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後天八卦方位之 秦始皇帝說

2021-01-08 田哥的讀學筆記

《周易》象數之「後天八卦方位」之「秦始皇滅六統一」說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周易·說卦傳》的這一段講的是,後天八卦方位的排列次序,從東方開始,用震卦順時針方向排列而成。後天八卦方位解說的版本繁雜,各有其義理。「帝出乎震」或可附會為秦始皇帝,並且義理很順。

當代易學大家霍斐然先生,惴測秦始皇焚書而善待《易》,肯定是有其原因的,其中一個原因或許就是要麼秦治國用軍實際運用了《易》;或許易家為了討好始皇帝而總結秦始皇帝有天下的全過程,附會成文匯入《說卦傳》了。我們不去深究它,全當作學易過程中便學易記的故事好了。

「帝出乎震」,震起也,為一陽之始,象秦始皇帝乙卯年出任皇帝之事。故震排卯位以象之。

「齊乎巽」,齊,一也。巽為木,位春夏之交,禾麥齊一,象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天下於庚辰年之事。巽排辰宮,「六王畢,四海一」也,故曰:「齊乎巽。」「相見乎離」,離為戈兵,為文書,為目,為相見,為火,象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搜集天下兵器,鑄銅人十二和焚諸子百家書,人所共見大火之事。故曰「相見乎離」。

「致役乎坤」,坤為地、為母、為眾、為西南。象秦始皇修阿房宮、驪山墳墓,勞役天下人民七十萬之多。有「蜀山兀,阿房出」之名句。

「說言乎兌」,兌為悅,為口舌,為毀折,為金秋殺伐之氣,是象儒法鬥爭,坑埋儒生四百餘人之事。

「戰乎乾」,乾主剛強善鬥,象西北匈奴侵犯,秦始皇派蒙恬領兵三十萬攻打匈奴之事,故曰:「戰乎乾。」

「勞乎坎」,坎為北方,為勞卦,象秦始皇勞役天下人民修築萬裡長城勞民之事故曰:「勞乎坎」。

「成言乎艮」,艮為山、為止,事物發展到成熟頂點,故象艮為成為止。象秦始皇碣石頌功,上泰山會稽山刻石樹碑。「東臨碣石有遺篇」也。秦始皇死於沙丘,秦二世繼承皇位,成始成終也。

相關焦點

  • 甲骨文上的商代後天八卦與四象:數說《周易》系列之六
    上回說到,《周易》的作者既知道先天八卦,也知道後天八卦。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作者將《歸妹》一卦放在全書的第五十四卦(有關這一卦,還有很多需要展開的地方,擬另撰文討論。)《歸妹》卦象中,含有震離兌坎四個卦象。而在後天八卦方位中,這四個卦象分別位於東、南、西、北這四方正位,所以又被稱為「四正卦」。
  • 《周易》雜談 | 什麼是後天八卦?
    《周易》中存在兩種八卦圖:一是先天八卦,一是後天八卦。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相傳是由距今七千多年的伏羲氏觀物取象所畫;而後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相傳是周文王被囚羑裡時所推演而成。從時間順序看,先有先天八卦,後有後天八卦,後天八卦是由先天八卦推演而來的。為了更清楚地解釋後天八卦,我們不妨接下來將其與先天八卦做個全面對此。
  • 《周易》象數之 先後天八卦之說
    《周易》象數之 先後天八卦之說後天八卦是相對先天八卦而言,後天八卦在排序上與先天八卦不同。先天八卦的排列是兩兩相對,「天地定位,雷風相薄,山澤通氣,水火不相射」。而後天八卦則反映了四時八節的推移,萬物生長化收藏的規律。後天八卦的排列規律是來自於《易經·說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
  •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特點
    這種排列的理論是依據《周易·說卦》中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這種排列將八卦中所具有的矛盾對立辯證的思想體現了出來,八卦的陰陽消長,順逆交錯,相反相成的內含在先天八卦圖中一覽無餘。
  • 八卦方位是什麼?八卦方位介紹
    八卦方位簡介  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質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順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兩說。前者稱先天學,所列方位稱先天圖;後者稱後天學,所列方位稱後天圖◇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後天圖。即乾,西北;坎,北方;艮,東北;震,東方;巽,東南;離,南方;坤,西南;兌,西方。
  • 後天八卦方位的聯想記憶法
    文王八卦簡稱後天八卦,是由中古聖人周文王姬昌所創。後天八卦將自然界的普適規律運用到了人類的社會發展和個人生活習慣上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體用關係。文王八卦與伏羲八卦在象上面的表現,最大的區別就是方位上發生了改變。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 《周易》數理之——後天八卦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
    《周易》象數之 後天八卦後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一、河圖洛書與後天八卦和人體部位及五行屬性《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第一次給這兩幅圖命名的是北宋易學家劉牧,他精研陳摶所傳《龍圖易》,著書《易數鉤隱圖》,於是,河圖洛書才為世人所知。河圖本是星圖,是體;洛書就是脈絡圖,是用。「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
  • 周易:先天八卦圖與後天八卦圖
    《說卦傳》第三章說:「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這段話用自然界的雷、風、水、火等八種自然現象代表八卦,並說明了它們的方位。宋人據此畫出了一幅八卦方位圖,此圖稱為「伏羲先天八卦圖」(如下)。
  • 八卦又分先天與後天,你知道嗎?
    說到先後天八卦就要先講八卦是怎麼來的,根據《繫辭》的說法,八卦是這樣產生的:「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可以看出最開始是太極,陰陽合一,然後混沌初開,太極變為兩儀,即一陰一陽,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又可以演化為64卦,還可繼續演化下去。但是因為64卦已足夠解釋這個世界,所以沒必要繼續下去了。《說卦傳》中這樣描述先天八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
  • 什麼是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講對峙,即把八卦代表的天地風雷,山澤水火八類物象分為四組,以說明它的陰陽對峙關係。《周易說卦傳》中將乾坤兩卦對峙,稱為「天地定位」;震巽兩卦對峙,稱為「雷風相薄」;艮兌兩卦相對,稱為「山澤通氣」;坎離兩卦相對,稱為「水火不相射」,以表示這些不同事物之間的對峙。按上述對峙關係,先天八卦可分為三個周期。
  • 《易經》知識:什麼是八卦?怎樣區別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是被人發現並推演出來的,遵循「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下往上,先陽後陰」的規律。先天八卦的卦序是:一乾、二兌、三離、四震、五巽、六坎、七艮、八坤。確定天地方位,對大自然的總體描述。天八卦序為:坎一,坤二,震三,四巽,五中,六乾,兌七,艮八,離九,風水學上多用後天八卦。
  • 立旭說|簡說八卦
    序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八卦。讀過《周易·繫辭》的可能會記得這樣一句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是說聖人是根據河圖和洛書作卦的,所以我們先提一提河圖與洛書。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易經八卦和陰陽五行術數之源。相傳伏羲看見龍馬負圖出於黃河,創先天八卦;大禹治水時,在洛河中浮出了神龜,大禹依此作九疇,後來,文王又依據洛書作了後天八卦,六十四卦。
  • 什麼是風水相地工具和八卦之說
    八卦三才者天地人,立天之道曰陽與陰;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為六劃而成卦。三才者天地人,用八卦斷天地人,放之四海而皆準。八卦是我們祖先發明的,是舉世無雙的國寶。八卦有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金鎖玉關」三層風水羅盤中,最裡邊的一層為先天八卦,中央一層為後天八卦。這兩個八卦是我們陰陽風水學的基與基準。因此,我們有必要將這兩個八卦分別簡明扼要地講述一下:(一) 伏羲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之說是宋朝人造出來的。
  • 易經應用|後天八卦的方位效應——對地域風貌和每個人的影響力
    其實一個人的地域特質和相貌性格特質,與易經的後天八卦所展現的信息,有著神奇的一致性。了解後天八卦的規律性,可以探索更多萬事萬物的神奇!來自易經後天八卦的方位效應---對中國大陸地域風貌和每個人的影響力,可以讓我們每個人了解自身的意義,換個角度解讀這個奇妙的世界。後天八卦指的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
  • 探秘宇宙規律——簡說河圖洛書,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易經這本無字天書看起來難以理解,其實它包羅萬象,但它的奧秘也不是無從下手,只不過「道可道,非常道」,我們能說出來的都不足以概括它的所有,但我們還是儘可能的去詮釋它的意義,因為當今的數學,物理,生物,化學,哲學,藝術等科學,都能在易經裡有跡可循。
  • 周易陰陽學說淺談——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
    《周易》在儒家經典「六經」中被列為群經之首,它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郭沫若先生譽其為「神秘的殿堂」。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生一,就是太極,一生二就是兩儀,二生三,三生萬物,即陰陽相生之理。 2. 先後天八卦 一、先天八卦 《易經》曰::「古者包犧之王天下也,仰者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
  • 千古之謎:伏羲八卦的方位原理
    伏羲八卦的方位為什麼與後天八卦不同?其原理是什麼?自古爭論不休,賣書者各有一套說辭,致使後學無所適從,網上觀點認同度最高的,認為是根據「河圖」的方位,其實是『跟風』,說實話,宋朝出現的所謂「河圖」,與伏羲八卦一絲一毫的聯繫都沒有,因為兩圖沒有邏輯關係。
  • 泛說《易》的「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
    而事物形成之後,則稱作「後天」。好比一個人,在母親肚子裡孕育成人的時候,叫作先天,等到這孩子呱呱落地之後,便叫作後天。這裡在娘胎裡是先天,出了娘胎就是後天,而這個先後天的觀念所代表的作用其實就是一個時期的分界,用以劃分事物的不同階段。先天八卦又稱「伏羲八卦」,是老祖宗伏羲氏時期流傳下來的。先天八卦的方位,乾卦代表天,天在上,坤卦代表地,地在下。
  • 《易經》基礎知識第三課——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這樣的命名有其深遠的意義。先天八卦是以自然為核心,體現的是天道。而文王八卦則是以人事為核心,將天道用於人事。後天八卦的卦位與先天八卦完全不同,並且在圖中還有東南西北的方位。後天八卦的卦位是:離南,坎北,震東,兌西,乾西北,巽東南,艮東北,坤西南。
  • 先天八卦是如何轉換成後天八卦的?
    因為河洛本一體,先後天八卦也是一體兩面。說後天八卦由先天轉換而來就跟洛書是河圖轉換而來一樣,有點牽強。一個是體一個主變。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我們睡覺是靜的,跑步是動的,你非要說靜如何轉換成動,描述結果容易,說清背後的原理卻很難。既然有易友關注,就推論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