手銬腳鐐的方志敏被用裝甲車運到現場。他在大批士兵押解下露面。沒有一人歡呼,個個沉默不語,連蔣介石總部的軍官也是如此。這種沉默表示了對昂首挺立於高臺之上毫無畏懼神色的人的尊敬和同情。他被匆匆帶走,因為人群的這種沉默使當局感到十分可怕。」

方志敏在南昌的「委員長行營駐贛綏靖公署」軍法處看守所,最初被關在普通號,與劉疇西、王如痴、曹仰山同囚一室。方志敏記述:生活上「軍法處算是優待了我們,開三餐飯,開水盡喝,並還送了幾十元給我們零用。但我們比普通囚犯,卻要戴一副十斤重的鐵鐐,這恐怕是特別優待吧。」

1935年2月底,國民黨江西省黨部一個執委偕江西《民國日報》記者來訪。當記者問到是否向獄方提出「假以時間,俾寫自傳」時,方說「擬定數萬言,唯以心緒不寧,迄未成就」。

事實上,方志敏留下的獄中文稿遠不止「數萬言」。目前有據可查的有16篇,現存13篇,計13萬字。

相關焦點

  • 遺墨越獄——方志敏獄中文稿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今天,我們吟誦方志敏的獄中遺作,心潮澎湃的同時,又不禁好奇,這位被蔣介石親自布置勸降的共產黨人,在獄中的一舉一動都被嚴密監視、嚴防死守,他如何寫下這樣赤誠熱烈的革命文字,又如何讓這些文稿穿透敵人的銅牆鐵壁傳遞出來、流傳下來?
  • 遺墨越獄 方志敏獄中文稿是如何流傳下來的
    原標題:遺墨越獄   今天,我們吟誦方志敏的獄中遺作,心潮澎湃的同時,又不禁好奇,這位被蔣介石親自布置勸降的共產黨人,在獄中的一舉一動都被嚴密監視、嚴防死守,他如何寫下這樣赤誠熱烈的革命文字,又如何讓這些文稿穿透敵人的銅牆鐵壁傳遞出來、流傳下來?
  • 【方志四川•散文】蔣德斌 ‖ 雨中曲
    被淹沒的稻田,無論秧苗長勢如何,最終都將毀在這滔滔的濁流之中。所以,每當大雨之日,也是農人緊張之時。因為不僅緊挨倒流溪的水田需要照看,即使高處的水田,在大雨傾盆之下,雨水囤積,水田裡水位上升,也可能淹沒了田裡的秧苗,甚至衝垮水田的田埂。這個時候,農人總是披著蓑衣,戴著鬥笠,挽著褲腿,雙手拽著一把鋤頭,深一腳淺一腳地巡視在田埂之間。將田埂開一個口子,當水位升高的時候,就讓水從開口流出去。
  • 日本傳奇越獄王:肖申克都拜服,他的越獄經歷讓人佩服
    說起越獄大家腦海裡都會想起那部經典的越獄電影,雖然這部影片拍攝的很傳奇,但是比起日本這位成功越獄4次的白鳥有榮來說是小巫見大巫了。第一次越獄在監獄裡的白鳥每天遭受警察和犯人的辱罵,無法忍受的白鳥開始了第一次越獄,1936年6月18號,白鳥越獄成功,監獄的警察盤點時發現白鳥跑了,上報時領導懵了,一般的犯人只有在戶外幹活或者押送期間才有機會逃走,何況白鳥殺人是重刑犯,都是單獨關押在單間,怎麼能跑掉呢?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記憶中殺年豬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記憶中殺年豬 2021-01-0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搞笑的逃犯,600人偷挖隧道一年,越獄時探頭一看,才知短了3米
    但不是每個犯人都能像安迪那樣成功出逃,二戰中德國的一個戰俘營也曾發生過一次大規模越獄事件,最後卻因為計算失誤而失敗。 這些戰俘的生活還比較平靜,沒有受到虐待,每天還有放風活動,直到1943年一個名叫羅傑·布舍爾的飛行員來到了戰俘營,他向俘虜們提出了越獄行動。 雖然德軍對待俘虜們比較寬容,待遇也給他們最優,但自由才是每一個戰俘此刻最嚮往的。一行人一拍即合,於是他們開始了一個大膽的計劃——挖隧道。
  • 【方志四川•改革探索】潘認若 ‖ 「三個服務」激活地方志生命...
    《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音頻專輯3傳播平臺是橋梁有了好的地方志「產品」,如何實現「產出」和「需求」精準對接,傳播平臺建設至關重要。2018年,「方志四川」微信平臺共發布文章1800多篇,閱讀量59萬多次,閱讀人數13萬多人次,微信關注用戶總數2866人,比2017年增長2倍,淨增1900人。2018年,「方志四川」頭條號共發布文章1631篇,閱讀量192萬次;「方志四川」頭條號自開通以來文章累計閱讀量403萬次,粉絲數7590人,比2017年增長2倍。
  • 原班人馬打造《越獄5》米帥復活 美劇迷還會追嗎
    網友據此破譯出《越獄》美國時間2017年4月4日回歸,只能說「這很『越獄』」。  2009年當《越獄》落下帷幕時,觀眾們以為斯考菲爾德兄弟的命運畫上了句號。誰知八年後筵席重開。今天(美國時間4月4日),《越獄》(Prison Break)第五季在福克斯開播。美國時間每周三播出,將連播九周。
  • 越獄時代徹底再見!蘋果100萬懸賞BUG,不再會有人去越獄
    並且這對於等越獄的用戶可以說是一次巨大的打擊,因為眾所周知,越獄落敗就是因為蘋果獎勵漏洞的時候開始的。有能力的越獄大神不再喜歡發布越獄方法,越獄教程也並不能獲得多少錢,但是 將越獄BUG提交給蘋果將會獲得正當的巨額收入,何樂不為呢?畢竟越獄收入也不正當,當黑客沒有白帽子賺錢的話,大神當然會選擇當一個白帽子。
  • 《天一閣藏曆代方志彙刊》出版,方志刊刻時間跨度500餘年
    寧波素被譽為「方志之鄉」,而寧波天一閣所藏曆代方志更是這一亞洲現存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公認的精華所在。據統計,天一閣明代方志收藏數量約佔全國現存明代方志的80%。近日,囊括了目前天一閣所藏曆代重要方志的《天一閣藏曆代方志彙刊》(下文簡稱《彙刊》)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五分之三內容為首次公開。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闞文詠 ‖ 梁思成鏡頭下的字庫塔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梁思成鏡頭下的字庫塔闞文詠說起字庫塔,相信很多人滿臉都是問號,在去百度之前,也許會聯想起某種古物。所以,當我看到一張古塔照片時,以為是佛塔或風水塔,完全不知道它就是字庫塔,而且,還是李莊的。
  • iOS7越獄可以裝了嗎?
    (圖1:八門神器)iOS7越獄設備可以八門神器了嗎?安卓設備安裝八門神器需要ROOT權限,蘋果設備安裝安裝八門神器需要已經越獄,所以在iOS7完美越獄未發布之前,眼巴巴看著卓粉用八門神器改這個改那個是有多鬱悶了。那麼現在許多人已經實現iOS7完美越獄了,八門神器這款插件兼容了嗎?可以安裝了嗎?
  • 【方志論文】弘揚「工匠精神」 探究《文心雕龍》
    涉縣方志辦先後與全國各地800餘家方志單位取得聯繫,首先與他們交換志書、年鑑和地情資料(書、報、刊),充分借鑑它山之石,像蜜蜂採蜜一樣一點一點地尋求全國各地與本區域有契合點的優長、亮點,然後記錄下來備用。該辦公室全體人員相信這樣一個道理:自己所收藏到的全國各地的方志理論書刊和用來參考的各地誌書的數量與自己將來所修出來的二輪志書的質量是成正比的。
  •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2021年第一場雪(組詩)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2021年第一場雪(組詩) 2021-01-08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新聞聯播的主播不需要低頭看稿?他們都把詞背下來了嗎?
    為什麼新聞聯播的主播不需要低頭看稿?他們都把詞背下來了嗎?從播出至今,新聞聯播這個收視最高的新聞節目已經陪伴了我們42年時間。主持人已經換了一波又一波,但是播報的嚴肅性和官方性質卻從來沒有改變。看多新聞聯播的人應該都知道,播音員在進行新聞播音的時候長時間低頭看稿的情況其實並不是很多見,加上他們都是端坐在鏡頭前平靜地目視前方。很多人就比較好奇,難道他們每天都要背下來這麼多稿件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其實在每天播新聞之前,絕大多數的新聞都已經按照順序採編完畢。需要播報的內容,在後臺小小的休息室之中就有一臺電腦可以提前看見。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
    譙周,字允南,耽古篤學,研精六經,時大名鼎鼎,系蜀國(今四川)屈指可數的天文學家與史志學家,著有《讎國論》《定法訓》《古史考》等百餘篇文章,其中的《三巴記》《益州志》《巴蜀異物志》等被後世視為完備方志的雛形。這些文獻典籍雖然大都蕩然無存,但在隋唐典籍著錄中仍有記載。譙周的學術貢獻,使他成為《方志百科全書·方志人物》中的一號「種子選手」而翹楚方志人物界。
  • Cydia之父手到擒來:谷歌眼鏡完美越獄!
    然而就是這麼短短幾天,谷歌眼鏡已經被完美越獄了。知名Android和iOS開發者Jay Freeman昨日宣布,他成功實現了對谷歌眼鏡的越獄,越獄後獲得了對Android系統的完全掌控。Freeman找到的這一root或者說越獄技術能夠完全繞開谷歌官方加諸於谷歌眼鏡上的限制。
  • 哈利·波特版《越獄》?節奏力度「配不上」真實事件的深度
    此次《逃離普利托利亞》中師徒聚首也頗有話題度,但這版改編自真實故事的「哈利·波特版《越獄》」雖然元素完備、品相卻相對平庸。相關題材優秀影視劇珠玉在前,《逃離普利托利亞》唯一的特色,或許在於「一個野生鎖匠的養成史」?價值反轉鋪敘如何為越獄行為建立合理性呢?電影中幾條路徑很清晰。第一點,罪與罰的不對等。
  • iOS 9 完美越獄教學
    雖然大部分人可能都覺得今時今日越獄的吸引力已經大不如前,不過總有些資深用戶想突破 Apple 限制,讓 iPhone / iPad 發揮潛能。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個,就可以跟著以下步驟,開始越獄了:解放 iPhone 潛能!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劉文傳 ‖ 清代綿州李氏:一門四進士...
    原創 劉文傳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古籍修復完後,史榮最擔憂的是古籍的安全,「雖然修復完整,但畢竟是兩百多年的古籍書,容易損傷,接下來圖書館將對《函海》進行重點保護,延長這套百科全書的壽命。」總之,清代綿州李氏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於他們生平事跡及浩繁著述的深入研究,希望學界同仁共同努力,不斷推出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