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江西農村殺年豬

2021-01-10 江西老表

殺年豬

作者: 歐陽躍親文/攝影

「年豬叫,春節到。」在臨近大年三十的那幾天,農家養壯的豬的尖叫聲開始此起彼伏,這「殺年豬」的情景成為國人春節習俗的重要一幕。

養豬過年,在缺衣少穿的日子裡,農村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養上一兩頭豬,這也是最為傳統的秋收冬藏的農耕思想的具體體現,因為「殺年豬」的肉就是來年一家人肉食的儲備。

小時候,我家也有養豬的習慣,那時候養的是本地的土豬,我們叫它「米果豬」,個頭不是很大,但肉質鮮美,如今已經見不到那個品種了。

每年過完元宵節,父親就騎上自行車,後座上載著裝豬崽的篾籠出發了,早上出發直至下午才載回來活蹦亂跳的小豬崽。說是小豬崽,其實也有十來斤。對這頭關乎全家一年「油水」牲畜的到來,母親一點不敢馬虎。前半個月一日三餐頓頓是米粥和菜葉,即使是以後的日子,豬食標準雖然降低了些,但那些洗鍋的泔水、剩下的飯菜、割來的豬草必須和米糠一塊煮爛後才挑著去餵食,生怕豬崽有個「跑肚拉稀」一命嗚呼。

隨著豬崽的長大,家裡的那點泔水實在難以餵飽那「吃了睡,睡了吃」的牲畜,「打豬草」的重擔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我們哥仨的頭上。

「打豬草」實際就是去池塘裡撈水浮蓮、割「革命草」、挖「馬齒莧」扯「蒲公英」這些。最奇怪的是「革命草」為什麼叫這樣的名字,長大後一查資料,才知道是20世紀30年代末日軍侵華時從北美引進的,原是作為馬料加以栽培,可這入侵物種長勢瘋狂,不僅有毒還對生態造成極大危害,似乎要「革」其他水生物種的命。

有一回初冬,我為了扯幾根離岸遠些的「革命草」,腳下一滑連人帶籃栽進了不知道有多深的水裡,連嗆了幾口髒水。好在旁邊有村裡的大人在,連忙生拉硬拽把我救了上來。人雖然沒事,但這一驚嚇讓我病了整整一禮拜。人都吃不飽的歲月,豬生長得也很緩慢,最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長成。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那時化肥並沒有普及,而種稻種菜的當家肥料全指望豬糞牛糞,農家養牛養豬的另一個主要目的也就是造農家肥。這可苦了我們這些娃,每天清晨早飯之前就要扛著鋤頭去田埂上削草皮,傍晚放學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用糞箕把曬乾的草皮挑回來墊平在豬圈牛欄裡。由於家家戶戶的娃都去削草皮,我們削草皮的地方離家越來越遠,晚上把草皮挑回的路途跟著越來越長,每每挑回草皮,太陽都已經下山了。

臨近冬天,我們削草皮的任務更重了。冬天的田埂不長草,儲備草皮的任務就必須在秋天完成,所以我們必須動用家裡的板車來拉草皮。於是乎,我們兄弟三人明確分工,哥負責把田埂上的草皮挑回到砂石村道上,我負責拉弟負責推用板車把草皮運回到豬圈旁並壘成垛。隨著村裡一個個草垛壘起來有一人多高時,冬天已經到了,這些草垛也就成了我們這些娃玩捉迷藏,「槍打鬼子」的「碉堡」。

一年辛苦的伺候,「養尊處優」的豬也長得膘肥體壯,「殺年豬」成為了年末最後的一件大事。

挑好「殺年豬」的吉日,請好屠夫和幫手後,父親在前一天晚上就要揣上一盒好煙,挨家挨戶去登記誰家需要買肉的數量。捨不得一頭豬全醃了,父親估摸著要留下多少作為自家食用的豬肉,多餘的則要賣掉以換些零用錢。

天剛蒙蒙亮,當母親燒好了一大鍋燙豬的開水時,殺豬的老師傅也到了。他擺好殺豬凳、燙豬盆、豬血盆後,便拽著一根長長的拖豬勾隨著父親和請來的幫手來到了豬圈。

前一天就沒有餵食的豬也許知道「壽終正寢」的時刻來臨,它不停地在豬圈裡打圈圈。可「再狡猾的狐狸也敵不過好獵手」,說時遲那時快,老師傅猛地一伸手,拖豬勾就勾住了豬脖子,悽慘的嚎叫頓時劃破天空。父親和四個村裡的壯漢分別抓住豬腳和尾巴把豬抬出了豬圈,一路飛奔來到殺豬凳前。

撤下拖豬勾,屠夫隨即一手抓住豬耳朵,一腿抵住豬頭,其餘的人分別摁住豬腰、扳住豬腿,扯緊豬尾巴,把豬牢牢按在大板凳上。

在豬還一直狂嚎掙扎的同時,屠夫拿出刀子朝頸部狠狠地地捅了進去,白刀子進去紅刀子拔出時,豬血噴流如注。

等豬不再動彈了,母親馬上把準備好的草紙,到豬的刀口處粘上豬血放到豬圈上,祈禱下一年養豬紅火。

接下來的步驟就是燙豬、刮毛、去頭、開膛、清理、劈半、分塊。

殺豬過程中我們小孩能夠湊上熱鬧的就是踢豬尿泡了。「壞得很」的老師傅為了打發我們走,不讓我們在旁邊礙手礙腳的,就從豬身上割下尿泡扔給我們說:"來,拿著玩去吧!」捧著軟乎乎的尿泡我們幾個小孩就嘻嘻哈哈地踢著玩去了!誰的腳力要是大的話,一腳踢破就會漏出一泡豬尿水,臊得很。

殺完年豬,請吃殺豬飯是農家年尾的一道盛宴。老家請吃殺豬飯必須要把爺爺、奶奶、舅舅、大伯、叔叔這些長輩請來,食材則取自剛殺的豬和地裡的新鮮蔬菜。我的印象裡老家的豬腿骨燉蘿蔔是最鮮美的一道菜。

不是過年勝似過年,一頓殺豬飯,是親朋好友情感的升華,是對生活的美好期盼。更是一種過年最快樂的記憶。

作者: 歐陽躍親文/攝影

相關焦點

  • 馬上要過春節了,農村也到了殺年豬的季節,殺年豬要挑日子進行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在農村殺年豬怎麼挑日子?馬上又到過年了,農村老話進了就是年,臘月是傳統佳節春季的排頭兵,臘八、二十三、不知不覺大年就會來臨,在臘月也是殺年豬最忙碌的季節,對於殺年豬,根據地域不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說法,其中也包括對於日子的挑選,會專門挑選適合的吉利的日子,在這些被認為是有很好的日子裡,才會將自己辛辛苦苦養了一年的大肥豬進行宰殺,都有什麼說法和講究呢?
  • 農村殺年豬,那是肉香滿滿的季節
    農曆十月到臘月,是農村殺年豬的季節。為啥叫殺年豬呢?因為殺這個豬是為過年做準備的。「煮豬腦殼」是過年必備的一項內容,如果缺少這一項,哪怕是買再多的其他東西,過年也是沒有主菜,少了年味。當然了,殺年豬也並不單單是為了過年,也是為來年的油水作準備。
  • 農村殺年豬,講究「三不殺」,你知道是哪「三不殺」嗎?了解一下
    此時,大家已經到了準備臘肉、香腸的衝刺階段,鄉下也開始殺年豬、分豬肉。鄉下殺年豬可是很熱鬧的一件事,以前我們村子裡每一個村子裡都有殺豬的人,每年進入冬月,殺豬的人都很多,大家要提前約定好時間去殺年豬。由於豬被殺了,當然也有賣肉的,所以殺豬匠實際上也是在做一些掮客的生意,如果與他們關係不好,他們家裡的豬被殺了以後,往往賣不出去。
  • 龍山農村開始殺年豬了,9條殺豬禁忌不要犯…
    時下,天氣越來越寒冷,龍山農村地區已經開始殺年豬了,但是,按照土家族風俗,殺年豬有許多禁忌,在此,說給大家,僅供參考。 4.最好一刀結束,忌諱補刀 殺豬時,最好只用一刀就能解決,如果一刀殺不死,或者流出來的血呈黑紅色,豬在倒地的時候不斷嚎叫,仿佛在嘆氣,在農村來說是非常不吉利的,這年豬的宰殺,自然就不能有我們所要的好運氣了,對掌刀人和殺豬的人家來說都是比較晦氣的事情,預示著來年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 冬至過後,湘西農村家家戶戶開始殺年豬,濃濃的年味越來越重了!
    距離2019年的春節不到一個多月了,農村的景象也越來越熱鬧啦!今天阿妹就帶大家去湘西農村看看村民的殺年豬!這裡的豬,從年頭餵到年尾,吃豬草和五穀雜糧長大,粗糠、淘米水、米湯、洗碗水、剩飯剩菜和幾瓢豬草,紅薯和玉米成了豬的主食,這一個月是豬長膘的時候,豬就是這樣吃大的。殺年豬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傳統年俗。
  • 農村過年講究:「年豬『三不準殺』,年貨『三必辦』」,代表什麼
    老農說,農村過年有很多規矩,但是有一個基本的規矩,就是過年貨「三不殺豬」「三一定要做」。「什麼?農村有這樣的規定嗎?」當時我就懵了,不知道什麼叫「一年生豬的『三不殺』和年貨的『三必做』」,就讓老農告訴我。老農見我什麼都不懂,就說:「我說:農村的春節規則是什麼:「三豬不殺,三年貨不殺」?
  • 農村老人說『年豬三不殺,年貨三需辦』,啥意思?有啥講究?
    如今距離春節不足二個月,外出打工的農民也都開始返鄉了,這些年大家相隔萬水千山,都有說不完的心裡話,嘮不完的故鄉情,當然也是農民購置年貨的繁忙時間,大家上街購買吃的、喝的、用的、玩的,一年忙到頭,也該歇歇養養身子了,以前在農村,農民還要殺豬過年,更顯的年味濃厚,農村老人還說過年有『年豬『三不殺』
  • 農民私自「殺年豬」屬於違法,要被罰款?啥情況?農村人速看!
    不過在農村,有一些農民卻並不怎麼關心豬肉價格,因為他們自己養豬。過去農村人自己養豬的很多,在自家院子裡建的都有豬圈。但現在農村興起了外出打工,有的人家裡常年就沒人,養豬的沒有以前多了,不過每個村子裡都還有幾戶。像筆者老家村子,以往十戶人有五六戶,家裡都養豬,現在大概只有一兩戶了。 現在豬肉價格不斷上漲,家裡自己養豬的又能省下一筆錢了。農村人自己養豬,一般都是到年底該過年了,就宰殺一頭兩頭,自己吃肉,也給親戚朋友分一些。
  • 在農村,殺年豬該怎麼挑日子?哪個時節最好?看完有數了
    其實關於過年殺豬,這邊只記得小時候村裡會每年看到這樣的情景,但隨著這些年農村養豬的農戶越來越少,以及去集市上或者鎮上肉鋪買豬肉更方便了,幾乎很多地方都沒有殺豬過年的習俗了!不過,記得小時候在農村殺豬主要集中在臘月二十六前後,為此民間便有老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 農村殺年豬也違法?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鄉村小小欣!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近年來,豬肉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我們對豬肉的需求最大,而且每天都有許多家庭廚房離不開豬肉。到2019年初,大部分地區豬肉價格都在每斤10元左右,還有不到10元的差價。
  • 【方志四川•散文】王斌 ‖ 記憶中殺年豬
    記憶中殺年豬王 斌 立冬剛過,一陣陣豬的叫聲把村莊攪得沸沸揚揚,讓人心暖洋洋的:殺年豬了!時間回到30年前,老家農村的人,習慣在春節來臨之前殺一兩頭豬,然後醃製好豬肉準確過年。殺年豬很熱鬧,要請好幾桌人吃殺豬飯,有的客一天未請完,第二天接著請。 在鄉下,殺年豬是一件喜事,更是一件大事。早些年,不管是哪家殺豬了,鄰居、親戚都來幫襯:男人們挖灶頭、挑水、劈柴,婦女們淘米、煮飯、洗姜、洗碗,小孩們打打鬧鬧,不亦樂乎,一派喜氣的景象。那時,一個家庭宰殺一頭大肥豬,就相當於過了一個快樂節日。
  • 「大寒小寒,殺豬過年」,記憶中的「殺年豬」,已經消失的年俗
    在農村裡,殺年豬,吃殺豬飯,是迎接新年的一大習俗,每年到了這段時間在農村裡走一走,到處可見高高興殺年豬的場景。每年冬至過後,村子裡就開始殺年豬了,特別是小寒和大寒,更是殺年豬的高潮期。有句老話說的好,「大寒小寒,殺豬過年」,這段時間的氣溫低,醃製的豬肉不容易變質。
  • 骨子裡的鄉愁:殺年豬
    殺年豬,應該算是中國大部分農村,一年一次最熱鬧、最喜慶和最具儀式感的過節事兒了。每年冬至一過,鄉親們見面時都會彼此關切地問道:年豬殺了沒?年貨買了沒?娃兒些,今年好久回來?過年可謂是孩子們最渴盼的節日了。一到年底,殺年豬的那段時間,只要知道村裡哪家殺年豬,聽到豬的嚎叫聲兒,孩子們就都會成群結隊地跑去看熱鬧,在現場觀看這種年年都會發生的稀奇事兒了。
  • 過年規矩年豬三不殺,年貨三必辦,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今日已是2021年1月2日,農曆冬月十九,離春節還有41天。此時,大家已經到了準備臘肉、香腸的衝刺階段,鄉下也開始殺年豬、分豬肉。
  • 年豬叫,年快到!以前農村是這麼過年的...
    》在我們山區,殺年豬是個非常重要的年俗,不僅是感恩過去一年的生活,也昭示新年五穀豐登、家業興旺。殺年豬要挑個好日子,屬牛、屬馬日子最佳,預示著年豬像牛、馬那樣壯實,屬鼠和屬羊日子也不錯。忌屬狗和屬猴日子,預兆年豬像狗和猴子那麼瘦小。也忌屬豬日子,那跟年豬是相衝的。最忌屬虎日子殺豬,老一輩說老虎會把豬叼走的。殺年豬場面很熱鬧,除了殺豬匠,還得需要兩三個壯士,拖的拖,拽的拽,拎的拎,才能把嗷嗷叫的年豬抬上殺豬凳,圍觀的鄉親那是裡三層外三層,擠得水洩不通。
  • 貴陽阿姨花近萬元殺年豬準備過年
    農村餵養豬草、玉米和紅薯等糧食長大的豬,被人俗稱為「土豬」。很多人覺得土豬的肉和油更香更好吃,所以一些人會選擇在春節前去農村殺一頭土豬,熬油、做成香腸、臘肉等,為過年做準備。貴陽的張阿姨每年都會回到遵義的農村老家,購買弟弟家餵養的一頭土豬來殺年豬。
  • 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
    摘要:又到一年殺年豬時,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下半句更經典文/農夫也瘋狂不知不覺中就要迎來2020年的新年了,因為在農曆2019年沒有立春,並且也沒有閏月,所以今年的春節來得有點早。臨近春節了,農村裡這個時候也正在忙著殺年豬了。雖然現在和過去相比農村養豬的少了很多,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養豬,並且不是為了賣錢,而是為了吃上正宗的土豬肉。所以在年底的時候,屠夫的生意也開始火爆起來了。在民間還有一句老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是啥意思呢?下半句更經典!
  • 農村俗語「屠夫不殺五爪豬」啥意思?你怎麼看?
    農村一種五爪豬屠戶都不敢殺,如碰到屠戶都會改行,為什麼?再過10天就過年了,在農村每到過年,都會殺一頭年豬來吃。在小吳的家鄉,因為媽媽健在,每年都會養幾頭豬的,在養的豬裡面,總會留一頭豬到快過年時,殺來過年。今年小吳家的年豬還沒有殺呢!
  • 正安:熱熱鬧鬧殺年豬 歡歡喜喜迎新年
    辛勞了一年的村民們,懷著收穫的喜悅和對來年的期盼,忙著「殺年豬」,吃「刨鍋湯」,濃濃的年味瀰漫著整個村莊。清晨,東禮村永莊組村民謝相森家院壩內,一口大鍋架在灶上燒著,鍋裡的水直冒白氣。「我們今天早上六點鐘就起來了,殺年豬就是要早一點,不然後面事情一多就忙不過來了。」村民謝相森說,確定好殺豬的日子後,要提前請殺豬匠,找鄰裡幫忙。
  • 臘月二十六殺年豬 老宿遷人訴說那年燉肉香
    資料圖宿遷網訊(記者 顧園園)宿遷有諺語稱:「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要籌備過年的肉食,開始置辦年貨,殺年豬就要燉年肉了。今年61歲的市民劉建華,是一位退休工人,過去還當過車間主任,說到宿遷人殺年豬、割年肉的年俗,他猶記得年少時關於吃肉的趣事。「我們小的時候,生活條件都不太好,吃肉是一件『隆重』的事情,所有大人小孩對於過年都是充滿期待的。」劉建華說。他還強調吃「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因為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而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富裕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