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記憶中殺年豬

2021-01-08 澎湃新聞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記憶中殺年豬

2021-01-0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王 斌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記憶中殺年豬

王 斌

立冬剛過,一陣陣豬的叫聲把村莊攪得沸沸揚揚,讓人心暖洋洋的:殺年豬了!

鄉村童謠中唱到「孩子孩子你別哭,明天就宰大肥豬,孩子孩子你快睡,媽媽給你蓋花被」。在孩子們眼裡,盼過年首先盼的就是殺年豬,只要聽到村子裡有年豬的叫聲,「年」的氣息立刻就在整個村子裡瀰漫開來,在家家戶戶之間鑽來穿去。

時間回到30年前,老家農村的人,習慣在春節來臨之前殺一兩頭豬,然後醃製好豬肉準確過年。殺年豬很熱鬧,要請好幾桌人吃殺豬飯,有的客一天未請完,第二天接著請。

在鄉下,殺年豬是一件喜事,更是一件大事。早些年,不管是哪家殺豬了,鄰居、親戚都來幫襯:男人們挖灶頭、挑水、劈柴,婦女們淘米、煮飯、洗姜、洗碗,小孩們打打鬧鬧,不亦樂乎,一派喜氣的景象。那時,一個家庭宰殺一頭大肥豬,就相當於過了一個快樂節日。

主人家早早地搭好了案板,支好了掛肉的竿子,準備好淹肉的缸和鹽,把爐子弄得旺旺的,上面燒上開水,然後拿出一隻盆,裡面撒上點鹽、薑末末、辣椒麵、花椒麵什麼的,用開水衝開等它涼了,準備接豬血,凝固了煮一煮就是「血花」了。殺年豬師傅們來了,年齡都不大,身體也不是那麼健壯,一臉的嚴肅,他們準備好殺豬現場,一條長凳子又寬又矮又結實,一口木盆又大又深,還有掛肉的鉤子,要是第一家就自己帶來,用完了就放在主人家裡,往後就由下一家主人自己搬來。然後打開一個白布包,裡面全是殺豬的工具,除了兩把用來槓刀的舊圓銼以外全是刀:剁刀、砍刀、割刀、剔刀,擺出來也是一大堆,其中最顯眼的是一把又尖又窄又長的殺豬刀。刀子是殺豬匠最重要的工具,刀子一般有三四十釐米長,三四釐米寬,雙刃。

抓豬是有技巧的,豬圈的空間狹窄,想要把年豬順利抓住,必須先把它轟出豬圈。那時候,我最愛看殺豬時的場景了,殺豬匠用的是巧勁,殺豬的師傅,把豬趕出來,一個人迎頭一攔,另一個人往身上一撲豬就倒下了,然後兩個人分前後各捉兩隻蹄子,雙手一提溜就把豬扳到凳子上,只見屠工拿出殺豬刀來,用大指拇輕輕地刮刮刀鋒,刀鋒泛著青光,殺豬匠習慣性地用手試過刀鋒之後,再用布在刀刃上擦拭幾下,就把刀迅速準確地斜插進豬的脖子,直至刀柄。豬開始沉悶悽慘的嚎叫,大木盤裡裝滿了豬血。年豬經過一陣抽搐之後,血愈流愈少,年豬也就走到了生命盡頭。屠工開始燙豬刮毛,吹氣,敲打豬皮,一邊舀起鍋裡的開水淋在豬身上,一邊刨著豬毛,燙豬腳、燙豬耳、燙豬背,不一會兒,一頭被弄得通體雪白的年豬被大家倒掛起來。

肉架就在灶臺邊支著,幾個人把被颳得一絲不掛的豬用鐵鉤掛住鼻子,懸在肉架上,開始解剖,屠工幾刀下來,豬肚子被破開了。刮毛、開膛、割肉,不一會就成了一塊一塊的。旁邊的男人們開始討論起來:「膘肥實,主人家花了大工夫養。「這個豬,好!」

又到了歲末年終,又是殺年豬的時候,但願鄉村中還能見到那久違的場景。這或許是一種奢望,殺年豬的情景在鄉村也很難見到了。而如今,鄉村已經變了大樣,殺年豬也不一樣了。不管怎麼變化,殺年豬,都是一種濃濃的鄉情,淳樸的人情,溫馨的親情。殺年豬也成為了我記憶中的往事,但每提及此,眼前總會浮現出那口熱氣騰騰的殺豬鍋,那個歡樂熱鬧的小院,豬肉的香味在鄉村飄蕩……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王 斌(雅安市雨城區)

微刊題字:藍天果(中國文聯文代會代表,商務部中歐協會青少年藝委會副會長,四川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毛筆工作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藍天書畫院院長)

配圖: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原標題:《【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記憶中殺年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散文】蔣德斌 ‖ 雨中曲
    【方志四川•散文】蔣德斌 ‖ 雨中曲 2020-05-24 1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記憶】姜小平 ‖ 71年前成都市的身份證您見過嗎...
    71年前成都市的身份證您見過嗎?其收藏事跡被中央電視臺、新華社、《湖北日報》《四川日報》《楚天都市報》等全國各大媒體進行了報導和介紹。在全國多家報刊發表關於收藏的研究文章上百篇。2008年開始,向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武漢大學檔案館等博物館和高校以及我國十五個集團軍軍史館無償捐獻文獻史料數百冊,被藏界稱為國內「紅色文獻捐獻第一人」。
  • 【方志四川•出版資訊】《巴蜀史志》又一力作「四川歷史名人...
    迎關注「方志四川」!為深入挖掘提煉歷史名人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華,凝練時代所需的精神價值,重拾川人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精神記憶,彰顯巴蜀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四川省地方志辦主動作為,積極謀劃,精心籌劃編纂《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約請20位四川歷史名人出生地地方志部門撰寫稿件
  • 散文:殺年豬的日子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每一年中,宰殺年豬是村寨中的一件大事,因為是大事,所以就有著許多禁忌,而且,這也是人們最盼望的日子。在小的時候,村寨裡每一戶人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一年到頭都在忙著農活,生活極其清淡,端上桌的都是少量的玉米粑粑,合著難以下咽的開水煮蘿蔔,湯麵上漂浮著幾點可憐的油星。
  • 「大寒小寒,殺豬過年」,記憶中的「殺年豬」,已經消失的年俗
    在農村裡,殺年豬,吃殺豬飯,是迎接新年的一大習俗,每年到了這段時間在農村裡走一走,到處可見高高興殺年豬的場景。每年冬至過後,村子裡就開始殺年豬了,特別是小寒和大寒,更是殺年豬的高潮期。有句老話說的好,「大寒小寒,殺豬過年」,這段時間的氣溫低,醃製的豬肉不容易變質。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許庭楊 ‖ 被...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許庭楊 ‖ 被幫扶的溫暖 2021-01-02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2021年第一場雪(組詩)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2021年第一場雪(組詩) 2021-01-08 0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30期:德陽話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今天我們將要去的地方是距離成都大約78公裡的德陽市。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兩晉兩「國志」 光...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改革探索】潘認若 ‖ 「三個服務」激活地方志生命...
    為傳承改革開放精神,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主動作為,編纂出版《四川改革開放40周年大事記》,該書是四川全省系列紀念活動中率先實施完成的一項重大文化工程。結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編纂出版《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四川大事記》,聯合省直機關工委、教育廳、團省委、四川日報社開展「憶滄桑·記奮鬥·頌輝煌」作品徵集,出版《巴蜀史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刊。
  • 【方志四川•辭賦】程馳 ‖ 感恩歲月
    君不見,春秋孔子,歷經十四載,週遊十國,育弟子三千,凡賢人七十二者,至聖先師,列於中屋廟堂。君不見感動中國,名師杜嵐,濠江遊子夢,離亂之骨氣志氣,歸來之元氣銳氣,養天地之浩然正氣。陽光道義,五星紅旗,不滅之薪火,永世之飄揚。君不見華夏寰宇,億萬教師,一支粉筆寫春秋,三尺講臺綻綺芳。君不見天下庠序,師道瀚海,傳道皆務本,砥礪有初心,師星耀榮光。
  • 實拍江西農村殺年豬
    殺年豬作者: 歐陽躍親文/攝影「年豬叫,春節到。」在臨近大年三十的那幾天,農家養壯的豬的尖叫聲開始此起彼伏,這「殺年豬」的情景成為國人春節習俗的重要一幕。養豬過年,在缺衣少穿的日子裡,農村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養上一兩頭豬,這也是最為傳統的秋收冬藏的農耕思想的具體體現,因為「殺年豬」的肉就是來年一家人肉食的儲備。
  • 「方志四川成渝雙城記」王雨 ‖ 成渝兩地的客家移民文化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成渝兩地的客家移民文化王 雨樹挪死,人挪活。有人說,從某種意義上講,社會的變遷史就是移民史。我國的「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填四川」,世界的美洲、澳洲等移民,客觀上都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因寫長篇小說《填四川》,我對成渝客家移民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
  • 【方志四川•人物】汪毅 ‖ 我的水命汪汪
    原創 汪 毅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湯紹恩簡介 湯紹恩,四川省安嶽縣人 。明嘉靖十四年(1535)出任浙江紹興府知府(官終山東右布政使),有「浙江李冰」「紹興恩公」之譽。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劉文傳 ‖ 清代綿州李氏:一門四進士...
    原創 劉文傳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在修復《函海》過程中,通過多方查找,終於在雅安市圖書館找到了《古今諺》一書。隨後安縣圖書館將該書借出,進行修復,最終補齊了整套《函海》。通過修復與補充,160冊書已完全找齊。古籍修復完後,史榮最擔憂的是古籍的安全,「雖然修復完整,但畢竟是兩百多年的古籍書,容易損傷,接下來圖書館將對《函海》進行重點保護,延長這套百科全書的壽命。」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劉備與四川三臺的故事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金鑲玉印在五層」用詞肯定,是說劉備與張飛駐兵五層山上的五層寺中,為感謝神靈的庇護,有感於五層山系自然之印的靈氣,將佩帶在身邊的「金鑲玉印」寄在寺中的八角井內作為替身,天地之印相匯,天地感應,以求皇運昌隆。民間傳說,同印一起下井的還有一把寶劍,井中有白龍,寶劍、白龍的靈光靈氣護印。印是寶貝,有很多人想打它的主意。
  • 【方志四川•影像】雅安解放70周年老戰士影像(一)
    【方志四川•影像】雅安解放70周年老戰士影像(一) 2020-11-2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上要過春節了,農村也到了殺年豬的季節,殺年豬要挑日子進行
    在農村殺年豬怎麼挑日子?馬上又到過年了,農村老話進了就是年,臘月是傳統佳節春季的排頭兵,臘八、二十三、不知不覺大年就會來臨,在臘月也是殺年豬最忙碌的季節,對於殺年豬,根據地域不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說法,其中也包括對於日子的挑選,會專門挑選適合的吉利的日子,在這些被認為是有很好的日子裡,才會將自己辛辛苦苦養了一年的大肥豬進行宰殺,都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呢?
  • 骨子裡的鄉愁:殺年豬
    殺年豬,應該算是中國大部分農村,一年一次最熱鬧、最喜慶和最具儀式感的過節事兒了。每年冬至一過,鄉親們見面時都會彼此關切地問道:年豬殺了沒?年貨買了沒?娃兒些,今年好久回來?過年可謂是孩子們最渴盼的節日了。一到年底,殺年豬的那段時間,只要知道村裡哪家殺年豬,聽到豬的嚎叫聲兒,孩子們就都會成群結隊地跑去看熱鬧,在現場觀看這種年年都會發生的稀奇事兒了。
  • 臘月二十六殺年豬 老宿遷人訴說那年燉肉香
    資料圖宿遷網訊(記者 顧園園)宿遷有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要籌備過年的肉食,開始置辦年貨,殺年豬就要燉年肉了。現在很多人說肉不香了,年味淡了,記憶中條件相對貧乏的年代裡,難得吃一次肉,那肉才是香的。今天,咱們就來聽聽老宿遷人說說記憶中燉年肉的趣事。今年61歲的市民劉建華,是一位退休工人,過去還當過車間主任,說到宿遷人殺年豬、割年肉的年俗,他猶記得年少時關於吃肉的趣事。「我們小的時候,生活條件都不太好,吃肉是一件『隆重』的事情,所有大人小孩對於過年都是充滿期待的。」劉建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