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11萬元整形,24歲的小劉沒有換來更美麗的容顏,卻踏上了漫長的維權路。2018年8月15日,小劉在成都正好醫學美容門診部做了4個項目的整形手術後,鼻部出現歪斜。經協商,該美容機構與小劉籤署協議,對其進行隆鼻修復術,如果未能解決問題,機構承認退費。
小劉表示修復術後自己的鼻子仍是歪的
小劉告訴紅星新聞,5個多月後的修復術下來,自己的鼻部仍處於歪斜狀態,在要求美容機構退費時卻遭到拒絕。整形機構方面則表示:「客戶認為外觀上有一些偏差,但是否解決問題,需要鑑定。」
整形後鼻部歪斜
雙方協商後做修復術
2018年8月15日,小劉在成都正好醫學美容門診部,做了矽膠下巴、眼綜合、全面部自體脂肪填充以及鼻綜合四個項目的整形手術。小劉說,11萬元的花費中,鼻綜合費用最貴,花了52000元,然而,手術之後,鼻部出現明顯的歪斜。
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11月29日,在術後3個多月後,美容機構醫護人員在小劉的術後護理單上寫明了「山根高、歪,需降山根、收鼻孔」等。
雙方經過協商,正好美容機構同意為小劉做修復術。11月29日當天,小劉在該機構籤訂修復手術確認書,修復項目包括收鼻孔、鼻山根歪斜矯正、鼻小柱矯正等。
協議註明:未解決問題承認退費
同時,雙方還籤訂了一份協議書,在協議中約定,甲方(正好美容)為乙方(小劉)實施隆鼻修復術後若未能解決如下問題,具體包括鼻部整體高度降低(收鼻孔)、鼻山根歪斜矯正、鼻小柱矯正、鼻部塑形(有弧度),則甲方承認退費;本次修復手術若造成鼻部外觀明顯組織缺陷或其他較嚴重器官功能性問題,則甲方願意承擔賠償責任。
協議中也指出,可能會出現修復術後不能完全達到乙方所期望的標準的風險,甲方已當面告知乙方,甲乙雙方無異議。
客戶不滿意修復效果
要求按協議退費遭到拒絕
2019年1月22日,小劉再次上了手術臺,但修復的結果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她表示,兩次手術後鼻子仍是歪斜的,她徹底絕望了,並要求對方退費。「按照我們籤的協議,他們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應該退費」。
複診記錄單
不過,從做修復術至今,已經過去了10個多月,雙方對退費一事沒有達成一致。小劉說,修復手術後,她去找該醫美機構討要說法,機構給她安排醫生面診。紅星新聞記者在她提供的與機構一位醫生的對話錄音中聽到,該醫生說:「角度的話這個鼻子和下巴,可以考慮修復,因為這個假體稍微有點過,確實得需要修復一下。」
一張小劉的術後複診記錄單上顯示,2019年4月1日,醫護人員還給小劉備註了「鼻頭略腫,假體略向左斜」。
CT檢測報告單
同時,小劉向紅星新聞提供了9月17日到四川省人民醫院做的CT檢測報告單,上面顯示:鼻中隔輕度偏曲。
面對正好美容機構繼續修復的方案,小劉拒絕了,「我已經不相信他們的技術,只想讓他們按照協議上的條款,進行退費」。
醫美機構:
如認為修復術未解決問題
可以找第三方機構鑑定
12月3日,紅星新聞記者前往位於成都青羊區小關廟后街的成都正好醫學美容門診部,一位前臺工作人員在向機構領導通電話之後表示,領導在外面,有什麼事會和當事人直接協商,拒絕和記者交流。
當日晚些時候,該機構一位楊姓負責人致電紅星新聞記者,對方闡述了小劉兩次手術的經過後表示:「對於劉女士認為修復之後沒有達到她想要的效果,機構方面可以免費對其做進一步的處理,但劉女士不願意。」
針對雙方協議上註明的「修復術後若未能解決問題,甲方承認退費」這一條款,該負責人稱,修復術後,劉女士認為外觀上還有一定的偏差,但此前的問題是否解決,機構和客戶都無法判定,也就是機構認為解決了,但客戶認為沒解決。「如果劉女士認為我們沒有解決問題,可以走正常的法律途徑,讓第三方機構對劉女士整形部位做鑑定,如果確實是我們的問題,我們承擔應有的責任。」
讓小劉不能理解的是,從外觀、CT檢測甚至醫美機構醫護人員口頭說法以及填寫的複診記錄單上,都表明了鼻子是斜的,「難道這也叫給我解決了問題?」目前,小劉已經聘請了律師,繼續維權。
紅星新聞記者 逯望一 攝影報導
編輯 張莉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