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八卦
一、先天八卦圖的循環過程有順逆之分,即一至四,逆時針方向,順序為乾,兌,離,震四卦,乾卦象徵天在最上方,由五至八,順時針方向順序為巽、坎、艮、坤四卦,坤卦象徵地在最方。
這種排列的理論是依據《周易·說卦》中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這種排列將八卦中所具有的矛盾對立辯證的思想體現了出來,八卦的陰陽消長,順逆交錯,相反相成的內含在先天八卦圖中一覽無餘。
二、先天八卦圖的循環過程也表示了季節的變化,從乾卦到一陰生的兌卦,到二陰爻的震卦表示了夏至一陰生起於南方,從坤卦到一陽生的艮卦到二陽生的巽卦,表示了冬至一陽生,起於交北方。這種圖象是古天文學家用以紀年、月、日、時周期的符號,卦也是把陰陽爻合為三個周期(一卦三),分為八個段落而統一。
三、先天八卦圖的各卦卦劃均是相對的,乾卦三陽爻與坤卦三陰爻相對,兌卦上爻陰下二爻陽,與艮卦上爻陽,下二爻陰相對,離卦中爻陰,上、下爻陽與坎卦中爻陽,上、下爻陰相對,震卦下爻陽上二爻陰,與巽卦下爻陰上二爻陽相對。這種相對表現在人事上即是老老相對,少少相對,父與母相對,少女與少男相對,中女與中男相對,長女與長男相對這種相對在自然界的表示正如《說卦》中所說乾與坤對為天地定位,兌與艮對為山澤通氣,震與巽對為地軒風相簿,離與坎對為水火不相射,這種相對為八卦宇宙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規律,這種對稱關係又稱為「八卦配偶律」。所以先天八卦結構圖也稱為八卦對待圖。
四、先天八卦圖主生,圖中「震巽木為一氣,民土兌金錢對
為土生金,離火生坤土,坤土生乾金,乾金生坎水,為四正循環。
五、除對角相對外,上下也相對,乾卦三陽爻與坤卦三陰爻相對,離中虛與坎中滿相對,震卦初爻陽與兌卦上爻陰相對,巽卦初爻陰與卦上爻陽相對。
六、每相對二卦的卦數相加均為九數,乾一與坤八為九,兌二與民七為九,離三與坎六為九,震四與巽五為九。這種數字相同,證明了相對二卦有相同的平衡存在,而且每相對的二卦,陰陽爻數均相同,即二卦相合必是三陽爻三陰爻。
七、先天八卦圖按其數字排列運行,從乾一至坤八路線是「S」同線形的,這種運行路線即表示了太極圖當中的陰陽交際線的「s」形狀,又表示了其螺旋形的圓轉運動,也表示了八卦的先左後右。(左為陽右為陰)的逆轉式運行。因為卦的左部乾,兌,離,震初爻(第一爻)都是陽爻,屬陽部。卦的右部,巽坎民坤的初爻均為陰爻,屬陰部。
後天八卦
傳說後天八卦是周文王所制,故後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後天八卦也是依據《說卦》而制的,《說卦》中有:「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至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的說法而制後天八卦結構的,帝出乎震。萬物始于震,震為東方為初升的太陽,為春季;齊乎巽。巽卦為東南方,萬物在震出生,在巽則整齊,為普遍迅發,為春夏之交;相見乎離。離,明也,萬物在這裡相見,為萬物欣欣向榮頗此相見,為夏季、為南方,皇帝也是坐北朝南,審理國家大事,開明地治理國家;至役乎坤。坤,土也,萬物均得到大地的滋潤,為西南方,為夏秋之交;說言乎兌兌,為秋季,萬物在秋季都已長成,收穫在望,所以喜悅。說:悅、言焉。為西方;戰乎乾。乾為西北方,純陽卦居陰位,萬物收穫在陰陽搏鬥之中,為秋冬之交;勞乎坎。坎為水,為北方,水系流動、勞累之象,萬物收割後需收藏而勞,為冬季;成言乎艮。艮:東北方,止也,萬物已收藏完畢,一年的勞作到此完成,為冬春之交後天八卦是依據萬物的成長而形成的結構圖式。那麼後天八卦的次序從何而來呢?它是依據人事而來。乾坤為父母,震、坎、艮、巽、離、兌為六子,震卦得乾卦的初爻為長男,坎卦得乾卦的中爻為中男,艮卦得乾卦的上爻為少男,巽卦得坤卦的初爻為長女,離卦得坤卦的中爻為中女,兌卦得坤卦的上爻為少女。
離卦居南方卦數為九,坎卦居北方卦數為一震卦居東方卦數為三,兌卦居西方,卦數為七,巽卦居東南卦數為四,艮卦居東北卦數八,卦居西北,卦數為六,坤卦居西南,卦數為二。
一,後天八卦的循環過程是體現了順的過程,即模仿天的左旋過程。
二,後天八卦的循環過程也是體現了四季的變化和萬物在不同季節的發展過程,這也證明了後天八卦與農業生產的生長收藏是相適應的。
三、後天八卦所體現的是流動的過程。周期循環是動的畫面,所以後天八卦又稱為八卦流行圖。
四、後天八卦將四陽卦與四陰卦分為兩家。
我們從以上先後天八卦圖的對比可以知道,雖然先天後天卦圖僅在方位和順序上不一致,但是體現了絕
然不同的特點,「先天乃對待之體,易之本也」,「後天乃流行之用,盡變化之能事」(邵康節《皇極經世》)。」但是先後天八卦圖還是有聯繫的。邵康節說:「先天非後天,則無以成其變化,後天非先天則不能以自行也」。他認為只有先天而無後天,就沒有變化,只有後天而沒有先天,就沒有根本。根據這種理論,邵康節創編了在預測中用先天數後天方位的結合方法,準確率極高。
五、後天八卦的奇數順序(即從1到九)的運行是倒S型路線,而偶數順序(即從二到八)的運行路線是S型。這二種運行路線也是表示了太極圖當中的陰陽交際線的S型狀,又表示了螺旋型的圓轉運動,它與先天八卦運行的區別在於後天八卦是分奇偶數各自運行的,這二條順、逆的S型,運行路線取自陰陽,又回歸陰陽,由此又可證明了先後天八卦全部來自於太極。
八卦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中很重要的一種學說,它是中古代的一種唯物觀點,它將世界萬物歸納成八種卦別,是中國古代的歸納法;「易乾象也,象者像也」。《易經》的根本就是象,而象就是形象,就是物質。八卦學說是樸素唯物主義的精華,它標誌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對人類的認識對社會的認識已達到一個高度。