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數之「後天八卦方位」之「秦始皇滅六統一」說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周易·說卦傳》的這一段講的是,後天八卦方位的排列次序,從東方開始,用震卦順時針方向排列而成。後天八卦方位解說的版本繁雜,各有其義理。「帝出乎震」或可附會為秦始皇帝,並且義理很順。
當代易學大家霍斐然先生,惴測秦始皇焚書而善待《易》,肯定是有其原因的,其中一個原因或許就是要麼秦治國用軍實際運用了《易》;或許易家為了討好始皇帝而總結秦始皇帝有天下的全過程,附會成文匯入《說卦傳》了。我們不去深究它,全當作學易過程中便學易記的故事好了。
「帝出乎震」,震起也,為一陽之始,象秦始皇帝乙卯年出任皇帝之事。故震排卯位以象之。
「齊乎巽」,齊,一也。巽為木,位春夏之交,禾麥齊一,象秦始皇消滅六國,統一天下於庚辰年之事。巽排辰宮,「六王畢,四海一」也,故曰:「齊乎巽。」「相見乎離」,離為戈兵,為文書,為目,為相見,為火,象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搜集天下兵器,鑄銅人十二和焚諸子百家書,人所共見大火之事。故曰「相見乎離」。
「致役乎坤」,坤為地、為母、為眾、為西南。象秦始皇修阿房宮、驪山墳墓,勞役天下人民七十萬之多。有「蜀山兀,阿房出」之名句。
「說言乎兌」,兌為悅,為口舌,為毀折,為金秋殺伐之氣,是象儒法鬥爭,坑埋儒生四百餘人之事。
「戰乎乾」,乾主剛強善鬥,象西北匈奴侵犯,秦始皇派蒙恬領兵三十萬攻打匈奴之事,故曰:「戰乎乾。」
「勞乎坎」,坎為北方,為勞卦,象秦始皇勞役天下人民修築萬裡長城勞民之事故曰:「勞乎坎」。
「成言乎艮」,艮為山、為止,事物發展到成熟頂點,故象艮為成為止。象秦始皇碣石頌功,上泰山會稽山刻石樹碑。「東臨碣石有遺篇」也。秦始皇死於沙丘,秦二世繼承皇位,成始成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